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20)最高法民申108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解放路支行,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qū)解放路27號。
負責人:原野,該支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思多,北京安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xié)會工程擔保委員會,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金水路103號附2號。
負責人:嚴玉萍,該委員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俊剛,上海漢盛(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解放路支行(以下簡稱工行解放路支行)因與被申請人河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協(xié)會工程擔保委員會(以下簡稱擔保委)儲蓄存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豫民終54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工行解放路支行申請再審稱,(一)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明顯錯誤。1.原審法院認定本案為儲蓄存款合同糾紛,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按照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判決工行解放路支行承擔全部違約責任,適用法律明顯錯誤,判決結果違反公平正義。判斷違約責任是否成立的標準在于合同當事人是否違反了約定義務。人民法院應當查明當事人之間合同關系的效力、性質、權利義務、實際履約情況并對是否違約作出判斷。而原審法院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比照侵權責任構成要素來認定雙方責任,邏輯明顯錯誤,法律適用明顯錯誤。擔保委已于2013年6月將儲蓄在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全部存款取出,并于2013年6月6日辦理銷戶,雙方合同關系已經(jīng)終止,合同項下的權利和義務均已履行完畢。案涉擔保委在其農業(yè)銀行賬戶中的存款被凍結發(fā)生在2014年8月15日,被劃扣發(fā)生在2017年11月21日,與本案合同沒有任何關系。工行解放路支行并不存在任何違約行為,不應承擔任何違約責任,原審法律適用明顯錯誤。2.郭兵、單建亞、楊治敏等人在公安機關所作的能夠相互印證的供述足以證明,擔保委在案涉工行賬戶開設、使用及銷戶過程中,單建亞使用擔保委的款項并支付高額利息均是經(jīng)過擔保委同意的。擔保委向單建亞控制的案涉賬戶轉入資金供單建亞直接支取,工行解放路支行與擔保委簽訂了儲蓄存款合同,擔保委實際按照2%-6%不等的月利率向單建亞收取高額利息,單建亞總計以現(xiàn)金形式向擔保委支付了近4000萬元的高額利息。本案糾紛不是普通儲蓄存款合同糾紛,而是以存單為表現(xiàn)形式的借貸糾紛。二審法院關于本案不符合以存單為表現(xiàn)形式的借貸糾紛情形的認定與客觀事實完全相悖,法律適用錯誤。本案應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的規(guī)定認定各方責任。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已經(jīng)掌握擔保委工作人員挪用本單位資金給單建亞非法使用并收受高額利息的犯罪線索和初步證據(jù),并將該犯罪線索和初步證據(jù)移送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進行偵查,鄭州市公安局錯誤地做出了不予立案的決定。面對擔保委在案涉工行解放路支行開戶、使用和銷戶過程中存在的與單建亞共謀、表面假裝不知情、擔保委工作人員實際收取高額利息的鐵證,二審法院卻只將本案作為一般儲蓄存款合同糾紛對待,并據(jù)此認定相關事實和判處責任,是故意偏袒擔保委,掩蓋其違法犯罪行為。工行解放路支行在案涉賬戶開設、使用和銷戶過程中,完全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業(yè)務操作規(guī)則的要求進行操作,在管理和業(yè)務操作流程上不存在過失,不應對擔保委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退一步講,即使認定工行解放路支行在案涉賬戶開設、使用和銷戶過程中存在人員管理的過失,也只能對單建亞不能償還擔保委的本金部分承擔部分賠償責任,且該本金部分應按照單建亞實際借款本金扣減其已支付的高額利息記取。二審法院判決工行解放路支行對擔保委的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是完全錯誤的。3.導致?lián)N敭a損失的原因是單建亞將詐騙案外人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酒公司)的贓款償還了擔保委。擔保委的案涉財產損失系由單建亞的犯罪行為導致,應當由單建亞承擔侵權責任,而擔保委與單建亞存在共謀,亦應對自己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原審法院未判處擔保委承擔任何責任,卻判處與該侵權無關的工行解放路支行承擔全部侵權責任,系適用法律明顯錯誤,判決結果顯失公平。本案中已經(jīng)存在大量擔保委與單建亞共謀挪用資金非法使用并獲取高額利息的證據(jù)。擔保委在工行案涉賬戶的開設和使用過程中,其財務人員任紅媛作為專業(yè)人員違反基本的企業(yè)賬戶業(yè)務辦理規(guī)定。在開戶時,擔保委財務人員未親自臨柜辦理業(yè)務,未辦理企業(yè)賬戶使用必備的《結算證》、未簽署法律規(guī)定必須簽署的《賬戶管理協(xié)議》、未簽署《開戶申請書》等,該事實表明開戶時擔保委明知并故意給單建亞從事犯罪行為留下機會。在賬戶使用過程中,擔保委財務人員從未親自臨柜辦理業(yè)務,擔保委實際收取的利息高于正常銀行利息,犯罪分子單建亞從擔保委案涉工行賬戶向擔保委其他真實銀行賬戶進行轉賬,擔保委工作人員個人賬戶收到高額利息等,這些事實均進一步證明擔保委明知并故意使其在工行的案涉賬戶被犯罪分子操縱,以達到將資金交付單建亞非法使用的目的。擔保委對自己損失的發(fā)生存在明顯故意,其應自擔損失。而工行解放路支行在擔保委案涉賬戶開戶、使用和銷戶過程中,完全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業(yè)務操作規(guī)則的要求進行操作,在管理和業(yè)務操作上不存在過失。工行解放路支行前員工郭兵伙同單建亞的犯罪行為系其個人行為,不是職務行為,亦不構成表見代理,均不能代表工行解放路支行。擔保委工作人員任紅媛等與郭兵和單建亞共謀了該犯罪事實,擔保委不是善意第三人,故其應自擔損失。原審法院無視本案客觀事實,錯誤認定由工行解放路支行承擔全部責任,適用法律錯誤,判處結果明顯不公。(二)原審法院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追加單建亞作為本案第三人,程序嚴重違法,本案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guī)定的應當再審情形。如前述分析,本案是以存單為表現(xiàn)形式的借貸糾紛。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的規(guī)定,擔保委作為出資人以工行解放路支行作為被告起訴,原審法院應通知用資人單建亞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單建亞作為用資人,追加其為本案第三人對于查清單建亞與擔保委之間是否存在借款合意、高額利息約定及實際支付情況、本金返還情況等關鍵事實具有重要作用。這些事實的查明直接關系到本案糾紛性質、責任承擔的認定。(三)原審判決查明和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本案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應當再審情形。1.原審判決認定擔保委與單建亞之間不存在借款合意,賬戶開設的目的只是為郭兵拉存款,是錯誤的。(1)根據(jù)郭兵、單建亞和楊治敏關于案涉工行賬戶開設原因的供述,擔保委在工行解放路支行開設案涉賬戶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該賬戶將擔保委的資金借給單建亞使用并收取高額利息。賬戶開設前,擔保委和單建亞就借款金額、利息、期限、方式已達成一致,雙方具有明確的通過利用案涉賬戶進行違法借貸的合意。(2)原審法院故意漏查郭兵事先獲取擔保委信息的來源,認定擔保委對郭兵、單建亞利用偽造印章開設、控制賬戶不知情,與事實相悖。郭兵在擔保委辦理開戶手續(xù)前,就已獲得擔保委的信息并將該信息透露給單建亞。但郭兵是如何事先獲取的擔保委信息,是否為擔保委主動提供,原審法院對此關鍵事實故意沒有查明。除非擔保委主動提供,郭兵無從獲得擔保委信息,說明擔保委對郭兵、單建亞私刻印章、控制賬戶的計劃是明知的。郭兵、單建亞和楊治敏的口供亦可以佐證該事實。(3)原審法院故意漏查銀行業(yè)務辦理要求,對擔保委工作人員在賬戶開設過程中的反常情況視而不見,錯誤認定擔保委工作人員無法知曉單建亞使用虛假印章開設并控制擔保委的賬戶。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中存在多處違反銀行業(yè)務辦理正常流程的情況。該反常情況能進一步印證擔保委與單建亞之間存在借貸合意。具體包括:第一,擔保委未臨柜辦理賬戶開設業(yè)務;第二,郭兵向擔保委返還的《開戶申請書》上沒有日期、沒有銀行經(jīng)辦和審核人員蓋章;第三,擔保委未辦理對公賬戶的《結算證》;第四,擔保委未簽訂《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xié)議》。事實上,對于開設對公賬戶,各銀行都要求必須臨柜辦理。即使郭兵是銀行員工,也不能代辦對公賬戶開設業(yè)務。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保障銀行和客戶資金安全的通知》第三條的規(guī)定,銀行應實行客戶憑預留密碼、結算證或IC卡的方式辦理匯款和簽發(fā)銀行匯票,且一個城市只能采用一種方式確認客戶身份。本案中,在鄭州市任何一家銀行辦理匯款業(yè)務的,必須事先辦理《結算證》,沒有《結算證》則無法對外匯款,也就無法正常使用賬戶。同時,按照《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銀行為存款人開設銀行結算賬戶,應與存款人簽訂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xié)議。上述要求和流程均系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業(yè)務規(guī)范要求的、各銀行適用的、必須遵守和辦理的事項。擔保委財務人員任紅媛長期經(jīng)辦單位財務工作,對必須辦理的《結算證》和必須簽署的《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xié)議》應當明知,對《開戶申請書》上的異常情況應當有所察覺,但其對此未提出任何異議,說明其對單建亞利用偽造印章開設和控制擔保委銀行賬戶的行為系明知。(4)另案生效刑事判決認定單建亞與擔保委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且該債權債務關系系非法。本案原審法院認定雙方不存在借貸合意與生效刑事判決認定的免證事實相悖。在與本案相關的郭兵、單建亞合同詐騙案中,法院已查明單建亞對蘇酒公司進行詐騙的目的是為了償還單建亞對擔保委的借款,并認定單建亞與擔保委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且該債權債務關系不是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如果擔保委對單建亞使用其資金的事實不知情,為何會在全部借款到賬不足2小時內將絕大部分款項提取一空,并在兩日內辦理銷戶。顯然是因為擔保委明知單建亞用贓款償還其債務,擔心事情敗露著急毀滅證據(jù)。在該刑事案件中,擔保委提供了多份證據(jù)和書面材料證明其與單建亞之間存在借貸的債權債務關系,但該案二審法院認定“無證據(jù)證明單建亞與擔保委之間存在合法債權債務關系”,故沒有對擔保委的該款項進行保護而是直接追繳。2.原審法院漏查擔保委與單建亞合謀經(jīng)案涉賬戶向單建亞交付借款的事實,認定雙方不存在借貸關系錯誤。擔保委從一開始就明知并放任單建亞利用偽造印章開設并控制案涉賬戶,明知單建亞可以隨意支取案涉賬戶內的資金。在此情況下,擔保委故意向該賬戶匯款或安排其下屬單位將資金轉入該賬戶,達到將資金直接交付給單建亞使用的效果,完成借款交付。單建亞在資金轉入案涉賬戶后立即將資金取出,并定期向案涉賬戶匯款完成還款。雙方利用案涉賬戶實際完成了借款的交付和返還,雙方之間存在明確的借貸關系。3.原審法院故意漏查擔保委及其員工個人額外收受高額利息的事實,認定雙方不存在違法借貸關系錯誤。(1)擔保委為掩蓋借款事實,在明知案涉賬戶為活期存款賬戶的情況下就案涉賬戶資金按定期存款記賬,同時為了填平活期存款利息與定期存款之間的差額,要求單建亞向擔保委劉麗的個人賬戶打款。單建亞已實際按擔保委任紅媛的指示向個人賬戶支付60多萬元,該資金是擔保委收取的非正常利息,進一步印證了雙方存在非法借貸關系的事實,但原審法院對此事實故意漏查并得出雙方不存在借貸關系的錯誤結論。(2)原審法院漏查擔保委財務人員個人就案涉賬戶資金收取高額利息的基本事實。單建亞和擔保委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單建亞實際就借款按照月息2%-6%不等的超高利率向擔保委支付了近4000萬元的高額利息,但原審法院沒有查明擔保委實際收取利息的情況,無視現(xiàn)有證據(jù)直接認定雙方不存在借貸合意,是錯誤的。4.原審判決認定案涉賬戶存續(xù)期間擔保委的存取、轉賬等業(yè)務均能正常進行,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與客觀事實不符。擔保委就案涉賬戶既未領取《結算證》,又沒有開通網(wǎng)上銀行。也就是說,擔保委既無法憑《結算證》在柜臺對賬戶資金進行支取,也無法通過網(wǎng)上銀行支取資金,該賬戶只能往里存錢,不能對外支取,無法正常使用。擔保委對此也無法自圓其說。原審法院認定擔保委的存取轉賬等業(yè)務均能正常進行,沒有任何證據(jù)和事實依據(jù),與已查明的事實完全矛盾。5.原審判決認定工行解放路支行存在重大明顯過錯,缺乏證據(jù)證明,與現(xiàn)有證據(jù)和客觀事實矛盾。(1)印鑒真?zhèn)尾粚儆阢y行審查的范圍,工行解放路支行柜臺人員按法律法規(guī)要求審核開戶資料并開設賬戶,不存在任何過錯。根據(jù)《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guī)定,擔保委作為社會團體,在開戶時應提交的證明文件為開戶申請書和《社會團體登記證書》。擔保委開戶時所提供的印鑒是否真實不屬于銀行應當審查的范圍。同時,銀行也不具備鑒定印鑒真?zhèn)蔚哪芰?。案涉賬戶是單建亞的員工持擔保委相關證件的原件前往柜臺辦理,所提交的《社會團體登記證書》是真實的。另外,單建亞的員工提交的《開戶申請書》填寫完整,工行解放路支行柜臺員工按照上述《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對開戶資料進行審查并開設賬戶完全合規(guī),不存在任何過錯。原審法院漏查銀行的法定職責,在沒有任何證據(jù)和事實情況下,主觀臆定工行解放路支行在賬戶開設時存在過錯是完全錯誤的。(2)原審法院認定擔保委憑真實印鑒銷戶,與實際情況不符,是錯誤的。工行解放路支行留存的《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申請人處為“王瑛”(單建亞員工)簽名,說明實際辦理銷戶手續(xù)的是單建亞員工王瑛,并非擔保委人員。該《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中加蓋的“嚴玉萍印”法定代表人章與開戶時預留印章一致,同是假章。原審法院認定擔保委憑真實印鑒辦理銷戶亦沒有任何證據(jù)予以證明,且與現(xiàn)有證據(jù)存在明顯矛盾。6.原審判決認定擔保委不存在過錯,沒有證據(jù)證明,與客觀事實完全相悖。(1)擔保委在賬戶開設時具有明顯過錯。擔保委財務人員對《開戶申請書》信息缺失、未出具《結算證》、未簽署《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xié)議》的反常情況均未提出異議,明顯存在過錯。(2)原審法院認定利息結算符合正常標準與事實相悖。按照擔保委在二審中的主張,案涉賬戶存續(xù)期間收取活期利息139262.5元,定期利息2415532.76元,合計2554795.26元。但擔保委實際從案涉賬戶收取的利息金額為2603725.48元,與擔保委主張的相差五萬多元。這說明擔保委利息實際結算情況不符合正?;钇诨蛘叨ㄆ诘臉藴?,原審法院認定錯誤。(3)原審法院漏查具體業(yè)務經(jīng)辦流程,是錯誤的。案涉賬戶進賬單上的簽字為王瑛,系單建亞員工。郭兵也否認其曾代任紅媛辦理過具體業(yè)務。故客觀事實是,單建亞安排其員工辦理了擔保委在案涉工行賬戶的上述12筆業(yè)務。原審法院認定案涉擔保委賬戶的上述12筆支取業(yè)務均由郭兵代辦,擔保委對單建亞控制賬戶無法知情、無法控制,是錯誤的。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第九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擔保委提交意見稱,(一)工行解放路支行描述的單建亞“按約定以現(xiàn)金形式向任紅媛等人支付高額利息”與客觀事實不符。擔保委從未與他人約定現(xiàn)金支付利息,也從未收到任何現(xiàn)金利息,更沒有證據(jù)證明擔保委與單建亞有過此約定。(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原審判決采用過錯規(guī)則判定違約責任并不違背相關法律規(guī)定,也為司法實踐所常用。原審法院的案由認定并無不當,本案不是以存單為表現(xiàn)形式的借貸糾紛。實際上不存在能證明擔保委與單建亞達成借貸合意或者單建亞用款經(jīng)過擔保委同意的證據(jù)。相反,證人嚴玉萍、任紅媛的證詞以及主要犯罪行為實施人單建亞、王瑛的供述,均可證明案發(fā)前雙方均不認識,更遑論逾期達成借貸合意。本案不符合以存單為表現(xiàn)形式的借貸糾紛的法律特征。擔保委依據(jù)存款合同糾紛追究工行解放路支行的違約責任具有充分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單建亞實施的犯罪行為與郭兵的配合密不可分。郭兵的身份為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客戶經(jīng)理,擔保委是在工行解放路支行的營業(yè)場所、營業(yè)時間內與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工作人員發(fā)生的工作聯(lián)系。郭兵履行的是職務行為,工行解放路支行應當對郭兵的行為承擔責任。擔保委的案涉財產損失系工行解放路支行未能保證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所致,故工行解放路支行應對擔保委承擔違約責任。而導致工行解放路支行履行不能的原因是其客戶經(jīng)理郭兵和案外人單建亞合謀侵害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存款。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當由工行解放路支行而不是擔保委向郭兵及案外人單建亞主張侵權損害賠償。(三)單建亞并非本案適格第三人,原審判決不存在程序瑕疵。單建亞對案涉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本案的處理結果也與單建亞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追加第三人的條件。(四)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1.原審判決認定擔保委與單建亞之間不存在借款合意,賬戶開設的目的是為郭兵拉存款的事實認定清楚,證據(jù)確鑿。擔保委到工行解放路支行處開設一般結算賬戶的目的是與工行解放路支行建立存款合同關系,并非工行解放路支行所謂的出借資金。工行解放路支行辯稱郭兵事先獲取擔保委信息的來源可能是擔保委主動提供,以此來證明擔保委對郭兵、單建亞利用偽造印章開設、控制賬戶知情,明顯不合邏輯。擔保委沒有臨柜辦理業(yè)務也屬正常。遠程開戶、上門服務、工作人員代為辦理等金融服務形式已較為常見,銀行對待大客戶幾乎全部為代辦,存款戶只需要在休息室等候,其他事宜均由銀行工作人員代為完成,所以擔保委在辦理開戶、轉款、銷戶等業(yè)務時均由郭兵代為操作純屬正常。從任紅媛的筆錄來看,其也有臨柜辦理業(yè)務的情形,但都被柜臺工作人員告知是“郭行長(指郭兵,對外自稱副行長)的客戶,讓去找郭行長”。從后來查明的事實來看,柜臺工作人員應該早就知道擔保委的賬戶被他人掌控的事實。至于未辦結算證問題,實際上單建亞利用虛假印鑒辦理了王瑛為使用人的結算證。因存款發(fā)生在11年前,當時對結算證的要求不像現(xiàn)在這么嚴格。擔保委是一個行業(yè)協(xié)會,存款資金來自于會員單位的保證金,并不經(jīng)常發(fā)生業(yè)務往來,以至于現(xiàn)有的銀行賬戶到現(xiàn)在也未辦理結算證。擔保委作為建筑行業(yè)的一個協(xié)會,其工作人員并不知曉辦理銀行業(yè)務的具體流程和要求,所以不存在工行解放路支行所謂的擔保委工作人員在賬戶開設過程中的反常情況。2.工行解放路支行辯稱擔保委與單建亞之間為借貸關系沒有任何事實依據(jù)。工行解放路支行所說的證據(jù)來源于郭兵、單建亞在宿遷警方所做的與擔保委財產有關的兩份筆錄。從后來的開庭情況來看,郭兵、單建亞均否認了兩份筆錄內容的真實性,并稱是應辦案單位要求寫的。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定擔保委與單建亞不具有債權債務關系。鄭州警方的調查結論認定擔保委的工作人員任紅媛不存在挪用資金事實。上述兩份證據(jù)更加直接有力證明擔保委與單建亞不存在借貸關系。3.擔保委及其員工并不存在額外收受高額利息的事實,雙方不存在違法借貸關系,工行解放路支行純屬主觀臆斷。4.原審判決依據(jù)案涉賬戶存續(xù)期間擔保委的存取、轉賬業(yè)務均能正常進行,從而認定擔保委在賬戶管理方面沒有過錯,符合客觀事實且證據(jù)確實充分。5.原審判決認定工行解放路支行存在重大明顯過錯,證據(jù)確鑿。工行解放路支行在開設賬戶時明顯未盡到法定審核義務。單建亞的員工能夠持擔保委相關證件的原件和私刻印鑒在柜臺開設以擔保委為名義的案涉賬戶,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行解放路支行工作人員郭兵沒有履行對客戶信息資料的保密義務,泄露了擔保委的相關信息,把開戶資料提供給案外人。從工行解放路支行對擔保委開戶材料的審核單據(jù)來看,其工作人員郭兵明知開戶人員并非擔保委工作人員,所持印鑒也并非擔保委真實印鑒的情況下,仍簽署“已實地核實”的意見,配合案外人實施犯罪行為,致使擔保委賬戶被他人控制。原審法院認定擔保委使用真實印鑒也能辦理銷戶,進而證明工行解放路支行在業(yè)務管理過程中存在過失,具有事實依據(jù)。工行解放路支行在工作人員管理上具有明顯過錯。6.原審判決認定擔保委不存在過錯,清楚正確。擔保委在賬戶開立和管理使用方面均沒有過錯。工行解放路支行所述擔保委的諸多過錯行為其實都是因工行解放路支行自身過錯所致。正是工行解放路支行自身疏于對員工及業(yè)務流程的規(guī)范管理,才出現(xiàn)了內部員工勾結外人侵害客戶權益的現(xiàn)象。(五)60余萬的款項來源于銀行方面的承諾,是對利息的補差,并非擔保委從案外人單建亞處收取的非正常利息,工行解放路支行的主張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該60余萬款項一方面來自郭兵在拉存款時承諾,在正常的銀行利息之外,另從行長辦公經(jīng)費支付部分費用給擔保委,類似于后來大額存款的利息協(xié)商,實踐中也是銀行員工在吸引優(yōu)質客戶存款時的常用做法。另一方面來自三張定期存單的補息,通常情況下定期存款到期后若不取出,銀行方面會自動順延定存期限以保證客戶的利益。而本案中有三筆定期存款到期后銀行卻按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在擔保委提出上述疑問時郭兵又安排支付了前述利息。因該部分款項未能隨存單利息一并支付,所以被安排轉入擔保委工作人員個人賬戶,但隨后便被轉入單位賬戶。(六)不存在工行解放路支行所謂“擔保委主張的利息金額與實際收取的利息不符”之情形,原審法院認定利息結算符合正常標準與客觀事實相符。擔保委在銀行開立一般存款賬戶后,會定期或不定期的收到銀行方面出具的利息單,其中一筆約為4.9萬元的利息,因一直未收到相應的利息單而不能正常入賬,從而導致利息在收取及記賬方面存在差異。擔保委曾就此事詢問郭兵,郭兵也答應補發(fā)利息單,但直到案發(fā)也未補發(fā),從而導致?lián)N涃~利息金額與實際收取利息存在些許差別。擔保委主張的利息是實際收取的利息而不僅僅是記賬利息數(shù)額。綜上,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再審理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第九項規(guī)定的情形,也不符合其他應當再審的情形,應依法駁回其再審申請。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理由如下:(一)商業(yè)銀行有義務確??蛻舸婵畎踩?。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原客戶經(jīng)理郭兵勾結案外人單建亞等人的犯罪行為給擔保委造成3896.8萬元存款損失,致使擔保委事實上并沒有從工行獲得存款的實際支付。工行解放路支行在工作人員管理、營業(yè)場所管理以及存款業(yè)務操作流程等方面均存在過錯,該過錯是其違約導致?lián)N婵畋粏谓▉喤灿玫脑?,并最終造成擔保委存款損失。原審判決據(jù)此判令工行解放路支行向擔保委支付3896.8萬元存款及相應利息并無不當。工行解放路支行關于其在案涉賬戶開設、使用和銷戶過程中,完全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業(yè)務操作規(guī)則的要求進行操作,在管理和業(yè)務操作流程上不存在過失,郭兵伙同單建亞的犯罪行為系其個人行為,不能代表工行解放路支行,工行解放路支行不應對擔保委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二)工行解放路支行申請再審稱,單建亞使用擔保委的款項并支付高額利息均經(jīng)過擔保委同意,雙方存在共謀,單建亞總計以現(xiàn)金形式向擔保委支付了近4000萬元的高額利息,單建亞與擔保委存在借款合意,但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本院對其上述申請再審理由不予支持。(三)銀行客戶對銀行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達不到銀行工作人員的熟悉程度,因此對銀行客戶注意義務的分配應當合理、適當。本案中,擔保委工作人員到工行解放路支行辦理開戶手續(xù)。工行解放路支行原客戶經(jīng)理郭兵在擔保委辦理開戶手續(xù)前,已將擔保委的信息透露給案外人單建亞(已被判刑),由單建亞私刻了擔保委的公章、財務章、法定代表人私章等印鑒。在辦理開戶手續(xù)時,郭兵按照事先與單建亞共謀的計劃,安排擔保委財務人員在休息室休息等待,以需要下樓核查開戶資料為由將擔保委提供的社團登記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資料復印一套交給在銀行外等候的單建亞,并在擔保委開戶申請書上簽署“已屬地核實”的審核意見,單建亞遂安排其公司人員憑借虛假的印鑒及擔保委提供的資料原件在工行解放路支行的柜臺辦理了開設對公賬戶業(yè)務。隨后,郭兵將開戶回執(zhí)及擔保委提交的開戶原始資料交還給擔保委財務人員。單建亞利用虛假的印鑒,在擔保委不知情的情況下領取了結算證、U盾,并開通網(wǎng)上銀行,進而控制擔保委的賬戶并使用賬戶內資金。郭兵定期向擔保委提供的對賬單也系單建亞和郭兵共同偽造。在擔保委向工行解放路支行提出銷戶要求后,為防止挪用擔保委資金的事實敗露,郭兵、單建亞從鄭州市智旭科技有限公司賬戶轉入擔保委賬戶3900萬元,后經(jīng)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述轉入擔保委賬戶的3900萬元系郭兵、單建亞詐騙犯罪的違法所得贓款,并最終導致?lián)N婵顡p失。根據(jù)以上事實,原審判決認定系由工行解放路支行的過錯造成擔保委存款損失,并無不當。(四)工行解放路支行未提交證據(jù)證明本案屬于以存單為表現(xiàn)形式的借貸糾紛,也無證據(jù)證明單建亞為必須參加本案訴訟的當事人,工行解放路支行亦未說明原審存在何種違反法律規(guī)定、剝奪其辯論權利的情形。故工行解放路支行關于原審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九項規(guī)定情形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綜上,工行解放路支行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第九項規(guī)定的情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解放路支行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萬會峰
審判員 張淑芳
審判員 謝 勇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郭培培
書記員張靜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