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濟南歷下支行。住所。住所地: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經(jīng)十路**子鋒苑**辦公樓**div>
原審被告:富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住所地山東省濟南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平安)
法定代表人:李金林,該公司董事長。
原審被告:李金林,男,1970年9月11日出生,漢族,住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渤海十路**,現(xiàn)住山東省濟南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平安)。
再審申請人濟南市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能源投資公司)為與被申請人萊商銀行股份有公司濟南歷下支行(以下簡稱萊商銀行)、原審被告富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美公司)、李金林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魯民終197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雪楳擔任審判長,審判員阿依古麗、周倫軍參加合議的合議庭進行了審查?,F(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能源投資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富美公司采取欺詐的手段,使能源投資公司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為其提供擔保。本案的借款應追溯至2014年5月份,富美公司向萊商銀行借款6000萬元,萊商銀行分別于2014年5月22日、6月5日、6月10日向富美公司發(fā)放銀行貸款各2000萬元,共計6000萬元,借款期限為半年(后兩筆是通過發(fā)放銀行承兌匯票共8000萬元,富美公司繳納保證金共4000萬元)。后續(xù)通過借新還舊、續(xù)展期的方式延長至2016年10月26日。能源投資公司是基于降低擔保額度及富美公司通過私募債取得2.5億元才為富美公司提供擔保,但實際上私募債并未發(fā)行。2014年5月份,富美公司稱“能源投資公司為富美公司在萊商銀行、民生銀行、信用社等擔保額度最高達到1.36億元,經(jīng)過這一年多的努力,已將擔保額度降至8000萬元,鑒于當前經(jīng)濟形勢依然嚴峻,2.5億元的私募債還得三個月左右才能到位,富美公司資金仍然極為緊張,為保證企業(yè)正常生產(chǎn)經(jīng)營,現(xiàn)提出申請:由能源投資公司繼續(xù)給予8000萬元額度的擔保,用于本次8000萬元綜合授信,期限一年”。二、萊商銀行明知富美公司資金鏈出現(xiàn)斷裂,且多家銀行起訴的情況下,仍為富美公司進行放貸,其應當知道富美公司欺詐能源投資公司為其擔保的事實。1、萊商銀行存在違法放貸的行為?!吨袊y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信訪答復意見書》稱:“經(jīng)核查,前期山東銀保監(jiān)局通過查閱貸款材料等,對能源投資公司信訪事項進行核實;山東銀保監(jiān)局核查認為萊商銀行貸款調(diào)查未關注借款人富美公司涉及多起借款糾紛,并多次被列入失信人名單等情況,存在調(diào)查不盡職問題;山東銀保監(jiān)局已約談萊商銀行濟南分行主要負責人”。2、如果萊商銀行認為富美公司符合貸款條件、富美公司的經(jīng)濟能力較好的情況下,萊商銀行通過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發(fā)放貸款時,不可能讓富美公司繳納借款金額50%的保證金。3、借款到期后,萊商銀行如不是因為其自身違法放貸及能源投資公司是被騙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在富美公司被多家銀行起訴、列為失信人的情況下,為富美公司通過借新還舊、續(xù)展期的方式,延長借款期限至2016年10月26日。三、萊商銀行應當知道能源投資公司是在被富美公司欺騙的情況下為富美公司提供擔保,或者惡意串通,騙取能源投資公司為富美公司提供擔保。1、萊商銀行的借款是于2014年12月底到期的,此時富美公司已被多家債權(quán)人起訴,以及起訴要求提前償還借款的,但在該種情況下,萊商銀行并未起訴、要求富美公司償還貸款,而是通過借新還舊、延長展期的方式(每次延長6個月或者3個月)為富美公司從2014年12月延長至2016年10月26日。2、萊商銀行多次與能源投資公司協(xié)商,主要提出通過借新還舊、延長展期的方式延長貸款至2016年10月26日。萊商銀行的上述行為說明其應知道能源投資公司是在被富美公司欺騙的情況下為富美公司提供擔保,或者存在惡意串通,騙取能源投資公司為富美公司提供擔保。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條規(guī)定:“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quán)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按照擔保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處理。”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二)主合同債權(quán)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北景傅膿H四茉赐顿Y公司不應承擔擔保責任。四、富美公司擅自變更貸款用途,無限加重擔保人能源投資公司的擔保責任。經(jīng)公安機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萊商銀行向富美公司發(fā)放的貸款,富美公司變更了貸款用途,將貸款匯至山東百仕加辦公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后又從該公司將貸款匯至各個自然人。富美公司擅自變更貸款用途,無限加重擔保人能源投資公司的擔保責任,能源投資公司再加重范圍內(nèi)不承擔擔保責任。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特申請再審,請求依法再審本案。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首先,關于能源投資公司為富美公司提供保證是否系受其欺詐而為的問題。根據(jù)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能源投資公司為富美公司向萊商銀行的借款提供了多筆擔保。在案涉借款和保證合同簽訂前,因富美公司暫無還款能力,能源投資公司與萊商銀行于2016年1月20日簽訂了備忘錄,約定由能源投資公司為富美公司償還貸款本息1000萬元,之后萊商銀行同意繼續(xù)以富美公司為借款主體,采取借新還舊的方式,發(fā)放期限至2016年10月26日(期限9個月)的貸款,金額為51083187.44元,能源投資公司繼續(xù)為富美公司上述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備忘錄簽訂后,能源投資公司代富美公司償還萊商銀行借款本息1000萬元。其后,萊商銀行、富美公司、能源投資公司才簽訂了案涉借款合同和保證合同。由此可見,在案涉借款合同簽訂之前,能源投資公司對于主債務人富美公司的實際償還能力是清楚的,本案所涉借款合同、保證合同是在富美公司無力償還舊貸,萊商銀行、富美公司及能源投資公司三方共同協(xié)商,由能源投資公司替富美公司歸還部分舊貸,然后再由萊商銀行向富美公司發(fā)放新貸的情況下所簽訂。退言之,即便能源投資公司提供案涉保證是受到了富美公司關于以發(fā)行私募債融資2.5億元的影響,但根據(jù)其再審申請書中描述的內(nèi)容,能源投資公司此前已經(jīng)為富美公司提供了高達1.36億元的保證擔保,且還有8000萬元的存量擔保債務,能源投資公司繼續(xù)為富美公司的融資活動提供保證,也不存在加重其保證責任的情形。故原審判決關于保證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認定正確,申請人能源投資公司關于案涉保證是富美公司采取欺詐手段簽訂的申請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其次,關于萊商銀行和富美公司之間是否構(gòu)成通謀騙取能源投資公司提供保證的問題。本院認為,萊商銀行發(fā)放本案貸款時盡管存在著未關注借款人富美公司涉及多起借款糾紛,并被多次列入失信人名單等違反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但該等違規(guī)行為的存在,并不能得出萊商銀行與富美公司惡意串通,騙取能源投資公司提供擔保的結(jié)論,也不能免除能源投資公司依法應當承擔的保證責任。本案中,并無證據(jù)證明富美公司對能源投資公司實施了欺詐行為,申請人能源投資公司關于萊商銀行應當知道富美公司對其實施欺詐行為,以及富美公司與萊商銀行惡意串通,騙取其提供保證的申請理由,均無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此外,能源投資公司關于富美公司擅自改變貸款用途加重其保證責任,其應當在加重范圍內(nèi)免責的申請理由,并無相應的法律依據(jù),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能源投資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濟南市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張 雪 楳
審判員 阿依古麗
審判員 周 倫 軍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鄭勇
書記員 宋 亞 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