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高銀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泰集團公司)以及原審被告高銀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高銀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津民初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9月17日受理本案,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11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天津高銀公司、原審被告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曾贊新、任凱,被上訴人海泰集團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娟娟、尚麗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天津高銀公司上訴請求:依法撤銷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津民初12號民事判決第一項,改判天津高銀公司給付海泰集團公司本金2.62億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利息27460805.56元,及2018年1月1日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以本金2.64億元人民幣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事實和理由:(一)天津高銀公司于2017年5月26日給付海泰集團公司的200萬元,應視為償還的本金,而不是利息,因為天津高銀公司給付200萬元的依據是《和解協(xié)議》,《和解協(xié)議》第六條明確約定了天津高銀公司先償還的是本金。(二)原審法院遺漏重要事實,在本案中海泰集團公司及其上級主管機構有重大違背承諾的情節(jié)。本審涉及的“117大廈”項目為天津市、天津市濱海高新區(qū)重點工程。在本項目立項初期,原天津市濱海高新區(qū)管委會將天津市濱海高新區(qū)管委會辦公樓、海泰集團辦公大樓等高新區(qū)主要辦事機構遷至本項目內作為招商引資重要前提條件,現(xiàn)在由于海泰集團公司作為落實單位單方面不履行原承諾,嚴重影響項目的開發(fā)進度,對項目造成重大利益損失。高新區(qū)管委會辦公樓、海泰集團公司辦公大樓等高新區(qū)主要辦事機構不在本項目區(qū)域內,將對本項目的區(qū)域定位、未來招商與投資帶來重大的影響,進而對本項目的運營、招商環(huán)境造成難以彌補的毀滅性傷害,徹底喪失了天津117項目的投資初衷。海泰集團公司在嚴重違背承諾且違約在前的情況下,無權向天津高銀公司主張原合同相關權益。(三)根據《和解協(xié)議》第五條、第六條約定,海泰集團公司應于2017年9月25日即起訴天津高銀公司,最遲應于2018年4月1日要求行使01C地塊的抵押權。因海泰集團公司超過上述期限未行使權利,產生的利息屬于擴大的損失,應由其自行承擔,無權要求天津高銀公司承擔。(四)2017年5月24日《和解協(xié)議》中沒有明確約定天津高銀公司逾期還款的利率,只有在第五條約定了“如丁方(天津高銀公司)未能履行前款約定義務,甲方(海泰集團公司)給予丁方30天糾正期,期滿仍未將土地他項權證交付甲方構成違約,本協(xié)議分期支付約定自動廢止,甲方有權立即起訴丁方,要求其立即償還2.64億元本金、利息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該條并未對利率標準進行明確約定。(五)《和解協(xié)議》第一條約定,“經友好協(xié)商及各方諒解,各方確認并同意2016年4月21日共同簽署的《補充協(xié)議》仍然有效”,但和解協(xié)議簽訂后,對利息的約定應以后簽訂的《和解協(xié)議》為準,在《和解協(xié)議》對利率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應適用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而不是按日萬分之三計算。
海泰集團公司辯稱:(一)原審判決將200萬元誠意金沖抵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天津高銀公司上訴無理應予駁回。天津高銀公司長期拖欠海泰集團公司巨額債務并屢次違約,導致2016年12月海泰集團公司第一次訴至原審法院。期間,海泰集團公司與天津高銀公司達成《和解協(xié)議》。依據《和解協(xié)議》天津高銀公司給付200萬元誠意金及律師費、擔保費、訴訟費等費用后,海泰集團公司撤訴。而海泰集團公司撤訴后,天津高銀公司仍不履行《和解協(xié)議》約定的義務,導致海泰集團公司于2018年1月再次起訴至原審法院,雙方對200萬元誠意金性質產生分歧。鑒于《和解協(xié)議》未約定200萬元誠意金性質,原審判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沖抵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二)天津高銀公司關于海泰集團公司“嚴重違背承諾”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天津高銀公司兩次在原審法院訴訟中從未提及海泰集團公司“嚴重違背承諾”,亦沒有提交相關證據。本案系債務糾紛,天津高銀公司關于不履行《補充協(xié)議》《和解協(xié)議》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三)天津高銀公司第三、四、五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依據《和解協(xié)議》,天津高銀公司應于2017年9月25日之前將01C地塊抵押登記證書交付海泰集團公司作為履行《和解協(xié)議》的擔保,天津高銀公司未履行該項義務構成違約;天津高銀公司未在2017年12月31日前向海泰集團公司支付5000萬元再次構成違約,導致海泰集團公司2018年1月18日再次提起訴訟。天津高銀公司第三項上訴理由稱海泰集團公司“應于2018年4月1日要求行使01C地塊的抵押權,因海泰集團超過上述期限未行使權力產生的利息屬于擴大的損失”,該日前海泰集團公司已經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天津高銀公司該項上訴理由與法相悖,不能成立?!逗徒鈪f(xié)議》明確約定《補充協(xié)議》仍然有效,《補充協(xié)議》明確約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丁方(天津高銀公司)依2.64億元本金計算按日萬分之三向甲方(海泰集團公司)支付逾期利息至欠款全部還清日止”。原審法院對利息的認定符合《補充協(xié)議》,完全正確。天津高銀公司第四項上訴理由否定《補充協(xié)議》的有效性,不能成立。天津高銀公司第五項上訴理由與第四項理由如出一轍,自相矛盾,應予駁回。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依法駁回天津高銀公司的上訴請求。
海泰集團公司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天津高銀公司給付欠款2.64億元;2.判令天津高銀公司支付逾期利息至判決生效日止(從2015年11月1日起暫計算至2017年12月31日為6264.72萬元,減去200萬元誠意金為6064.72萬元);3.判令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承擔天津高銀公司上述本金及逾期利息的連帶給付責任;4.判令天津高銀公司、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連帶支付律師費50萬元,擔保費27萬元。訴訟費、保全費由天津高銀公司、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負擔。
原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3月31日,海泰集團公司作為甲方、高銀控股公司作為乙方、廣東高銀公司作為丙方、天津高銀公司作為丁方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一、2015年6月30日之前,丁方返還甲方‘新回購地塊’土地回購款600萬元,2015年10月31日之前,丁方返還甲方土地回購款2.64億元,丁方逾期支付則按照逾期金額的日萬分之三向甲方支付利息損失。乙方、丙方作為丁方的保證人,承擔丁方本金及利息的連帶償還責任……四、本協(xié)議自甲、乙、丙、丁簽章并報經甲方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之日起生效?!?/div>
2016年4月21日,上述四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2015年3月31日,甲、乙、丙、丁四方簽訂《協(xié)議書》。依據《協(xié)議書》乙方已于2015年6月30日前向甲方支付600萬元人民幣,余款2.64億元人民幣乙方尚未支付?,F(xiàn)經各方友好協(xié)商,簽訂如下補充協(xié)議,以期共同遵守:一、2016年7月30日前,丁方向甲方償還欠款2.64億元人民幣。二、自2015年11月1日起,丁方依2.64億元本金計算按日萬分之三向甲方支付逾期利息至欠款全部還清日止。三、乙方和丙方承擔丁方的本息連帶責任,擔保責任期限至2017年1月29日止?!?、本補充協(xié)議自甲、乙、丙、丁蓋章并報甲方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之日起生效。”
2017年1月4日,原審法院受理海泰集團公司對天津高銀公司、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的起訴,訴訟期間,上述四方于5月24日達成《和解協(xié)議》,約定:“鑒于:1.2007年9月7日,濱海高新區(qū)為引進乙方來高新區(qū)投資,由甲方(海泰集團公司)與乙方(高銀控股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對甲方在乙方擬投資建設的CBD區(qū)域內回購01C地塊(以下稱為‘原回購地塊’),用于建設高新區(qū)管委會、綜合服務中心及甲方辦公樓的后續(xù)建設等事宜加以約定。籍此,乙方考慮到高新區(qū)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及與甲方共同發(fā)展必將吸引更多區(qū)外高端企業(yè)入駐高新區(qū),乙方斥巨資對以117大廈為中心的CBD商業(yè)區(qū)及高端物業(yè)群項目進行開發(fā)建設。2.2008年9月28日,甲方、乙方及丁方(天津高銀公司)再次就前述事宜簽訂了《協(xié)議書》,就以‘新回購地塊’(詳規(guī)圖中4、6、9號樓)取代‘原回購地塊’及回購、建設方式進行了詳細約定?!禄刭彽貕K’規(guī)劃占地面積約36000平方米,規(guī)劃建筑總面積約108000平方米。其中天津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管理委員會辦公樓、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辦公樓兩座樓宇的規(guī)劃建筑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規(guī)劃占地面積約28000平方米,上述建筑面積為地上面積。3.2008年9月28日,甲方與丙方(廣東高銀公司)及丁方簽訂《協(xié)議書》,甲方根據《合作協(xié)議書》及《協(xié)議書》將2.7億元土地回購款支付給了丁方。4.2010年5月,乙方為配合高新區(qū)管委會及招商局招商引資,按照新的規(guī)劃調整方案簽署了《關于高銀金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筆記本電腦研發(fā)生產暨高銀電子北方管理總部基地項目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qū)框架協(xié)議》,同意將海泰集團辦公樓用地調整為建設乙方電子北方管理總部(乙方實際需求土地面積為按規(guī)劃要求建設五萬平米總部辦公大樓的建設用地)。5.甲方籍此于2011年6月向高新區(qū)上報了《關于海泰控股集團為配合高銀金融地產筆記本研發(fā)及總部基地項目擬與高銀地產解除原協(xié)議的請示(津海泰發(fā)【2011】140號)》,并于2011年7月29日獲得了高新區(qū)管委會的批準,同意終止該整個地塊的合作開發(fā)。6.丁方考慮到原規(guī)劃要求及CBD地下建設的整體性及結構安全性,目前僅完成了該地塊地下部分的CBD整體結構建設,尚未對該地塊進行實質性開發(fā)及利用,也未獲得任何收益。7.2015年3月31日,甲方、乙方、丙方、丁方經友好協(xié)商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丁方欠付甲方債務2.7億元及給付時間和金額,乙方、丙方承擔本息連帶給付責任,丁方已如約支付600萬元欠款。8.2016年4月21日,經高新區(qū)協(xié)調后,甲方、乙方、丙方、丁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丁方于2016年7月30日前給付2.64億元,并自2015年11月1日起按2.64億元本金支付日萬分之三的逾期利息至欠款全部還清日止,乙方、丙方承擔本息連帶給付責任,擔保期限至2017年1月29日止。9.2016年12月24日,甲方向天津高院立案起訴。10.2017年2月14日,高新區(qū)兩委召集海泰集團和高銀公司有關領導和負責人召開專題協(xié)調會。會議要求,高銀項目作為天津市服務業(yè)重點項目,各方均要給予支持,為確保117項目順利建設和招商,海泰集團要和高銀集團盡快就欠款事宜達成和解并撤銷訴訟?,F(xiàn)經各方友好協(xié)商,合意締結如下條款,以期共同遵守:一、經友好協(xié)商及各方諒解,各方確認并同意2016年4月21日共同簽署的《補充協(xié)議》仍然有效,并取代各方于2015年3月31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之全部約定,各方須遵照執(zhí)行。二、本和解協(xié)議簽訂后,并且丁方向甲方支付了200萬元人民幣誠意金及因本案產生的訴訟費(1524950元-762475元=762475元)、保全費(5000元)、本案擔保費(239200元)、律師費(500000元)共計約:1506675元后,甲方向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撤訴。三、2017年6月底,丁方將解除抵押的01C地塊抵押給甲方,作為丁方履行和解協(xié)議的擔保,抵押登記費用由丁方承擔,抵押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四、丁方保證在辦理該01C地塊抵押權解除手續(xù)的同時為甲方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甲方取得土地的他項權證時間應不超過2017年8月25日。五、如丁方未能履行前款約定義務,甲方給予丁方30天糾正期,期滿仍未將土地他項權證交付甲方則構成違約,本協(xié)議分期支付約定自動廢止,甲方有權立即起訴丁方,要求其立即償還2.64億元本金、利息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六、丁方按照如下時間和金額償還甲方債務:1)2017年12月31日前,丁方向甲方支付5000萬元人民幣;2)2018年12月31日前,丁方向甲方支付10000萬元人民幣;3)2019年12月31日前,丁方向甲方還清全部欠款及利息。丁方逾期償還上述任何一期欠款超過三個月,則丁方以抵押之01C地塊償還甲方債務,屆時丁方負責將抵押資產過戶至甲方名下,所需費用由丁方承擔。若抵押之01C地塊過戶至甲方名下,甲方將按照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01C地塊原建設規(guī)劃用途完成該地塊的開發(fā)建設。抵押資產過戶至甲方名下后,甲方返還丁方已付之本金。七、乙方和丙方作為保證人,承擔丁方本金、利息及甲方實現(xiàn)債權全部費用的連帶償還責任,擔保期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八、為履行本協(xié)議發(fā)生爭議時,由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九、本和解協(xié)議自甲方、乙方、丙方、丁方蓋章之日起生效。本和解協(xié)議一式四份,四方各執(zhí)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017年5月26日,天津高銀公司向海泰集團公司支付誠意金、訴訟費、保全費、擔保費及律師費共計3506675元。5月27日,海泰集團公司向原審法院申請撤訴,原審法院于5月31日作出(2017)津民初2號之二號裁定,準予撤訴。天津高銀公司、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均未履行《和解協(xié)議》項下其他義務。原審庭審中天津高銀公司認可因01C地塊沒有獨立的土地使用權證,沒有成功辦理抵押登記。
海泰集團公司就其所主張的律師費、擔保費,向原審法院提交了國浩律師(天津)事務所向其開具的50萬元律師費發(fā)票、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向其開具的261672.75元其他財產保險服務費發(fā)票及相應的付款憑證。
原審法院認為,高銀控股公司系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注冊的企業(yè),本案為涉港合同糾紛案件,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規(guī)定確定應當適用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可以明示選擇涉外民事關系適用的法律。庭審中,到庭各方當事人均選擇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法律,高銀控股公司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引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法律,故本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法律。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天津高銀公司應否償還海泰集團公司訴請的本金、利息;2.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應否承擔連帶保證責任;3.天津高銀公司、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應否連帶給付海泰集團公司律師費、保函擔保費。
一、關于天津高銀公司應否承擔償還本金、利息的責任
四方當事人所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和解協(xié)議》系各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依法有效,各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逗徒鈪f(xié)議》確認了《補充協(xié)議》的效力,根據《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天津高銀公司應當償還的本金數(shù)額及利息計算方法明確具體,即天津高銀公司需償還海泰集團公司本金2.64億元人民幣,逾期利息按照日萬分之三的標準,自2015年11月1日計算至全部清償日止。
《和解協(xié)議》約定了天津高銀公司應當于2017年8月25日前將01C地塊抵押給海泰集團公司,同時約定了分期支付本息的條款,逾期支付任何一期欠款超過三個月的則以抵押地塊償還。《和解協(xié)議》還為分期支付本息的條款約定了前提條件,即天津高銀公司應在約定的時限內辦理抵押登記,否則分期支付本息條款廢止,海泰集團公司有權立即起訴,要求天津高銀公司立即償還2.64億元本金、利息。現(xiàn)天津高銀公司未能將01C地塊為海泰集團公司設定抵押權,其依約應當向海泰集團公司履行還本付息的義務。
《和解協(xié)議》簽訂后,天津高銀公司向海泰集團公司支付了200萬元誠意金,各方當事人未約定該筆款項性質,現(xiàn)對該款應當?shù)殖浔窘疬€是利息產生爭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海泰集團公司主張將天津高銀公司支付的200萬元誠意金先行抵充利息,原審法院予以支持。
二、關于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對天津高銀公司上述給付義務應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和解協(xié)議》第七條約定,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作為保證人,承擔天津高銀公司本金、利息及海泰集團公司實現(xiàn)債權全部費用的連帶償還責任。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應當依照上述約定為天津高銀公司對海泰集團公司所負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和解協(xié)議》所涉的01C地塊沒有實際設立抵押權,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抗辯僅承擔海泰集團公司實現(xiàn)01C地塊擔保物權后剩余債務的清償責任,沒有事實依據,原審法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海泰集團公司主張的律師費及保函擔保費
因在《和解協(xié)議》中各方對律師費、保函擔保費約定并不明確具體,且律師費和保函擔保費并非海泰集團公司必要支出的費用,故天津高銀公司、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的抗辯理由成立,對于海泰集團公司主張的律師費及保函擔保費,原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歸還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金2.64億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利息6064.72萬元(該數(shù)額已扣除200萬元)及2018年1月1日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以本金2.64億元人民幣為基數(shù),按照利率日萬分之三的標準計算);二、高銀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及廣東高銀房地產有限公司對第一項給付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在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追償;三、駁回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668536元,保全申請費5000元,由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高銀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廣東高銀房地產有限公司共同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沒有提交新證據。對原審判決查明的事實,各方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天津高銀公司主張原審漏審關于01C地塊抵押相關事實。經查,原審庭審中對該事實進行了調查,原審判決載明“天津高銀公司認可因01C地塊沒有獨立的土地使用權證,沒有成功辦理抵押登記”。天津高銀公司此部分異議不能成立。
本院認為,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一)天津高銀公司于2017年5月26日向海泰集團公司支付的200萬元誠意金應抵充本金還是利息;(二)2018年4月1日以后的利息是否屬于擴大的損失,海泰集團公司是否有權向天津高銀公司主張該部分利息;(三)原審判決按日萬分之三確定利率標準是否正確。
高銀控股公司系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注冊的公司,本案為涉港合同糾紛案件。原審庭審中,到庭各方當事人均選擇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未到庭的高銀控股公司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引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因此,原審法院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三條規(guī)定,本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確認。
關于200萬元誠意金的性質問題。案涉《補充協(xié)議》《和解協(xié)議》系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逗徒鈪f(xié)議》第二條約定:“本和解協(xié)議簽訂后,并且丁方(天津高銀公司)向甲方(海泰集團公司)支付了200萬元人民幣誠意金及因本案產生的訴訟費(1524950元-762475元=762475元)、保全費(5000元)、本案擔保費(239200元)、律師費(500000元)共計約1506675元后,甲方向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撤訴?!睆纳鲜黾s定及《和解協(xié)議》其他內容看,雙方對200萬元誠意金的性質并未約定明確,故雙方當事人對天津高銀公司已經向海泰集團公司支付的200萬元誠意金應抵充本金還是利息產生爭議。天津高銀公司上訴主張,《和解協(xié)議》第六條約定先償還的是本金,據此應將200萬元誠意金視為本金而非利息。但是,《和解協(xié)議》第六條系對天津高銀公司向海泰集團公司償還債務的時間和金額的約定,天津高銀公司依據該條主張200萬元誠意金的性質為本金,缺乏事實依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焙L┘瘓F公司主張將200萬元誠意金先行抵充利息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天津高銀公司上訴主張該款應先抵充本金,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天津高銀公司應付利息問題。首先,本案系海泰集團公司因天津高銀公司未履行《和解協(xié)議》約定的付款義務而提起的訴訟,在原審中,天津高銀公司并未主張海泰集團公司及其上級主管機構違背承諾構成違約,并以此抗辯其不應承擔相應責任。原審法院不存在天津高銀公司上訴所述遺漏案件重要事實的問題。天津高銀公司上訴對原審關于其應承擔償還案涉本金及利息的認定并未提出異議,只是請求改判從本金中扣除200萬元誠意金,利率從日萬分之三調整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其以海泰集團公司違背承諾為由認為該公司無權向天津高銀公司主張原合同權益,與其上訴請求相矛盾。其次,《和解協(xié)議》約定:“三、2017年6月底,丁方(天津高銀公司)將解除抵押的01C地塊抵押給甲方(海泰集團公司),作為丁方履行和解協(xié)議的擔保,抵押登記費用由丁萬承擔,抵押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四、丁方保證在辦理該01C地塊抵押權解除手續(xù)的同時為甲方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甲方取得土地的他項權證時間應不超過2017年8月25日。五、如丁方未能履行前款約定義務,甲方給予丁方30天糾正期,期滿仍未將土地他項權證交付甲方則構成違約,本協(xié)議分期支付約定自動廢止,甲方有權立即起訴丁方,要求其立即償還2.64億元本金、利息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币蛱旖蚋咩y公司未在約定的時限內辦理抵押登記,且未依約履行付款義務,海泰集團公司于2018年1月18日提起本案訴訟,要求天津高銀公司立即償還2.64億元本金、利息。原審庭審中天津高銀公司認可因01C地塊沒有獨立的土地使用權證,沒有成功辦理抵押登記,其在二審中以海泰集團公司未行使抵押權為由主張2018年4月1日以后產生的利息屬于擴大的損失,海泰集團公司應自行承擔,無權向天津高銀公司主張,一方面該理由不能成立,另一方面此主張與其關于判令天津高銀公司承擔“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利息27460805.56元,及2018年1月1日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的上訴請求相悖,本院不予支持。另外,本院庭審中,天津高銀公司還主張海泰集團公司沒有行使抵押權,無權要求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而擔保人高銀控股公司、廣東高銀公司均未提起上訴,天津高銀公司無權提出此項主張,本院對此不予審理。
關于利率標準問題?!逗徒鈪f(xié)議》約定:“一、經友好協(xié)商及各方諒解,各方確認并同意2016年4月21日共同簽署的《補充協(xié)議》仍然有效,并取代各方于2015年3月31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之全部約定,各方須遵照執(zhí)行?!薄堆a充協(xié)議》第二條約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丁方(天津高銀公司)依2.64億元本金計算日萬分之三向甲方(海泰集團公司)支付逾期利息至欠款全部還清日止?!薄逗徒鈪f(xié)議》確認《補充協(xié)議》仍然有效,原審判決按日萬分之三計算利息符合當事人約定的利率標準,并無不當。天津高銀公司上訴主張應依據后簽訂的《和解協(xié)議》確定利率標準,而《和解協(xié)議》并未明確約定利率,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天津高銀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27732元,由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奚向陽
審判員 李桂順
審判員 馬東旭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六日
法官助理馮哲元
書記員肖伯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