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2742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一審反訴被告、二審上訴人):上海寶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崇明工業(yè)園區(qū)秀山路68號。
法定代表人:徐雪文,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麟,北京頤合中鴻(南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一審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賀州市嘉億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星光路19號。
法定代表人:張世和,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紹安,廣東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錦麗,廣東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上海寶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濟公司)因與被申請人賀州市嘉億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億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2018)桂民終1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寶濟公司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申請再審稱:(一)原審判決認定《收據(jù)》系寶濟公司與嘉億公司對賬的結果,并據(jù)此認定寶濟公司于2015年8月3日已收到工程款18521440元,屬于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錯誤。1.嘉億公司在一審中已自認《收據(jù)》系其單方作出,其上列載的18521440元工程款系根據(jù)《借支單》及其他憑證金額累計得來,并非雙方公司財務人員對賬的結果。2.雙方財務人員記錄的往來賬目可以證實有450萬元的《借支單》并未實際履行。3.單努文在《收據(jù)》上簽名的行為不能代表寶濟公司,該《收據(jù)》至今未得到寶濟公司的確認,其記載的內容與事實不符,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二)原審判決對沒有支付憑證的《借支單》予以采信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1.嘉億公司向法庭提交的《借支單》中有3份沒有實際履行,即2013年9月30日金額為100萬元的《借支單》、2013年11月30日金額為300萬元的《借支單》、2014年1月29日金額為50萬元的《借支單》,金額共計450萬元。這3份《借支單》系重復出具。其原因是,嘉億公司先要求單努文簽一張《借支單》,后因實際支付的金額與《借支單》的金額不一致,又要求單努文補簽另外一張,因此同一天出具的《借支單》有一張和轉賬憑證相吻合,另一張沒有轉賬憑證。2.原審法院以沒有其他支付憑證印證的《借支單》作為付款依據(jù)不當。寶濟公司從未以現(xiàn)金方式領取工程款,嘉億公司支付巨額現(xiàn)金卻不要求寶濟公司出具收款憑證不符合常理和交易習慣。(三)原審判決認定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和計算起始時間與合同約定不符,屬于認定事實錯誤。1.雙方在合同中對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作出了約定,發(fā)包人不按合同的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應每日按逾期支付進度款部分的千分之三支付違約金,工期順延。本案中,寶濟公司主動將違約金的計算標準下調至按年利率24%計算,依法依約有據(jù),但原審判決認定違約金的計算標準為每日萬分之四,違反了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損害了寶濟公司的合法利益。截止2013年12月31日,嘉億公司拖欠寶濟公司工程進度款1800余萬元,之后僅支付了700余萬元,至今尚欠1100余萬元。寶濟公司僅主張按8282778元為基數(shù),從2014年1月1日起算逾期付款違約金,屬于主動放棄部分權利,應得到支持。2.嘉億公司分別存在拖欠工程進度款和工程結算款的違約行為,均應承擔逾期付款違約金。3.原審判決以規(guī)范工程款利息的法律規(guī)定來確定本案的違約金計付時間,從結算款的角度以工程款結算之日作為計付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起始日,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四)原審判決不支持雙方約定的40萬元利息補償金是錯誤的。2013年10月22日,嘉億公司承諾補償寶濟公司2013年10月、11月兩個月的利息損失共40萬元,雙方簽訂了《補充協(xié)議》予以確認。該40萬元利息補償金系雙方意思表示一致達成,與寶濟公司在本案中主張的逾期付款違約金不矛盾。(五)原審判決不支持寶濟公司停工期間的經濟損失是錯誤的。嘉億公司逾期付款的違約行為導致工程停工,造成寶濟公司鋼管腳手架租金和留守人員工資損失,嘉億公司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六)原審判決認定363643.73元水電費系案涉工程建設產生的費用并在應付工程款中扣減是錯誤的。嘉億公司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賀州市總工公會2141賬戶水費、電費繳費清單中載明的363643.73元水電費用并非案涉工程建設所產生,不應扣除。(七)工程質量保證金應判決一并返還。鑒于嘉億公司已經事實上控制了施工現(xiàn)場及在建工程,案涉施工合同也已被解除,工程質量保證金不應從應付工程款中扣除,本案應判決嘉億公司一并支付工程質量保證金。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對本案依法再審。
嘉億公司提交意見稱:(一)《收據(jù)》內容已經雙方對賬,寶濟公司委派的工程項目負責人單努文在《收據(jù)》上簽字確認,又有15張《借支單》、2張現(xiàn)金支付憑證與之印證,其內容屬實,能夠證明單努文代寶濟公司收取了18521440元工程款的事實。嘉億公司從未自認該《收據(jù)》系其單方作出。(二)2013年9月30日的100萬元的《借支單》、2013年11月30日的300萬元的《借支單》、2014年1月29日的50萬元的《借支單》上有單努文及徐容寧的簽名,2015年8月3日又經對賬確認,3張《借支單》所涉的450萬元已實際支付。寶濟公司在一審中提交的《上海寶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關于訴訟請求各款項計算說明》中已認可于2013年11月30日收到嘉億公司支付的現(xiàn)金300萬元,嘉億公司也提供了從銀行提取部分資金的銀行流水記錄,能夠證明2013年11月30日的《借支單》所涉的300萬元已支付的事實。2014年1月29日的《借支單》所涉的50萬元系以現(xiàn)金支付項目管理人員徐容寧,用于發(fā)放民工工資。本案不存在重復出具《借支單》的事實。(三)嘉億公司不存在違約行為,寶濟公司主張逾期付款違約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案涉工程系受賀州市城市規(guī)劃的影響等原因停止施工,雙方已確認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協(xié)議解除。寶濟公司沒有履行“包工包料總承包”的合同義務,又霸占施工場地拒絕結算,構成根本違約。寶濟公司起訴時還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支付工程款的條件,雙方在結算時也沒有涉及違約責任。寶濟公司要求嘉億公司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沒有依據(jù)。(四)寶濟公司要求嘉億公司支付40萬元利息補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雙方于2016年1月8日、1月16日對工程進行了結算,重新確認了工程款。寶濟公司在二審時沒有主張該40萬元利息補償金,其再審提出此主張既不符合法定程序,也缺乏依據(jù)。(五)寶濟公司主張停工期間的經濟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寶濟公司不存在停工損失,其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已經實際發(fā)生了相應停工損失,如果有,該損失也是寶濟公司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應由其自行承擔。(六)寶濟公司是“包工包料總承包”,嘉億公司墊付的水電費應在工程款中予以扣除。(七)寶濟公司要求改判工程質量保證金一并返還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本院認為,結合寶濟公司的申請再審事由和原審查明的事實,本案爭議焦點為:(一)原審判決對嘉億公司欠付工程款數(shù)額的認定是否正確;(二)原審判決對嘉億公司違約責任的認定是否適當。
一、關于原審判決對嘉億公司欠付工程款數(shù)額的認定是否正確的問題
關于3份《借支單》所涉的450萬元是否實際支付的問題。經審查,該3份《借支單》均經寶濟公司委派的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簽字確認,嘉億公司能夠提供部分銀行轉賬或取現(xiàn)的憑證予以佐證,且2015年8月3日單努文與嘉億公司對賬時對該3份《借支單》予以認可,寶濟公司在一審中亦對2013年11月30日收到嘉億公司支付的300萬元現(xiàn)金的事實予以認可,故寶濟公司主張該3份《借支單》所涉款項實際未支付,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單努文出具的《收據(jù)》能否作為結算依據(jù)的問題。經審查,寶濟公司授權單努文辦理寶濟公司駐桂單項承接工程項目的有關事宜,單努文代表寶濟公司與嘉億公司簽訂了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相關補充協(xié)議。案涉工程施工過程中,單努文作為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多次從嘉億公司處預支、領取工程款并代表寶濟公司與嘉億公司對工程造價進行結算,嘉億公司有理由相信單努文有收款、委托付款及進行結算的代理權。故2015年8月3日單努文向嘉億公司出具《收據(jù)》,確認收到工程款18521440元,該行為的法律后果應由寶濟公司承擔,二審法院將《收據(jù)》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jù)并無不當。
關于水電費是否應予抵扣的問題。依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相關約定,案涉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水電費應由寶濟公司承擔。嘉億公司為證明其為案涉工程墊付水電費的事實,在一審中提交了“賀州市總工會2141賬戶”繳納水電費清單及發(fā)票等證據(jù)。寶濟公司對相關證據(jù)予以認可,僅主張雙方在結算時約定水電費由嘉億公司承擔?,F(xiàn)寶濟公司申請再審主張相應水電費并非用于案涉工程,但其對此主張未能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也不能提供相反證據(jù)推翻嘉億公司墊付了水電費的事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對于該申請理由,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工程質量保證金是否應予扣除的問題。根據(jù)《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專用條款第26條及《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書》第二條的約定,工程款的3%作為工程質量保證金,待保修期滿經發(fā)包人復檢無質量問題后30天內陸續(xù)返還給承包方。鑒于本案一審審理過程中案涉建設工程尚未竣工交付,故原審判決根據(jù)合同約定在應付工程款中扣除相應的工程質量保證金,并無不當。
二、關于原審判決對嘉億公司違約責任的認定是否適當?shù)膯栴}
關于逾期支付工程款的違約金應如何認定的問題?!督ㄔO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條款第26.1款約定:“在確認計量結果后14天內,發(fā)包人應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進度款)”。案涉工程的2#樓和3#樓分別于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6日完成屋面封頂,但雙方并沒有即時對工程量進行結算,計量結果并未確定,故寶濟公司主張從2014年1月1日起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申訴理由不能成立。由于雙方遲至2016年1月8日、1月16日才對寶濟公司已完成的工程量進行結算,且《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專用條款第35.1條對于逾期支付工程款約定:“發(fā)包人不按通用條款第33.3款約定,發(fā)包人應每日按總價款的萬分之四向乙方支付違約金,直至結算付清余款為止”。故二審判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及第十八條“利息從應付工程款之日計付……”的規(guī)定,認定逾期付款違約金從結算之日起每日按欠付工程款的萬分之四的標準計付,并無不當。
關于40萬元利息補償金是否應予認定的問題。雖然雙方在《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了利息補償金,但2016年1月8日、1月16日雙方進行了結算,重新確定了嘉億公司應支付的工程款,故原審判決對寶濟公司主張的利息補償金不予支持亦無不當。關于停工損失是否應予認定的問題。寶濟公司主張因嘉億公司逾期付款導致工程停工,造成架管租金、留守人員工資等損失,但寶濟公司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上述經濟損失已實際發(fā)生,故該申請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寶濟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海寶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高燕竹
審判員 江顯和
審判員 肖 芳
二〇一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法官助理王智鋒
書記員黃慧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