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湖北鄂州魯某(集團)建筑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住所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qū)南浦路**/div>
再審申請人湖北匯能置業(y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匯能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湖北鄂州魯某(集團)建筑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鄂州魯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鄂民終2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湖北匯能公司申請再審稱,(一)二審判決法律適用錯誤。涉案《工程施工合同》均為無效合同,《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的月利率2%的逾期付款利率同樣無效。逾期付款利息本質系發(fā)包方應承擔的違約責任,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合同無效,除不影響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以外,其余條款均自始無效,故此,在合同無效的前提下,二審繼續(xù)按照《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的月利率2%計算逾期付款利息,適用法律錯誤。此外,致使合同無效的原因是涉案工程的實際施工人王某某與湖北匯能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李某某之間的惡意串通投標犯罪行為所致,湖北匯能公司在合同無效的原因上沒有過錯,二審改判按照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有違法律規(guī)定。(二)二審認定自2013年10月2日起算逾期付款利息與事實不符。二審認定自工程交付使用后計算逾期利息,但此時雙方就工程款并未作出最終結算,而工程款結算金額的確定是工程款給付的前提。而湖北匯能公司、鄂州魯某公司是在本案訴訟過程中才達成一致結算意見,同意提交鑒定機構進行工程造價鑒定,直到2018年8月23日作出鑒定結論,才最終確定工程款結算金額,既然前期工程款結算金額無法在交付工程時確定,確認湖北匯能公司逾期付款便失去了基礎。且根據(jù)生效判決認定湖北匯能公司尚欠工程款僅為1292萬元,但鄂州魯某公司提起本案訴訟時卻三起案件查封了湖北匯能公司近億元財產,造成湖北匯能公司無法通過處置財產變價付款,如從2013年10月2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逾期付款利息,對湖北匯能公司明顯不公。綜上,二審判決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之情形,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根據(jù)一、二審查明的事實,本案中,《工程施工合同》雖系無效合同,但鄂州魯某公司、湖北匯能公司作為承發(fā)包雙方,在本案糾紛發(fā)生后,在一審法院審理期間達成協(xié)議,約定雙方同意在訴訟中按照《工程施工合同》確定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二審法院根據(jù)湖北匯能公司、鄂州魯某公司在一審訴訟中達成的上述合意,以《工程施工合同》的約定為基礎,對欠付工程款利息的計算標準進行調整具有事實依據(jù)。對于利息起算時間。本案中,《工程施工合同》第10.2.5條約定“辦理交付(商品房物業(yè)管理辦法,辦理移交書)、三方履行簽字手續(xù),支付至總進度款95%”,涉案工程已于2013年10月1日辦理了交付手續(xù),但湖北匯能公司并未按照上述時間節(jié)點支付款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付。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下列時間視為應付款時間:(一)建設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二)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三)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的規(guī)定,以及《工程施工合同》第12.4.5條“若湖北匯能公司未按本合同的約定支付工程款,則按應付工程款3%的月息支付鄂州魯某公司作為補償”的約定,二審法院結合鄂州魯某公司所提訴訟請求,判決自2013年10月2日起算利息并不缺乏依據(jù),湖北匯能公司主張最終確認工程款結算金額后才能計算利息缺乏法律和合同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此外,關于財產保全問題。湖北匯能公司欠付工程款在先,鄂州魯某公司在提起本案訴訟要求湖北匯能公司支付下欠工程款的同時,有權申請財產保全,如湖北匯能公司認為鄂州魯某公司申請財產保全存在錯誤,有權另行提起訴訟維護其相關權益,但據(jù)此主張二審利息計算標準有誤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湖北匯能公司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應予再審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湖北匯能置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包劍平
審判員 杜 軍
審判員 關曉海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齊曉丹
書記員馬利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