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申請人(原審被告):武漢法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光華路**>
法定代表人:李建平,該公司董事長。
被申請人(原審被告):南鳳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
被申請人(原審被告):宋治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qū)。
被申請人(原審被告):譚文屹,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
再審申請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以下簡稱平安銀行武漢分行)因與被申請人武某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某資源公司)、武漢本泰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泰公司)、武漢法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南鳳英、宋治冶、譚文屹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鄂民終2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平安銀行武漢分行申請再審稱,(一)原審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1.原審認定武漢鋼鐵集團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原料分公司(以下簡稱武某原料分公司)于2013年1月15日被撤銷,并停止一切經營活動缺乏證據證明。從平安銀行武漢分行提交的企業(yè)信息咨詢報告中可以看出,武某原料分公司是在2015年10月28日辦理的注銷登記,這表明在2013年1月15日至2015年10月28日期間武某原料分公司完全可以在案涉《應收賬款質押通知確認書》《詢證函》以及《鐵精礦供礦合同》上蓋章。同時,原審采信武某原料分公司、武某資源公司單方提供的真實性、合法性均無法確定的內部文件,并以此認定基礎合同關系不真實、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無效缺乏事實、法律依據。2.原審認定平安銀行武漢分行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未履行合理的審查義務錯誤。平安銀行武漢分行審核了本泰公司提交的《鐵精礦供礦合同》《詢證函》、結算表、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原件,指派工作人員到應收賬款債務人處調查核實了基礎合同的真實性,并以通知書和確認書的方式向應收賬款債務人進行驗證,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盡到了合理的審查義務。(二)原審適用法律錯誤。原審將舉證責任強加給平安銀行武漢分行,違反了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平安銀行武漢分行提供了完整的證據鏈證明應付賬款的真實性,武某原料分公司及武某資源公司以內部系列文件反駁稱涉案應收賬款系偽造,缺乏說服力。原審根據上述無法確定真實性、合法性的內部資料,要求平安銀行武漢分行進一步通過申請司法鑒定或提交其他證據證明《鐵精礦供礦合同》《結算表》以及《應收賬款質押通知確認書》上武某原料分公司的印章真實,將舉證責任強加給平安銀行武漢分行,舉證責任分配不當。綜上,原審判決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根據原一、二審查明事實,武某資源公司、武某原料分公司并非涉案《應收賬款最高額質押擔保合同》的當事人,其對涉案《應收賬款質押通知確認書》《詢證函》上所加蓋印章的真實性也不認可,為證明涉案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平安銀行武漢分行相關工作人員雖在原審中出庭作證稱其赴現場進行了核保,但根據原審查明事實,其工作人員對該現場是否確為武某原料分公司工作場地,是否為武某原料分公司登記住所地及所蓋印章是否真實均不能確認。同時,武某資源公司雖未對武某原料分公司印章真?zhèn)紊暾堣b定,但其在原審中提交了武某原料分公司財務專用章、武某資源公司公章印模等證據,盡到了相應的舉證義務,原審結合武某資源公司所舉證據認定其對涉案《鐵精礦供礦合同》合法有效等事項已產生初步證偽效果,并據此認定平安銀行武漢分行應負有申請司法鑒定或進一步舉證的義務并不缺乏事實依據,亦不違反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則,因平安銀行武漢分行未申請司法鑒定,也未完成進一步舉證義務,原審駁回其該部分訴訟請求并不缺乏依據。
綜上,平安銀行武漢分行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應當再審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關曉海
審判員 李相波
審判員 萬會峰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三日
法官助理齊曉丹
書記員馬利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