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602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廣州市崇頌阿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金隆路26號1101。
法定代表人:德瑞舍科?信德?佐菲卡?可汗(SARDARZULFIQARKHANDRESHAK),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林少華,廣東恒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深圳市華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區(qū)吳淞路308號601室。
負責人:林道香,該分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包更生,上海皓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皓,上海皓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深圳市華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南湖街道嘉賓路4028號太平洋商貿大廈A座22樓。
法定代表人:方曼荻,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包更生,上海皓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陳陽,上海皓生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廣州市崇頌阿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頌貿易)因與被申請人深圳市華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華運)、深圳市華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運物流)海上貨運代理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滬民終466號民事判決(以下簡稱二審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崇頌貿易申請再審稱:(一)上海華運對承運貨物具有稱重義務。崇頌貿易與上海華運、上海華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虎公司)簽訂了《貨運代理合同》,該合同與單純的貨運代理有很大區(qū)別。崇頌貿易在向華虎公司采購、接收鋼材至上海出港環(huán)節(jié)中,由上海華運對鋼材的數(shù)量和重量進行驗收,由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GS公司)檢查鋼材的產品質量。在履行《貨運代理合同》過程中,上海華運安排了上海菡悅貨物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菡悅公司)接收涉案鋼材,對鋼材的數(shù)量和實際重量都進行了確認,崇頌貿易付款給華虎公司是在上海華運確認重量后進行的,說明上海華運有稱重的義務。(二)上海華運在履行涉案貨運代理業(yè)務過程中未盡到專業(yè)受托人職責,存在重大過錯,應當賠償崇頌貿易的損失。1.菡悅公司接收鋼材時收到重量偏輕的鋼材或者是收貨后鋼材被調換,造成運抵目的港的鋼材重量短少了72845.81千克,損失人民幣287033.5元(以下均為人民幣)。2.上海華運錯誤報關導致崇頌貿易不能申請出口退稅,造成出口退稅損失162863.23元。華虎公司、上海華運和崇頌貿易的員工提供的涉案貨物重量是一致的,有悖常理。上海華運把交易方式FOB申報成CIF。即使按CIF申報,也必須加上保費、運費調整相應價格。上海華運申報的運費、保費超過百萬,二審判決僅認定其中一張報關單與事實不符,但沒有認定給崇頌貿易造成損失,屬于認定事實不清。3.上海華運多使用了6個40GP集裝箱,損失95751.5元。上海華運多用集裝箱除了可以多賺取海運費之外,還有掩飾貨物短缺的嫌疑。4.本案是海上貨運代理合同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海上貨運代理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之規(guī)定,上海華運必須證明其從接收華虎公司的鋼材開始,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沒有失誤的情況下才能免責。5.根據各方當事人的約定,華虎公司承諾會根據實際重量收款并開具發(fā)票;上海華運也承諾會對重量進行復核,但未盡到復核的義務。貨物到達巴基斯坦后,崇頌貿易發(fā)現(xiàn)貨物短缺后與上海華運聯(lián)系,他們卻說復核重量是SGS公司的責任。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的規(guī)定,請求再審本案。
上海華運、華運物流共同提交意見稱:(一)上海華運沒有稱重義務。涉案提單項下的集裝箱信息、裝箱單、發(fā)貨清單、貨物簽收單已證明華虎公司的發(fā)貨重量為911812.80千克,沒有發(fā)生短貨情況。上海華運也將上述情況按照《貨運代理合同》的約定發(fā)送給崇頌貿易和SGS公司。崇頌貿易、SGS公司、華虎公司簽訂了MeetingSummary,約定涉案鋼管由SGS公司進行檢測,以SGS公司的檢測報告作為付款依據。SGS公司負有涉案貨物的稱重義務。(二)崇頌貿易認為上海華運未盡專業(yè)受托人職責,存在重大過錯缺乏證據證明。上海華運是按照崇頌貿易工作人員周梓晴的要求填寫貿易方式為CIF。上海華運提交的從互聯(lián)網采集的信息可以證明涉案貨物用36個集裝箱裝是符合規(guī)程的。綜上,上海華運、華運物流已經勤勉地履行了貨代義務,請求駁回崇頌貿易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系海上貨運代理合同再審審查案件,應當圍繞再審申請進行審查。根據崇頌貿易的申請理由,本案重點審查上海華運是否有義務對涉案貨物進行稱重、上海華運在履行涉案貨物貨運代理業(yè)務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等問題。
海上貨運代理合同屬于委托合同的一種?!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規(guī)定:“有償?shù)奈泻贤?,因受托人的過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鄙虾HA運作為受托人,是否應當承擔崇頌貿易的相關損失,應視上海華運對于該損失的發(fā)生是否具有過錯。2014年9月5日,崇頌貿易、上海華運和華虎公司三方簽訂《貨運代理合同》。崇頌貿易作為托運人委托貨運代理人上海華運安排涉案貨物的訂艙、拖車等服務,上海華運應按照貨運代理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義務。貨運代理合同沒有約定上海華運負有對涉案貨物進行稱重的義務。崇頌貿易提交了微信聊天記錄,擬證明上海華運向崇頌貿易承諾會核實貨物實際重量和申報重量。但根據微信群談論內容,上海華運僅負責根據綜合工廠和碼頭的信息確定貨物重量、簽署貨物清單并發(fā)送給崇頌貿易。崇頌貿易主張上海華運負有對涉案貨物的稱重義務,但缺乏足夠證據予以證明,二審判決對該項主張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根據二審判決查明的事實,上海華運在比對涉案貨物工廠送至倉庫的重量信息與貨物裝箱運至碼頭后的重量信息完全一致的情況下,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貨物清單給崇頌貿易,上海華運已經履行了相關義務。崇頌貿易主張上海華運存在錯誤報關的行為。根據已查明的事實,崇頌貿易委托上海華運報關時,其出具的報關委托書所載的貿易方式為CIF,上海華運申報的貿易方式也是CIF,且申報的貨物品名與報關委托書記載相同,故上海華運在報關過程中并無過錯。此后,崇頌貿易又主張有一張報關單上填寫的運費金額與實際支出不符,給其造成了損失。崇頌貿易沒有就其主張損失的存在和范圍進行舉證,二審判決沒有認定該項損失并無不當。崇頌貿易主張上海華運多使用了6個集裝箱給其造成了損失。根據上港集團振東集裝箱碼頭分公司提供的集裝箱信息,涉案集裝箱荷載重量在27000至29000公斤左右,涉案箱重符合美國總統(tǒng)輪船公司的集裝箱荷載標準,上海華運裝箱配載并無不當。上海華運公司為證明其已經履行了核對涉案貨物重量的義務以及在報關、使用集裝箱等環(huán)節(jié)不存在過錯,提交了涉案提單、電子郵件、報關單、集裝箱信息等證據,崇頌貿易稱上海華運未盡舉證責任與事實不符。
綜上,崇頌貿易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廣州市崇頌阿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淑梅
審判員 馬東旭
審判員 侯 偉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法官助理趙珂
書記員肖伯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