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789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王革新,女,1976年11月16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應志,廣東高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劉太國,男,1980年1月25日出生,漢族。
再審申請人王革新因與被申請人劉太國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瓊民終25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王革新申請再審稱,(一)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jù),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原審法院調查收集,原審法院以“與本案無關”為由拒不調查收集程序嚴重違法。王革新已于一審開庭前的2018年10月24日向一審法院提交了調取證據(jù)申請書,請求“調查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起到2018年3月31日止,海南天源地福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會計帳原始憑證”。一審法院在將此歸納為爭議焦點的同時,又以“申請調取的證據(jù)與本案無關聯(lián)為由”拒絕予以調查收集,這就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的規(guī)定,屬程序嚴重違法,導致案件發(fā)生逆轉性的錯判。盡管二審法院責令劉太國提交了王革新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jù),但終因劉太國已完全掌握目標公司的情形下選擇性的提交,有鑒于此,唯有再審并由法院調查收集相關證據(jù),方可更加準確認定事實。(二)原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已有證據(jù)能夠證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完全相反,即違約的是劉太國而非王革新。分析本案的核心證據(jù)《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的約定,結合雙方具體的履約行為判斷,已有證據(jù)表明可得出與原審判決完全相反的結論。雙方于2018年2月2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王革新在海南天源地福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源地福公司)的55%股權轉給劉太國。對王革新與劉太國的履約情況作個梳理,王革新簽訂案涉股權轉讓合同后立即退出了股權轉讓目標公司。王革新2018年3月5日配合辦理了天源地福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變更及另案處理的海口香水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股權工商變更登記。天源地福公司股東變更登記未完成完全是由于劉太國的拖延所致,與王革新無關。2018年4月13日王革新去海口后,劉太國沒有再向王革新索要過任何變更股權登記所需材料,也沒有再要求王革新配合其變更股權登記,選擇繼續(xù)履行合同。且自2018年8月后再無付款,構成違約?,F(xiàn)有證據(jù)能夠證明王革新已完全將目標公司的財務管理權移交給了劉太國,且對于股權轉讓工商變更登記的“配合”義務也已盡責履行,因此,原審法院認定王革新未移交財務管理權,未履行股權變更登記的配合義務完全與事實不符。按照協(xié)議約定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僅為“配合”義務的王革新,原審判決認定全部事項該由王革新一人獨自完成。原審判決在舉證責任分配上也存在偏差,只要求王革新單方面自證其“有移交財務管理權與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的主張,而不同時要求劉太國對其陳述“沒有履行上述義務且繼續(xù)行使財務管理權、參與目標公司經(jīng)營并享受了相應的股東權利”的主張同樣負有舉證責任。(三)原審判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判令解除合同并承擔違約責任,屬典型的適用法律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可是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根本不具備解除合同的條件。王革新不存在不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的行為,相反已經(jīng)實際履行了配合義務,劉太國也已實際取得所受讓的股權,行使大股東權利,實際掌控公司并對公司進行經(jīng)營管理,已經(jīng)完全實現(xiàn)了合同目的。雙方的大部分合同義務已經(jīng)履行完畢。退一萬步而言,即便到了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時,就按劉太國所稱的2018年4月2日,那么此時,劉太國既可選擇解除合同,也可以選擇繼續(xù)履行。顯然,劉太國用其連續(xù)的付款行為表明其選擇繼續(xù)履約。這一行為一方面顯示劉太國放棄了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雙方變更了辦理股權轉讓變更登記手續(xù)的期限。再者,即便享有約定解除權,還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履行通知義務。劉太國從未通知王革新說要解除合同,即便劉太國在2018年9月20日的《民事起訴狀》中也沒有提出解除合同的訴求,只是到了2018年12月21日,劉太國在其《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中才提出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但起訴狀并非行使解除權的通知形式,不具有解除權通知的法律效力,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條件,不產(chǎn)生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因此,劉太國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王革新不存在違約行為,原審判決要求王革新支付2000萬元的違約金,沒有任何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劉太國已經(jīng)實際取得所受讓的股權,行使大股東權利,實際掌控目標公司并對公司進行經(jīng)營管理,已完全實現(xiàn)了合同目的。此外,庭審中劉太國也沒有向法庭提交其發(fā)生實際損失的任何證據(jù)。退一步而言,即便原審法院運用“自由裁量權”判定的違約金2000萬元,與劉太國沒有任何依據(jù)主張的6,406,583.33元相比,亦屬過重。故劉太國關于違約金、賠償金的請求沒有任何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不應當予以支持。判決解除合同對王革新產(chǎn)生實質性的不公。(四)王革新的反訴請求簡單明了,有雙方的協(xié)議作為事實基礎,法律關系明確,劉太國的違約事實確鑿,因此,其反訴請求具有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應予以支持。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申請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結合王革新的申請再審事由和原審查明的事實,本案的焦點問題為:一、本案是否存在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jù)原審法院應當調查收集而未予收集的情形;二、原審判決認定王革新違約并判令其承擔違約責任是否正確;三、原審判決劉太國有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解除案涉股權轉讓合同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關于焦點一,王革新申請一審法院調查收集天源地福公司會計帳原始憑證,擬證明其自收到劉太國第一筆股權轉讓款2500萬元之日起,不再參與公司財產(chǎn)、利潤分配,放棄所有權利,移交了天源地福公司的財務管理權,依約履行了義務,不存在違約行為。二審法院在二審中已責令劉太國提交了天源地福公司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止的會計賬原始憑證。因此,王革新關于一審法院未根據(jù)其申請調查收集本案審理需要的主要證據(jù)程序嚴重違法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
關于焦點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卑干婀蓹噢D讓合同約定,王革新應當在2018年4月2日前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登記至股權受讓方名下。根據(jù)已查明的事實,劉太國的工作人員莊子俊于2018年3月22日通知王革新變更股權登記的資料已經(jīng)準備齊全,希望王革新于2018年3月底前來辦理相應手續(xù),王革新表示其4月13日才有時間來海南,待其到海南后再聯(lián)系對方辦理股權變更手續(xù),而王革新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在4月份與莊子俊聯(lián)系過辦理股權變更手續(xù)等事宜。即使劉太國同意延期,王革新在其要求延期履行的期限內也未完成相關義務,王革新主張是劉太國的不配合導致,但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王革新未能在合同約定期限內履行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的義務,原審判決認定王革新構成違約進而認定王革新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并無不當。
關于焦點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案涉股權轉讓合同約定了王革新不履行配合辦理股權變更手續(xù)的義務超過60天的,劉太國有權解除合同。劉太國于2018年9月27日提起本案訴訟時,因王革新違約導致案涉股權逾期未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的時間已超過合同約定的60天。案涉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已經(jīng)成就,劉太國依合同約定享有解除權且已經(jīng)以訴訟的方式提出解除合同,不違反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原審判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予以支持,適用法律并無不當。因王革新違約導致合同被解除,原審判決根據(jù)雙方合同對違約金約定,酌情確定王革新應承擔的違約責任符合法律規(guī)定,亦無不當。
因王革新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劉太國行使的是依據(jù)合同約定取得的解除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五條規(guī)定:“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jīng)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本案案涉股權轉讓合同并未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王革新亦未予以催告。劉太國在取得合同解除權后至以起訴的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權期間內,按合同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不能視為其放棄了合同約定解除權。
綜上,王革新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王革新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高燕竹
審判員 劉少陽
審判員 楊 蕾
二〇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法官助理華雷
書記員黃慧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