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9)最高法民終57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申請執(zhí)行人):湖南遠和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韶山北路維一星城國際1016室。
法定代表人:羅期泰,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龔自平,湖南廣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藺德才,北京國宏(天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案外人):湖南綠島明某房地產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銀杉路1號501房。
法定代表人:陳亮,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新,北京市天同(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燕,北京市天同(深圳)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審第三人(被執(zhí)行人):湖南日月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an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車站北路289號。
法定代表人:彭德軍,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原審第三人(被執(zhí)行人):彭潮,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潮安縣。
上訴人湖南遠和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和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湖南綠島明某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島明某公司)及原審第三人湖南日月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月公司)、彭潮申請執(zhí)行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一案,不服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審法院)(2018)湘民初3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4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遠和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龔自平、藺德才,被上訴人綠島明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新、李燕到庭參加訴訟。原審第三人日月公司、彭潮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遠和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2.改判綠島明某公司對本案爭議的土地使用權不享有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權益。事實與理由:(一)本案爭議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的前提是綠島明某公司為日月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當綠島明某公司不屬于日月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時,該土地出讓合同的權利人不應當然為綠島明某公司。一審判決認定“本案爭議的土地使用權雖系日月公司競買摘牌,但日月公司在競得后將全部權益轉讓給自己的全資子公司綠島明某公司,并由綠島明某公司與國土部門簽訂出讓合同”的事實與實際不符。1.根據(jù)《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guī)定》第二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日月公司提出競買申請,經有關部門審核取得競買資格,然后進行報價、競價,最后確定其為競得人,并簽訂《成交確認書》,已確定其系案涉土地的使用權人身份。2.日月公司系在綠島明某公司為其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才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將案涉土地使用權地塊紅線及土地使用權證照直接轉予綠島明某公司并由綠島明某公司負責開發(fā)建設。綠島明某公司股東的變更,在法律上不可能直接導致綠島明某公司從其原股東日月公司處取得案涉土地使用權。綠島明某公司未能舉證證明其與日月公司之間存在案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關系,無法證明其享有物權期待權或者系案涉土地使用權人,依法應當承擔不利后果。(二)綠島明某公司不能以物權期待權為由排除對案涉土地的執(zhí)行。1.日月公司與綠島明某公司不存在導致土地使用權變更的合法有效的基礎法律關系。一審判決和(2017)湘民終602號民事判決(以下簡稱第602號民事判決)均未查明在綠島明某公司不再是日月公司全資子公司后,綠島明某公司系基于何種法律關系取得案涉土地使用權。根據(jù)《關于辦理濱江新城片區(qū)C-5-1地塊開發(fā)建設手續(xù)辦理的申明》《關于申請濱江新城A3地塊土地紅線更名的函》,在綠島明某公司不再是日月公司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上述二份文件中所附條件已不具備,日月公司的申請不再發(fā)生法律效力。并且,綠島明某公司亦未能證實其與日月公司之間存在可導致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其它法律關系及具體交易安排,因此,因欠缺日月公司向政府有關部門的有效授權,由綠島明某公司與長沙市國土資源局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無事實依據(jù)。同時,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在日月公司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權權屬證書、未開發(fā)建設達到一定程度時,其無權轉讓土地使用權。即使日月公司與綠島明某公司之間存在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法律關系,亦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2.綠島明某公司缺乏對案涉土地合法占有的事實與法律基礎。即使綠島明某公司在案涉土地被查封時已實際占有,該占有亦是非法的,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zhí)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執(zhí)行異議和復議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有權占有之情形。物權期待權的保護以合法有權占有為前提。綠島明某公司被動接受行政文書之行為不足以體現(xiàn)對案涉土地的控制與支配,不能視為實際占有,政府有關部門向綠島明某公司送達行政文件及與之對接的行為,實際上系依據(jù)日月公司的附條件申請。綠島明某公司的股東變更后,政府部門再與綠島明某公司對接,不能產生綠島明某公司實際占有案涉土地的法律效力。3.案涉土地使用權價款均由日月公司交納,一審判決認定綠島明某公司通過不同形式支付了全部土地價款,與事實不符。綠島明某公司四次向長沙市財政局轉賬的事實,僅能表明日月公司支付剩余土地價款的資金來源,而資金來源不能作為交納主體或土地權屬的判斷依據(jù)。綠島明某公司沒有受讓案涉土地使用權的資格,其向長沙市財政局轉賬的行為明顯系替日月公司代付土地價款的性質。同時,一審法院依據(jù)遠和公司的申請,查封案涉土地的時間為2015年1月29日,換票行為發(fā)生于2015年12月17日。即執(zhí)行查封在先,換票行為在后,換票行為無法改變在執(zhí)行查封時,是日月公司而非綠島明某公司已經完成全部土地價款支付義務的事實。4.遲延辦理不動產登記是綠島明某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根據(jù)《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約定,如果綠島明某公司于2011年3月25日前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款,即可申請辦理案涉土地使用權的不動產登記。事實上,綠島明某公司向長沙市財政局最后一次轉款的時間距可申請登記之日長達兩年之久。即使日月公司與綠島明某公司存在真實有效的土地使用權轉讓關系,未及時辦理權屬登記也是因綠島明某公司自身遲延付款的行為導致。第602號民事判決對于綠島明某公司未及時辦理過戶的原因認定為:“系因相關契稅問題未協(xié)商一致所致,而非其自身原因?!钡罁?jù)《長沙市地方稅務局關于土地使用權出(轉)讓涉稅事項的函》《<關于綠地集團加快辦理濱江新城A3項目國土證的請示>的處理建議》的主要內容,并不能得出“未及時辦理不動產登記系因契稅未協(xié)商一致所致”的結論。同時,依法繳納契稅系土地受讓人的法定責任,有明確計稅依據(jù)及稅率,不存在協(xié)商一事。5.即使認定綠島明某公司的主張符合執(zhí)行異議和復議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全部情形,仍不能排除遠和公司對案涉土地使用權的執(zhí)行。根據(jù)已生效的第602號民事判決,綠島明某公司向長沙市國土資源局出具的《地籍調查表》中確認案涉土地屬于與日月公司共有使用權。不動產權證書不足以否定日月公司作為實際共有人身份的事實。(三)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與本案的證據(jù)事實不一致,不能作為本案定案依據(jù)。1.遠和公司并非(2017)湘民終602號案的訴訟主體,該案判決對遠和公司不具有既判力,對本案待證事實不具有預決力,遠和公司繼續(xù)執(zhí)行案涉土地的主張應否獲支持,應根據(jù)本案雙方訴辯主張及舉證質證情況作出獨立的司法判斷,一審判決以(2017)湘民終602號案為依據(jù)駁回遠和公司的訴訟請求,剝奪了遠和公司應有的訴訟權利。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五項及第二款的規(guī)定,生效法律文書中“審理查明”的事實,而非“本院認為”部分,屬于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的事實。具體到本案,根據(jù)一審中雙方提供的證據(jù)足以認定:綠島明某公司不享有物權期待權,即使其現(xiàn)已辦理不動產權證,也并非真正的、合法的土地使用權人,應據(jù)此作出符合事實及法律規(guī)定的判決結果。2.因我國現(xiàn)行執(zhí)行異議之訴程序中沒有其他申請執(zhí)行人參與另案執(zhí)行異議之訴程序的制度設計,致使遠和公司無法作為(2017)湘民終602號案的訴訟主體,根本無法在該案中提出主張、抗辯及舉證。該案的申請執(zhí)行人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行(以下簡稱光大銀行長沙分行)顯然不能代替遠和公司行使訴權,雙方不可能具有相同的認知及訴訟能力。即使第602號民事判決正確,也僅是排除光大銀行長沙分行對案涉土地使用權的強制執(zhí)行,并不妨礙遠和公司作為不同的申請執(zhí)行人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享有的執(zhí)行權利。(四)一審審理程序違法。本案部分審判員曾擔任過(2017)湘民終602號案的審判員,在本案的審理中對相關事實引用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具有先入為主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情形,應當自行回避而未回避。
綠島明某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遠和公司的上訴請求。理由如下:(一)在另案生效裁定中已明確認定綠島明某公司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合法有效,綠島明某公司對案涉土地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本案亦應受此拘束,該等事實屬于免證事實,在本案中應當予以確認。1.本案與(2017)湘民終602號案的案情相似,案外人、被執(zhí)行人、執(zhí)行標的物相同,所涉法律問題一致,本案須以(2017)湘民終602號案的認定結果為依據(jù)。2.(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民事裁定第6、8頁明確認定:“日月公司將《成交確認書》中權利義務轉讓給綠島明某公司已獲得國土部門的認可……長沙市國土資源局與綠島明某公司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系合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系合法有效的合同?!?.綠島明某公司后續(xù)不屬于日月公司的子公司,并不影響日月公司轉讓權利義務及綠島明某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效力。(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民事裁定第9頁亦明確認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范(試行)》系部門規(guī)章,并非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不因此無效。4.綠島明某公司在日月公司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轉讓權利義務時系其子公司,該子公司的身份并非日月公司轉讓權利義務、綠島明某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必要條件。5.在綠島明某公司作為原告訴光大銀行長沙分行及第三人日月公司、湖南中商瀏陽河酒銷售有限公司、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湖南瀏陽河國際名酒城有限公司、湖南瀏陽河實業(yè)有限公司、彭陽、彭潮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一案中,一審法院亦明確認定綠島明某公司對案涉土地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民事裁定第10-11頁認定:“其一,綠島明某公司在案涉土地查封之前,早已通過受讓《成交確認書》項下權利義務的方式,與長沙市國土資源局簽訂合法有效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其二,根據(jù)政府相關部門就案涉土地開發(fā)建設事宜向綠島明某公司發(fā)出的文件,可以證明綠島明某公司已實際占有案涉土地;其三,綠島明某公司已足額支付案涉土地的出讓金及相關稅費;其四,綠島明某公司未及時辦理過戶登記系因相關契稅問題未協(xié)商一致所致,而非完全因自身原因導致。”6.遠和公司主張系由日月公司支付案涉土地出讓金,綠島明某公司對案涉土地不享有權益,無法成立。綠島明某公司已向日月公司返回其先前支付的1.3億元競買保證金,日月公司享有的1.3億元保證金債權已歸于消滅;綠島明某公司分四次繳清剩余土地出讓金472308180元,長沙市財政局也向其開具一般繳款書。遠和公司亦未舉證證明綠島明某公司與日月公司之間存在委托付款關系,不存在遠和公司所主張的“本案爭議的土地款項均為日月公司繳納”的事實。且換票行為證明綠島明某公司直接支付相關土地稅費,因《長沙市國土收入及契稅征繳情況反饋單(招拍掛用)》錯誤記載為日月公司的名稱,與事實不符,才發(fā)生換票行為。(二)綠島明某公司在本案一審審理過程中已取得案涉土地使用權的不動產權證書,對案涉土地已享有合法確定的物權。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土地使用權作為不動產物權的一種,登記即能產生物權效力。2017年11月30日,長沙市國土資源局向綠島明某公司頒發(fā)不動產權證書(湘[2017]長沙市不動產權第0322997號),載明案涉土地的使用權人為綠島明某公司,共有情況為單獨所有。2.日月公司已概括轉讓了《成交確認書》中權利義務,支付的保證金也與綠島明某公司完成結算,因此日月公司對案涉土地既不享有物權,也不享有債權,綠島明某公司才是案涉土地的唯一權利人。(三)本案一審判決裁判依據(jù)、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存在違法情形。1.一審判決以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作為裁判依據(jù),并無不當。(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民事裁定已認定的事實,在遠和公司未提出相反證據(jù)推翻的情況下,本案亦應予確認。2.遠和公司未明確舉證本案審判人員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應當回避的情形。相反,本案與(2017)湘民終602號案的案件事實相似,所涉法律問題相同,本案審判員雖曾是(2017)湘民終602號案二審的審判員,但其在本案一審中擔任合議庭成員,有利于對案件事實和法律爭議的認定和把握,節(jié)約司法資源。而且,(2017)湘民終602號案二審與本案一審合議庭中其他兩位審判員完全不同,即便按照遠和公司的主張,也并不影響合議庭對本案的評議結果。
遠和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準許執(zhí)行長沙市濱江新城片區(qū)C-5-1地塊,即位于長沙市岳麓區(qū)茶山路以南、瀟湘中路以西宗地號為41020065、面積為107057.81平方米(2010)網掛022號國有土地使用權;2.判令綠島明某公司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一)關于遠和公司提起本案訴訟的由來。遠和公司因日月公司未依約履行雙方于2011年6月20日簽訂的一份《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及后續(xù)相關補充協(xié)議(均與本案土地使用權無關),于2013年12月30日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日月公司繼續(xù)履行該合同,并支付違約金。一審法院于2014年6月20日作出(2014)湘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判令日月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并向遠和公司支付違約金15770959元等,同時判令彭潮對違約金承擔連帶責任。判決作出后,日月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院)上訴,最高院以日月公司未交納上訴費為由,裁定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該案生效后,遠和公司申請執(zhí)行,一審法院依法作出(2014)湘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裁定,隨后于2015年1月29日依法查封了本案土地使用權。因該土地使用權已因其他案件被先行查封,未能得到執(zhí)行,一審法院又于2017年1月10日續(xù)行輪候查封了案涉土地使用權,作出(2017)湘執(zhí)保字第2號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此后,綠島明某公司認為第602號民事判決已認定日月公司對本案土地不享有物權、債權,長沙市國土資源局也于2017年11月30日向綠島明某公司頒發(fā)了湘(2017)長沙市不動產權第0322997號《不動產權證書》,其已成為上述土地使用權的所有權人,向一審法院提出執(zhí)行行為異議,請求撤銷(2017)湘執(zhí)保字第2號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一審法院審查后,于2018年3月6日作出(2018)湘執(zhí)異19號執(zhí)行裁定書,認為第602號民事判決已經認定綠島明某公司對本案土地使用權享有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并判令停止執(zhí)行,(2017)湘執(zhí)保字第2號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的查封依據(jù)不足,裁定撤銷該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并解除對上述土地使用權的查封。遠和公司不服該裁定,遂向一審法院提起執(zhí)行異議之訴。
(二)關于本案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及日月公司和綠島明某公司股權變動和資金往來的事實。日月公司于2010年8月12日通過網掛摘牌競得本案土地使用權,成交價為601700000元。2011年1月10日,日月公司全額出資(認繳出資額5000萬元)成立綠島明某公司,系綠島明某公司的全資股東。2011年1月20日,日月公司向長沙大河西先導區(qū)土地儲備中心發(fā)出《關于申請濱江新城A3地塊土地紅線更名的函》,請求將本案地塊紅線及土地權證直接辦給綠島明某公司,并將日月公司已繳納的13000萬元保證金作為綠島明某公司應繳納的土地款。2011年2月8日,日月公司向長沙大河西先導區(qū)國土規(guī)劃部發(fā)出《關于辦理濱江新城片區(qū)C-5-1地塊開發(fā)建設手續(xù)辦理的申明》,請求將案涉土地的開發(fā)交由綠島明某公司全權負責開發(fā)建設,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的簽訂、紅線圖及國土使用證照的辦理等一切工作由綠島明某公司負責實施。2011年3月10日,長沙市國土資源局與綠島明某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將上述土地使用權出讓給綠島明某公司。2011年2月18日,日月公司與趙良根和劉毛平分別簽訂《湖南綠島明某房地產有限公司股份轉讓協(xié)議》,將日月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二人,分別約定了股權轉讓比例和價款,轉讓后趙良根占股80%,劉毛平占股20%。2011年2月28日,趙良根、劉紅波、王斌、楊宗昌、劉毛平之間簽訂股份轉讓協(xié)議,對綠島明某公司股份作出調整,約定了股權轉讓價格,轉讓后綠島明某公司出資比例為劉紅波56%、王斌23.33%、楊宗昌14%、趙良根5.34%、劉毛平1.33%。2013年9月10日,楊宗昌將其享有的綠島明某公司股份全部轉讓給劉陽,約定了轉讓價款。日月公司于2010年9月8日交納了競拍保證金13000萬元,競買成交后扣除掛牌交易服務費剩余12939.182萬元轉為地價款。已生效的第602號民事判決查明:“2011年2月26日,日月公司的股東作出股東會決議,一致同意將日月公司支付的競拍保證金13000萬元的相關權益轉贈給綠島明某公司。2011年2月28日,日月公司出具權益轉贈書。2011年3月23日,綠島明某公司向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轉賬13000萬元。2011年3月29日,綠島明某公司、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日月公司簽訂結算協(xié)議,約定綠島明某公司應返還日月公司的13000萬元不再返還,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應歸還綠島明某公司的13000萬元不再歸還?!北景缸C據(jù)與該案上述事實認定一致。2011年3月15日、2012年1月4日、2013年3月20日,綠島明某公司分四次將剩余的土地出讓金472308180元轉入長沙市財政局專用賬戶內。2015年12月17日,長沙市財政局進行了換票,將本案案涉地塊的土地款全部都以綠島明某公司的名義開具了四張湖南省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長沙市國土資源局在這些繳款書上均注明了2015年12月17日換票。2015年11月30日,長沙市財政局開具了一張湖南省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載明執(zhí)收單位為綠島明某公司,收入項目為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金額為42517324元。長沙市國土資源局于2017年11月30日給綠島明某公司頒發(fā)本案土地使用權的不動產權證書。
(三)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長沙中院)于2014年3月26日作出(2013)長中民二初字第0998號民事判決:一、湖南中商瀏陽河酒銷售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償還光大銀行長沙分行借款2950萬元及利息加罰息(自2013年11月15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利息按年利率5.54%計算,逾期罰息利率按日萬分之五計算);二、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湖南瀏陽河國際名酒城有限公司、湖南瀏陽河實業(yè)有限公司、日月公司、彭陽、彭潮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一審法院于2014年7月15日作出(2014)湘高法民二終字第56號民事判決維持原判。該判決生效后,光大銀行長沙分行申請強制執(zhí)行,長沙中院于2014年9月11日向長沙大河西先導區(qū)國土管理處發(fā)出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查封日月公司通過網掛摘牌獲取的以其下屬的全資子公司綠島明某公司全權負責開發(fā)的濱江新城片區(qū)C-5-1地塊。案外人綠島明某公司不服提出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稱,執(zhí)行法院查封的案涉土地使用權屬于綠島明某公司,日月公司并不享有該土地使用權,請求停止對查封的案涉土地的執(zhí)行,該異議被執(zhí)行法院裁定駁回。綠島明某公司就此提出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一審法院于2017年11月10日作出第602號民事判決,判決:1.撤銷長沙中院(2015)長中民三初字第01596號民事判決;2.停止長沙中院對長沙市濱江新城片區(qū)C-5-1地塊(宗地編號041020065)的執(zhí)行(即本案爭議土地)。該判決的主要理由是:一、日月公司已將其在《成交確認書中》的權利義務轉讓給綠島明某公司,該轉讓亦經國土部門同意,日月公司不再享有《成交確認書》中的權利義務。日月公司并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方,繳納的13000萬元保證金也由綠島明某公司最終支出,無論從合同關系或者出資主體上均不能認定日月公司系案涉土地購買方,其當然不享有土地使用權。而且日月公司原在綠島明某公司的股權也已全部轉讓,其原基于該宗案涉土地交付13000萬元保證金之債權在其與綠島明某公司、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簽訂結算協(xié)議后也歸于消滅。因此,日月公司對案涉土地既不享有物權也不享有債權。二、在光大銀行長沙分行借款案發(fā)生之前,綠島明某公司已就案涉土地使用權簽訂合法有效的書面出讓合同,并已開始履行合同義務,其對案涉土地享有物權期待權。其次,根據(jù)權益轉贈書、結算協(xié)議、銀行進賬單、非稅收入繳款書等證據(jù),可以證明綠島明某公司就案涉土地已支付全部土地價款并實際占有該土地。綠島明某公司享有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
一審法院認為,(一)關于遠和公司本案起訴是否應當駁回的問題。遠和公司提起本案訴訟系對(2018)湘執(zhí)異19號執(zhí)行裁定的裁定依據(jù)有異議,即認為不能依據(jù)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裁定中止遠和公司申請的執(zhí)行。雖然遠和公司本案的主張與(2018)湘執(zhí)異19號執(zhí)行裁定所依據(jù)的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相關,但與該案件“停止對涉案土地執(zhí)行”(即停止光大銀行長沙分行申請的執(zhí)行)這一判決結果無關,故其提起本案執(zhí)行異議之訴符合法律規(guī)定,綠島明某公司關于本案不屬于執(zhí)行異議之訴受案范圍的主張不能成立。
(二)關于綠島明某公司對本案訴爭土地使用權是否享有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遠和公司的訴訟請求應否支持的問題。本案訴爭土地使用權雖系日月公司競買摘牌,但日月公司在競得后將全部權益轉讓給自己的全資子公司綠島明某公司,并由綠島明某公司與國土部門簽訂出讓合同,該行為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綠島明某公司與國土部門簽訂出讓合同后,通過不同形式支付了全部土地款項和稅費,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享有出讓合同下的全部權益。同時,日月公司在2011年2月18日已將其持有的綠島明某公司股份全部轉讓,日月公司與綠島明某公司已無股權關系,案涉土地使用權在股權轉讓后也與日月公司無法律上的關系,遠和公司認為案涉土地使用權仍歸屬于日月公司的主張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遠和公司認為涉案土地款等系日月公司支付,綠島明某公司并未支付,該主張不能成立。根據(jù)綠島明某公司提交的證據(jù)(付款憑證等)和第602號民事判決查明的事實,日月公司先期支付的13000萬元保證金已通過綠島明某公司向湖南瀏陽河酒業(yè)有限公司支付13000萬元的形式由綠島明某公司返還并轉化為綠島明某公司支付的土地出讓金,該13000萬元土地款并非日月公司出資。綠島明某公司后續(xù)又向政府主管部門支付了土地出讓金472308180元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42517324元,該事實有綠島明某公司提交的銀行進賬單和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等證實,遠和公司認為一般繳款書上注明“換票”表明這些款項實際是日月公司付款后轉為綠島明某公司名義,不是綠島明某公司出資,遠和公司該主張系主觀推測,其并未提交日月公司對這些后續(xù)款項出資的證據(jù),不能推翻綠島明某公司相關證據(jù)。遠和公司提交的綠島明某公司注冊登記檔案資料和一審法院相關執(zhí)行案卷資料等證據(jù),均不能達到遠和公司的證明目的,即不能證明綠島明某公司未支付土地款以及涉案土地的權屬仍歸于日月公司,更不能對抗2017年11月30日國土部門向綠島明某公司頒發(fā)的案涉土地使用權證。同時,該院于2017年11月10日作出的第602號民事判決已對綠島明某公司支付全部土地款的事實進行確認,同時認定日月公司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不享有權益,綠島明某公司享有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該案認定的事實與本案查明的事實一致,且該判決系生效判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三條第五項規(guī)定,該判決認定的事實和法律關系可以作為本案審理的依據(jù)。遠和公司認為其不是該判決的當事人,該判決對其無效且不能作為本案的審理依據(jù)。該院認為,(2017)湘民終602號案作出判決的前提條件與本案是一致的,即均要審查綠島明某公司是否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享有排他的民事權益,包括查明綠島明某公司是否支付土地款以及日月公司是否仍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享有物權等,因此,(2017)湘民終602號案認定的相關事實應當作為本案審理的依據(jù)。另,本案涉及的日月公司與遠和公司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是從2011年6月20日雙方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開始(該合同標的系另外的土地使用權,與本案無關),而日月公司將土地轉給綠島明某公司并轉讓綠島明某公司股份均發(fā)生在此之前數(shù)月,日月公司和綠島明某公司這些行為與遠和公司無關。根據(jù)上述認定,日月公司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不享有權益,綠島明某公司為取得案涉土地使用權簽訂了出讓合同,支付了土地款,并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系案涉土地使用權的所有人,遠和公司的執(zhí)行異議不能成立。綜上所述,綠島明某公司對本案訴爭的土地使用權享有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權益,遠和公司的起訴理由不能成立,其訴訟請求應予駁回。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三百一十三條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駁回遠和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0元由遠和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綠島明某公司為支持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民事裁定書、法院專遞郵件詳情單及簽收記錄三份證據(jù)作為新證據(jù),擬證明本案與(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案涉及的法律問題、案外人、被執(zhí)行人、執(zhí)行標的均一致,本案應受該裁定約束。遠和公司質證認為,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其證明目的有異議。因遠和公司未參與(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案的審理,且該案再審審查的范圍主要涉及光大銀行長沙分行以及與案涉土地使用權相關的出讓合同的效力問題,遠和公司從起訴到上訴沒有對合同效力問題提出異議,故本案與(2018)最高法民申2799號案之間并無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遠和公司認可綠島明某公司提交上述三份證據(jù)的真實性,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至于上述證據(jù)能否達到綠島明某公司的證明目的,本院將結合案件事實在裁判理由部分予以分析闡述。
對一審查明的事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jù)遠和公司的上訴請求以及綠島明某公司的答辯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綠島明某公司對本案訴爭土地使用權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
第一,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關于“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币约懊袷略V訟法司法解釋第三百一十一條關于“案外人或者申請執(zhí)行人提起執(zhí)行異議之訴的,案外人應當就其對執(zhí)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承擔舉證證明責任?!钡囊?guī)定,綠島明某公司應就其對本案訴爭土地使用權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承擔舉證責任。綠島明某公司為支持其主張,在一審中提交了包括《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湘(2017)長沙市不動產權第0322997號《不動產權證》等十五份證據(jù),遠和公司對綠島明某公司提交的證據(jù)《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不動產權證》的真實性無異議。經查,長沙市國土資源局于2017年11月30日頒發(fā)的湘(2017)長沙市不動產權第0322997號《不動產權證》載明:坐落于岳麓區(qū)茶山路以南、瀟湘中路以西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即案涉土地使用權的權利人為綠島明某公司,共有情況為單獨所有。遠和公司并未就長沙市國土資源局向綠島明某公司頒發(fā)《不動產權證》之具體行政行為提起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根據(jù)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五條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币约暗谝话偃艞l關于“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建設用地使用權自登記時設立。登記機構應當向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發(fā)放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钡囊?guī)定,綠島明某公司對案涉土地使用權享有完整的物權。
其次,遠和公司上訴主張,案涉土地使用權系由日月公司競得的,日月公司并未將案涉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綠島明某公司,由綠島明某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系屬于更名關系,案涉土地使用權涉及的土地出讓金均為日月公司繳納,故案涉土地使用權人應為日月公司。對此,本院認為,第602號民事判決系生效判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三條關于“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五)已為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第五項至第七項規(guī)定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的規(guī)定,就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部分,綠島明某公司免除舉證責任,遠和公司對此事實不予認可的,應承擔提供反駁證據(jù)的舉證責任。本案中,遠和公司為證明案涉土地使用權人實為日月公司,綠島明某公司并非案涉土地使用權人的事實提交了如下證據(jù),分別是:1.(2014)湘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2.(2014)湘高法執(zhí)字第10號執(zhí)行通知書;3.(2014)湘高法執(zhí)字第10號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4.(2017)湘執(zhí)保2號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5.(2018)湘執(zhí)異19號執(zhí)行裁定書;6.《長沙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競買資格確認書》《成交確認書》;7.《關于辦理濱江新城片區(qū)C-5-1地塊開發(fā)建設手續(xù)辦理的申明》;8.《長沙市國土收入及契稅征繳情況反饋單(招拍掛)》;9.《綠島明某公司章程》《綠島明某公司股東決定》;10.《綠島明某公司設立申請書》《綠島明某公司股東會決議》《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綠島明某公司股東出資信息》《綠島明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11.《關于申請濱江新城A3地塊土地紅線更名的函》;12.《長沙市先導區(qū)國土項目收費計費表》。經查,上述證據(jù)6、7、8、11、12已在(2017)湘民終602號案中舉證質證,并經第602號民事判決認證;而遠和公司本案中新提交的生效法律文書以及《綠島明某公司章程》《綠島明某公司股東決定》《綠島明某公司設立申請書》《綠島明某公司股東會決議》《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綠島明某公司股東出資信息》《綠島明某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等證據(jù),并不足以推翻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案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有效且綠島明某公司已就案涉土地使用權支付全部土地價款以及日月公司對案涉土地既不享有物權亦不享有債權的事實。故一審判決以第602號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作為認定本案相關事實的依據(jù),并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
第三,經查,日月公司系于2011年1月20日出具《關于申請濱江新城A3地塊土地紅線更名的函》,同意案涉土地的地塊紅線及土地權證直接轉予綠島明某公司名下,其已繳納的1.3億元保證金作為綠島明某公司應繳納的土地價款。并于2011年2月26日作出股東會決議,將其支付給長沙市國土資源交易中心的出讓保證金13000萬元的相關權益轉贈給綠島明某公司。隨后,綠島明某公司于2011年3月10日與長沙市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受讓案涉土地使用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于2013年3月20日前將案涉土地使用權所涉的剩余土地出讓金全部繳納完畢。由此可知,日月公司同意其已繳納的保證金作為綠島明某公司應付的土地款以及綠島明某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均早于遠和公司與日月公司就另案不同標的地塊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成立土地使用權轉讓法律關系的時間,即2011年6月20日。并且,在遠和公司于2015年1月29日申請查封案涉土地使用權之前,綠島明某公司亦已將涉及案涉土地使用權的剩余土地出讓金全部繳納完畢。因此,本案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日月公司將1.3億元保證金作為綠島明某公司應付案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價款、由綠島明某公司與長沙市國土資源局簽署《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等行為與遠和公司主張的權益受損之間并無直接因果關系,尚不構成對遠和公司依據(jù)《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對日月公司享有的合同權益的侵害。
第四,關于一審審理程序是否違法的問題。遠和公司上訴還主張,本案一審部分合議庭成員與(2017)湘民終602號案部分合議庭成員為同一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其應當自行回避而未回避,程序違法。本院認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關于“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钡囊?guī)定,本案一審合議庭成員與另案合議庭成員存在部分同一的情形,并不屬于審判人員應予自行回避的法定事由。且遠和公司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相關合議庭成員存在其它應當自行回避的情形,故遠和公司關于一審審理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綜上所述,綠島明某公司享有足以排除遠和公司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遠和公司要求對執(zhí)行標的物許可執(zhí)行的訴訟請求,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遠和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元,由湖南遠和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穎新
審判員 高燕竹
審判員 楊 蕾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孫茜
書記員 王天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