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3545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海南林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總公司。住所地:海南省??谑泻5閸u沿江東三路南區(qū)二小區(qū)6號樓。
法定代表人:王定林,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龍,廣東正大方略(??冢┞蓭熓聞账蓭?。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澤瑋,海南嘉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瓊海瀚海有限公司。住所地:海南省瓊海萬泉河海濱旅游區(qū)(瓊海瀚海有限公司一號別墅)。
法定代表人:金崇標,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煒,海南海大平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海南林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總公司(以下簡稱林某公司)因與被申請人瓊海瀚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海公司)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瓊民終829號民事判決(以下簡稱原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林某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瀚海公司于1997年5月11日出具的《股權確認書》載明,為使林某公司合作參與瓊海博鰲瀚海度假村(原名稱為太平洋度假村,以下簡稱瀚海度假村)項目的后期開發(fā),瀚海公司決定分給林某公司擁有在瀚海度假村10%的股權。瀚海公司于2002年9月16日出具的《承諾書》確認林某公司繼續(xù)按10%股權擁有資產(chǎn)權益和享受分紅。瀚海公司對林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定林負有100萬元債務,但王定林個人與瀚海公司無債權債務關系,其僅代表林某公司對瀚海公司投資。原判決認定林某公司未曾向案涉度假村項目或瀚海公司進行投資,屬于認定事實錯誤。(二)原判決遺漏認定案件基本事實。遺漏的事實包括:瀚海公司在未征得林某公司同意的情形下委托北京國地不動產(chǎn)咨詢中心作出房地產(chǎn)估價報告、委托海南三贏土地房地產(chǎn)評估咨詢有限公司作出土地估價報告、擅自將案涉兩宗土地上已依法委托評估的建筑物拆除、擅自將兩宗土地先后辦理抵押貸款達2.5億元。(三)原判決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本案其他關聯(lián)案件中已有民事判決確認《股權確認書》《承諾書》有效。本案一審判決亦認定《承諾書》能夠反映瀚海公司分給林某公司度假村項目一定財產(chǎn)性權益的意思表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林某公司按照10%份額享有瀚海度假村項目海國用(2001)第108、109號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該兩宗土地上包括原有12棟房屋等建筑物的所有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第七十八條之規(guī)定,林某公司對瀚海度假村享有的10%權益包括按份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冻兄Z書》僅載明了兩種股東獲益的方式,其外延未涵蓋全部變現(xiàn)或分紅方式。原判決將瀚海公司承諾的權益實現(xiàn)方式限制在《承諾書》明確載明的兩種方式上,違反邏輯和常理?,F(xiàn)瀚海公司為開發(fā)房地產(chǎn),私下將瀚海度假村項目上的建筑物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博鰲?金色鰲苑”項目。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瀚海公司應根據(jù)案涉房地產(chǎn)估價報告和土地估價報告向林某公司支付房屋價值損失793.217萬元以及土地損失3526.612萬元。綜上,林某公司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之規(guī)定申請再審。
瀚海公司提交意見稱:(一)林某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實際投入。即使林某公司存在實際投入,該投入并非必然形成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筑物所有權10%的份額,可能形成其他財產(chǎn)性權益。實際投入是關于《股權確認書》《承諾書》的履行問題,履行事實無法獨立確定10%股權約定的內(nèi)涵和外延。林某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向瀚海度假村項目或瀚海公司投資,《瓊海瀚海有限公司債務基本情況》無法證明林某公司和王定林先前投入100萬元,即使能證明,亦不能認定林某公司和王定林占有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筑物所有權10%的份額。因本案不能確定10%股權指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筑物所有權10%的份額,林某公司再審申請主張的關于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筑物評估報告等事實,與本案無關。(二)因財產(chǎn)性權益的外延極廣,原判決認定林某公司實現(xiàn)財產(chǎn)性權益的方式僅有項目轉讓變現(xiàn)和合作分紅,符合《股權確認書》《承諾書》的約定。(三)因本案不能確定10%股權指林某公司對瀚海公司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所有享有10%的份額,瀚海公司依法處置其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不構成侵權。(四)10%股權是指林某公司向瀚海度假村等酒店經(jīng)營實體,投入除酒店現(xiàn)有設施以外的人力、物力、財力,取得10%的合作利益分成,不涉及酒店所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筑物的所有權。綜上,林某公司的再審申請應予駁回。
本院認為,本案系當事人申請再審案件,本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理由是否成立進行審查。
一、關于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jù)證明、是否遺漏認定事實
因林某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曾向案涉度假村項目或瀚海公司進行過投資,《股權確認書》和《承諾書》亦均未載明林某公司有過投資的事實,林某公司對其主張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關于瀚海公司拆除兩塊土地上原有建筑的事實,一審判決已經(jīng)查明,并未遺漏。本案是林某公司提起的財產(chǎn)損害糾紛,林某公司主張瀚海公司將兩宗土地辦理抵押貸款,并未主張因此給林某公司造成損失,原判決未查明瀚海公司辦理抵押貸款的事實,對本案結果并無影響。
二、關于林某公司是否為案涉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按份共有人
《股權確認書》第二條約定,瀚海公司分給林某公司擁有在太平洋度假村(瀚海度假村)10%的股權?!冻兄Z書》第一條約定,瀚海公司同意保留林某公司10%的股權在瀚海度假村中繼續(xù)經(jīng)營,林某公司繼續(xù)按10%股權擁有資產(chǎn)權益和享受分紅?!冻兄Z書》第二條約定,如果一次性轉讓賣出度假村資產(chǎn)或者采用合作承包等其他形式獲得利益,林某公司可以按10%股權獲得資產(chǎn)變現(xiàn)利益,也可以選擇保留10%股權繼續(xù)與瀚海公司合作經(jīng)營和享受分紅。瀚海度假村是瀚海公司運營的項目,并非獨立設立的公司,上述約定中“瀚海度假村10%的股權”并非規(guī)范的概念。綜合上述約定的內(nèi)容,林某公司按10%股權享有瀚海度假村經(jīng)營的權益、可以獲得資產(chǎn)變現(xiàn)利益、可以與瀚海公司合作經(jīng)營和享受分紅,林某公司享有的是對瀚海公司的合同權利。案涉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登記在瀚海公司名下,《股權確認書》《承諾書》并未約定林某公司對案涉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按10%的份額按份共有,林某公司主張其為按份共有人,沒有證據(jù)支持。因林某公司并非案涉土地使用權人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權人,其主張瀚海公司賠償土地損失和房屋價值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判決并無不當。林某公司對瀚海公司的權利應依據(jù)合同主張。
綜上,林某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海南林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總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楊 蕾
審判員 劉少陽
審判員 高燕竹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法官助理李娜
書記員文麗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