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298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瀘州老窖智同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楊武坊惠紳商廈三樓。
法定代表人:成文,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慶,北京金杜(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時凱,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西省貴溪市冶金大道15號。
法定代表人:龍子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興超,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律師。
一審第三人:河南國儲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東明路179號。
法定代表人:秦文,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千智勇,河南千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瀘州老窖智同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瀘州老窖)與被申請人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銅業(yè))及一審第三人河南國儲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國儲)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贛民終4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瀘州老窖申請再審稱,本案二審判決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應予再審。主要理由如下:(一)編號為JCC-CU2014BJJ03B的《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陰極銅買賣合同》(以下簡稱《兵工買賣合同》)履行情況與約定內容明顯不符,在案證據(jù)無法證明案涉陰極銅系《兵工買賣合同》項下的貨物。瀘州老窖就《兵工買賣合同》的真實性和形成時間提出異議,并要求鑒定,但未獲支持,一審、二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二)即便案涉陰極銅是《兵工買賣合同》項下的貨物,江西銅業(yè)已向中國兵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工物資)交付案涉陰極銅,河南國儲對包括案涉陰極銅在內的2494.348噸陰極銅業(yè)已實際辦理了入庫手續(xù),《兵工買賣合同》項下全部貨物已交付完畢,不存在《合同終止通知書》關于“未執(zhí)行合同量(案涉陰極銅)”終止、解除的可能性。由于兵工物資無法從河南國儲提貨既不是《兵工買賣合同》約定的兵工物資享有單方解除權的情形,也不屬于其享有法定解除權情形,故兵工物資單方出具的《合同終止通知書》不可能解除《兵工買賣合同》,也不可能發(fā)生兵工物資與江西銅業(yè)協(xié)議解除《兵工買賣合同》的法律后果。一審、二審判決認定“原告(江西銅業(yè))與兵工物資于2014年12月30日解除買賣合同,并約定剩余貨物所有權歸屬,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三)即便江西銅業(yè)與兵工物資就解除《兵工買賣合同》中1327.905噸陰極銅部分達成一致意思表示,但在相關貨物所有權登記在兵工物資名下、由河南國儲保管的情形下,兵工物資沒有實際向江西銅業(yè)返還案涉陰極銅,也沒有通過倉單過戶給江西銅業(yè)的方式完成退貨,江西銅業(yè)因此未取得案涉陰極銅的所有權,一審、二審判決混淆合同行為與物權行為,錯誤認定案涉陰極銅歸江西銅業(yè)所有,認定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適用法律錯誤。(四)原審判決認定瀘州老窖提走的799.834噸銅即為登記在兵工物資名下但實際為江西銅業(yè)所有的陰極銅,沒有事實依據(jù),適用法律錯誤。(五)原審判決根據(jù)偵查卷宗中的個別陳述即認定瀘州老窖與案外人北京江銅營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江銅)之間不存在真實貨物交易,繼而否定瀘州老窖提貨的合法性缺乏依據(jù),錯誤認定北京江銅在河南國儲沒有存貨,沒有事實依據(jù)。瀘州老窖在提貨過程中無主觀過錯,不存在侵權的故意。(六)一審、二審判決認定江西銅業(yè)的起訴未超過訴訟時效,事實認定錯誤。江西銅業(yè)為北京江銅的唯一股東,對其全資子公司的運營當然知情。瀘州老窖在與北京江銅的系列案件中,江西銅業(yè)均派員參加了旁聽和法院主持的調解,故自瀘州老窖提走貨物時其即已知曉。
本院經審查認為,依照兵工物資與江西銅業(yè)之間的發(fā)運、提貨、結算等實際履行情況,以及《兵工買賣合同》約定的貨物數(shù)量與貨款金額互相印證的情形,二審判決認定兵工物資與江西銅業(yè)間關于陰極銅的買賣關系真實有效,并無不當。關于《兵工買賣合同》的部分解除,經審查,江西銅業(yè)于2014年12月31日開具了結算單及發(fā)票,且按兵工物資出具的《合同終止通知書》要求,在回傳件上加蓋了江西銅業(yè)公章,就兵工物資未提貨部分陰極銅買賣合同的解除已達成合意,故二審判決認定兵工物資與江西銅業(yè)之間關于剩余1327.905噸陰極銅的買賣合同已經解除,江西銅業(yè)擁有剩余1327.905噸陰極銅的所有權,并無不當。
一審判決認定,瀘州老窖與北京江銅之間不存在真實的貨物買賣關系。二審判決根據(jù)本院關于瀘州老窖與北京江銅的三份調解書、瀘州老窖與北京江銅所訂立的《電解銅銷售合同》、公安機關偵查筆錄及庭審情況,綜合認定瀘州老窖明知與北京江銅之間系循環(huán)貿易,卻通過訴前保全凍結河南國儲銀行賬戶的方式,最終提走799.834噸陰極銅,存在侵權的主觀過錯。由于瀘州老窖在本次再審申請中并未提出證據(jù)推翻一審、二審判決的上述認定,故本院對瀘州老窖關于二審判決錯誤認定其自河南國儲431倉庫提走799.834噸陰極銅行為存在侵權故意的申請事由不予支持。
關于瀘州老窖主張江西銅業(yè)起訴罹于訴訟時效,由于江西銅業(yè)與北京江銅均為獨立民事主體,且瀘州老窖亦未舉證證明江西銅業(yè)明知其提貨行為的具體時間,因此二審判決以《諒解備忘錄》的簽訂時間作為訴訟時效起算點,認定江西銅業(yè)起訴未罹于訴訟時效亦無不當。
綜上,瀘州老窖的再審申請事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瀘州老窖智同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張 華
審判員 肖 峰
審判員 王成慧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夏敏
書記員王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