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96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城投集團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原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蚌埠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東海大道3107號4樓。
法定代表人:周海瑞,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琛,北京市高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圣飛,北京市高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臨泉縣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城關鎮(zhèn)光明南路西側。
法定代表人:王林,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再審申請人中城投集團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城投六局)與臨泉縣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8)最高法民終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中城投六局申請再審稱:第一、二審判決認定萬某公司不拖欠中城投六局2012年5月份的工程進度款、認定中城投六局于2012年6月5日停工系事實認定確有錯誤。中城投六局持續(xù)正常施工至2012年6月27日,萬某公司未按約定時限支付2012年5月份的工程款,違約在先,中城投六局于2012年6月27日行使停工權停工,不構成違約,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二審判決認定中城投六局承擔“地下室墻體裂縫、滲水影響整體工程施工進度”的責任系事實認定確有錯誤。萬某公司接收施工場地后將地下室修復工程另行發(fā)包,中城投六局已無法進入施工場地,進行修復作業(yè)已客觀不能,修復義務發(fā)生實質(zhì)性轉移。地下室未及時修復,進而造成整體工程工期延誤,萬某公司應承擔全部責任。中城投六局在一審法官協(xié)調(diào)下實施地下室修復作業(yè),未改變原有法律關系,合同解除后的修復義務仍應由萬某公司承擔,且地下室修復作業(yè)與其他作業(yè)不存在施工的先后順序。
第三、二審判決刻意虛化合同解除的時間,回避合同解除前后當事人權利義務發(fā)生的根本性變化,將他人工期延誤責任強加給中城投六局承擔,違背自己責任的民法基本準則,合同解除時合同義務終止,二審判決要求中城投六局在合同解除后繼續(xù)承擔合同義務適用法律錯誤。二審判決將違約責任與工期延誤責任等同,用違約責任度量工期延誤責任,造成責任認定錯誤。萬某公司因長期未完成工程竣工驗收造成工期長期延誤,應承擔全部責任。
第四、假設中城投六局確需對工期延誤承擔責任,按工期延誤時長比例計算,中城投六局的責任份額不應超過12.73%。萬某公司在合同解除后將未完成工程和需變更修復工程另行發(fā)包,開工時間為2013年2月18日。假設中城投六局在工期延誤中存在過錯,責任期間最多是2012年9月5日至2013年2月18日,時長166日。整個項目的工期延誤時長自2012年6月27日起至2016年6月20日止,共計1454日,扣除萬某公司另行發(fā)包的合同工期150日,實際延誤1304日。166日僅占1304日的12.73%。
第五、二審判決在萬某公司提交的證據(jù)無法證實其損失的情況下,要求中城投六局提供反證,錯誤分配舉證責任,且未對萬某公司合理損失的期間進行界定,認定的損失金額確有錯誤。
綜上,中城投六局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六項規(guī)定向本院提起再審申請,請求依法對本案進行再審,撤銷二審判決,改判駁回萬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并由萬某公司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2012年6月,因萬某公司拖欠5月份工程款,中城投六局停工,雙方于2012年6月5日簽訂《關于處理農(nóng)民工工資補充協(xié)議》,約定中城投六局向萬某公司借款400萬元用于支付農(nóng)民工工資,此次借款由萬某公司從6—8月份完成工程量的工程款中逐月平均扣除等;2012年6月22日,中城投六局向萬某公司請款120萬元。原審依據(jù)臨泉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給阜陽市建筑業(yè)管理處報告、監(jiān)理單位證明等有效證據(jù),認定中城投六局于2012年6月5日停止施工;對于中城投六局2012年5月份的付款申請,萬某公司已經(jīng)足額支付;中城投六局其后申請支付的工程進度款,根據(jù)雙方逐月沖抵的約定,萬某公司并未拖欠不缺乏證據(jù)證明。中城投六局申請再審主張監(jiān)理單位情況說明和政府機關的文件效力有嚴重瑕疵,但是并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或推翻該兩份證據(jù)。安徽國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鑒定報告載明,萬某公司拖欠的2012年5月份工程進度款,已于6月支付,故其不存在中城投六局所稱對方違約在先的情形。
監(jiān)理單位于2013年1月28日向中城投六局致函稱中城投六局所施工的地下室墻體裂縫、滲水,中城投六局對于地下室質(zhì)量問題并未否認,只是認為該問題不影響整個工程工期。但地下室墻體裂縫、滲水問題經(jīng)鑒定屬于嚴重的質(zhì)量缺陷問題,且當時中城投六局就本案項目已經(jīng)向安徽省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另案訴訟,法院經(jīng)中城投六局申請對案涉工地進行了查封。本案原審法院認定萬某公司存在違約行為,對工期延誤存在責任;認定中城投六局在萬某公司并不拖欠其工程進度款的情況下停工,且經(jīng)萬某公司催告仍拒不履行約定的復工義務、地下室工程的質(zhì)量缺陷對整體工程的施工進度產(chǎn)生影響,中城投六局的違約行為對工期延誤存在重大責任;由此判定對于涉案工程的質(zhì)量問題和工期延誤損失,萬某公司承擔三分之一責任、中城投六局承擔三分之二責任,不缺乏事實依據(jù),適用法律亦無不當。
因房屋未能按期交付,部分買房人陸續(xù)到政府上訪、向法院起訴,要求萬某公司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經(jīng)協(xié)調(diào)、判決、調(diào)解,萬某公司向購房戶支付違約金28087656.2元,原審法院對此金額予以認定,并有《商品房買賣合同》、違約金收條、轉款憑證、法院判決書、調(diào)解書、調(diào)解協(xié)議等證據(jù)在案佐證,萬某公司已經(jīng)完成了舉證,中城投六局不予認可但未提供反證,原審未采納其主張,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
另案判決主文已明確將案涉合同解除,其判項的既判力應在本案獲得認可。中城投六局申請再審稱合同解除后,其合同義務已經(jīng)終止,二審判決以違約責任度量工期延誤責任錯誤,即便其應對工期延誤承擔責任,責任份額也不超過12.73%,系割裂了法律事實間的因果關系,原審判決依據(jù)雙方合同約定,在合同解除后,依據(jù)雙方過錯程度判令各自承擔相應責任,適用法律并無不當。
綜上,中城投六局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應當再審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中城投集團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朝輝
審判員 陳 佳
審判員 賈勁松
二〇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書記員 ?!∞?/div>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