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20)最高法民申1112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朝陽明某鑄造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中三家鎮(zhèn)中三家村。
法定代表人:田翠玲,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少非,遼寧紅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廖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經常居住地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中三家鎮(zhèn)中三家村。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少非,遼寧紅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開封華宇制氧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開封市新宋路東段(聯(lián)合收割機廠院內)。
法定代表人:陳新華、該公司董事長。
原審被告:田翠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大港區(qū)。
原審被告:李長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大港區(qū)。
再審申請人朝陽明某鑄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某公司)、廖某某與被申請人開封市華宇制氧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公司)加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豫民終14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明某公司、廖某某再審稱:(一)明某公司對設備款享有先行抗辯權。1.自2009年5月1日起實施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第十五條規(guī)定:“特種設備出廠時,應當附有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文件”。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的制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監(jiān)督檢驗;未經監(jiān)督檢驗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特種設備出廠時,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附有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文件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處違法生產、銷售貨值金額30%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2.《KDON--3800/3800型空分設備的供貨合同》(以下簡稱《供貨合同》)第5.2款約定“乙方提供的全部設備和材料,必須保證成套產品成本的質量。產品質量合格證,檢驗和試驗記錄應當由國家任可資質的有關單位出具。壓力容器類由國家壓力容器檢測機構認可”。綜上,華宇公司提供產品質量合格書、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既是其合同義務,也是法定義務。同時,上述義務在設備出廠時就應該附后提供,應先予以履行。3.《供貨合同》第3.2.4款約定“裝置質保期,連續(xù)運行一年后(或最后一批貨物發(fā)至項目現場12個月),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總金額的20%費用。”該約定說明以下事實:(1)質保期為一年,其起算時間為連續(xù)運行一年后或最后一批貨物發(fā)至項目現場一年后;(2)合同總金額的20%,亦即1070萬元的20%,應為214萬元。但扣除已給付工程款861.1632萬元,尚欠的208.368萬元應視為質保金;(3)明某公司向華宇公司支付合同總金額的20%的費用,即給付質保金履行在后;(4)明某公司質保金的給付義務與華宇公司提供產品質量合格及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義務,均是有關案涉設備質量問題,已形成對待給付關系。4.明某公司享有先行抗辯權。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同前所述,被上訴人應提供的產品質量合格、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法定義務與合同義務在設備出廠時就應先予以履行。而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支付合同總金額的20%的費用,即給付質保金履行在后。故明某公司對華宇公司要求給付200余萬元的質保金,即尾欠設備款享有先行抗辯權。5.河南高院(2018)豫民終1453民事判決認定(詳見該判決P14):“明某公司在接受《供貨合同》標的物后,并未再索要產品質量臺格證、監(jiān)督檢驗證書,直至本案訴訟發(fā)生才提起反訴。在涉案設備已經交運行一年,且明某公司公司無證據證明其曾向華字公司索要產品質量臺格證、監(jiān)督檢驗證書的情況下,一審判決明某公司向華字公司支付臺同尾款208.336828萬元并支付利息并無不當,明某公司關于其享有先行抗辯權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边@一認定是錯誤的。如前所述,華宇公司應提供產品質量合格書、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既是其合同義務,也是其法定義務,而不應以時間長短,是否索要為前提。(二)關于可得利益損失問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這是我國法律對損害賠償的一般法定賠償范圍所作的原則性規(guī)定,其構成要件為:其一、合同須是合法有效的且可以繼續(xù)履行的;其二、需有違約事實;其三、由主張可得利益一方承擔舉證責任等。在本案中,不存在獲得可得利益的構成要件:1.案涉《制氧廠生產運行合同》(以下簡稱《生產運行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明某公司與華宇公司于2010年6月10日簽訂了《生產運行合同》,其約定:明某公司按0.09元/Nm3付給華宇公司運行費,期限自2010年華宇公司生產出氧起三年。自2005年9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任何企業(y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不得生產列入目錄的產品。第四十五條:企業(yè)未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由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處違法生產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據此,朝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于2012年3月28日下發(fā)了停產通知。如果繼續(xù)生產勢必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其所產生利益均是非法利益,對于非法利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2.明某公司不存在違約事實。由于華宇公司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故未能實際投入生產。2012年3月份雙方協(xié)商準備投產進行試車時,被朝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現且于2012年3月28日給制氧廠下發(fā)了停產通知。華宇公司見此情形,故于2012年4月20日擅自撤離至今,華宇公司撤離不是明某公司強行驅離所致。因此,一、二審法院認定明某公司強行驅離華宇公司是錯誤的,故上訴人明某公司不存在違約行為。3.原審審判決徑行推算可得利益損失無依據。雖然,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钡瓕徟袥Q以“推算”的職工人數,“酌定”的工資標準以及“酌定”的備品備件損耗費用,作為成本扣除,顯然沒有依據。在本案中,拋開其他因素,僅就可得利益本身而言,只能通過司法鑒定才能得出唯一可靠結論。然而,通過司法鑒定獲得可得利益的金額,又違背了“可預見規(guī)則”。4.華宇公司應承擔具有舉證責任。(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華宇公司主張明某公司違約,原審判決認定“明某公司在2012年4月20日單方終止合同”。對此,華宇公司應對該違約行為承擔舉證責任。(2)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guī)定,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應受可預見規(guī)則的限制,即在華宇公司應證明其因明某公司“違約”遭受可得利益損失367.45103萬元的基礎上,華宇公司還應當證明,明某公司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華宇公司367.45103萬元可得利益損失。5.導致不能生產系華宇公司原因所造成。2012年3月28日,朝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下發(fā)了停產通知,其原因系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按照申請辦理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的流程,案涉“設備出廠時,應當附有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文件?!边@既是華宇公司的合同義務,也是其法定義務。恰恰是華宇公司未履行該義務,才造成《生產運行合同》的履行不能。6.關于整改通知等證明對象問題。(1)明某公司提供的2012年3月28日朝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局的《責令整改通知書》和2016年5月5日喀左縣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的《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證明的問題是:如果繼續(xù)生產氧氣和氮氣,無論誰生產所產生的利益系非法利益。(2)假設照片顯示明某公司煙囪一直冒煙,即正在生產,其生產行為也是非法的,不應受法律保護。(3)按原判決的認定:從2011年4月30日開始生產,運行3年至2014年4月30日為截止日。那么2016年5月5日喀左縣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的《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與本案的可得利益在時間節(jié)點上無關。且“抬頭”系寶昌鑄件公司,不是明某公司。(三)關于反訴請求問題。明某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條、第四十五條及《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第十五條和第二十一條之規(guī)定以及《供貨合同》第5.2款的約定,提起反訴請求,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原一審判決稱“證據不足,其反訴請求不能成立”而一筆帶過,是錯誤的。二審判決稱“明某公司在接受《供貨合同》標的物后,一直未再索要設備圖紙、產品合格證。直至華宇公司起訴索要設備款及違約損失,明某公司才反訴要求華宇公司提供設備圖紙、產品合格證,并協(xié)助明某公司辦理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一審法院以該反訴請求證據不足為由不予支持并無不當,本院亦不予采信?!痹撜J定顯系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因而亦是錯誤的。(四)關于查封與判項問題。1.明某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其出資額負責。假設需對華宇公司承擔責任,則應由明某公司承擔。華宇公司申請查封上訴人廖某某個人財產是錯誤的。一審判決認定廖某某個人銀行卡業(yè)務往來是明某公司業(yè)務往來,屬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2.假設,認定廖某某在法院查封其銀行賬戶內資產就是明某公司的資產,完全可通過執(zhí)行程序解決。直接判令廖某某對華宇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則形成“一槍倆眼”構成“重復賠償”,顯系錯誤。明某公司、廖某某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六)項之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有以下爭議焦點,一是明某公司對設備款是否享有先行抗辯權問題;二是明某公司應否賠償可得利益損失問題;三是關于反訴請求問題;四是查封廖某某的銀行賬戶及判項問題。
關于明某公司對設備款是否享有先行抗辯權問題。明某公司再審稱華宇公司未提供產品質量合格書、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其應當對尾欠設備款享有先行抗辯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本案中,雙方對產品質量合格書、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技術資料是否交付產生爭議。明某公司認為華宇公司應提供交付相關手續(xù)的證據,華宇公司則稱有關技術資料已隨設備一起交付。在雙方對該部分內容沒有交接手續(xù)的情況下,要根據合同的約定、履行情況綜合分析判斷。按照供貨合同約定,供貨范圍包括提供設備、材料、技術資料、工程設計、廠房及設備基礎的施工、設備安裝等技術服務。合同對于設備等具體如何交接未做明確約定,但雙方對于設備已經安裝運行等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并無異議,明某公司作為設備的使用人應當知道該設備相關的質量臺格證、監(jiān)督檢驗證書及技術資料等對其生產經營具有重大影響。從原審查明的情況看,2010年6月10日,雙方又簽訂《生產運行合同》,2011年4月30日制氧廠建成并正式出氧,明某公司已支付運營費179.05萬元,支付工程款861.663172萬元,2012年3月28日朝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下發(fā)《責令改正通知書》,2016年5月5日喀左縣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下發(fā)《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華宇公司向法院提交2016年8月1日和2日火車票及明某公司廠區(qū)照片顯示,明某公司的煙囪一直在冒煙,廠區(qū)內涼水塔一直在工作,里邊有人員走動,明某公司稱現在該廠已租賃給他人,經營中需要的氧氣和氮氣從其他地方購買,但未提供證據。上述證據也說明明某公司至2016年仍在使用該設備生產運行。此外,2015年1月華宇公司向開封中院提起訴訟,2016年1月明某公司提起反訴并請求提供設備圖紙及產品合格證等。在本案中,從2011年4月制氧廠建成并正式出氧,直到華宇公司提起訴訟一年后明某公司才反訴請求主張交付設備圖紙及產品合格證等,時間歷經5年多,且明某公司也沒有證據證明其曾經向華宇公司主張交付相關資料,這種做法明顯違背常理,其理由也不足以讓人信服。綜合上述情況分析,尚不能得出華宇公司未交付產品質量合格書、監(jiān)督檢驗證書等技術資料的結論,因此,明某公司的主張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形,其提出的對尾欠設備款享有先行抗辯權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
關于明某公司應否賠償可得利益損失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條例》第十一條規(guī)定“企業(yè)生產列入目錄的產品,應當向企業(yè)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在本案中,《生產運行合同》明確約定,明某公司系制氧廠產權的所有者,華宇公司按照合同生產運行,與所有權無關。以上說明,辦理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的義務人為明某公司。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條例》及其實施辦法都要求企業(yè)取得生產許可證,不但要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等,同時還要有與擬從事生產活動相適應的營業(yè)執(zhí)照。但從明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載明其經營范圍為“鋼鐵鑄件制造;生鐵、鋼坯、型材經銷(國家禁止或限制的,不得經營;應取得有關部門審批、許可或者資質的,未取得前不得經營;取得有關部門審批、許可或者資質的,憑有效審批、許可證或者資質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從其營業(yè)執(zhí)照看,明某公司不具有生產經營氧氣、氮氣的經營范圍,其也未提供生產應經營氧氣、氮氣相關的審批手續(xù),在不能認定華宇公司未交付相關技術資料的情況下,亦不能認定系因華宇公司的原因造成明某公司不能取得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由于明某公司未能取得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致使《生產運行合同》不能實際履行。原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并結合《生產運行合同》、證人出庭作證以及華宇公司提交的證據等綜合認定明某公司應當賠償華宇公司的可得利益損失并無不當。
關于反訴請求問題。明某公司反訴要求華宇公司提供設備圖紙、產品合格證,并協(xié)助明某公司辦理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華宇公司是否已經提供了設備圖紙、產品合格證等,前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原審法院未支持其該項請求亦無不妥。
關于查封與判項問題。原審已經查明廖某某系明某公司財務人員,華宇公司與明某公司的賬目往來大多系通過廖某某的賬戶進行,在廖某某未舉證證明該涉案賬戶款項系其個人所有的情況下,原審法院據此認定廖某某被凍結的賬戶,實際為明某公司的賬戶,賬戶內的款項為明某公司的款項,并無不當。原審判決廖某某在查封其銀行賬戶資產范圍內對華宇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該賠償責任明確具體,亦不會形成“重復賠償”問題。
綜上,明某公司、廖某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應當再審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朝陽明某鑄造有限公司、廖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萬會峰
審判員 張淑芳
審判員 謝 勇
二〇二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書記員 賀 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