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169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尚某電力控股有限公司(SuntechPowerHoldingsCo.,Ltd.)。注冊地:開曼群島大開曼島喬治城南教堂大街阿格蘭屋309GT信箱(POBox309GT,UglandHouse,SouthChurchStreet,GeorgeTown,GrandCayman,CaymanIsland)。
代表人:莊日杰,該公司清算人。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挽濤,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夏志毅,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尚某電力投資有限公司(SuntechPowerInvestmentPte.Ltd)。住所地:新加坡共和國淡馬錫林蔭大道6號新達域第四大廈#29-00(6TemasekBoulevard#29-00,SuntecTowerFour,Singaporek,038986)。
代表人:柏云,該公司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宇,北京尚公(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璟,上海市友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尚某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某控股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尚某電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某投資公司)企業(yè)借貸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滬民終337號民事判決(以下簡稱原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尚某控股公司向本院申請再審,請求:撤銷原判決,改判支持其全部訴訟請求,本案訴訟費用由尚某投資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一)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1.原判決認定“雙方往來文件和財務憑證也未將系爭款項記載為借款”,缺乏證據(jù)證明。第一,尚某投資公司截至2010年12月31日和2011年12月31日的經(jīng)審計的董事及財務報告記載“除另有說明外,公司間的債項結余均無擔保、無利息,且[債權人]隨時可以要求償還?!钡诙心惩顿Y公司重組后,其母公司順風光電國際有限公司披露的公告顯示,無錫尚某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尚某公司)的會計師報告合并了尚某投資公司的財務報表,2010年至2012年期間存在的“應付關聯(lián)方款項”于破產(chǎn)重組過程中改記為“應付前關聯(lián)方款項”,并記入“流動負債”項下。第三,根據(jù)2008年的財務賬簿節(jié)選,案涉款項記載為“O/R(aliated)[其他應收款]-代Singapore支付揚州尚某增資款”。與之對應,尚某投資公司在財務賬簿中也將案涉款項記載為“其他應付款”,并在一審庭審中承認系爭款項記載的事實。2.原判決認定“本案系爭款項是尚某集團內部走賬的投資款、雙方之間并不存在借貸合意”,缺乏證據(jù)證明。第一,揚州尚某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登記股東為尚某投資公司,尚某控股公司未以股東的身份增資、行使股東權利、分配利潤。第二,尚某控股公司與尚某投資公司之間沒有代持股權的意圖。第三,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案例,沒有借款合同也可以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認定當事人之間成立事實上的借貸關系。3.原判決認定“系爭款項在2008年7月即已匯入尚某投資公司,至2014年6月尚某控股公司提起本案訴訟,在長達近六年的時間,尚某控股公司從未向尚某投資公司主張過還本付息,而尚某投資公司亦未向尚某控股公司歸還任何款項,這顯然不符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常理和交易習慣”,缺乏證據(jù)證明。2008年至2013年期間,作為關聯(lián)公司,尚某控股公司未向尚某投資公司主張還本付息并不違背常理。4.原判決認定雙方人格混同,缺乏證據(jù)證明。法人人格否認適用于債務人欲利用關聯(lián)關系逃避債務的情形,并不適用于關聯(lián)企業(yè)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二)本案一審法院立案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尚未生效,原判決適用該規(guī)定第二條、第十七條作為裁判依據(jù),適用法律錯誤。
尚某投資公司提交意見稱:(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1.尚某投資公司一、二審期間提交的證據(jù)足以證明雙方之間缺乏借貸合意。2.尚某控股公司和尚某投資公司均未在往來文件和財務憑證中將案涉款項記載為借款,且尚某控股公司在長達數(shù)年的時間內未主張還本付息。(二)原判決適用法律正確。1.尚某控股公司提起本案訴訟后,一審法院于2014年12月9日以不方便管轄為由駁回了尚某控股公司的起訴,二審法院于2016年6月12日作出裁定,指令一審法院審理本案。本案屬于《規(guī)定》施行后確定由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規(guī)定》適用于本案。2.《規(guī)定》只是對尚某控股公司主張成立借款合同關系的舉證責任的細化,與此前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并不沖突。綜上,請求駁回尚某控股公司的再審申請。
本院認為:本案系當事人申請再審案件,應當圍繞尚某控股公司申請再審的理由是否成立進行審查。根據(jù)尚某控股公司的再審申請理由,本案應審查原判決認定案涉款項為投資款是否缺乏證據(jù)證明以及原判決是否適用法律錯誤。
關于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jù)證明問題。本案中,尚某控股公司主張與尚某投資公司之間存在借款關系,并提供了銀行的劃款通知,證據(jù)了款項支付的事實。尚某投資公司對收到系爭款項沒有異議,但認為該款項是尚某集團內部投資款的資金移轉,并非借款。原判決結合尚某集團內部的股權架構、內部決策及人事任命以及案涉款項的來源、用途及資金流向,認定案涉款項的劃撥調用、最終用途以及整個流轉過程均是尚某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施正榮的意志。結合雙方當事人曾經(jīng)同屬尚某集團的關聯(lián)關系,特別是將系爭款項的流轉置于尚某集團作為一家跨國企業(yè)集團之投資及運營的特殊背景下考量,原判決認定尚某控股公司將款項匯入尚某投資公司,并非為了尚某投資公司單純的增資需要,其根本目的是尚某集團對其境內制造業(yè)實體的擴大再生產(chǎn)和追加投資,尚某投資公司只是作為尚某集團的代持股公司和資金融通平臺而經(jīng)手涉案款項,具有事實依據(jù)。
2013年3月,無錫尚某公司進入重整。同年5月15日,尚某控股公司、案外人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PowerSolarSystemCo.,Ltd,以下簡稱太陽能公司)與無錫尚某公司之間簽訂多份關聯(lián)公司債權轉讓協(xié)議,對包括雙方在內的尚某集團六家關聯(lián)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進行重整。同日,太陽能公司還與無錫尚某公司簽訂了《股份轉讓協(xié)議》,將其持有的尚某投資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無錫尚某公司。根據(jù)《第1號關聯(lián)公司債權轉讓協(xié)議》,截至2013年3月31日,尚某投資公司欠尚某控股公司總額為270690425.05美元欠款。該協(xié)議附件所列欠款明細未包含案涉款項。而根據(jù)2017年4月24日太陽能公司清算人莊日杰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所作誓詞,案涉款項被記載于太陽能公司的財務賬冊上。尚某控股公司申請再審亦認可,截止2011年12月31日尚某投資公司應付太陽能公司288602584.12美元,該款項包含案涉本息13690234.84美元。即使按照尚某控股公司的上述意見,案涉款項性質為債權,其權利主體已經(jīng)于2011年12月31日變更為太陽能公司,尚某控股公司于2014年提起本案訴訟,亦非適格主體。
關于本案是否存在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通知》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施行后,尚未審結的一審、二審、再審案件,適用《規(guī)定》施行前的司法解釋進行審理。2015年9月1日該《規(guī)定》施行時,本案尚未審結,故本案不應適用《規(guī)定》。原判決適用《規(guī)定》第二條、第十七條確有不妥,本院予以指出??紤]到《規(guī)定》第二條、第十七條僅系就民事訴訟法有關起訴條件和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針對借款合同的具體情形,所作的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其內容并未超出民事訴訟法相關規(guī)定的范疇,故原判決并不存在因適用該《規(guī)定》而導致判決、裁定結果錯誤的情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條之規(guī)定,太陽能公司有關本案適用法律錯誤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尚某控股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尚某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陳宏宇
審判員 郭載宇
審判員 李桂順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法官助理許英林
書記員丁一(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