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深圳市國融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原港豐房地產開發(fā)(深圳)有限公司],住,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蛇口中心路致遠大廈**座**樓/div>
法定代表人:胡雯婷,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江燕,該公司員工。
原審第三人: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原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廣州辦事處),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東風東路**-**號東峻廣場**、**座**、**、**樓**座**樓。
負責人:陳明,該公司總經理。
原審第三人:長城融資擔保有限公,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華富街道深南大道**號國際創(chuàng)新中心**座**-**樓樓。
法定代表人:王作民,該公司總經理。
再審申請人洋浦建豐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浦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天津市裕豐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豐隆公司)、深圳市國融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原港豐房地產開發(fā)(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豐公司)、原審第三人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原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廣州辦事處)(以下簡稱長城資產廣東公司)、長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擔保公司)債權債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粵民終128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洋浦公司申請再審稱,(一)根據洋浦公司提交的工商信息資料顯示,裕豐隆公司、長城擔保公司、港豐公司是集案涉?zhèn)鶛嗳?、擔保人(另案的擔保資金占用費)、債務人為一體的利益關聯公司。(二)第一次債權轉讓中,案涉?zhèn)鶛噢D讓后簽訂的《債務重組協議》實際已轉為高利貸性質,既違反了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確定的利息,又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不良債權轉讓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紀要》)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發(fā)(2009)19號<會議紀要>若干問題的請示之答復》的規(guī)定,因此《債務重組協議》約定的利息條款應為無效條款。港豐公司重組后,受讓人依法不應再收取利息,多支付的利息金額應予以退還。(三)長城擔保公司在簽訂《到期收購協議書》之前即因另案已掌控港豐公司所有公章、財務章等印鑒及銀行賬戶。在第二次債權轉讓后,長城擔保公司既充當了債權人,又是港豐公司另案的擔保人,更利用已掌控港豐公司所有公章、財務章等印鑒的條件,違背《印章監(jiān)管協議書》約定,侵害港豐公司和實際投資人和真正的股東港豐集團權益。具體表現為:1.當港豐公司賬戶上的余額足以還清案涉?zhèn)鶆諘r,長城擔保公司無視港豐公司要求,在未經港豐公司授權人何建華、田獅雄共同簽字批準的情況下,將港豐公司要求歸還案涉?zhèn)鶛嗟馁Y金違規(guī)轉付至第三人名下和用于償還長城擔保公司不合法的罰金、擔保費等;2.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同意在《債務重組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前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簽署債權轉讓協議,收購該不良資產以償還債務,但因長城資產廣東公司、長城擔保公司和深圳國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融控股公司)刻意阻撓收購不成。由此可見,《債務重組協議》不能履行完全是由長城擔保公司和國融控股公司的惡意阻撓所導致,該利息事實上已經被免除;3.當港豐公司賬戶上的余額足以還清案涉?zhèn)鶆?,且港豐公司于2013年6月12日發(fā)出《緊急付款告知函》給長城擔保公司,要求在通知發(fā)出2日內向長城擔保公司支付案涉?zhèn)鶛噢D讓款本息合計28118831.2元,并告知支付后案涉?zhèn)鶛噢D讓款本息已全部履行完畢時,因長城擔保公司與港豐公司惡意串通,以及港豐公司因公司公章、財務章、銀行賬戶被長城擔保公司掌控,港豐公司無法自主付款,導致長城擔保公司違法將港豐公司資金劃給自己或他人,并冠名為擔保費等各種違法費用,港豐公司本應履行完畢的債務未能履行。對此,《印章監(jiān)管協議書》中指定的港豐公司授權人、審批人及洋浦公司均不認可。之后,長城擔保公司與裕豐隆公司串通,通過掛牌拍賣,使有利益關聯的裕豐隆公司受讓了不存在的債權,以此達到霸占港豐公司并損害洋浦公司合法權益的目的。因此,原一、二審法院判決由抵押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錯誤。(四)第二次、第三次債權轉讓無效,洋浦公司無須承擔抵押擔保責任。1.兩次債權轉讓均違反了《紀要》第六條第三、四、六、七、八項“與受讓人惡意串通轉讓不良債權的”等規(guī)定。2.貸款形成的債權及其他權利只能在具有貸款業(yè)務資格的機構之間轉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七十九條關于合同債權轉讓的規(guī)定,兩公司無權受讓長城資產廣東公司的不良債權。3.在長城資產廣東公司2012年5月29日收購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建行深圳分行)債權之前,長城擔保公司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于2012年5月10日就惡意串通簽署《到期收購協議書》。由于《債權轉讓協議》為無效協議,洋浦公司依法無須再承擔抵押擔保責任。但是,長城擔保公司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卻在未告知抵押擔保人且未征得其同意的情況下,違規(guī)將抵押權人由長城資產廣東公司變更為長城擔保公司。4.長城擔保公司原法定代表人陳建新同時擔任國融控股公司法定代表人,而該公司系裕豐隆公司全資子公司;長城擔保公司工作人員李菁擔任國融控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港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行為違反了《紀要》第六條第九項之規(guī)定。5.在第三次債權轉讓之前,港豐公司已將債務本息全部還清,長城擔保公司不擁有案涉?zhèn)鶛?,更不能再次轉讓。因為港豐公司2013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有足額的資金償還案涉?zhèn)鶆?,且公章、財務章、銀行賬號被長城擔保公司和國融投資公司控制無法自行付款,所以洋浦公司遞交的證據可證實港豐公司實際已償還完畢所欠債務。6.長城擔保公司的債權轉讓未向銀監(jiān)會或其派出機構報告,接受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管調查,違反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屬違法轉讓。7.裕豐隆公司的債權受讓行為并未有效送達洋浦公司,轉讓程序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而無效,且并未與洋浦公司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現有的抵押并未實際登記,故其依法不能請求對洋浦公司行使抵押權。(五)長城擔保公司和港豐公司惡意串通,謊稱債務已經清償完畢,正辦理解除抵押登記手續(xù),實際上將償還本案特定債權的資金用于償還長城擔保公司其他債權,侵害洋浦公司權益,抵押合同應依法無效,洋浦公司無須再承擔抵押擔保責任。1.港豐公司開發(fā)的港豐大廈已經對外銷售,回籠了大量資金,港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港豐集團承諾將資金用于清償洋浦公司抵押擔保的債務,但卻將該資金挪作他用。2.港豐公司在訴訟過程中主張支付3517萬元并非償還洋浦公司提供抵押擔保的債務與事實不符。(六)鑒于港豐公司被長城擔保公司、裕豐隆公司所控制,不能意思自治,應當追加港豐公司實際投資人和真正的股東港豐集團作為案件第三人參加訴訟。(七)2012年5月30日所簽的《債務重組協議》實際上已轉化為民間借貸協議,該協議約定的復利已達年利率34%,明顯是高利貸的利滾利性質。故《債務重組協議》約定的利息法院依法應不予支持。本案案涉?zhèn)鶛啾窘?5607444.69元,即便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民間借貸最高年利率24%來計算利息,自2012年4月7日計算至2013年4月16日利息應為5879388元,本息合計61486832.69元。而港豐公司已實際支付長城擔保公司款項81814631.85元。(八)建行深圳分行已對重組前的利息22624214.72元進行豁免,這也正是港豐公司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長城擔保公司簽署有關債務重組協議的先決條件和基礎,否則港豐集團控制下的港豐公司是不會放棄建行深圳分行低貸款利率而接受長城資產廣東公司高額利息簽署《債務重組協議》的,洋浦公司也不會同意簽署增加債務的抵押擔保協議。且在建行深圳分行將債權轉讓給長城資產廣東公司,長城資產廣東公司出價金額中亦可證實,并在后續(xù)2次債權轉讓的受讓人出價金中均未支付重組前利息可一一予以證實。但一、二審法院卻錯誤判決港豐公司仍應承擔已免除的重組前的利息22624214.72元。綜上,洋浦公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五項和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長城資產廣東公司述稱,長城資產廣東公司對案涉?zhèn)鶛噙M行收購、重組和處置的行為合法有效。長城資產廣東公司于2012年5月10日與長城擔保公司簽訂了《到期收購協議書》,約定若港豐公司不能于2012年9月30日前(含當日)完全清償重組債務本息時,由長城擔保公司向長城資產廣東公司收購該筆重組債權剩余本息。2012年5月29日,建行深圳分行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簽訂了《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合同》,建行深圳分行將其對港豐公司的債權轉讓至長城資產廣東公司。2012年5月30日,長城資產廣東公司與港豐公司、洋浦公司、何建華簽訂了《債務重組協議》及相關從合同,對該筆債權進行了重組。因港豐公司未能于2012年9月30日以前(含當日)完全清償重組債務本息,長城資產廣東公司于2012年10月26日與長城擔保公司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將對港豐公司的重組債權轉讓至長城擔保公司。長城資產廣東公司對案涉?zhèn)鶛嗟氖召?、重組及處置行為合法、有效。此外,長城資產廣東公司對原判決無異議。
本院經審查認為,(一)關于是否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的問題
第一,洋浦公司提交了港豐公司、裕豐隆公司、長城擔保公司等工商登記信息資料,擬證明裕豐隆公司、長城擔保公司、港豐公司是集案涉?zhèn)鶛嗳恕H?、債務人為一體的利益關聯公司?!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欺詐、脅迫、惡意串通事實的證明,以及對口頭遺囑或者贈與事實的證明,人民法院確信該待證事實存在的可能性能夠排除合理懷疑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北驹赫J為,首先,債權人、擔保人、債務人之間有股權等利益關聯,這并非法定的免除抵押擔保人責任的要件。其次,裕豐隆公司的債權系通過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交易而取得,而非裕豐隆公司與港豐公司雙方合意形成。因此,上述公司之間即便存在控股、委派法定代表人等情形,亦不能說明上述公司之間存在惡意串通且達到了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在洋浦公司未提交進一步證據對其主張予以佐證的情況下,其此項申請再審主張不成立。
第二,洋浦公司申請再審稱,港豐公司已實際支付長城擔保公司81814631.85元,且港豐公司實際已償還完畢所欠債務。并提交了洋浦公司致港豐公司、港豐集團函及復函、港豐公司支付建行深圳分行、長城資產廣東公司與長城擔保公司款項明細。本院認為,洋浦公司提交的上述證據中的中國建設銀行客戶專用回單顯示,2013年4月10日、2013年4月16日和2013年6月13日港豐公司向長城擔保公司支付了三筆共計3517萬元,均寫明為擔保費。因此,即使港豐公司已實際向長城擔保公司支付了81814631.85元,但扣除3517萬元擔保費,港豐公司亦未足額清償案涉?zhèn)鶛啵恃笃止敬隧椩賹徤暾堉鲝堃嗖怀闪ⅰ?/div>
(二)關于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證明的問題
首先,洋浦公司申請再審稱,長城擔保公司利用掌控港豐公司所有公章、財務章等印鑒的條件,使港豐公司有資金清償債務而不能清償,原判決認定抵押擔保人承擔保證責任錯誤。本院認為,長城擔保公司與港豐公司雖然簽訂了《印章監(jiān)管協議書》,但洋浦公司未提交進一步有效證據佐證長城擔保公司作為案涉?zhèn)鶛嗟膫鶛嗳舜嬖谄仁垢圬S公司無法清償案涉?zhèn)鶆盏那樾?。本案尚不能得出因印章監(jiān)管導致案涉港豐公司債務無法清償的結論,原判決關于現有證據不能證明長城擔保公司在重組期間實際控制、支配港豐公司并且阻礙港豐公司償還案涉?zhèn)鶛嗟恼J定并無不當。洋浦公司不能因此免除抵押擔保責任。
其次,洋浦公司申請再審稱,建行深圳分行已經對重組前利息22624214.72元予以豁免,否則港豐公司不會放棄建行深圳分行低貸款利率而接受長城資產廣東公司的高額利息而簽訂《債務重組協議》,原審法院也不應判決港豐公司承擔重組前利息。經查,根據建行深圳分行(甲方)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乙方)簽訂的《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合同》約定,建行深圳分行在轉讓案涉?zhèn)鶛鄷r并未免除案涉?zhèn)鶛嗟睦?。根據長城資產廣東公司(甲方)與港豐公司(乙方)、洋浦公司(丙方)、何建華(丁方)簽訂的《債務重組協議》,港豐公司在未履行完畢重組期限內的全部義務的情況下,應支付重組前利息22624214.72元。本案中,港豐公司未在約定期限內清償全部重組本金,即未履行完畢重組期限內的義務,故其應依約定支付重組前利息。原判決認定港豐公司仍欠重組前利息22624214.72元并無不當。洋浦公司的此項再審申請主張不能成立。
(三)關于原判決是否存在適用法律錯誤的問題
第一,洋浦公司申請再審主張第一次債權轉讓中的《債務重組協議》的利息條款應為無效條款。本院認為,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即使因利息約定過高導致過高部分利息約定無效,也不影響符合法定標準約定部分的效力。因此,對于案涉利息中合法的部分應認定有效。此外,本案中,《債務重組協議》中與利息相關的約定包括對重組債權本金在重組期限內產生的重組利息和重組前利息的利息的約定。對于前者,原判決已對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不予支持。對于后者,原判決認定不需再支付該重組前利息作為本金計得的利息。原判決上述認定依據充分,并無不當。洋浦公司關于《債務重組協議》的利息條款無效且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申請再審主張不成立。
第二,洋浦公司申請再審稱,第二、三次債權轉讓協議無效。本院認為,其一,認定合同無效需要具有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無效情形。對于洋浦公司所稱的貸款債權只能在有貸款業(yè)務資格的機構間轉讓、港豐公司已將債務本息還清、長城擔保公司的債權轉讓未向銀監(jiān)會或其派出機構報告、長城擔保公司與長城資產廣東公司在收購建行深圳分行債權之前簽署《到期收購協議書》屬惡意串通等主張,既無法律依據,亦無充分有效證據佐證,本院不予支持。第二,洋浦公司稱,裕豐隆公司的債權受讓行為因未有效送達洋浦公司而無效,不能訴請對洋浦公司行使抵押權。本院認為,合同法第八十一條規(guī)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庇纱丝芍?,我國法律采取從權利隨主債權轉移而自動轉移的原則,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從權利除外?!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guī)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并轉讓,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此可見,債權受讓人取得的抵押權系基于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并非基于新的抵押合同重新設定抵押權,故不因受讓人未及時辦理抵押權變更登記手續(xù)而消滅。因此,即使債權轉讓時未通知洋浦公司,抵押權仍應認定繼續(xù)有效。洋浦公司的此項再審申請主張不成立。
第三,洋浦公司申請再審稱,港豐公司已被長城擔保公司、裕豐隆公司控制,不能意思自治,應追加港豐公司實際投資人和真正股東港豐集團作為第三人參加本案訴訟。本院認為,港豐公司系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其投資人或股東只能基于投資關系或股權享有相關權益,洋浦公司并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港豐集團與本案的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且洋浦公司在原審訴訟中并未提出追加第三人的主張,故洋浦公司的此項申請再審主張不能成立。
此外,洋浦公司于再審申請書中雖提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三項、第五項申請再審,但并未說明判決中存在其主張的關于主要證據系偽造或需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具體情形,故其此項再審申請主張亦不能成立。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洋浦建豐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張穎新
審判員 奚向陽
審判員 高燕竹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盛強
書記員王天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