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李某2等與李某3等法定繼承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21-03-17 塵埃 評論0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21)京01民終148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門頭溝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門頭溝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博,北京市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門頭溝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李某3之母,兼李某3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門頭溝區(qū)。

上訴人李某1、上訴人李某2與被上訴人劉某、李某3因法定繼承糾紛一案,均不服北京市門頭溝區(qū)人民法院(2020)京0109民初33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1年2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合議庭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后,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李某1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第一條、第二條、第四條判決,改判為:1.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1號(原某號,以下簡稱某1號)院全部歸李某1所有;2.李某1享有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2號(以下簡稱某2號)應有份額。事實和理由:我在一審中提交遺囑,一審認為遺囑不能當遺囑看,但是遺囑第三條注明是父親生前的遺愿,即便不當遺囑看,也能當證明看,證明李某2、李某4當時已經認可這一條當中是有我母親提出了是我父親生前的意愿把某1號院給我了,他們當時在上面已經簽字了,這是事實存在的。當時戶口遷進來的時候是要求必須證明房產所有權,我的戶口才能遷進去,而且軍莊派出所當時也上門核查,然后我的戶口才能進去,不能李某2認為我這個證明是偽造的就不裁判,如果要認為這個證明是偽造的,應該有正當的證據。李某2夫婦隱瞞我母親摔傷的情況,其虐待老人,按照繼承法不分或少分遺產。我盡了主要的贍養(yǎng)義務,要求多分。李某2在一審說他出了70多萬這些證據都是虛報的。

李某2辯稱,不同意李某1的上訴,堅持我方上訴意見。

李某2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李某2在一審中提交了遺囑及王某生前錄制的視頻資料。一審法院在進行審判時對李某2提交的遺囑進行了闡述,但在判決中并未提及王某錄制的視頻資料,該視頻可定義為確認本案遺囑是否有效的關鍵證據,而一審法院對該證據并未審查的情況下作出的判決顯然是錯誤的。該視頻資料雖未在王某設立代書遺囑時所錄制但通過視頻反映出的真實情況是與李某2所提交的代書遺囑時相吻合的,而一審法院只是單純的認為李某2提交的代書遺囑中王某本人未簽署名字或摁手印便認定該遺囑無效顯然是錯誤的,王某生前并不會書寫自己的名字,而代書人及見證人也非具有法律常識的專業(yè)人士,在代書和見證期間存在部分瑕疵是不可避免的,但見證人也進行了出庭陳述了見證遺囑的過程,充分反映了王某在生前所立遺囑的真實性,再結合王某的視頻資料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來說明王某生前設立遺囑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一審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不能完整的查明案件事實,更遺漏了重要證據未進行審查,故一審法院作出的判決顯然是不正確的,一審程序上也存在錯誤,二審法院應予以糾正。關于一審判決第五項內容,該判項在一審中李某1并未提出,而一審法院擅自增加該判項更是嚴重違法的行為,一審法院這種超裁的行為嚴重影響了當事人在庭審中的答辯權、辯論權、舉證權等一系列權利行為。李某2在一審中向法院提交了王某生前看病等相關花費憑證的證據,李某2在庭審中也口頭提出過要求在王某遺產范圍內先予以扣除在進行遺產分割的請求,而法院并未理睬李某2提出的請求,在判決中也未提及,一審法院這一做法是錯誤的,至少應告知當事人可另行起訴。一審法院認定的某2號宅基地建設事實錯誤,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村民建房用地審批表》可知,李某5申請某2號宅基地時,李某2年近17歲,即使房屋于1984年建成,李某2亦是處于成年邊緣,其雖主張當時已經開始與母親一起掙工分,但受限于年齡及當時對農村勞動力價值的衡量標準,較難獲得可觀的財產,且其未說明其在房屋建設中的具體貢獻”,上述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錯誤,某2號宅基地于1984年開始建設房屋,而李某2于1966年出生,1984年時已年滿18歲,而李某2于1982年便已參加工作,有自己固定的收入來源,某2號宅基地時分給李某5家庭的,李某2也同樣出錢出力建設房屋,故某2號宅基地不應全部認定為李某5與王某的夫妻共同財產,在房屋里應該有屬于李某2的部分權益,故一審法院的上述認定是錯誤的。

李某1辯稱,不同意李某2的上訴,堅持我方的上訴意見。

劉某、李某3辯稱,我提供的建房款,誰建房的時候都有意外發(fā)生,所以建房款有18萬多,李某4一心為家,李某2提供的證據里面有一份合同,基于為家庭建房,為家庭好,所以在這個上面不會偽造。至于說毆打老人,這是不可能的事,王某在我結婚多年后腦子有點問題,所以她有時候說的話不能當做證據。

李某1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1號院內的房產由李某1繼承;2.依法分割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2號院內房屋。事實和理由:李某5與王某系夫妻關系,雙方共生育三個子女,分別為長子李某2、次子李某4、女兒李某1。李某5于2000年2月14日去世,王某于2019年9月24日去世,雙方父母均先于二人去世。李某4與劉某系夫妻,生有一子李某3,李某4于2017年6月去世。李某5、王某生前均未留有遺囑。某2號院內原有房屋5間,建于1984年。某1號院內原有房屋3間,房屋建于1972年。李某5生前曾表明將某1號院內的房產留給李某1。為此,我曾與李某2、李某4簽訂協(xié)議,明確了李某5生前的遺愿,母親王某對此也表示同意?;诖?,李某1將戶口遷入某**房屋,后于2010年出資8萬元在某1號院內新建房屋3間,在某2號院內給母親建設房屋。其中某1號院內的房屋用于出租支付母親的生活費用。李某2于2011年出獄,其出獄后霸占某1號院房屋,告知租戶房屋歸其所有并在空置房間內放置大量雜物封堵?,F父母均已去世,因繼承房屋事宜,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故訴至法院,請求法院支持我的訴訟請求。

李某2在一審法院辯稱,認可李某1關于家庭成員身份信息的陳述,但不同意李某1的訴訟請求。李某4在某1號和某2號院內建房時我不在家,但是我母親提到過她有過出資,而且這兩個院子本就是我父母的院子,所建房屋即使有李某4、李某1的出資也應視為對母親的贈與,所建房屋屬于我母親的財產。我不知道我父親生前留有什么口頭遺囑,李某1所提的協(xié)議中沒有我母親的簽名,不發(fā)生法律效力。我母親在世的時候立有遺囑,表明要將兩個院內的房屋留給我,因此李某1和劉某、李某3均無權要求分割我母親的遺產。

劉某、李某3在一審法院辯稱,認可李某1關于家庭成員身份信息的陳述,但不同意李某1的訴訟請求。某1號、某2號院內新建的房屋都是由李某4出資建設,為了建房還向親朋借錢,李某1所謂的出資實際上是李某4向李某1借款,并非共同建房。兩個院落內新建的房屋均應屬于李某4,現李某4去世,所建房屋應歸配偶與子女所有,老房子應按照法定繼承方式依法分割。劉某與李某3可以取得的房屋權利不需要區(qū)分。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李某5與王某系夫妻,生有李某2、李某4、李某1三子女。李某4與劉某系夫妻,生有一子李某3。李某5于2000年2月14日去世,王某于2019年9月24日去世,李某4于2017年6月29日去世。李某5、王某的父母均先于二人去世。

李某5夫婦名下有位于某1號及某2號兩塊宅基地。當事人均認可,某1號宅基地系李某5分家取得,院內3間半北房系李某5夫婦建設,某1號院的門牌號原為某胡同某號。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公證處于1983年5月23日出具(83)門證字第某號公證書,載明:“申請人李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住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鄉(xiāng)某村某胡同某號。查李某5于1971年2月經某大隊批準,在軍莊鄉(xiāng)某村大隊某胡同建筑房屋3間。占地面積為長11.7米、寬東13.7米、西13.55米、折合二分地。宅基地四至為東至官街兩邊,西至李某5、范某1二人院坪中心,南至陳某房基根,北至自家房基地后沿。根據一九八二年二月十三日國務院公布施行《村鎮(zhèn)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一、二款之規(guī)定,其宅基地面積應屬集體所有,經征得村(大隊)同意為本戶使用;在批準宅基地之內的建筑、樹木,應歸本戶所有?!?983年4月,李某5以家中人口多,現有房屋居住不便為由申請宅基地建房,當時戶內成員共6口,為李某5夫婦及子女3人、李某5之母范某2。李某5經審批取得某2號宅基地,實際在院內建設北房5間、廚房1間。1986年,李某5申請擴建院內的廚房,《村民建房用地審批表》載明,現有住宅院落總面積264平方米,房間66平方米,申請建房面積3.9平方米。

李某5夫婦、3名子女及范某2的戶口原登記在某**院,在取得某2號宅基地后,上述人員戶口均遷入某**院。李某5為某職工,其他人員的戶口在上世紀80年代均轉為非農業(yè)戶口。李某1的戶口在結婚后遷出某**院,后于2010年6月遷至某1號院;李某2、李某4的戶口后均單獨立戶,均登記在某2號院內;劉某的戶籍于2016年9月23日自河北省遷入某**院,李某3的戶籍于2005年6月10日自河北省遷入某**院。劉某與李某3亦為非農業(yè)戶口。

李某5一家原居住在某1號院內,某2號院房屋建成后,一家搬至某2號院居住。李某1結婚后搬出某2號院,李某5夫婦、李某4一家、李某2均長期在某2號院內居住生活。2010年初,軍莊地區(qū)盛傳即將拆遷,當時李某4剛剛出獄,李某2尚在服刑,李某4出面找人在某1號及某2號院內分別建房,其中某1號院內建設了南房3間、衛(wèi)生間并維修了北房西側的棚子,由麻某1、魏某1負責施工。某2號院內新建了3間北房、1間車庫并棚建了院落,由彭某1負責施工。李某2出獄后居住在某2號院內新建的3間北房,并進行了部分裝修,修建了大門口的臺階。案件審理中,法院對涉案的某1號及某2號院落進行現場勘查,繪制了兩個院落的房屋平面示意圖。根據某1號院的房屋平面示意圖,1、2、3號房屋為原有老北房,①②③號房屋及衛(wèi)生間為2010年新建的房屋,老北房西側有一棚子,該棚子有門,棚頂及墻面有粉刷痕跡。根據某2號院的房屋平面示意圖,1、2、3、4、5號房屋為原有老北房,①②③④⑤號房屋為建設在1、2、3號老北房南側的新建房屋,4、5號北房前為空院,兩間房屋前安裝有塑鋼門窗,⑴⑵⑶⑷⑸⑹⑺⑻號房屋為建設在老北房東側的新建房屋,⑼號房屋為棚建的天井,⑽號房屋為過道,⑾號房屋為庫房,過道鋪設了地磚,天井及空院地面鋪有道班磚,⑤號房屋頂有部分塌落。劉某稱,原有廚房位于②號房屋處,但廚房面積較小。

根據調查,李某2、李某4曾因犯罪服刑多年。李某2因犯盜竊罪于1994年7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1996年11月,李某2因犯票據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沒收全部個人財產;撤銷原判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的緩刑考驗期限,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沒收全部個人財產(2004年8月22日被釋放)。李某2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于2007年11月10日被羈押,于2008年9月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李某4因犯盜竊罪于1994年7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于2007年11月10日被羈押,于2008年9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于2010年夏季被釋放。

案件審理中,雙方對某2號院內老房建設情況、某1號和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的建設情況、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情況以及兩個院內的房屋分割方式存在爭議,并分別提交證據予以證明。

一、關于某2號院內老房建設情況

李某2提出,某2號院建設老房時,父親上班掙錢,其已成年,與母親一起掙工分,李某4與李某1還在上學,均未成年,在分割房屋時應當考慮其對房屋建設的貢獻。劉某、李某3對老北房建設情況均不清楚,但認為老房是李某5夫婦共同建設。李某1表示,李某5身患癌癥,治療費用較高,李某2與李某4服刑期間喪失人身自由,其當年打工掙錢為父親看病,對家里有很大貢獻,老房應視為父母的遺產,請求依法分割。

對于上述爭議事實,法院作如下認定:根據《村民建房用地審批表》可知,李某5申請某2號宅基地時,李某2年近17歲,即使房屋于1984年建成,李某2亦是處于成年邊緣,其雖主張當時已經開始與母親一起掙工分,但受限于年齡及當時對農村勞動力價值的衡量標準,較難獲得可觀的財產,且其未說明其在房屋建設中的具體貢獻,亦未提交證據予以證明,故法院認定,某2號院內的老北房及原有廚房均應為李某5夫婦的共同財產,因廚房已于2010年被拆除,故無法直接分割。

二、關于某1號和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的建設情況

李某1提出,某1號及某2號院內于2010年新建的房屋由其與李某4共同出資建設,其將8萬元交給李某4,由李某4出面找人在兩個院落內施工,其還直接向某1號建房人麻某1支付建房款1.5萬元,其余款項由李某4籌措,兩個院落建房共支出了18.45萬元;某1號院建房共花費5.8萬元,其中門樓、北房邊的棚子、大門花費8千元,南房花費5萬元,院內新建房屋應歸其個人所有,其出資的其余款項用于在某2號院建房,是為母親建房出的錢。李某1提交2010年7至8月間,李某4自李某1處共拿走8萬元的收據、其向麻某1付款1.5萬元的收款憑證及麻某1書寫的某1號院建房共花費5.8萬元的憑據。

劉某、李某3提出,某1號及某2號院內于2010年新建的房屋由李某4夫婦出資建設,共花費18.45萬元,為建設房屋,李某4夫婦向親友借款,其中向李某1借款8萬元,李某1所述的8萬元并非共同建房款;兩個院落內的新建房屋應為李某4夫婦的共同財產,現李某4已經去世,新建房屋應歸劉某與李某3所有。劉某、李某3提交李某4的筆記本,筆記本中記載了某1號及某2號院建房時,李某4與施工人之間交付款項的記錄;提交趙某于2020年7月16日出具的證明、借條,欲證明李某4因建房借款,尚有5.3萬元未償還。

李某2認可李某4出面找人建設房屋,表示李某5去世后給王某留有財產,因此王某有能力出資建房,王某曾提到其出了一部分錢建房,但李某2不知道王某的具體出資金額,亦無證據證明;李某4、李某1僅是王某的代理人,即使李某4、李某1出資在某1號及某2號院內建房,所建房屋也應視為對父母的贈與,新建房屋應為王某的財產,應作為遺產分割;其在收拾房屋時找到李某4與麻某1、魏某1于2010年7月10日簽訂的《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根據合同約定,施工方在某1號院內建房的成本是650元/平方米,兩處院落新建房屋面積不足200平方米,按照該標準核算,新建房屋所需建房款遠達不到李某1、劉某、李某3主張的18.45萬元,因此對劉某、李某3提交的李某4筆記本中關于建房款的相關記錄不認可;兩個院落內的新建房屋施工質量較差,其中某1號院的南房總是漏雨,其找人做過幾次防水,后出資重新棚建了屋頂;其出獄后居住在某2號院內與北房齊平的新房內,找人重新鋪設了水電、做了隔斷,整修了大門口的臺階,院內鋪設了磚,庫房內鋪設了地磚,共支出5萬余元。李某2提交《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予以證明,合同載明,甲方:王某,甲方代表:李某4、李某1與乙方:麻某1、魏某1簽訂的《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約定在某號建房,總價款=650元/平方米*實際房屋建筑面積。

李某1認可兩個院落的建房成本基本為650元/平方米,但不知道合同是否是真實的;堅持表示其交給李某4的8萬元系建房款,并非借款;不認可李某2重新棚建了某1號院南房的屋頂,稱其曾扣發(fā)麻某13000元,等將來確定房屋不漏雨再給麻某1,結果李某4又將扣押錢給了麻某1;李某2對某2號院新建房屋的改造以劉某陳述為準。劉某、李某3稱李某4建房時未與施工人簽訂合同,都是口頭協(xié)議,建房成本差不多為650元/平方米;認可李某2對其現居住房屋重新打了隔斷,院落鋪了磚,整修了大門口的臺階,但否認庫房內鋪設了地磚,不認可李某2陳述的裝修花費金額。

對于上述爭議事實,法院作如下認定:王某、李某2、李某4、李某1均系某1號及某2號宅基地取得時的同住人口,四人均為宅基地的使用權人,擁有合理使用宅基地的權利,不得損害他人對宅基地的使用權。根據當事人所述,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拆遷,并非基于居住需要,建房行為未征得全部宅基地使用權人的同意,且當時李某2正在服刑,無法參與房屋建設,因此僅憑房屋建設出資情況判定新建房屋歸屬有失公允。某1號及某2號院新建房屋后至今未經歷拆遷,新建房屋實際用于出租、居住及使用,基于上述房屋的實際用途,法院判定實際出資建房人對新建房屋享有一定權利。劉某、李某3雖主張李某4與李某1之間系借貸關系,但二人并未提交證據證明,而李某1出具的收據中,李某4均是以建房款名義收取了李某1給付的8萬元款項,因此法院認定,李某1與李某4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李某2提出王某在房屋建設過程中有出資行為,但未提交證據予以證明,且雙方當事人均認可王某生前基本無收入,李某5生前亦患有嚴重疾病,醫(yī)療支出較高,在家庭的該種經濟情況下,很難得出李某5去世后,王某有能力出資建設房屋的結論,故對李某2主張的該事實,法院不予認定。雙方當事人均認可某1號及某2號院新建房屋的建房成本約為650元/平方米,對此法院亦無異議,李某2雖主張其他當事人所述建房總成本遠高于根據上述標準計算的金額,但其并未對兩個院落內的房屋面積進行精確測量,根據兩個院落所占宅基地的面積及原有房屋的建房面積,實際新建房屋面積可能超過李某2預計,且房屋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計劃外的支出,如某1號院建房時出現了超出原計劃的門樓、大門等建設花費,根據李某1、李某4提交的收據、建房時的付款記錄,法院認定某1號、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由李某1、李某4共同出資建設,在無充分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兩個院落新建房屋共支出18.45萬元,其中李某1出資9.5萬元,李某4出資8.95萬元。因李某1提出,其出資高于5.8萬元的款項用于在某2號院為王某建設房屋,李某4實際籌措款項找人施工在兩個院落內建設房屋,且王某對兩塊宅基地均享有使用權,故法院判定,李某4、李某1、王某對新建房屋均享有權利,李某2雖未直接參與建房,但其為宅基地使用權人,亦長期在某2號院居住,故法院判定李某2對于新建房屋亦享有一定權利,但因其未出資建房,故在享有新建房屋權利的同時,其應負擔一定的建房款。李某2對某2號院內的部分新建房屋進行了裝修,但并未提交證據證明具體支出,關于裝修價值,法院將根據現場勘時查明的裝修情況酌情予以考慮。李某2未提交證據證明其重新棚建了某1號院南房的屋頂,對主張的該事實,法院不予認定。綜合雙方當事人關于新建房屋及拆除原有廚房的陳述、兩塊宅基地面積、新建房屋情況,法院判定,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的權利應歸王某、李某1、李某4夫婦、李某2共同享有,其中王某享有21%的份額,李某1享有27%的份額,李某4夫婦享有27%的份額,李某2享有25%的份額,李某2應給付其他實際出資建房人的款項,由法院根據其享有的房屋份額及新建房屋的成本,酌情予以確定。

三、關于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情況

李某2陳述,王某去世前五年均由其贍養(yǎng),五年間共支出醫(yī)療費、保姆費70余萬元,其盡到了主要的贍養(yǎng)義務,王某對此也予以認可,其應當多分得王某的遺產;李某1在王某住院期間并未一直陪同,劉某曾聯(lián)系李某1問她什么時候到醫(yī)院陪護。李某2提交王某的醫(yī)療費票據,向保姆費發(fā)工資的錄像及收據,李某2與王某對話的錄像,保姆于2019年2月27、5月7日、5月22日給王某喂飯的錄像,李某1與劉某的聊天記錄予以證明。李某2與王某的對話錄像中,雙方主要對話內容有,“李某2:五年來都是誰管您?王某:自打出院都是我大兒子管我,誰連瞅瞅我都不瞅瞅我。李某2:誰來看過您?是不是都是你大兒子管你?王某:不是你管我誰管我,誰連口吃的都不給我買。李某2:李某1、李某4、劉某、李某3這財產能給他們嗎?王某:不給,啥都不給,財產都歸我,我這財產都歸你管。李某2:李某1他們有遺書,算數嗎?王某:不算數,大隊說了也不算數,這是前幾年的,就現在的算數。李某2:李某1他們造的謠,說這房都是她和李某4的,沒有李某2的份。王某:沒有她的,我沒說沒有李某2的份,都是我大兒子的,你們兩口子都管我,連吃帶喝都是你花?!崩钅?提交的王某醫(yī)療費用票據上載明了王某的社會保障卡號,部分票據附有二次報銷單據。

李某1不認可李某2關于贍養(yǎng)王某的支出金額,其陳述:1999年,李某5被查出患有癌癥,其支付了全部住院費用,照顧父親,直至李某5去世;李某2出獄前,其一直正??赐?、照顧母親,支付母親生活費,還負擔了李某2兒子從2000年至2011年間的所有生活費;李某2并未如其所述五年間一直贍養(yǎng)王某,李某2的公司在東山,他于2016年年底將王某接到東山的單位住,王某想回家住,李某2不讓,也不讓其去看,王某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回到某2號院居住,后來因為房子塌了,李某2又將老人接到了東山;李某2提交的醫(yī)療費票據中部分實際由李某1支付,而且金額計算不準確,李某2所謂的保姆實際是李某2公司聘請的工作人員,平時負責公司的保潔,照顧王某只是順帶的工作;某1號院內的新建房屋由其出資建設,房屋出租的收益直接用于贍養(yǎng)王某,其還出資在某2號院為王某建房,購買電器及生活用品;王某2018年1月初的急診支出由其負擔,王某2019年7月住院時,其與劉某均陪同護理,其自老人住院陪護至同年9月11日,交納了4萬元醫(yī)療費,劉某掏了2萬元,后來其是因為愛人生病及其本人心臟病發(fā)作才沒有繼續(xù)陪同,其同劉某的聯(lián)系記錄可以證實這一點;母親王某生病住院期間,其看到母親的病歷中記載營養(yǎng)不良、貧血,能看到母親身體骨瘦如柴、滿背痤瘡,這說明李某2照顧不到位,其照顧母親時為其翻身、擦洗,痤瘡基本痊愈;李某2隱瞞王某的病情,老人是因為摔傷才導致的癱瘓;李某2出獄后不讓其看望母親,去了李某2就大罵,還一直跟老人說其的不是,老人是因為生氣才說不給其財產,其認為李某2與王某的對話錄像不是老人的真實意思。李某1提交其為王某繳納醫(yī)療費的刷卡單據以及王某身體瘦弱、后背有痤瘡的照片予以證明。

劉某、李某3不認可李某2關于贍養(yǎng)王某的支出金額,其陳述:王某只要是看病住院,李某4都會掏錢,李某4去世后,老人住院,李某2也會要求劉某掏錢,劉某將錢直接交到了李某2;王某住院期間,劉某與李某1都陪同照顧,二人的聯(lián)系記錄能予以證實;李某4與李某2服刑時間較長,二人在獄中時,其一直與兩位老人共同生活,照顧老人;李某1所述,李某2出獄后,王某在家和東山居住的時間基本沒有問題,老人在東山居住時,其沒有去看,因為李某2的愛人不讓其去;老人有一點老年癡呆,有時不清楚,她還曾說劉某或者其他人偷她的東西,其找警察給老人解釋過,老人在錄像里說的內容不能完全當真。

經詢問,李某2稱李某5當年所患疾病是膀胱癌,認可李某1支付了王某的部分醫(yī)療費。

對于上述爭議事實,法院作如下認定:子女對父母盡贍養(yǎng)義務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不能單獨根據某段時間內子女對父母盡贍養(yǎng)義務的情況斷定誰盡到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根據查明的事實,李某4、李某2均有較長時間的服刑史,尤其是二人2007年服刑時,王某年事已高,需要人給予一定的照顧,在該階段,李某1、劉某對老人的扶助較多,從李某2提交的材料及王某的錄像中亦知,李某2出獄后對王某的贍養(yǎng)扶助較多,但李某1、劉某亦在醫(yī)療費負擔、住院陪護方面出資、出力。結合以上情況,法院認為,王某的子女均對其盡到了贍養(yǎng)扶助義務,對李某2提出的其盡到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意見,法院不予采納。

四、關于某1號及某2號院房屋分割依據的問題

1、李某1的主張及證據

李某1陳述,父母在世時對于兩個院落內的老房如何分割已經作出決定,其中某1號院的老房歸其所有,某2號院內的老房歸李某2和李某4,其與李某2、李某4還在名為“遺囑”的協(xié)議上簽名進行了確認;因為母親也是認可這份“遺囑”的,因此其將戶口遷入某**院,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某村委會)于2010年6月2日出具證明,認可該院落內的房屋歸其所有;正是因為有了“遺囑”,其才出資在某1號院新建房屋,所建房屋應歸其所有;其出資款不僅足以建設某1號院內的新房,還用于在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因此其要求依法分割某2號院內的新建房屋。李某1提交名為“遺囑”的協(xié)議、某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以及2018年7月王某在某2號院時的錄像予以證明?!斑z囑”載明:“遵照母親王某的財產意愿。母親感覺年齡越來越大,希望在自己意識清楚思想明白的時候,將財產分配如下,一、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2號1號五間房的分配方法。(1)某村某2號院1號院東邊包括現有的兩間房為齊,以東歸李某2(長子)所有;(2)某村某2號院1號院從李某2兩間房界向西(包括現有的三間房)為齊,歸李某4(次子)所有;(3)某村某號院遵照母親王某及父親在世時的意愿,歸女兒李某1所有,房屋出租收益女兒愿意給母親作為養(yǎng)老費用;(4)母親的扶養(yǎng)費用由三個孩子共同負責,每人每月200元,每月1號交齊,母親生病時候的費用由三個孩子共同負責,母親現在大哥李某2處居住,以后根據母親意愿,想跟誰住都可以。本遺囑由母親口述長子李某2執(zhí)筆,次子李某4、女兒李某1等均在場并表示同意。本遺囑自2007年2月19日起生效?!痹摗斑z囑”下方有李某2、李某4、李某1的簽字。雙方均認可上述“遺囑”中的某村某2號1號即為某村某2號院。證明載明:“在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號有3間房屋面積75平方米,建于1972年,因當時無房產證明不屬于違法建筑,系獨門獨院房屋,屬李某1所有?!变浵裰校跄潮硎井敃r雇的保姆照顧得很好,李某1夫婦曾前往探望王某,李某2與李某1夫婦發(fā)生言語沖突;李某1探望王某時提到了房屋問題,王某表示閨女兒子得一樣,都得給。

李某2認可其曾在“遺囑”上簽字,不清楚李某4是否簽名,不認可“遺囑”中關于老房分割的內容是李某5的意思,且母親王某未簽名,該“遺囑”無效,不應作為房屋分割的依據;認為某村委會出具的證明系偽造,因為村委會的章已經交到了鎮(zhèn)里,不可能為李某1出具證明。

劉某、李某3表示不清楚李某4是否簽字,但家中確實有一份同樣內容的“遺囑”,但家中的“遺囑”上沒有李某4的簽名;當時我們同意李某1的戶口遷入某**院是因為聽說馬上就要拆遷的原因,畢竟有戶口遷入就能多一份錢,并不是認可某1號院的房屋歸李某1。

2、李某2的主張及證據

李某2陳述,王某生前留有遺囑,明確說明某1號院及某2號院內的老房和新房都是其財產,要將房屋都留給李某2。李某2提交以王某名義所立遺囑予以證明。遺囑載明:“立遺囑人王某,女,漢族,年齡,75歲,身份證號×××。立遺囑人患病臥床且不會書寫,為防止死亡和遺產繼承糾紛,立遺囑人特請石某和任某作為見證人,并委托魏某2代書遺囑如下:我患病期間,一切生活起居,由我大兒子李某2精心照顧,因此特立遺囑如下:我今年75歲,且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身體可能隨時發(fā)生意外,故特立此遺囑表示,我對自己所有的財產在我去世之后的處理意愿。一、本人財產為房子1.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1號院有6間房;2.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2號院有8間房;3.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街某號院有3間房,3個院子共有17間房,我把屬于我個人的全部財產,由我大兒子李某2個人繼承。二、我所立遺囑是我自主自愿真實的想法,同時立遺囑指定代書人魏某2為本遺囑執(zhí)行人,本遺囑一式三份,分別由代書人、見證人各持一份。立遺囑地點: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東山村天樂園農莊。立遺囑時間:2018年10月26日?!边z囑下方有王某(代書、代簽)、魏某2、石某、任某的手寫簽名。庭審中兩位見證人石某、任某出庭作證,二人均表示遺囑系王某真實意思表示,因王某不會寫字,因此未簽字,亦未按指紋。

李某1、劉某、李某3均不認可遺囑效力。

對于雙方的上述爭議,法院做如下認定:李某1雖提交“遺囑”欲證明兄妹對某1號及某2號院內的老房分割達成一致意見,且與父母意愿相符,但“遺囑”上僅有李某2三兄妹的簽名,并無王某的簽名或捺??;李某1雖提交了王某的錄像,但王某僅在錄像中表示“閨女兒子得一樣”、“應該給”李某1,但該表達與“遺囑”中的內容并非完全一致,因此“遺囑”不能作為分割兩個院落房屋的依據。關于王某所立遺囑的效力問題。根據法律規(guī)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李某2提交的王某的遺囑中并無王某本人簽名或捺印確認,設立遺囑的過程亦無錄像資料予以確認,僅憑兩位見證人的證言不能認定遺囑系王某的真實意思表示,故對李某1、劉某、李某3關于遺囑無效的意見,法院予以采納。

一審法院認為,公民的合法繼承權受法律保護。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某1號及某2號宅基地均系李某5在世時取得的宅基地,某1號院內3間北房由李某5夫婦建設并經公證,某2號院內的5間老北房系經審批后由李某5夫婦建設,上述房屋應為二人的合法財產,在二人去世后轉化為二人的遺產,應由繼承人依法分割。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配偶、父母和子女為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本案中,李某5、王某生前未留有有效遺囑,故李某5夫婦的遺產應按照法定繼承分割。李某5死亡后,其遺產應由王某、李某2、李某4、李某1共同繼承。李某4在遺產分割前死亡,其應繼承李某5的遺產部分由其配偶劉某、子女李某3和母親王某共同繼承。王某去世后,其遺產由李某2、李某3、李某1按照法定繼承方式依法繼承。

某1號及某2號院內的老房系李某5夫婦的遺產,法院在分割上述房屋時,將根據房屋長期以來的居住使用情況確定房屋的歸屬。對李某2以其對王某盡到主要贍養(yǎng)義務要求多分得遺產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李某4夫妻對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享有27%的份額,其中一半屬于李某4的財產,在其去世后,應由王某、劉某、李某3依法繼承。李某2對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享有21%的份額,但其實際未出資,其應負擔的建房成本由法院根據房屋建設總成本,李某2對房屋的裝修情況及其享有的權利份額,酌情予以確定。兩個院落中屬于王某的份額及其繼承李某4的財產份額應由李某1、李某2、李某3依法繼承,為便于各房屋權利人行使權利,法院將以就近、便于居住使用為原則,明確各房屋權利人對新建房屋中的哪些房屋享有居住使用權。

因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均未經合法審批,故無法對房屋的所有權進行確認或分割,法院僅對該房屋的居住使用進行處理,且法院的處理,不作為確認其合法性的依據,不影響其他民事主體主張相關民事權利及要求承擔責任,不影響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做出的處理。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一審法院判決:一、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院內的3間**中東數第一、二間由李某1繼承,西數第一間由李某1、劉某、李某3共同繼承,其中李某1享有66%的份額,劉某、李某3享有33%的份額;二、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院內的老**西數第一間、第二間由劉某、李某3繼承,老北房東數第一間、第二間由李某2繼承,老北房東數第三間由劉某、李某3、李某2共同繼承,其中劉某、李某3享有33%的份額,李某2享有67%的份額;三、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院內**3間、衛(wèi)生間及棚子歸李某1使用(房屋序號見附件1:某村某1號院房屋平面圖);四、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軍莊鎮(zhèn)某村某**院內①②③④⑤號房屋由劉某、李某3共同居住使用,⑴⑵⑶⑷⑸⑹⑺⑻號房屋歸李某2居住使用;該院的院落、天井、過道及庫房歸劉某、李某3、李某2共同使用,其中劉某、李某3享有50%的使用份額,李某2享有50%的使用份額(房屋序號見附件2:某村某2號院房屋平面圖);五、李某2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給付李某1建房款8185元,給付劉某、李某3建房款30000元;六、駁回李某1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李某1提交的證據材料有:王某的病例記錄,用以證明李某2虐待老人,隱瞞病情,老人有病不給治。李某2針對上述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這是2019年打印出來的,在一審中對方手里有這個,所以不能作為本案新證據提交二審法庭。劉某與李某3針對上述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不可能虐待,只有照顧不周,這是兒子和親媽的關系。

李某2、劉某、李某3在二審中均未提交新的證據。

對于上述證據,本院意見為:李某1提交的證據材料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故本院對李某1的上述證據的證明目的不予采信。

本院經審查,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配偶、父母和子女為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本案中,某1號及某2號宅基地均系李某5在世時取得的宅基地。一、關于某1號及某2號院內的老房屋。某1號院內3間北房由李某5夫婦建設并經公證,某2號院內的5間老北房系經審批后由李某5夫婦建設,上述房屋在二人去世后轉化為二人的遺產,應由繼承人依法分割。李某5、王某生前未留有有效遺囑,故李某5夫婦的遺產應按照法定繼承分割。李某5死亡后,其遺產應由王某、李某2、李某4、李某1共同繼承。李某4在遺產分割前死亡,其應繼承李某5的遺產部分由其配偶劉某、子女李某3和母親王某共同繼承。王某去世后,其遺產由李某2、李某3、李某1按照法定繼承方式依法繼承。同時為確保物權效用的最大發(fā)揮,一審法院在法定繼承基礎上考慮房屋長期以來的居住使用情況確定老房的歸屬,于法有據,本院予以確認。二、關于某1號及某2號院內的新建房屋。根據本案現有證據載明的建房情況,李某4夫婦享有27%的份額,其中一半屬于李某4的財產,在其去世后,應由王某、劉某、李某3依法繼承。李某2對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享有21%的份額,考慮到其實際未出資,一審法院根據公平原則酌情確定其應負擔的建房成本,本院亦不持異議。兩個院落中屬于王某的份額及其繼承李某4的財產份額應由李某1、李某2、李某3依法繼承。另,因某1號及某2號院內新建房屋均未經合法審批,故一審法院僅對使用權進行分割。同時為便于各房屋權利人行使權利,一審法院以就近、便于居住使用為原則,明確各房屋權利人對新建房屋的居住使用權亦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

綜上所述,李某1、李某2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800元,由李某1負擔4400元(已交納),由李某2負擔4400元(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琳

審 判 員  劉福春

審 判 員  吳揚新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法官助理  王 欣

書 記 員  胡春萌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