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上海愿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愿航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上海尚體體育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體公司)、原審被告上??得吮=∮闷酚邢薰荆ㄒ韵潞喎Q康盟公司)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于2019年2月27日作出的(2018)滬73民初76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6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于7月3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厲志勤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春雷,尚體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建鴿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原審法院程序錯誤。1.愿航公司已針對“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發(fā)明專利(以下簡稱涉案專利)提起無效宣告請求,現(xiàn)已進入行政訴訟程序,本案應中止審理,原審法院對中止的請求駁回,程序錯誤;即便不中止,也應釋明由愿航公司進行初步舉證對涉案專利及公知技術比對,以判斷涉案專利的有效性;2.原審法院責令愿航公司提交會計賬冊,以確定賠償依據(jù),但這并非尚體公司主動申請,也不屬于法院應主動調查取證的情形,故原審法院違反了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定,且之后授權尚體公司隨時到法院查看,因尚體公司與愿航公司存在經營范圍上的重合,不排除尚體公司由此獲取商業(yè)秘密;3.原審法院對會計賬冊的扣押處理,導致愿航公司存在損失。
(二)原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涉案專利僅繳費到2017年,起訴時并非處于有效狀態(tài);2.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缺少涉案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除了主題名稱功能性描述的“模擬氣功循環(huán)”技術特征不能實現(xiàn)外,既缺少權利要求1中功能性技術特征E“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也缺少權利要求8中的“緩沖元件”技術特征。且包括“緩沖元件”在內的權利要求2-9的內容都是權利要求1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對必要技術特征重新歸納認定;3.被訴侵權產品“細胞律動儀”系研制過程中的樣品,愿航公司應邀參展出于公益目的,在展會上放置了一臺僅供體驗試用,被尚體公司強行買走,除此之外,無其他出售或交易記錄;4.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厲志勤具有研發(fā)能力,“細胞律動儀”系其自行研發(fā)的產品。
(三)原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1.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未全面覆蓋專利權的全部技術特征,未落入涉案專利權保護范圍;2.愿航公司制造“細胞律動儀”屬研發(fā)行為,為科學和實驗使用專利技術,不構成侵權;3.原審法院對經濟損失賠償計算方式錯誤,本案以愿航公司的獲利為基礎衡量尚體公司的損失,由于涉案被訴侵權產品均為樣品,為研究使用,其中一臺成品銷售給尚體公司,九臺半成品仍留存,可以確保剩余九臺不會對尚體公司造成影響,可采取銷毀方式停止侵權,而非以誘導出售的、不真實的價格認定侵權利潤;4.原審法院對維權合理支出認定過高。尚體公司的代理律師在固定律師收費的高限上收取律師費外還有風險代理費,導致維權目的存疑。
(一)程序方面。1.涉案專利為發(fā)明專利,雖被請求無效并因此進入行政訴訟,但無效的證據(jù)和理由并不充分,本案不應中止審理;2.涉案專利一直按時交納年費,相關信息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查到,專利權持續(xù)有效;3.愿航公司在原審開庭期間陳述僅制造一臺被訴侵權產品,后原審法院要求其提交財務賬薄,在尚體公司簽訂保密承諾后,才允許尚體公司對涉案賬冊進行查閱,此舉系為查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利,并未侵害商業(yè)秘密。
(二)事實方面。1.尚體公司在本案中僅主張保護權利要求1,并未主張對權利要求8的保護;2.專利權名稱使用“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是對專利技術方案的抽象概括,“模擬氣功”是為通俗形象表達“循環(huán)振動”效果,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理解該項發(fā)明專利的技術方案,名稱本身不是具體的技術特征,愿航公司將此與權利要求保護的內容混淆,導致對必要技術特征的理解錯誤;3.原審查明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正確;4.愿航公司存在侵權主觀故意,其主張被訴侵權產品系研制中的樣品為虛假陳述,公證取證的展會現(xiàn)場至少對外展示四臺以上“細胞律動儀”,產品上標注兩個2016年度的專利號,有理由相信自2016年起就存在侵權行為,且厲志勤在原審法庭上自述是在分析專利產品后制造被訴侵權產品的;5.原審法院沒有認定康盟公司共同侵權不當。
(三)適用法律。1.案涉“細胞律動儀”標注康盟公司的第1681638號注冊商標,康盟公司與愿航公司具有相同的法定代表人和經營地址,具有密切聯(lián)系,沒有認定康盟公司為產品制造者以及判令共同承擔侵權責任不當;2.從財務賬冊資料看,愿航公司系經營不規(guī)范的公司,注冊資本5,000,000元,自2015年10月成立以來至2018年9月總共開具十張銷售發(fā)票,總經營收入僅100,000元不合常理,原審法院適用查賬計算侵權獲利作為賠償依據(jù)不當;3.原審法院依據(jù)代加工者開具的發(fā)票,在沒有合同印證的情況下認定訂購加工十臺,由此扣除生產成本500元/臺,卻不準許追加代工的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康盟機電設備經營部(以下簡稱春江康盟經營部)為共同被告錯誤。
(四)處理結果。原審判賠數(shù)額過低:1.僅依據(jù)查賬所得的一張發(fā)票,適用侵權獲利方式計算賠償額依據(jù)不充分;2.本案侵權事實清楚,行為性質為生產制造;涉案專利系發(fā)明專利,創(chuàng)造性高,市場價值大,理應全部支持權利人請求的賠償額;3.二審存在新增加的合理支出9,737元,這是因愿航公司上訴,維權方應訴答辯產生的律師費、出庭差旅費,是二審終審制度下為制止侵權行為支付的合理開支,不屬新增加訴訟請求,應直接判令愿航公司承擔。
綜上,因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案情案理分析和結論,對同類案件具有指導性,雖然尚體公司放棄上訴權利未請求改判,但請求在糾正原審判決對康盟公司行為認定以及判賠額適用法律的基礎上,駁回愿航公司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尚體公司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愿航公司、康盟公司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明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根公司)享有的第ZL20061009××××.9號發(fā)明專利權所保護的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的產品;2.判令愿航公司、康盟公司共同賠償尚體公司500000元及合理支出60000元(律師費、公證費);3.判令愿航公司、康盟公司在《法制日報》上刊登公告三天以消除影響,公告面積不小于15cm*8cm。
尚體公司與明根公司簽署發(fā)明專利獨占實施許可合同(以下簡稱許可合同),許可合同約定:“現(xiàn)在明根公司將所擁有的如下一項發(fā)明專利在中國地域內獨占,有償許可五年給被許可方尚體公司,獨占許可之專利產品須為許可方所生產制作,且此獨占許可專利被許可方尚體公司不可再授權轉讓給其他人或生產制作產品……”授權專利為涉案專利,授權日為2012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許可合同落款處僅有許可方簽章的日期,為2017年5月1日,沒有被許可方簽章日期。
尚體公司與明根公司簽署授權委托書(以下簡稱委托書),約定:“鑒于授權人明根公司系‘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專利持有人(專利號:20061009××××.9),關于2012年7月1日就中國大陸地區(qū)之發(fā)明專利獨占實施許可授權與被授權人尚體公司,期限至2020年6月30日止。又鑒于上述專利實施所涉之產品僅在臺灣地區(qū)工廠生產,故大陸地區(qū)之專利實施產品均由被授權人獨家自授權人處進口至大陸銷售,授權人不得自行銷售或授權第三人從事銷售活動,被授權人亦不得在大陸地區(qū)授權他人從事實施專利之生產等活動……授權人不自行就大陸地區(qū)‘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專利之相關知識產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采取法律行動,而由被授權人以尚體公司名義,依據(jù)中國大陸之法律法規(guī),對所涉知識產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采取法律行動。”“綜上所述,授權人對被授權人之授權權限包括但不限于:1.以被授權人自己之名義,在知識產權或不正當競爭訴訟中,針對任何侵權行為提起法律訴訟……”
2017年5月1日,明根公司出具了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書,證明陳宇助為明根公司董事長、公司的負責人。同日,明根公司出具了聲明書-公司印鑒適用,展示了明根公司平日對外的印鑒,證明委托書及許可合同上的公司印章為明根公司印鑒,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四份文件均有認證時間為2017年6月26日的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所屬民間公證人王某事務所認證章,及“上海市公證協(xié)會臺灣地區(qū)公證書正副本核對證明章”。
涉案發(fā)明專利名稱為“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專利號為ZL20061009××××.9,專利申請日為2006年6月28日,專利權人為明根公司,授權公告日為2010年6月16日。截至原審判決作出之日,專利仍然有效。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中記載,權利要求1為“一種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其包含:一底座;一驅動機構,組設于底座上適當位置處,其是預設有程序及電路控制驅動,而該驅動機構驅動的一偏心軸帶動一組設于底座上的傳動組產生連動;一傳動組,是于底座上的左右側接設有可相對連動的數(shù)個支板,且各支板可產生翹翹板狀的擺動,并在傳動組的四周上方設有承座,該傳動組主要是由第一、二支板組與數(shù)個連動件組成,其為長條板狀,通過底座上左右側所設前后相對的樞座分別與前、后第一、二支板中段適當位置處樞接,而前第一、二支板間及后第一、二支板間分別借一組連動件連接,使第一支板位于連動件一側的底部,而第二支板是位于連動件另一側的上方,使第一、二支板略呈Z字狀搭接連接呈現(xiàn),又于第一支板外側端樞接有連動件,且在前、后第一支板的連動件與第二支板上方分別組設有一承座;一外殼座體,蓋設于承座上;藉由上述構件組成,該驅動機構驅動該傳動組的左右側支板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線性振動,且配合馬達的轉速以使其上方的外殼座體產生上下移位,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
涉案專利的說明書中記載:“[0010]其是將該驅動機構的偏心軸通過一傳動件與傳動組的一支板或連動件連接,通過馬達帶動偏心軸轉動,即可使傳動件產生偏擺,并連帶使第一、二支板產生翹翹板狀的偏擺,即可使該傳動組的左右兩側同時帶動該外殼座體產生上下位移;據(jù)此,通過本發(fā)明驅動機構驅動使偏心軸循環(huán)動作,帶動傳動組的左右各支板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線性振動,且配合馬達的轉速以使上方外殼座體產生各種頻率振動的上下位移,當使用者站立、坐、臥于外殼座體上方時,使全身產生循環(huán)振動,而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因此可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效果,使激勵身體內部各腑臟、血液通暢,活絡細胞,使心律調節(jié)平整,且使全身各腑臟與肌肉可產生共振效果,以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松弛神經與肌肉及保健養(yǎng)生的諸多功效,且其可快速的提升肌力與肌耐力,其構件簡單,且可應用于一般重量訓練或治療時,以達到快速增進的效益,達到產業(yè)創(chuàng)新實用性與成本效益。[0011]由以上說明得知,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確可達到如下的功效:[0012]1.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由于本發(fā)明的健身訓練裝置經驅動機構動作,使傳動組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線性振動,同時配合馬達轉速以使上方外殼座體產生各種頻率振動的上下位移,可達全身振動循環(huán)效果,以達到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的功效。[0013]2.構件簡單:由于本發(fā)明健身裝置的構件簡單,且可以達到極佳的循環(huán)振動功效,確實具有產業(yè)實用性。[0014]3.可激勵腑臟、血液循環(huán):由于本發(fā)明的健身裝置可產生線性振動,以可激勵人體各腑臟,促進血液循環(huán),以達到極佳的健身功效。[0015]4.可提升肌力:由于本發(fā)明的健身訓練裝置可產生線性振動,可適用于一般重量訓練或物理治療,以可激勵人體各腑臟,促進血液循環(huán),在運動同時可達快速提升肌力、肌耐力的功效?!?/div>
三、與被訴侵權行為有關的事實
2018年6月15日,尚體公司向上海市嘉定公證處申請證據(jù)保全公證,該處公證人員會同尚體公司委托代理人陳德軍來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yǎng)老、輔具及康復醫(yī)療博覽會。在公證人員的監(jiān)督下,陳德軍在該中心W4展館內靠近一號門附近標識為“靜安區(qū)社會組織第十屆公益節(jié)”的展位中購買了儀器一臺,并取得了收據(jù)(貨單)一張及姓名為“厲志勤”的名片一張。收據(jù)(貨單)中貨號及品名一欄有“骨密機(標準)”,數(shù)量一欄為“1”,金額為4,980元。名片顯示其為“上海市發(fā)明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發(fā)明協(xié)會理事”“航天骨質密度增加器發(fā)明人”等。上海市嘉定公證處就上述事宜出具了(2018)滬嘉證經字第734號公證書。
庭審中對經公證購買的被訴侵權產品進行了勘驗,愿航公司承認由其制造、銷售。產品為裸包裝,包括產品主體、電源、遙控板,無使用說明書。產品名稱為“細胞律動儀”航天骨質密度型HT08,有匯康文字加圖形商標,國家專利號為ZL20162104××××.0以及ZL201621077876.7(非涉案專利),制造商為愿航公司,地址為中國上海天目中路428號東部6F,印有兩個電話號碼,合格證檢驗日期為2018年5月5日。被訴侵權產品上有一層黑色塑膠墊用于人體站立,也可以把手或者頭等人體個別部位放在上面。接通電源后,機器上沒有操控按鈕,通過遙控開啟機器。機器可以垂直上下振動,不能實現(xiàn)左右擺動。機器有自動和手動模式,可以調節(jié)速度,有三種速度可供選擇。斷開電源后拆開機器,有一底座;驅動機構設于底座上,有程序及電路控制驅動。驅動機構驅動的一偏心軸帶動一組設于底座上的傳動組產生連動;傳動組設有相對連動的四個支板,且各個支板可產生翹翹板狀的擺動。在傳動組的四周上方設有六個承座。該傳動組主要是由第一、第二支板與數(shù)個連動件組合。其為長條板狀,通過底座上左右側所設有前后相對的樞座分別于前、后第一、第二支板中段適當位置處樞接,而前第一、二支板間及后第一、二支板間分別借一組連動件連接,使第一支板位于連動件一側的底部,而第二支板是位于連動件另一側的上方,使第一、二支板略呈Z字狀搭接連接呈現(xiàn),又于第一支板外側端樞接有連動件,且在前、后第一支板的連動件與第二支板上方分別組設有一承座,一外殼座體蓋設于承座上??彬炦^程中,雙方確認被訴侵權產品具有底座、驅動裝置、傳動組、外殼座體以及相應的結構特征,原審法院予以確認。雙方的爭議點在于被訴侵權產品是否具備:1.驅動機構驅動該傳動組的左右側支板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線性振動,且配合馬達的轉速以使其上方的外殼座體產生上下移位;2.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兩項技術特征。
匯康文字加圖形商標為注冊商標,申請人為康盟公司,注冊號為1681538,申請日期為2000年8月9日,注冊公告日為2001年12月14日,有效期至2021年12月13日。商品類別為醫(yī)療器械和儀器;振動按摩器;理療設備等。
愿航公司主張被訴侵權產品系委托第三方加工,財務賬冊中有一張由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鎮(zhèn)人民政府代開的發(fā)票顯示,代開企業(yè)名稱為“新北區(qū)春江康盟機電設備經營部”,付款人為愿航公司,貨物名稱包含“骨質疏松自療儀”,其數(shù)量為10臺,其金額為5,000元。
四、與損害賠償有關的事實
愿航公司、康盟公司向原審法院提交了全部財務賬冊。愿航公司于2015年10月注冊,注冊資金為5,000,000元。2016年4月開始建立財務賬冊。愿航公司向原審法院提交了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的財務賬冊,每月一本。整個賬期銀行存款在70,000元以下,利潤均在10,000元左右,累計實收資本240,000余元。2018年7月開始有員工工資記錄,每月均為8,500元。愿航公司至今開具了十張發(fā)票,其中2018年7月11日開具的發(fā)票購方名稱為“陳德軍”,金額是4,980元,備注“骨質疏松自療儀”??得斯镜呢攧召~冊中未發(fā)現(xiàn)有被訴侵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記錄。尚體公司孫建鴿、李靜芝在簽署保密承諾書后查閱了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的財務賬冊。
尚體公司于2018年10月14日以“甩脂機”為關鍵詞在淘寶網店進行搜索,非涉案專利產品甩脂機價格為119元至1,080元不等。尚體公司主張,在天貓網店的同類型涉案專利產品垂直律動機價格則為4,999元至8,999元不等。
五、尚體公司主張的維權開支
關于公證費。2018年6月28日,上海市嘉定公證處向尚體公司開具了一張服務名稱為“副本費、公證費、工本手續(xù)費、調查費”的增值稅發(fā)票,金額為6,270元。
關于律師費。2018年7月17日,尚體公司與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簽訂了聘請律師合同(民商事案件),約定一審律師費包括撰寫起訴書及編制證據(jù)材料7,000元,庭審費用40,000元以及一審判決后支付10,000元。案件勝訴并執(zhí)行到后賠償款的10%作為風險代理費。2018年7月30日,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向尚體公司開具了一張服務名稱為“律師費”的增值稅發(fā)票,金額為7,000元。2018年10月15日,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向尚體公司開具了一張服務名稱為“律師費”的增值稅發(fā)票,金額為40,000元,共計47,000元。
關于購買侵權產品的費用。2018年7月11日,愿航公司向陳德軍開具了一張貨物名稱為“其他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備注為“骨質疏松自療儀”的增值稅發(fā)票,金額為4,980元。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系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涉案專利至今有效。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一、尚體公司訴訟主體是否適格;二、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三、若侵權則愿航公司、康盟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一、尚體公司訴訟主體是否適格
尚體公司稱其請求權為獨占使用權,而愿航公司認為許可方保留了制造權,尚體公司獲得的授權不完全,并非獨占許可,因此尚體公司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由明根公司簽章、落款日期為2017年5月1日的許可合同載明,明根公司將涉案專利在中國地區(qū)的五年獨占權有償許可給尚體公司,并明確專利產品由明根公司生產。由明根公司簽章、認證時間為2017年6月26日的委托書載明,明根公司已將涉案專利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獨占實施許可授予尚體公司,期限至2020年6月30日,明根公司不自行就涉案專利侵權行為采取法律行動。專利權既是一種實施權,又是一種排除權,獨占許可實施權亦具有基本相同的性質,本案中明根公司已將涉案專利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獨占實施權授予尚體公司,并對制造專利產品的權利予以限制,但尚體公司仍享有排除他人制造、使用、銷售、進口涉案專利產品等的權利,質言之,尚體公司就涉案專利享有的實施權是受限的,但其排除權是完整的。鑒于尚體公司享有涉案專利2017年5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獨占實施權,尚體公司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尚體公司在本案中具有訴訟主體資格。
二、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主題名稱為“一種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愿航公司認為“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的含義不清楚。在確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時,應當考慮權利要求記載的主題名稱;該主題名稱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實際限定作用取決于其對權利要求所要保護的主題本身產生何種影響?!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規(guī)定,在人民法院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特征部分以及從屬權利要求的引用部分、限定部分記載的技術特征均有限定作用。根據(jù)該規(guī)定,主題名稱作為前序的一部分,在確定保護范圍時具有限定作用。但是,主題名稱本身并不是具體的技術特征,而是對權利要求包含的全部技術特征所構成的技術方案的抽象概括,是對專利技術方案的命名,專利主題名稱的基礎功能在于專利授權管理和分類檢索,因此,主題名稱與技術方案之間這種抽象和概括的關系,構成了對發(fā)明技術方案的限定程度,應當在主題名稱所指定的功能領域、應用領域內從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角度理解保護范圍。就本案而言,涉案專利說明書第[0012]段對“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進行了解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是“外殼座體產生各種頻率振動的上下移位”技術手段實現(xiàn)“使得全身循環(huán)振動”技術效果的功能。愿航公司、康盟公司認為,主題名稱限定的含義不清楚,無法確定保護范圍,“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是技術特征,原審法院對此意見不予采納。被訴侵權產品名稱為“細胞律動儀”,勘驗顯示是一種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與涉案專利構成相同技術主題,可以進行技術比對。
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可以分解為如下技術特征:
A.一底座;
B.一驅動機構,組設于底座上適當位置處,其是預設有程序及電路控制驅動,而該驅動機構驅動的一偏心軸帶動一組設于底座上的傳動組產生連動;
C.一傳動組,是于底座上的左右側接設有可相對連動的數(shù)個支板,且各支板可產生翹翹板狀的擺動,并在傳動組的四周上方設有承座,該傳動組主要是由第一、二支板組與數(shù)個連動件組成,其為長條板狀,通過底座上左右側所設前后相對的樞座分別與前、后第一、二支板中段適當位置處樞接,而前第一、二支板間及后第一、二支板間分別借一組連動件連接,使第一支板位于連動件一側的底部,而第二支板是位于連動件另一側的上方,使第一、二支板略呈Z字狀搭接連接呈現(xiàn),又于第一支板外側端樞接有連動件,且在前、后第一支板的連動件與第二支板上方分別組設有一承座;
D.一外殼座體,蓋設于承座上;
E.藉由上述構件組成,該驅動機構驅動該傳動組的左右側支板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線性振動,且配合馬達的轉速以使其上方的外殼座體產生上下移位,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
愿航公司、康盟公司認為被訴侵權產品具備技術特征A、B、C、D,經過勘驗,原審法院予以確認。關于技術特征E,愿航公司、康盟公司認為,“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是功能性技術特征,在涉案專利說明書中缺乏描述上述功能的具體實施方式,因此,無法確定技術特征的內容。原審法院認為,對于既使用了功能性或者效果性的語言表述,又同時用相應的結構、組分、材料、步驟、條件等特征進行描述的技術特征,一般將功能性或者效果性描述認定為結構特征或者方法特征所帶來的技術效果,不宜單獨認定為功能性技術特征,除非這種功能性描述是授權專利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的區(qū)別特征,并對專利的實用性、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具有貢獻。就本案而言,技術特征E中的“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的效果性描述,系通過“藉由上述(A、B、C、D)構件組成,該驅動機構驅動該傳動組的左右側支板在擺動過程中產生線性振動,且配合馬達的轉速以使其上方的外殼座體產生上下移位”的結構去實現(xiàn)的,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不宜認定為功能性技術特征。經勘驗,被訴侵權產品通電后左右側支板翹翹板狀擺動,配合馬達的轉速能使其上方的外殼座體產生上下移位,具備技術特征E中描述的結構特征,且能讓站立其上的人體各部位實現(xiàn)周期性往返抖動的技術效果,具備技術特征E。愿航公司提交在先專利文獻進行不侵權抗辯,該技術方案系通過改變擺動連桿的支點位置來改變擺動幅度,與涉案專利傳動組的結構不同,愿航公司認為涉案專利“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的功能和產生“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的效果不可實現(xiàn)以及被訴侵權產品不具有“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的功能和“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的效果,原審法院對此不予采納。結合涉案專利說明書第[0010][0012]段,“使全身產生循環(huán)振動,而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可達全身振動循環(huán)效果”等表述可知,涉案專利產品系通過使全身振動,從而使得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身體各部位”與“全身”是相同的概念。愿航公司、康盟公司認為“身體各部位”的含義不清,原審法院對此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具備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全部技術特征,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構成相同侵權。
三、愿航公司、康盟公司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愿航公司是被訴侵權產品上標記的制造商,且當庭承認制造了被訴侵權產品,依法可以認定愿航公司制造了被訴侵權產品。愿航公司開具了銷售被訴侵權產品的發(fā)票,可以認定被訴侵權的銷售行為由愿航公司實施。愿航公司在醫(yī)療博覽會上展示被訴侵權產品,可以認定愿航公司實施了許諾銷售行為。愿航公司制造、銷售、許諾銷售被訴侵權產品,均應予以停止。
根據(jù)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shù)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shù)合理確定。賠償數(shù)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jié)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本案中,尚體公司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因本案侵權而遭受的經濟損失。愿航公司提供的財務賬冊連續(xù),尚體公司購買侵權產品的發(fā)票、愿航公司委托加工被訴侵權產品的發(fā)票都在愿航公司的財務賬冊中體現(xiàn),且尚體公司未能舉證證明愿航公司在其他場合銷售被訴侵權產品,可以認定愿航公司提供的財務賬冊完整,能夠反映愿航公司的客觀經營情況,可以據(jù)此對侵權獲利進行計算。在能查明愿航公司侵權獲利的情況下,不適用法定賠償。財務賬冊顯示,愿航公司委托春江康盟經營部加工被訴侵權產品十臺,成本為每臺500元,尚體公司購買一臺的價格為4,980元,每臺機器的利潤為4,480元。愿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上海市發(fā)明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發(fā)明協(xié)會理事,公司財務賬冊上也有支付專利費的記錄,被訴侵權產品上亦有愿航公司的專利號,可見愿航公司應當知曉他人產品可能為專利產品。結合愿航公司提供的財務賬冊所反映的人員工資規(guī)模、注冊資本金到位規(guī)模、生產經營規(guī)模,原審法院有理由相信,愿航公司系通過提供技術方案來委托他人代工,隨后在展會上提供樣品進行推廣、銷售被訴侵權產品。盡管根據(jù)發(fā)票及財務賬冊顯示愿航公司僅銷售一臺,但已制造的剩余九臺被訴侵權產品亦為可得利潤,合計44,800元。本案中尚體公司主張公證費、律師費、購買侵權產品費用等合理費用60,000元,根據(jù)尚體公司提供的票據(jù),其合理開支為58,250元,原審法院對該部分予以支持。
雖然被訴侵權產品上有康盟公司注冊的商標,但被訴侵權產品上已明確注明制造商為愿航公司,在無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應以產品上標記的制造商信息為準。尚體公司以被訴侵權產品上的商標信息指向康盟公司,甚至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同一人為由,在未能舉證證明兩家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的情況下,指控康盟公司共同實施了侵犯涉案專利權的行為,難以采信。
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一般在侵犯人格權的情況下適用,尚體公司未舉證證明其名譽權因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的專利侵權而受到損害,因此對于尚體公司請求消除影響的訴訟請求,原審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原告在法庭辯論終結后申請追加被告,增加訴訟請求,原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法院判決:一、愿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害尚體公司享有獨占實施權的“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專利權人:明根股份有限公司,專利號:ZL20061009××××.9)發(fā)明專利權;二、愿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尚體公司經濟損失44800元;三、愿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尚體公司合理開支58250元;四、駁回尚體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9400元,由尚體公司負擔3835元,愿航公司負擔5565元。
原審查明的事實基本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二審期間,愿航公司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八份證據(jù):1.涉案專利無效行政案件受理通知書;2.情況說明;3.春江康盟經營部營業(yè)執(zhí)照及經營者身份證件;4.厲志勤被任命為上海發(fā)明協(xié)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等證書、聘書;5.[蘇]C·H·柯熱夫尼科夫等著的《機構元件》一書(第700頁);6.ZL20162104××××.0實用新型專利登記薄副本;7.ZL201621077876.7實用新型專利登記薄副本;8.愿航公司用于參加涉案展會的主要產品照片。
尚體公司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jù)1真實性、合法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對證據(jù)2、3真實性、證明目的不認可,是春江康盟經營部自行制作,本質是證人證言,應該由證人出庭作證;對證據(jù)4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不認可;對證據(jù)5真實性認可,關聯(lián)性不認可,無法否定涉案侵權事實;對證據(jù)6、7真實性認可,關聯(lián)性不認可,與本案無關;對證據(jù)8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不認可,從照片看就至少存在四臺侵權產品,但愿航公司一直堅持只制造出一臺成品,可見其虛假陳述。
本院的認證意見為:對證據(jù)1的真實性予以確認;證據(jù)2、3關聯(lián)的事實與愿航公司財務賬冊中發(fā)票記載的事實一致,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對證據(jù)4-8真實性予以確認,其中證據(jù)6、7即被訴侵權產品上標注的兩非涉案專利。
結合證據(jù)1所關聯(lián)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以及原審經雙方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庭前會議、開庭審理過程中形成的意見,以及本院送達情況,本院補充認定事實如下:
愿航公司于2018年8月28日收悉本案起訴狀副本等訴訟材料,于9月11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于9月26日向原審法院提出中止審理的申請。尚體公司10月18日在原審法院庭前會議及開庭審理過程中,提交了證據(jù)一第25頁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收費收據(jù),稱可以上網查詢;合理費用中,單律師費57,000元加上風險代理費部分,就已實際高出訴訟請求,尚體公司對高出部分不再堅持。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稱收費收據(jù)沒有看到原件,對真實性不予認可。因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稱被訴侵權產品為試制產品,未批量生產,未向他人售賣過,原審法院要求對此提交證據(jù)證實,并向各方當事人釋明,若不能據(jù)此查清被訴侵權產品的銷售問題,本案將適用法定賠償。
對愿航公司、康盟公司在原審開庭后提交的財務賬冊,尚體公司于2018年11月3日經質證認為:不能完整反映兩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譬如愿航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僅出具十張發(fā)票,還有一張為廢票,大部分發(fā)票沒有備注,只有兩張存在備注;既然與本案相關的發(fā)票涉及委托加工,應該存在原材料進項,但從賬冊中無法反映,不合情理,由此也沒有必要進行財務賬冊的審計。該次質證過程中,愿航公司第一次稱將產品設計草圖交給第三方,由第三方幫忙制造涉案產品。原審法院要求三日內向法庭提供書面意見,明確原材料進項在財務賬冊中記載的具體位置以及產品供應方的具體信息。11月12日,愿航公司提交關于制造、銷售被訴侵權產品的說明以及由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鎮(zhèn)人民政府代開的發(fā)票。該發(fā)票開出時間為6月21日,內容除骨質疏松自療儀十臺外,還有氣血循環(huán)機三十臺。尚體公司于11月21日申請追加開出發(fā)票的春江康盟經營部為共同被告。
春江康盟經營部系曹旭東2017年注冊成立的個體工商戶,2019年7月24日出具情況說明,稱:2018年初,愿航公司擬委托其加工骨質疏松自療儀……后經商議,雙方同意加工制作十臺測試樣機,費用為5000元。2018年4月底,其完成五臺測試樣機并交愿航公司。不久后,愿航公司來電反饋機器質量不理想,讓其停止剩余測試樣機的制作。目前未加工完成的五臺測試樣機為半成品狀態(tài),暫存在其倉庫中,并附有照片。愿航公司自行提交的照片顯示有四臺與被訴產品結構、外觀等基本一致的產品,產品外殼顯示脫落塊,未顯示名稱、商標等內容。公證購買獲得被訴侵權產品的展會展位立有易拉寶,內容指向愿航公司,地址上海市天目中路428號東部六樓F座,并有匯康文字加圖形商標、厲志勤的介紹等;收據(jù)(貨單)上蓋有“上??得吮=∮闷酚邢薰句N售專用章”;展位擺放有多臺與被訴侵權產品外觀相似的產品,外殼標有與被訴侵權產品相同的圖形商標??得斯驹谠瓕復彆r確認注冊商標是其所有,許可給愿航公司使用,認為根據(jù)尚體公司舉證僅能證明康盟公司參與銷售行為,而銷售的產品來源于愿航公司,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尚體公司在本案中,向原審法院主張法定賠償。在二審中稱,愿航公司在原審庭審時未如實陳述事實,一開始就未提及委托加工生產,即便在查閱賬冊時也沒有主動提供加工侵權產品的發(fā)票,而是之后由法院轉寄,且沒有合同對應;春江康盟經營部為個體戶,因產品所涉電機、模具及各類組件成本及制造成本均很高,其不具備加工生產的能力,十臺的數(shù)量也不合情理。
另,原審法院在審理查明認定的事實中,未包括財務賬冊支付專利費的記錄,以及財務賬冊反映的人員工資規(guī)模、注冊資金到位規(guī)模和生產經營規(guī)模等內容。
愿航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在醫(yī)療科技專業(yè)領域內從事技術開發(fā)、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以及一類醫(yī)療器械、健身器材等銷售;康盟公司亦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500,000元,成立于2000年6月9日,包括運動、健身器材組裝,氣血循環(huán)機系列產品、家用電器、凈水設備等的銷售。兩公司的送達地址均為上海市天目中路428號東部6F。
愿航公司、康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厲志勤,其具有一定的研發(fā)能力,先后于2016年9月作為發(fā)明人之一,完成“一種電動驅動式骨質密度增加器”“一種液壓驅動式骨質密度增加器”的實用新型技術研發(fā),該兩個技術方案均獲得授權,愿航公司登記為專利權人。愿航公司、康盟公司在原審中并未以上述兩專利技術作為現(xiàn)有技術抗辯。愿航公司在原審法院庭審后提交了名稱為“可線性改變振動幅度的全身振動訓練裝置”、授權公告號為CN100528266C的專利文獻作不侵權抗辯,即原審法院所述的“在先專利文獻”。該文獻涉及的技術方案系通過改變擺動連桿的支點位置來改變擺動幅度。
2019年3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第3948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維持涉案專利權有效,其中愿航公司提交用于證明“Z字形傳動機構是公知常識”的證據(jù)2即本案二審期間其提交的證據(jù)5。愿航公司對上述決定不服,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已被受理,案號為(2019)京73行初7069號。另,涉案專利權利要求8記載: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其中,在各該支板下方組設一緩沖元件,該緩沖元件為橡膠、彈簧或其它具有彈塑性的彈性元件,以供避震緩沖及消除噪音。
本院認為,本案系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尚體公司作為涉案專利的獨占實施權人,其權利應受法律保護,未經許可,他人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專利產品。尚體公司提起本案訴訟時,雖未提交最新的專利有效性文件,但提交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收費收據(jù)復印件,可登陸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查詢專利的有效性,即其已向愿航公司作出合理解釋,愿航公司稱起訴時專利因未繳費非處于有效狀態(tài),沒有依據(jù)。根據(jù)當事人上訴請求、答辯情況及案件事實,本案在二審階段的主要爭議焦點問題有:一、原審訴訟程序是否不當;二、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三、原審法院確定的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判賠數(shù)額是否適當。
一、關于原審訴訟程序是否不當?shù)膯栴}
首先,本案訴訟應否中止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十一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發(fā)明專利權糾紛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侵犯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內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涉案專利為發(fā)明專利,愿航公司在一審期間,于答辯期內請求宣告發(fā)明專利權無效,要求中止訴訟,原審法院未予支持,作出一審判決,具有法律依據(jù),程序并無不當。涉案發(fā)明專利經國家知識產權局2019年3月20日宣告維持專利權有效,愿航公司雖對此不服,繼續(xù)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仍可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繼續(xù)審理本案,無須中止訴訟。且無論訴訟是否中止,確定抗辯內容并進行舉證,既是愿航公司的訴訟權利也是其訴訟義務,并不受原審法院是否釋明的影響。
其次,是否涉嫌侵害商業(yè)秘密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因當事人主張被訴侵權產品為試制產品,未批量生產及向他人售賣過,愿航公司、康盟公司應原審法院的要求就此提供證據(jù),系自愿向原審法院提交財務賬冊,不存在違反舉證規(guī)則。原審法院將相關財務賬冊提交給尚體公司查看,系查明事實的質證需要。且尚體公司代理人亦系在簽署了保密承諾書后予以查閱,愿航公司無證據(jù)證明尚體公司代理人對外泄露相關信息,以及因此存在損失,故而原審法院不存在侵害商業(yè)秘密的程序不當問題。
二、關于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問題
愿航公司在一、二審中均認可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具有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技術特征A、B、C、D,但認為不能實現(xiàn)主題名稱中限定內容“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這一功能性描述的技術特征,也不具備技術特征E“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這一功能性技術特征。二審中,愿航公司還認為被訴侵權技術方案不具備涉案專利權利要求8記載的“緩沖元件”技術特征,包括該技術特征在內的權利要求2-9的內容都是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故在論證此問題時,依次分析如下:
首先,涉案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問題?!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依據(jù)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權利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變更其主張的權利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一、二審中,尚體公司僅主張對權利要求1,即獨立權利要求進行保護,故而本案僅對比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規(guī)定,權利要求書應當有獨立權利要求,也可以有從屬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從屬權利要求應當用附加的技術特征,對引用的權利要求作進一步限定。由此可知,獨立權利要求記載了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某一從屬權利要求在引用獨立權利要求技術方案的基礎上,與附加的技術特征,組成一個新的技術方案。權利人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權選擇其要保護的技術方案。愿航公司主張缺少的“緩沖元件”技術特征,是從屬權利要求8用于對權利要求1進一步限定的附加技術特征,而非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不在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愿航公司要求將該技術特征納入比對內容,以及認定包括“緩沖元件”在內的權利要求2-9的內容都是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其次,“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的認定問題。愿航公司在原審法院中認為含義不明確,故不能確定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在二審中則將其表述為不能實現(xiàn)的、不具備的、功能性描述的技術特征,本院認為以上表述,實質為主題名稱能否作為具體的技術特征予以比對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規(guī)定,在人民法院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特征部分以及從屬權利要求的引用部分、限定部分記載的技術特征均有限定作用。在確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時,應當考慮權利要求記載的主題名稱;該主題名稱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實際限定作用取決于其對權利要求所要保護的主題本身產生何種影響。據(jù)此,主題名稱作為前序的一部分,在確定保護范圍時具有限定作用。但是,主題名稱本身并不是具體的技術特征,而是對權利要求包含的全部技術特征所構成的技術方案的抽象概括,是對專利技術方案的命名,專利主題名稱的基礎功能在于專利授權管理和分類檢索,因此,主題名稱與技術方案之間這種抽象和概括的關系,構成了對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定程度,應當在主題名稱所指定的功能領域、應用領域內從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角度理解。
就本案而言,涉案專利說明書第[0012]段對“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進行了解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是“外殼座體產生各種頻率振動的上下移位”技術手段實現(xiàn)“使得全身振動循環(huán)”技術效果的功能,“氣功”雖未被科學證明,但在人類的認知中長期存在,一般認為具有健身作用,原理在于活絡細胞、鍛煉臟腑、肌肉等。“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這種表述方式在涉案專利的主題名稱中,系根據(jù)功能分類的方法,對“健身訓練裝置”主題的限定,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能達到的技術效果進行了抽象歸納總結,并非某一具體的技術特征。本案中名為“細胞律動儀”的被訴侵權產品,雖在主題名稱中未表述為具“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功能,但經勘驗,其亦為一種健身訓練裝置,具有垂直上下振動的功能,能提供一種位于其上的使用者隨之上下運動的手段,獲得循環(huán)往復的全身振動,達到一定程度的鍛煉效果,應當理解為與涉案專利構成相同的技術主題,可以進行技術比對。愿航公司在二審中,請求將“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作為具體的技術特征進行比對,認為被訴侵權技術方案不能實現(xiàn)、不具備,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第三,“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是否為功能性技術特征,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缺少該技術特征的問題?!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功能性特征,是指對于結構、組分、步驟、條件或其之間的關系等,通過其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所起的功能或者效果進行限定的技術特征,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僅通過閱讀權利要求即可直接、明確地確定實現(xiàn)上述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除外。愿航公司在一審中認可被訴侵權產品具備A、B、C、D技術特征,且經勘驗,被訴侵權產品通電后左右側支板翹翹板狀擺動,配合馬達的轉速,能使其上方的外殼座體產生上下移位,即已具備技術特征E中前半部分描述的結構特征?!笆股眢w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是技術特征E的后半部分,使用了功能性的語言表述,但該描述并非授權專利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的區(qū)別特征,也沒有體現(xiàn)對專利的實用性、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具有貢獻,即在某一技術特征的前半部分用相應的結構、組分、步驟、條件等技術特征進行了描述,后半部分實則為前半部分結構及方法特征所帶來的技術效果的描述,不宜對后半部分單獨認定為功能性技術特征?,F(xiàn)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具備了技術特征E的前半部分描繪的結構、組分、步驟、條件等技術特征,能實現(xiàn)由此帶來的技術效果,即“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愿航公司認為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缺少該功能性技術特征“使身體各部位呈周期性往返彈動的循環(huán)振動”不屬實,其該點上訴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具備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落入該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與被訴侵權產品相關的制造、銷售、許諾銷售行為構成侵權,實施主體依法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三、關于原審法院確定的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判賠數(shù)額是否適當?shù)膯栴}
被訴侵權產品被標注由愿航公司制造,并在公開的展會上予以展示、售出,并非愿航公司所述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愿航公司要求免除賠償責任,沒有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shù)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shù)合理確定。賠償數(shù)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jié)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本案中,尚體公司未提交因被侵權所遭受的實際損失的證據(jù)。愿航公司應原審法院要求提交財務賬冊證明其制造、銷售行為的規(guī)模,在尚體公司未能舉證證明愿航公司在其他場合銷售被訴侵權產品的情況下,原審法院依據(jù)賬冊中尚體公司購買侵權產品的發(fā)票、愿航公司委托加工的發(fā)票,認可財務賬冊完整,能夠反映公司的客觀經營情況,直接適用侵權獲利計算賠償數(shù)額。本院認為,即便該財務賬冊連續(xù),但因尚體公司經質證不予認可內容的完整性,且財務賬冊未經審計,與委托加工事項相關的原材料進項、經營成本均未查明,委托加工發(fā)票也無合同印證,在被訴侵權產品實物標注“細胞律動儀”、銷售收據(jù)(貨單)標注“骨密機(標準)”、銷售發(fā)票標注“骨質疏松自療儀”、委托加工發(fā)票標注“骨質疏松自療儀”,不能完全一一對應的情況下,至多依照優(yōu)勢證據(jù)規(guī)則,由此推定愿航公司曾以提供技術方案、委托他人加工、在展會提供樣品推廣的方式制造、銷售過侵權產品,但行為的推定并不能必然推定出行為導致的結果。現(xiàn)原審法院提及的愿航公司賬冊中反映的人員工資規(guī)模、注冊資金到位規(guī)模、生產經營規(guī)模等內容,并未在查明的事實中體現(xiàn),且雙方均對侵權獲利的計算依據(jù)存有異議,原審法院據(jù)此,直接以(每臺銷售價4980元-每臺加工費500元)*10臺=44800元計算方式得到具體賠償數(shù)額,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充分。考慮到涉案專利權為發(fā)明專利,愿航公司的銷售、許諾銷售行為發(fā)生在國際性的、專業(yè)的養(yǎng)老輔具及康復醫(yī)療博覽會,類似產品的銷售價格較高,愿航公司的經營時間自2015年始,注冊資金達5,000,000元,44800元如依照法定賠償?shù)姆绞酱_定為賠償數(shù)額,亦無畸高畸低、明顯不當之處,故本院對該經濟損失的判賠數(shù)額予以維持,適用法律予以糾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權利人主張其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合理開支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確定的賠償數(shù)額之外另行計算。本案屬發(fā)明專利侵權,為專利權人提供法律服務和支持的專業(yè)性強,當事人約定律師費用并無不當。根據(jù)尚體公司在一審中提交的合理支出的票據(jù),侵權產品的購買費4980元、調查取證的公證費6270元、律師費47000元,共計58250元,應予支持。愿航公司認為維權目的存疑,沒有依據(jù),本院對其律師收費過高的主張,不予采納。尚體公司稱原審判賠數(shù)額過低,并未就此提起上訴,其二審所稱存在新增加的合理開支已通過經濟損失獲得救濟,據(jù)此,原審法院確定的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判賠數(shù)額適當,本院予以維持。
在被訴侵權產品明確標注康盟公司注冊商標,銷售收據(jù)亦蓋有康盟公司銷售專用章,康盟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運動、健身器材組裝,與愿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相同,并同時以產品上標注的地址上海市天目中路428號東部6F為送達地址,康盟公司在原審庭審時確認注冊商標許可使用但未提交證據(jù),愿航公司無制造資質的情況下,雖然被訴侵權產品已明確標注制造商為愿航公司,但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其仍可通過注冊商標及產品標注的地址,區(qū)分產品的來源與康盟公司相關。本案可據(jù)此認定康盟公司與愿航公司共同實施了制造、銷售行為。原審法院以尚體公司未能舉證證明兩家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為由,對該事實認定不當,本院予以糾正。鑒于尚體公司并未就本案提起上訴,并稱自愿放棄對該事實引發(fā)的康盟公司的法律責任承擔問題,本院不予處理。愿航公司提交證據(jù)證明委托春江康盟經營部代加工,尚體公司據(jù)此申請追加被告,系本案原審開庭審理后,原審法院對此不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愿航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雖有瑕疵,本院已予糾正,鑒于原審判決針對愿航公司的裁判結果正確,尚體公司亦對裁判結果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361元,由上海愿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焦 彥
審判員 佘朝陽
審判員 魏 磊
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二日
法官助理游美玲
書記員管眾
裁判要點
案 號
|
(2019)最高法知民終79號
|
案 由
|
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
|
合 議 庭
|
審判長:焦 彥
審判員:佘朝陽、魏 磊
|
?
|
法官助理:游美玲
|
書記員:管眾
|
裁判日期
|
2019年9月12日
|
涉案專利
|
“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200610090741.9)
|
關 鍵 詞
|
保護范圍;技術特征;主題名稱;侵權獲利;法定賠償
|
當 事 人
|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愿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尚體體育發(fā)展有限公司;
原審被告:上??得吮=∮闷酚邢薰尽?/p>
|
裁判結果
|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判主文:一、愿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害尚體公司享有獨占實施權的“模擬氣功循環(huán)振動健身訓練裝置”(專利權人:明根股份有限公司,專利號:ZL200610090741.9)發(fā)明專利權;二、愿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尚體公司經濟損失44,800元;三、愿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尚體公司合理開支58,250元;四、駁回尚體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
涉案法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第八條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四條。
|
法律問題
|
1. 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
2. 主題名稱能否作為具體的技術特征予以比對;
3. 功能性技術特征的認定;
4. 侵權獲利的法律適用。
|
裁判觀點
|
1. 法院根據(jù)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獨立權利要求記載了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某一從屬權利要求在引用獨立權利要求技術方案的基礎上,與附加的技術特征,組成一個新的技術方案。權利人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權選擇其要保護的技術方案;
2. 在確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時,應當考慮權利要求記載的主題名稱;該主題名稱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實際限定作用取決于其對權利要求所要保護的主題本身產生何種影響。主題名稱作為前序的一部分,在確定保護范圍時具有限定作用。但是,主題名稱本身并不是具體的技術特征;
3. 某一技術特征的前半部分用相應的結構、組分、步驟、條件等技術特征進行了描述,后半部分實則為前半部分結構及方法特征所帶來的技術效果的描述,并非授權專利區(qū)別于現(xiàn)有技術的區(qū)別特征,也沒有體現(xiàn)對專利的實用性、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具有貢獻,不宜對后半部分單獨認定為功能性技術特征;
4. 對雙方當事人均不認可的侵權獲利計算依據(jù),法院不能據(jù)此直接適用為確定侵權獲利的賠償數(shù)額的方式。
|
注:本摘要并非判決書之組成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
|
?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