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6055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喻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付庸平,江西華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江西華財印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長陵外商投資工業(yè)園二期創(chuàng)業(yè)路69號。
法定代表人:張華,該公司董事長。
再審申請人喻某某因與被申請人江西華財印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財公司)追償權糾紛一案,不服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23日作出(2019)贛民終418號民事裁定,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喻某某不服上述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喻某某申請再審稱,原審裁定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應予再審。理由如下:1.喻某某只是為華財公司進行擔保,而不是為張萍、彭智擔保,因此喻某某有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向被申請人行使追償權。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九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法第六十四條有關問題的批復》中提及的“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返還被非法占有、處置的財產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規(guī)定,指的是司法機關在采取了依法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措施后,被害人應不得再向被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提起民事訴訟,但并未說被害人不可以向犯罪分子以外的其他責任人進行追償,因此原審根據(jù)以上法律規(guī)定駁回喻某某的起訴明顯適用法律錯誤。3.喻某某對華財公司提起民事訴訟有法可依?!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jīng)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該單位的名義對外簽訂經(jīng)濟合同,將取得的財物部分或者全部占為己有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外,該單位對行為人因簽訂、履行經(jīng)濟合同造成的后果,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根據(jù)該法律規(guī)定,喻某某有權對華財公司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承擔民事責任,喻某某的起訴有法可依。4.喻某某有權選擇救濟措施。法院在張萍、彭智的刑事案件中并沒有給喻某某有效的救濟措施,因此喻某某有權選擇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jīng)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向被擔保人即華財公司起訴并追償損失。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根據(jù)喻某某的起訴事實及理由,其是華財公司一起金融貸款合同及一起銀行承兌匯票的保證人,其已代華財公司向銀行償還了借款本息,履行了保證責任,現(xiàn)訴請向華財公司進行追償。(2016)贛刑終155號刑事判決認定彭智、張萍系夫妻關系,共同經(jīng)營華財公司(彭智為總經(jīng)理,占公司24.78%的股份,張萍為董事長,占公司74.22%的股份),共同騙取喻某某為其貸款及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提供擔保,騙取了銀行貸款1955萬元,最終迫使擔保人喻某某償還貸款1955萬元,構成合同詐騙罪。即本案所涉的《銀行承兌合同》《借款合同》及《最高額保證合同》系彭智、張萍實施合同詐騙行為的組成部分。喻某某所訴事實與刑事判決所認定的事實為同一事實,喻某某已在(2016)贛刑終155號刑事案件中獲得了救濟途徑。喻某某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缺乏法律依據(jù)。
綜上所述,喻某某申請再審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喻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何 君
審判員 賈清林
審判員 王成慧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法官助理鐘麗丹
書記員于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