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6493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徐永利,男,1978年3月22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飛,安徽大森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凌飛,安徽大森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陳娟,女,1978年6月2日出生,回族,住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洪新,安徽永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陳剛,男,1967年2月15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
原審第三人:亳州市雙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香港步行街。
再審申請人徐永利因與被申請人陳娟、陳剛及原審第三人亳州市雙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力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皖民終6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徐永利申請再審稱,(一)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1.陳娟在本案中為證明其提出的2730萬元借款系借新還舊的主張,提交了加蓋有“徐永利印”字樣的諸多借據,但本案所涉相關借據上的“徐永利印”均非徐永利加蓋,“徐永利印”也非由徐永利本人刻制、保管。同時,二審法院未查明案外人孫某某與陳娟、徐永利之間的事實情況,對涉孫某某的合同上是否存在字壓章情況,徐永利并不認可,一、二審法院以涉孫某某的合同上印章加蓋情況推定徐永利使用了涉案“徐永利印”明顯不當。且本案中許多加蓋有印章的原件證據材料均在陳娟處,徐永利并不持有,這從側面說明了“徐永利印”也在陳娟或者陳剛的控制之下,印章的使用行為和印章名義上的歸屬不能劃等號,二審法院推定加蓋印章系徐永利的行為屬于邏輯錯誤。如果上述借據形成時徐永利在現場,為何陳娟不要求徐永利本人簽字按手印?故出現本案情況系因為涉案“徐永利印”保存在雙力公司處,并非由徐永利本人控制,故即便徐永利認可案外人孫某某這一份“字壓章”的借款憑證,法院也不能據此推定涉案“徐永利印”系由徐永利掌握、使用。2.本案并不存在陳娟所稱的借新還舊。陳娟所主張的“借新還舊”是通過上百次的POS機消費和轉賬實現的,其間產生大量成本,不合常理。而且徐永利所簽字的借據也是格式的空白借據,借據其他內容也都不是徐永利的筆跡。對于“舊債”,在加蓋有“徐永利印”的借據上有陳娟、陳剛的簽字,唯獨缺少徐永利的簽字,明顯不合常理。且陳娟所稱的新債、舊債并不能產生一一對應的關系,存在計算復利情況。3.對于涉案3028銀行卡,根據一、二審查明事實,該卡實質上是在陳剛的控制之下,僅憑該卡名義申請人為徐永利,就認定徐永利收到款項明顯不當。4.對于借款,陳娟從未提供過一份書面證據表示向徐永利曾經主張過,這并不符合常理。而且陳娟在原審數次庭審過程中陳述的借款事實、借款利息是否支付等也存在矛盾之處。(二)陳娟在本案中的訴訟請求是要求徐永利、陳剛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二審法院遺漏了該訴訟請求中關于陳剛承擔責任的事實認定,系程序違法。同時,本案實際上為陳剛與陳娟惡意串通制造的虛假訴訟,應予以駁回。綜上,原審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guī)定情形,請求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系再審審查案件,應圍繞著徐永利的再審申請理由是否成立進行審查。
關于原判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否系偽造。根據一、二審查明的事實,對于涉案借款,徐永利在2014年6月出具了四張借據,徐永利稱上述四張借據,除簽名外其他內容均非其本人書寫,借款內容不真實。但對于上述借據中相關記載內容與簽名的形成時間,徐永利在一審法院已告知其有權申請鑒定的情況下,并未提出鑒定申請。同時,徐永利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將有本人簽名的空白借據交給他人掌握可能帶來的風險是明知的。而本案中,徐永利對其所主張的僅是在空白借據上簽名并交給他人并未作出合理解釋。一、二審法院據此對上述借據予以采信并不缺乏依據。對于“徐永利印”的使用問題。根據一、二審查明的事實,徐永利在二審上訴狀中稱“徐永利簽名壓印章的情況僅在其與孫某某所簽的借款合同中存在”,這表明其已經認可涉孫某某合同中存在字壓章情形,徐永利申請再審又稱其對涉孫某某合同存在字押章情形存有異議,陳述前后矛盾。因涉孫某某合同與涉案2013年11月、12月期間相關借據上所加蓋的“徐永利印”系同一枚印章,一、二審法院據此未采信徐永利所稱其對該印章不知情、也未使用過的主張并不缺乏依據。結合徐永利2014年6月份所出具的借據等相關證據,一、二審法院認定加蓋有“徐永利印”的借據系徐永利本人出具并無不當。徐永利主張一、二審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系偽造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證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規(guī)定:“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對一方當事人為反駁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主張事實而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經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認為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鞯?,應當認定該事實不存在。法律對于待證事實所應達到的證明標準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北景钢校惥曛鲝?014年6月、7月間發(fā)生在陳娟、宋某、徐永利之間的轉賬系借新還舊,為證明該主張,其提供了多份加蓋有“徐永利印”或由徐永利簽名的借據以及借款合同、委托協(xié)議書等多份證據,上述證據能夠相互印證,一、二審法院予以采信并無不當。而徐永利雖主張上述轉賬僅系循環(huán)轉賬,但其并未對其與陳娟之間為何要進行上述循環(huán)轉賬以及徐永利為何要出具涉案借據作出合理解釋,故根據徐永利所提供的證據尚不能使待證事實處于真?zhèn)尾幻鳡顟B(tài)。同時,根據一、二審查明的事實,涉案部分舊債的原債務人雖系陳剛,但徐永利認可舊債所涉借款用于了南通華新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亳州安置還原小區(qū)工程項目,且徐永利認可是由其與南通華新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涉案項目工程價款結算。故徐永利作為涉案項目實際施工人,應對涉案項目借款承擔相關還款責任。一、二審法院據此結合其他證據認定徐永利負有還款義務并不缺乏證據證明。
關于原判是否存在法律適用錯誤。徐永利在再審申請環(huán)節(jié)主張涉案本金2730萬元中存在部分利息,但其同時認可該部分利息并非高息,其應該支付。因2730萬元的借款數額在徐永利2014年6月份出具涉案四張借款借據時已經形成,該數額系對之前借款本金及利息計算后得出,而該2730萬元借款通過借新還舊已經予以償還。本案中,陳娟訴請所涉借款系基于2014年6月份的轉賬而產生,一、二審法院判決徐永利應支付利息的起算時間也均在2014年6月份借據出具日期之后,徐永利主張一、二審法院存在法律適用錯誤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同時,陳娟在本案中所提訴訟請求是請求判令徐永利、陳剛承擔共同連帶還款責任,一審法院判令徐永利和陳剛分別對部分借款承擔償還責任,對陳剛應否承擔連帶責任并未進行詳細說理雖有不當,但一審判決后,徐永利提起上訴時并未明確主張該上訴理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二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十一項規(guī)定的訴訟請求,包括一審訴訟請求、二審上訴請求,但當事人未對一審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提起上訴的除外”的規(guī)定,徐永利所稱遺漏訴訟請求情形并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十一項規(guī)定的應予再審情形,其據此主張再審,本院不予支持。此外,對于徐永利所稱的虛假訴訟,其亦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徐永利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應予再審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徐永利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包劍平
審判員 杜 軍
審判員 關曉海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法官助理齊曉丹
書記員馬利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