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被告:金昌奔馬農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住。住所地: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qū)金昌市河西堡鎮(zhèn)河雅路**/div>
法定代表人:杜德海,該公司董事長。
再審申請人甘肅甕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甕福公司)因與被申請人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現(xiàn)債權受讓人,以下簡稱長城公司。原債權人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昌河西堡支行,以下簡稱農行河西堡支行),一審被告甘肅豐盛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盛公司)、甘肅金昌化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化集團)、金昌奔馬農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馬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8)最高法民終3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甕福公司申請再審稱,原審判決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之情形,應予再審,請求就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甘民初124號、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終350號民事判決進行再審。事實和理由如下:一、原審判決對農行河西堡支行與豐盛公司之間簽署的借款合同以及貸款金額、已歸還本金金額事實認定不清。原審判決認定由甕福公司證明62010420110000087號《固定資產借款合同》(以下簡稱87號合同)的存在舉證責任分配錯誤。62010420110000094的《固定資產借款合同》(以下簡稱94號借款合同)項下豐盛公司歸還7000萬元貸款本金后,尚欠農行河西堡支行貸款本金2億元。二、農行河西堡支行、豐盛公司采取欺詐手段使甕福公司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擔保。其一農行河西堡支行和豐盛公司隱瞞了雙方之間存在多份借款合同的事實;其二農行河西堡支行和豐盛公司提供給甕福公司的94號借款合同中未附《中國農業(yè)銀行對公貸款還款計劃附表》并在隱瞞實際貸款期限的情況下讓甕福公司董事會作出同意給豐盛公司5年期3億元貸款提供保證擔保的決議;其三農行河西堡支行和豐盛公司為促成雙方之間3億元固定資產貸款業(yè)務存在虛高評估抵押物土地使用權和鐵路專用線價值的情況,并以此騙取甕福公司為該筆貸款提供擔保;其四農行河西堡支行與豐盛公司串通變更豐盛公司貸款本金還款時間加重了甕福公司的擔保責任。三、農行河西堡支行明知甕福公司就案涉擔保事項未形成股東會決議的情況下即與甕福公司簽署保證合同,該保證合同因非甕福公司真實意思的表示應屬無效。
長城公司答辯稱,請求維持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民終350號民事判決,駁回甕福公司的再審請求。事實和理由如下: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首先,案涉雙方不存在簽署多份借款合同的情形,只有一份編號為94號借款合同;其次,農行河西堡支行向豐盛公司發(fā)放3億元貸款,均為94號借款合同項下約定的借款,案涉《董事會決議》《保證合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協(xié)議》明確約定為94號借款合同項下約定的借款3億元提供擔保,其意思表示明確。二、農行河西堡支行不存在欺詐行為。首先甕福公司稱農行河西堡支行與豐盛公司惡意串通,采取欺詐手段使其為豐盛公司提供擔保與事實不符。其次,甕福公司指責農行河西堡支行未盡到對本案抵押物評估價值的審查義務,放大貸款風險,與本案事實不符。三、甕福公司簽署的擔保文件真實、合法、有效。首先,根據(jù)我國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公司章程是企業(yè)內部規(guī)范,只能約束和規(guī)范公司內部管理和經營行為,不能約束和對抗第三人。其次,縱觀我國各相關法律規(guī)定,目前并沒有法律規(guī)定違反公司章程,能夠導致對外提供的擔保合同無效的規(guī)定。再次,甕福公司簽訂案涉《保證合同》系經董事會決議,其簽訂合同的行為屬真實意思表示。最后,甕福公司明知對外擔保應出具《股東會決議》卻出具《董事會決議》的行為,充分說明了其自始至終欺騙農行河西堡支行和本案其他當事人的惡意。因此,甕福公司與農行河西堡支行訂立的《保證合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協(xié)議》合法有效。四、甕福公司應當承擔本案的擔保責任。本案所涉《固定資產借款合同》《保證合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協(xié)議》《抵押合同》為農行河西堡支行與豐盛公司、金化集團、奔馬公司、甕福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且已實際履行。保證人金化集團、奔馬公司、甕福公司對豐盛公司的借款本息、本案所有訴訟費用負有連帶清償責任。
一審被告豐盛公司、金化集團、奔馬公司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
本院經審查認為,甕福公司申請再審請求均不能成立,理由如下:
一、本案是否存在87號借款合同以及甕福公司承擔保證責任范圍的問題。(一)關于農行河西堡支行與豐盛公司之間是否存在87號借款合同的問題。農行河西堡支行于2011年12月15日與豐盛公司簽訂94號合同,約定借款金額為3億元,總借款期限6年。案涉九份借款憑證所發(fā)放的貸款金額共計為3億元,與94號合同約定的借款金額一致。同時,九次發(fā)放貸款的時間亦符合94號合同約定的內容。鑒于豐盛公司明確表明其已經歸還的7000萬元款項均系歸還案涉94號合同項下的貸款,以及包含載有87號合同字樣的借款憑證項下的3000萬元,且上述事實與債權人農行河西堡支行在一、二審訴訟中關于“出現(xiàn)87號合同字樣系銀行系統(tǒng)自動生成號,實際并不存在87號合同”的辯稱相互印證,故原審判決對載有87號合同的字樣以及94號合同附件《還款計劃附表》及《抵押合同》出現(xiàn)有關87號合同的表述尚不足以證明本案借款中存在87號合同的認定并無不當。此外,案涉各方當事人均未向原審法院提交其所主張的存在87號合同文本的證據(jù),甕福公司亦未在再審審查過程中提交有證明力的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更為重要的是一審法院調取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甘肅省分中心出具的《甘肅豐盛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酒髽I(yè)信用報告》顯示,豐盛公司和農行河西堡支行除94號合同外,并無其他合同。故甕福公司關于存在87號借款合同的再審主張,本院不予采信。(二)甕福公司承擔保證責任范圍的問題。債權人農行河西堡支行及借款人豐盛公司均認可案涉借款均已分批發(fā)放至豐盛公司,且該事實與發(fā)放借款的九份借款憑證相互印證。鑒于甕福公司在案涉《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甕福公司系為豐盛公司94號合同項下的3億元借款提供擔保,故原審判決關于貸款本金金額為3億元的認定亦無不當。此外,案涉借貸雙方均予以認可債務人豐盛公司已經歸還的7000萬元款項均系歸還案涉94號合同項下的貸款,且包含載有87號合同字樣的借款憑證項下的3000萬元。故原審法院對已歸還本金數(shù)額7000萬元,尚欠2.3億元尚未歸還的事實認定,有事實依據(jù)。故甕福公司關于原審判決其承擔保證責任范圍有誤的再審主張,本院亦無法采信。
二、甕福公司是否受欺詐而簽訂保證合同問題。甕福公司為《借款合同》提供擔保而簽訂的《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甕福公司系為豐盛公司94號合同項下的3億元借款提供擔保,原審判決據(jù)此認定甕福公司提供擔保的意思表示明確以及在甕福公司無充分證據(jù)證明其系受欺詐的情形下簽訂合同,該《保證合同》應屬合法有效,并無不當。再審審查期間甕福公司亦無證據(jù)證明關于94號借款合同中未附《中國農業(yè)銀行對公貸款還款計劃附表》及存在隱瞞實際貸款期限的情況。此外,甕福公司未能提出有效證據(jù)證明本案涉及的經過有行業(yè)資質的專業(yè)機構作出的抵押物價值評估的違法性,故其關于農行河西堡支行和豐盛公司為促成雙方之間3億元固定資產貸款業(yè)務,存在虛高評估抵押物土地使用權和鐵路專用線價值的情況,并以此騙取甕福公司為該筆貸款提供擔保的主張,無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故甕福公司關于案涉《保證合同》存在欺詐的再審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案涉保證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甕福公司簽訂案涉《保證合同》系經董事會決議,應視為其簽訂合同的行為屬其真實意思表示。此外,公司章程系內部自治性的規(guī)定,原審法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八十五條關于“營利法人的權力機構、執(zhí)行機構作出決議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法人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法人章程的,營利法人的出資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決議,但是營利法人依據(jù)該決議與善意相對人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受影響”的規(guī)定,認定案涉保證合同有效并無不當。故甕福公司以其公司章程有關于“對外擔保須經公司股東會同意”規(guī)定,而請求法院認定甕福公司對外簽訂的《保證合同》無效不能得到支持。故甕福公司關于保證合同因非甕福公司真實意思的表示應屬無效再審請求,亦無法得到本院支持。
綜上,甕福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甘肅甕?;び邢挢熑喂镜脑賹徤暾垺?/div>
審判長 虞政平
審判員 何 波
審判員 張能寶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九日
書記員 趙鹿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