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1217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鐵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徐東大街**號。
法定代表人:黃曉波,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飛,湖北元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孟麗,湖北元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安徽鴻路鋼結(jié)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合肥市雙鳳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軍民,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江旺南,湖北鄂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中鐵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工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安徽鴻路鋼結(jié)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路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案,不服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鄂民終12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科工公司向本院申請再審稱,(一)原審判決未扣除科工公司和業(yè)主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完成工程量對應的工程款。一審中,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黃岡中院)委托鑒定機構對鴻路公司所施工工程造價進行鑒定,但鑒定機構出具的報告為整個宜昌市聯(lián)邦電纜有限公司超高壓電纜車間及機械車間鋼結(jié)構廠房工程造價。鑒于此,科工公司對鑒定報告予以認可,也未提出申請重新鑒定,但在一審、二審中多次提出應扣除非鴻路公司所做工程,一審、二審判決將涉案名稱為《關于宜昌市聯(lián)邦電纜有限公司超高壓電纜車間及機械車間鋼結(jié)構廠房工程造價鑒定報告》中的所有工程量均認定為鴻路公司施工,屬枉法裁判行為。(二)原審判決認定窩工損失1158277元的主要依據(jù)即2012年6月4日《工程(損失)簽證單》,系科工公司的一般工作人員簽收,但并不代表科工公司認可,另外業(yè)主方及監(jiān)理也沒有認可。該簽證單是鴻路公司單方制作,沒有其他資料印證,故其所列的窩工損失缺乏依據(jù)。(三)由業(yè)主代付的農(nóng)民工工資應計入科工公司已支付的工程款。此筆66.2萬元的工程款是業(yè)主為了社會安定和諧,主動幫被申請人代付農(nóng)民工工資,保障農(nóng)民工的權益的。劉兵作為鴻路公司的現(xiàn)場施工工人,在業(yè)主代付農(nóng)民工工資后,出具了三份收條,總金額為66.2萬元。一審、二審法院不認可劉兵是鴻路公司的施工人員,明顯有誤。(四)關于利息的起算點問題,鴻路公司于2013年3月29日移交了竣工資料,但直至2014年7月11日才齊全,竣工時間應認定為資料齊全后的十五日即2014年7月26日。而二審法院將雙方竣工資料移交日2013年3月29日作為工程交付之日并作為利息起算時間點,與實際竣工資料交付期及竣工日不符合。此外,在一審中鑒定人未出庭接受質(zhì)詢,二審判決對此表述錯誤;對于科工公司提交的相關新證據(jù),二審法院未組織雙方對此進行質(zhì)證,并且在判決書中也未提及。綜上,二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之規(guī)定,請求依法再審。
鴻路公司向本院提交意見稱:原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證據(jù)確實、充分。涉案鑒定報告與法院委托鑒定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不是對整個工程進行鑒定;涉案《工程(損失)簽證單》在性質(zhì)上屬于雙方就窩工損失達成的協(xié)議;關于由業(yè)主代付的農(nóng)民工工資,假設屬實也只能由業(yè)主向鴻路公司主張;涉案兩項工程的實際交付日即為2013年3月29日,二審判決將其作為利息的起算點正確;科工公司在二審中舉證嚴重逾期,二審法院理應不予采納。綜上,請求駁回科工公司的再審申請。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涉案鑒定報告是否包含科工公司和業(yè)主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完成的工程量;2.原審判決認定的窩工損失1158277元是否有相應的依據(jù);3.由業(yè)主代付的農(nóng)民工工資是否應計入科工公司已支付的工程款;4.涉案工程欠款的利息起算點如何認定。
關于涉案鑒定報告(即湖北中衡信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編號為鄂中衡信鑒造字[2015]第001號《關于宜昌市聯(lián)邦電纜有限公司超高壓電纜車間及機械車間鋼結(jié)構廠房工程造價鑒定報告》)是否包含科工公司和業(yè)主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完成的工程量。一審中,黃岡中院根據(jù)鴻路公司的申請,委托鑒定機構對鴻路公司所施工工程造價進行鑒定,而非對整個工程進行鑒定。且就鴻路公司所施工的工程范圍,鑒定機構先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詢問,最終以鴻路公司、科工公司均認可的竣工圖作為結(jié)算依據(jù)進行鑒定;后又和黃岡中院、鴻路公司、科工公司于2014年7月11日、8月21日進行了兩次共同勘察,對鴻路公司實際施工的項目進行了確定,對其實際未作的項目予以排除??乒す緝H從鑒定報告的名稱上推斷該報告是對上述工程的全部造價進行鑒定,與鑒定報告的形成過程和內(nèi)容不符,其要求從鑒定結(jié)果中扣減非鴻路公司所做工程對應的工程款缺乏事實依據(jù)。
關于原審判決認定的窩工損失1158277元是否有相應的依據(jù)。對于窩工損失的原因及金額,鴻路公司在提交的《工程(損失)簽證單》中予以說明,系業(yè)主方施工進展太慢導致,該證據(jù)能和科工公司的施工工期遲延相印證;科工公司的工作人員收到《工程(損失)簽證單》后在項目經(jīng)理意見欄簽字,且并未提出異議,因此原審判決對窩工損失1158277元予以認定并無不當。
關于業(yè)主代付的農(nóng)民工工資是否應計入科工公司已支付的工程款。因科工公司述稱的66.2萬元農(nóng)民工工資系由業(yè)主方代付,科工公司并無證據(jù)證明業(yè)主方將該款計入雙方間的已付工程款數(shù)額中,故不能認定該款項的支付與科工公司之間的關聯(lián)性,科工公司要求將該款從鴻路公司的應付工程款中予以扣減缺乏法律依據(jù)。
關于涉案工程欠款的利息起算點如何認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guī)定:“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付。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下列時間視為應付款時間:(一)建設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二)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jié)算文件之日;(三)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jié)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币蝤櫬饭九c科工公司于2013年3月29日就涉案的兩個工程竣工資料進行移交,并形成移交簽收單,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二審判決將實際施工人提交竣工資料之日即2013年3月29日作為工程交付之日,并作為工程款利息起算點有一定的法律依據(jù)。因涉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合同中關于最終驗收的約定,即發(fā)包方應自收到承包方竣工驗收報告和竣工資料之日起7日內(nèi)組織驗收,15日內(nèi)未驗收則視整體竣工驗收合格的條款,也一并無效,科工公司要求將竣工時間認定為鴻路公司提交竣工資料齊全的2014年7月11日之后的15日,即2014年7月26日,缺乏法律依據(jù)。
此外,科工公司并無證據(jù)證明涉案鑒定報告的鑒定程序嚴重違法或結(jié)論明顯依據(jù)不足;對于科工公司二審中新提交的相關證據(jù),二審法院鑒于科工公司提交時距一審立案已長達5年,且科工公司對此不能說明合理的理由,認定其屬于故意或重大過失逾期提供證據(jù),在對案件基本事實的認定不構成影響的情況下,不予采納并不予組織質(zhì)證,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科工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的規(guī)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中鐵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包劍平
審判員 杜 軍
審判員 謝 勇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劉平安
書記員袁正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