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第三人:北京中石大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住,住所地北京市昌平區(qū)昌平鎮(zhèn)科技園區(qū)創(chuàng)新路**號**號樓**層**-**/div>
法定代表人:鮑明蘭,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成民,北京融開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元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北京中科聯(lián)華石油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研究院)及一審第三人北京中石大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大公司)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京民終58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新元公司申請再審稱,1.新元公司作為中石大公司的股東,認繳出資尚未到履行期限。2014年7月31日,中石大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將新元公司的認繳出資變更為500萬元,時間變更為2034年12月9日。中科研究院申請追加新元公司為被執(zhí)行人時,根據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新元公司出資尚未到履行期限。因此,股東未實際繳納未屆出資期限的注冊資本,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zhí)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新元公司不應被追加為被執(zhí)行人。2.2014年7月31日新修改的公司章程己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備案登記的公司章程具有社會公信力。中石大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在前,合同糾紛在后,在后的合同糾紛對新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不具有法律溯及力。本案一審、二審開庭審理時,應適用開庭審理時的公司章程。3.中石大公司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本案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zhí)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被執(zhí)行人存在財產不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的情形。綜上,新元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一、關于中石大公司是否存在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案涉?zhèn)鶆盏那樾?/div>
根據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中科研究院因與中石大公司合同糾紛一案,經北京市仲裁委作出(2016)京仲裁字第1411號裁決,確認中石大公司向中科研究院支付合同價款及違約金等一百余萬元。中科研究院依據生效仲裁裁決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一中院)申請執(zhí)行。在該案執(zhí)行程序中,中科研究院申請追加中石大公司的股東新元公司作為被執(zhí)行人,理由是中石大公司無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新元公司應在其未對中石大公司認繳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北京一中院作出(2018)京01執(zhí)異45號執(zhí)行裁定查明,2017年6月29日,(2017)京01執(zhí)38號之一執(zhí)行裁定載明,因被執(zhí)行人中石大公司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人中科研究院亦無法提供其他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線索,裁定終結針對案涉仲裁裁決的本次執(zhí)行程序。經執(zhí)行程序,中石大公司財產尚不足以清償案涉?zhèn)鶛?。本案一審審理期間,新元公司提交了權利人為中石大公司的兩份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及四份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但無論是中石大公司還是新元公司,均不能提供證據證明上述實用新型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實際價值,中科研究院亦不同意進行抵債,新元公司并未提供中石大公司有其他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線索,原審據此認定中石大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案涉?zhèn)鶆?,并無不當。新元公司關于中石大公司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的申請再審理由,缺乏證據支持,不能成立。
二、新元公司應否對中科研究院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xù)?!惫蓶|對公司的出資是公司法人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公司獨立承擔責任的基礎。現(xiàn)行《公司法》確定的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度,為股東出資賦予了更多地靈活性和自主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股東的出資義務可以當然或變相免除,特別是在可能存在公司股東利用注冊資本認繳制逃避出資義務、損害債權人權益等道德風險時,應當對股東在寬泛條件下出資行為合法性、合理性嚴格審查、從嚴把握。本案中,根據北京市一中院(2018)京01執(zhí)異45號執(zhí)行裁定及本案一審查明的事實,2014年3月7日,中科研究院與中石大公司簽訂案涉《技術服務合同書》時,中石大公司的工商登記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新元公司認繳10萬元,實繳0元,出資時間截止至2015年7月9日。2014年7月31日,即在案涉合同簽訂后的不到六個月,中石大公司公司章程修改,將中石大公司注冊資本由100萬元大幅增加至5000萬元,其中,新元公司認繳出資額由10萬元變更為500萬元,出資時間延后至2034年12月6日。直至2016年3月22日,新元公司仍未實繳任何出資額。新元公司在修改前的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出資期限屆滿時不僅未繳納出資,反而大幅增加認繳出資額并長期延長出資期限,在無證據證明中石大公司具有債務清償能力的情況下,上述行為客觀上對中科研究院債權的實現(xiàn)產生不利影響。中石大公司修改前的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新元公司的相關出資信息經過工商登記確認,具有公示公信效力,原審認定債權人中科研究院基于公示公信效力產生的信賴利益應予保護,并無不當。案涉交易發(fā)生后,中石大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對新元公司的注冊資本及出資期限進行了調整,但在后發(fā)生的事實不能作為中石大公司在先交易主觀認知的判斷因素。況且,公司章程關于寬限公司股東自身相關義務及加大債權人潛在風險的修改,不足以對抗債權人中科研究院對債務人原章程產生的合理信賴。原審綜合考慮中石大公司的履約能力、新元公司履行出資義務的實際情況、中科研究院的信賴利益應予保護等的情形,認定新元公司關于其不應對中科研究院承擔責任的主張不能成立,并無不當。
綜上,新元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萬 挺
審判員 張 純
審判員 潘 杰
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張聞
書記員 趙雅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