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147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剛,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沈陽分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夢旦,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沈陽分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沈陽華航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北海街**號。
法定代表人:趙鵬,該公司經(jīng)理。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王振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
再審申請人張某某因與被申請人沈陽華航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航公司)、王振宇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遼民終75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張某某申請再審稱,(一)二審改判被申請人償還欠款本金2050萬元、認定案涉1800萬元協(xié)議和3825萬元賬務協(xié)議不是通過清算形成的債權債務協(xié)議,明顯錯誤。從賬務協(xié)議的名稱、款項金額、償還欠款方式、期限等能夠確認該協(xié)議系雙方清算協(xié)議的性質及該3825萬元客觀真實存在,并由被申請人承擔償還責任。(二)411萬元混凝土款、2009年6月4日300萬元借款、2009年9月7日100萬元借款、400萬元商砼款、360萬元餐卡均包括在2012年11月13日清算后簽署的3825萬元賬務協(xié)議中,二審法院對此不予審理,違反了最高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規(guī)定第15條但書條款的規(guī)定,應予糾正。(三)二審判決采用雙重標準,通過杜撰申請人、被申請人主張的方式,對1800萬元協(xié)議和3825萬元賬務協(xié)議均作出對申請人不利的認定,減少認定欠款本金1825萬元,明顯錯誤。(四)二審判決認定賬務協(xié)議解除,不僅事實認定錯誤,更超出了申請人訴訟請求的范圍。(五)二審判決以“申請人未提供原始、完整錄音證據(jù)載體”為由,排除申請人舉證的雙方對賬錄音證據(jù),沒有任何依據(jù)。(六)被申請人應就全部欠款自發(fā)生之日按照年利率24%向申請人支付欠款利息,直至清償完畢。(七)王振宇應當就本案欠款本息與華航公司共同承擔償還責任。本案各筆欠款均是申請人與王振宇協(xié)商辦理,其中3025萬元直接支付至王振宇個人賬戶,王振宇個人與華航公司的資產(chǎn)存在混同。(八)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提交了新證據(jù)并當庭舉證、質證,二審判決卻論述“雙方均未提交新證據(jù)”,明顯錯誤。張某某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被申請人華航公司、王振宇均未提交意見。
本院認為,華航公司與張某某于2012年11月13日達成的賬務協(xié)議的性質以及案涉借款本息的數(shù)額,系本案的基本事實。原審判決對上述基本事實認定不清,對于商砼款等不予審理亦缺乏法律依據(jù)。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一、指令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本案;
二、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zhí)行。
審判長 宋春雨
審判員 余曉漢
審判員 丁俊峰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孫勇進
書記員曹美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