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3799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宜昌市中某機械設備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湖堤路33號。
法定代表人:魏波,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一平,男,該公司工作人員。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福佑路8號801、802、1301、1302、1401、1402室。
負責人:毛寄文,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夏曉萍,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宜昌市中某機械設備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某公司)因與被申請人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財產(chǎn)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甘民終8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中某公司申請再審稱,1.本案構成重大誤解。中某公司在對設備試用時,誤以為表面損失、零部件更換后就可以使用,但在例行的報檢(年檢)過程中,由國家法定職能機構湖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湖北省研究院)檢測為不合格,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相關規(guī)定,不合格設備不允許使用,中某公司為盡量減少保險理賠損失,雙方遂向設備生產(chǎn)廠家、國內(nèi)權威機構做了咨詢,各機構意見是修復難度大,建議報廢。故中某公司認為在本案中構成重大誤解。2.原判決采信證據(jù)不當。中某公司提交了兩份證據(jù):湖北省研究院出具的檢測報告和甘肅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甘肅省研究院)的技術分析報告。結合證據(jù)規(guī)則,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定理應采信,甘肅省酒泉市中級人民法院僅采信了甘肅省研究院出具的技術分析報告,未采信湖北省研究院依法定職能作出的檢測報告,是為孤證定案。綜上,中某公司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本案的焦點問題是:一、中某公司是否構成重大誤解;二、原判決采信證據(jù)是否存在不當。
一、關于中某公司是否構成重大誤解的問題
首先,中某公司作為特種機械設備租賃公司,其應當知曉對特種設備進行維修后必須及時經(jīng)檢驗合格后才能繼續(xù)使用。其次,中某公司與武漢鴻陽自動化控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鴻陽公司)于2006年12月10日簽訂的《維修合同》中明確約定產(chǎn)品符合國家標準、廠家標準及中某公司提出技術協(xié)議要求,并按以上標準驗收。該合同還約定了質保期一年。2007年2月8日,武漢鴻陽公司向中某公司出具了953950元的增值稅普通發(fā)票。此后,中某公司使用了該設備,以上事實說明中某公司認可案涉日本神鋼C165型7150T履帶吊(以下簡稱履帶吊)經(jīng)維修后符合約定的維修標準。由于在維修完畢之后,中某公司已驗收使用該設備,中某公司與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就案涉履帶吊賠償677667.55元達成協(xié)議,出具《同意書》應為其真實意思表示。作為特種機械設備租賃公司,中某公司對設備已驗收使用后,一年多才另行送檢,系屬自身過錯,不構成重大誤解。綜上,中某公司的該項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于原判決采信證據(jù)是否存在不當?shù)膯栴}
中某公司主張原判決未采信湖北省研究院作出的檢測報告不當。但該檢測報告系中某公司單方委托。一審法院經(jīng)中某公司申請、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同意,委托甘肅省研究院進行了鑒定,并于2013年12月25日作出分析報告。原判決采納該份報告并無不當。中某公司的該項再審申請理由亦不能成立。
綜上,中某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四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宜昌市中某機械設備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丁廣宇
審判員 王 濤
審判員 胡 瑜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日
法官助理周謐
書記員郭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