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不良債權追償糾紛再審民事判決書

2019-12-17 塵埃 評論0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9)最高法民再54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東路5號中商大廈5層01室。
法定代表人:陶曉峰,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飛,廣東智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夢玲,廣東智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珠江東路30號。
法定代表人:黃子勵,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錚,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曾銘,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達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銀行)金融不良債權追償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粵民終6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18年12月27日作出(2018)最高法民申6168號民事裁定,提審本案。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了本案。再審申請人匯達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黃飛、李夢玲,被申請人廣州銀行委托訴訟代理人袁錚、曾銘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匯達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廣州銀行于2002年3月14日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的函依法應當認定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具有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廣州銀行使用了“鑒于我行尚欠貴中心拆借資金本金7000萬元,利息1305.15萬元”的文字表述,清晰地體現了廣州銀行主動確認其尚欠拆借資金本金7000萬元及利息,且在函件中附有核算利息清單,系債務人向債權人核對貸款本息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7號)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債務人向債權人發(fā)出確認債務的詢證函的行為是否構成新的債務的請示的答復》(最高人民法院[2003]民二他字第59號答復),債務人主動向債權人發(fā)出征詢函核對貸款本息的行為,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從訴訟時效制度有關規(guī)定的變化看,應從保護債權人的角度去理解和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法律規(guī)范及司法解釋。(二)廣州銀行在函件中提出用其保證債權與所負7000萬元債務相互抵銷的提議并不影響其發(fā)函行為中所包含的確認債務的意思表示。廣州銀行提出雙方互負債權債務抵銷的提議是在確認7000萬元債務后,就如何清償債務作出的抵銷提議,其對債務履行方式的選擇并不影響確認債務的意思表示,恰恰證明其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有關司法解釋僅要求債務人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并未要求債務人“同意單方面”履行債務。二審法院認為廣州銀行“沒有同意單方面”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而錯誤認定廣州銀行不同意履行債務。(三)一、二審法院從公平角度判斷廣州銀行是否具有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對本案而言恰恰不公平。廣州銀行對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享有的是保證債權,除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主張保證債權外,還可向主債務人主張債權。廣州銀行的對外債權應另案主張,但二審法院直接在本案中認定廣州銀行保證債權已過期,剝奪了廣州銀行的權利,未確認廣州銀行是否獲得清償就對其意思表示進行推定亦不合理。匯達公司對廣州銀行享有的是無擔保的主債權,除了向債務人廣州銀行主張外,無其余主張債權的對象。由于雙方各自權利性質的不同,不應從廣州銀行是否可獲利益的角度去考量其是否具有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四)廣州銀行重新確認原債務,放棄了訴訟時效的抗辯權,使本案債務重新成為法律之債,應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五)廣州銀行從未向訟爭債權人主張過保證債權,保證債權已消滅,而本案債權人持續(xù)向其主張7000萬元的債務,其出于以最低代價終止雙方債權債務關系考慮,才在2002年回函要求用保證債權抵銷所負債務以終止債權人的追討。故依據相關規(guī)定,請求:1.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8)粵民終635號民事判決;2.改判廣州銀行立即向匯達公司清償貸款本金7000萬元及相應利息201729015元(本息合計271729015元,利息暫計至2017年3月31日,逾期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逾期貸款利率標準計算);3.廣州銀行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
廣州銀行辯稱:(一)案涉發(fā)函行為是主張案外保證責任的意思通知,不是確認訴爭債權的意思表示。廣州銀行提及訟爭債權,僅在于說明簽訂三方協(xié)議的內在理由,并主張以三方協(xié)議一次性解決三方的權利義務,但三方協(xié)議未能達成,就不存在廣州銀行同意履行訴爭債務的前提,也不存在雙方達成重新還款協(xié)議的事實。即使認定該函存在抵銷的意思表示,抵銷對于案涉自然之債也僅產生實際履行的法律效果,廣州銀行因擔保債權已經消滅而無法行使抵銷權,故不產生訟爭債務實際履行的法律效果。(二)根據有關規(guī)定,債務人對罹于訴訟時效之債享有時效抗辯權,而時效利益的放棄須以實際履行的事實行為或者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為要件?!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之規(guī)定,同樣要求債務人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而廣州銀行作出的意思通知不產生恢復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匯達公司在債權超過最長訴訟時效二十年臨界點后,卻主張對其自然之債予以法外保護,嚴重背離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三)原債權人一手策劃過橋拆借,卻逃避其對廣州銀行負擔的巨額案外保證責任,造成廣州銀行重大損失,匯達公司時過境遷后向廣州銀行主張已過訴訟時效之債,有違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綜上,原判決正確,請求予以維持,駁回匯達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匯達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廣州銀行立即向匯達公司清償貸款本金人民幣7000萬元及相應利息201729015元(本息合計271729015元,利息暫計至2017年3月31日,逾期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逾期貸款利率計算)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如下:
關于債權債務主體情況:1993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分行做出甬銀發(fā)字(93)第397號《關于同意設立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的批復》,同意設立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后該中心于1997年6月18日取得金融業(yè)務許可證;2004年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文要求撤銷該中心;2004年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撤銷該中心,并成立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清算小組。匯達公司系經銀監(jiān)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于2005年8月1日成立的專門接收、管理和處置中國人民銀行歷史遺留的不良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廣州銀行原名廣州市城市信用聯合社,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先后更名為廣州城市合作銀行、廣州市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現名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資金拆借及清償情況:1997年3月24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與廣州城市合作銀行簽訂了一份編號為C970324002的《資金拆借合同》,廣州城市合作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拆入資金5000萬元,拆借期限為自1997年3月24日至1997年5月26日,拆借利率為月息9.81‰,拆借期間如遇人民銀行調整存貸款利率,拆借利率亦作相應調整。利息按實際拆借天數計算,本息于到期日一次償還,逾期不還則自逾期日起每日加收0.5‰的違約金。同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依約向廣州城市合作銀行發(fā)放了拆借資金人民幣5000萬元。1997年5月29日,廣州城市合作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償還本息2104.967萬元(其中2000萬元為償還的拆借本金)。同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與廣州城市合作銀行簽訂一份編號為C970526013的《資金拆借合同》(展期),就編號為C970324002的《資金拆借合同》項下拆借本金余額3000萬元進行展期,展期至1997年6月26日,展期利率為月息9.81‰。1997年4月7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與廣州銀行簽訂了一份編號為C970407002的《資金拆借合同》,廣州城市合作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拆入資金5000萬元,拆借期限為自1997年4月7日至1997年6月6日,拆借利率為月息9.81‰,拆借期間如遇人民銀行調整存貸款利率,拆借利率亦作相應調整。利息按實際拆借天數計算,本息于到期日一次償還,逾期不還則自逾期日起每日加收0.5‰的違約金。同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依約向廣州城市合作銀行發(fā)放了拆借資金人民幣5000萬元。5月29日,廣州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償還本息1098.1萬元(其中1000萬元為償還的拆借本金)。6月6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與廣州城市合作銀行簽訂一份編號為C970606006的《資金拆借合同》(展期合同),就編號為C970407002的《資金拆借合同》項下拆借本金余額4000萬元進行展期,展期至1997年7月7日,展期利率為月息9.81‰。
關于債務催收情況:2000年3月5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通過EMS快遞的方式向廣州銀行寄送《逾期拆借資金催收函》,認為廣州銀行(當時名稱為廣州市商業(yè)銀行)尚欠其本金7000萬元及利息1670.97萬元,并要求其償還。2002年3月14日廣州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函件,主要內容如下:貴中心擔保的原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現寧波東海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欠我廣州市商業(yè)銀行的拆借債務已逾期,截止2001年12月31日,尚欠本金2億元,利息6445.18萬元未歸還。請貴中心予以核對,并盡快履行擔保責任,償還上述本息。鑒于我行尚欠貴中心拆借資金本金7000萬元,利息1305.15萬元(從1998年1月1日起,按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為妥善處理三方債權債務關系,我行建議三方簽訂有關協(xié)議,明確相關權利義務關系。該函件下方為利息清單,清單具體內容為:

?

本金

起止日

利率

利息(萬元)

拆借債權

7000萬元

1998.01.01-2001.12.31

按人民銀行同期利率

1305.15

擔保債務

2億元

1996.11.24-2001.12.31

按人民銀行同期利率

6445.18

總計債務

1.3億元

?

?

5140.03

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于2003年9月3日向廣州銀行發(fā)函稱,貴行2002年3月14日提交的通知知悉,并稱廣州銀行前身與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拆借合同曾展期,而該中心在展期后未再出具擔保函,且廣州銀行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權利,該中心保證責任已免除,并表示廣州銀行提出的簽訂三方協(xié)議的提議該中心不能接受,且要求廣州銀行將確認的7000萬元,利息1305.15萬元(至2001年12月31日止)歸還,并支付2001年12月31日至歸還日的利息。之后,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于2004年4月22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清算小組于2006年1月20日,分別向廣州銀行寄送了催收函,對本案債權進行催收。2007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清算小組與匯達公司簽訂《對廣州市商業(yè)銀行待處理資產項目移交協(xié)議》(編號:ZQ浙寧融001),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清算小組將其對廣州銀行享有的上述債權轉讓給匯達公司。2008年3月27日,匯達公司在浙江日報上刊登《債權轉讓通知暨債務催收公告》,以公告的方式向廣州銀行通知債權轉讓的事實并予以催收;匯達公司分別于2009年8月8日、2010年8月6日在金融時報上刊登了《債權轉讓通知及催收公告》,以公告方式向廣州銀行通知債權轉讓事實并催收;匯達公司分別于2012年7月14日、2014年7月1日在金融時報上刊登了《債權催收公告》,以公告的方式對本案債權進行催收;2015年5月29日,匯達公司通過EMS快遞的方式向廣州銀行寄送《債權催收通知書》,對本案債權進行催收,廣州銀行于2015年5月30日簽收;匯達公司于2016年6月23日在金融時報上刊登了《債權催收公告》,以公告的方式對本案債權進行催收。
廣州銀行曾與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簽訂過兩份《資金拆借合同》,合同金額均為1億元。1996年7月24日及11月25日,廣州銀行向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實際提供了該2億元借款,經展期后,兩筆借款分別于1997年3月24日及3月25日到期。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曾為此向廣州銀行出具內容為同意為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前述債務向廣州銀行擔保的《擔保函》。匯達公司對此認為廣州銀行與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在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未同意的情況下,即對合同進行了展期,且廣州銀行未在保證期間依法主張權利,該擔保函已失去法律效力,其對該債務無須承擔保證責任。
在庭審中匯達公司表示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曾在2000年3月9日之前催收過案涉款項,但未能提交證據證實;廣州銀行則對此不予確認。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為金融不良債權追償糾紛。廣州銀行與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及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清算組與匯達公司簽訂的案涉合同均為各方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前述合同合法有效。結合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提交的相應證據,案涉?zhèn)鶆毡窘饠殿~為7000萬元的事實可以確認。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案涉?zhèn)鶆盏睦绾斡嬎?;二、廣州銀行主張時效抗辯是否應得到支持。
一、關于案涉利息的計算問題
案涉《資金拆借合同》約定了拆借利率和逾期利率,依通常理解,拆借利率指合同約定期限內的利率,而逾期利率應當為合同逾期之后計算罰息的利率。但是廣州銀行在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的函件中主張案涉?zhèn)鶆盏挠嬒⒎绞綖閺?998年1月1日起,按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在復函中對于廣州銀行確認的利息未表示異議,僅要求其按確認的方式支付本息和繼續(xù)支付之后的利息,因此可以視為雙方變更了關于利息計算和標準的約定,案涉?zhèn)鶆諔丛摌藴视嬎憷?。因此廣州銀行欠款金額為本金7000萬元及利息——利息從1998年1月1日起按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二、被告主張時效抗辯是否應得到支持的問題
匯達公司表示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曾在2000年3月9日之前催收過案涉款項,但未能提交證據證實;廣州銀行對此則不予確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之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之規(guī)定,一審法院對匯達公司的此項主張不予支持,認定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在案涉借款逾期后,最早一次向廣州銀行催收是在2000年3月5日,此時案涉?zhèn)鶆赵V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故案涉?zhèn)鶆找殉蔀樽匀粋鶆铡?/div>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于雙方均未提交證據證實廣州銀行自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曾經還款,故不存在廣州銀行曾自愿履行債務的情況,所以本案的關鍵在于廣州銀行是否曾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
廣州銀行于2000年3月14日發(fā)出函件,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主張保證債權,要求對方履行擔保義務,并建議雙方即原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寧波東海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簽訂三方協(xié)議。對于該份函件能否認定為同意履行債務的問題,一審法院認為,第一,廣州銀行要求簽訂三方協(xié)議,而本案債權債務只發(fā)生在廣州銀行與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之間,如廣州銀行同意履行債務,可徑直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履行,無須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參與或者配合。而廣州銀行要求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參與的意思,從文義即可得出,是一攬子解決三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即實際上并不同意單方面向匯達公司履行債務,反而是借機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主張金額更大的債權行為。第二,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自然債務欠缺強制執(zhí)行力,需義務人放棄時效利益方可使其恢復,例如,主張用未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與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抵銷。而當債務人主張用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或者實際已經消滅的債務抵銷原債務時,因此類債權債務本身就沒有時效利益,該行為不能被推定為放棄時效利益,不能起到恢復債務強制執(zhí)行力的作用,廣州銀行與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的拆借合同,債務到期日為1997年3月24日及25日,至2002年3月14日時保證期間作為除斥期間早已屆滿,廣州銀行的保證債權早已消滅,所以廣州銀行雖然確認了債務,但主張用不存在的債務進行抵銷,不應視為同意履行債務。第三,如前所述,廣州銀行對于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的保證債權已經消滅,在此情況下,如將函件的內容推定為廣州銀行反而同意對其履行自然債務,難符當事人本意且難言公平。綜上,一審法院認為因案涉?zhèn)镌V訟時效期間已屆滿,且廣州銀行提出了訴訟時效抗辯,匯達公司的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支持。
一審法院作出(2017)粵01民初165號民事判決:駁回匯達公司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400445元,由匯達公司負擔。
匯達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改判廣州銀行立即向匯達公司清償貸款本金7000萬元及相應利息201729015元(本息合計271729015,利息暫計至2017年3月31日,逾期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逾期貸款利率標準計算);2.廣州銀行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
二審法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實予以確認。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系金融不良債權追償權糾紛。根據各方當事人上訴請求和答辯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問題是:2002年3月14日廣州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作出的函件是否構成對本案債務的重新確認。
本案法律關系發(fā)生在寧波資金融通中心與廣州銀行之間,因受讓債權,匯達公司取代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成為本案債權人。借款發(fā)生于1997年3月24日和4月7日,經展期后借款到期日分別為1997年6月26日和7月7日,訴訟時效至1999年6月25日和7月6日屆滿。此間沒有證據顯示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向廣州銀行催收過本案債權。本案有證據顯示的最早一次催收行為是2000年3月5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通過EMS快遞的方式向廣州銀行寄送《逾期拆借資金催收函》,催收本案債務,但是此時債權訴訟時效已經屆滿。此后,廣州銀行又于2002年3月14日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函件,函件的內容是否構成對債務的重新確認,是本案的關鍵。函件主要內容是: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擔保的原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欠廣州銀行本金2億元的拆借債務已逾期,請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履行擔保責任償還本息。鑒于廣州銀行欠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拆借資金本金7000萬和相應利息,為妥善處理三方債權債務關系,廣州銀行建議三方簽訂有關協(xié)議,明確相關權利義務。該函件下方有利息清單,列明上述“拆借債權”2億元和“擔保債務”7000萬元兩項之后,最下方“總計債務”為1.3億元。前述本金2億元的擔保債務源于廣州銀行和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的資金拆借關系,1996年7月24日及11月25日,廣州銀行向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提供2億元借款,經展期后到期日為1997年3月24日及1997年3月25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出具《擔保函》為該借款擔保。但是,在2億元借款債權到期后,作為擔保權人的廣州銀行沒有在保證期間內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主張擔保權利,卻在2002年3月14日的函件中以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的擔保債務為條件,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提出三方另行簽訂協(xié)議一攬子處理債權債務關系。而在收到該函件后,寧波資金融通中心于2003年9月3日回函,表示由于廣州銀行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權利,保證責任已免除,不同意另行簽訂三方協(xié)議。由此可見,2002年3月14日廣州銀行發(fā)出的函件只是與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商討處理三方債權債務關系事宜,并沒有同意單方面向匯達公司履行債務。事實上,廣州銀行在“總計債務”一欄列出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的擔保債務為1.3億元,但其時,關于2億元借款的保證期間已屆滿,廣州銀行的保證債權已消滅,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對廣州銀行已不負有擔保債務,廣州銀行卻仍以此為商談條件,亦證明其并沒有作單方履行7000萬元借款債務的意思表示。因此,二審法院認為2002年3月14日廣州銀行發(fā)出的函件不能構成對7000萬元借款債務的重新確認。一審法院認為本案訴訟時效已經屆滿,且廣州銀行提出了訴訟時效抗辯,匯達公司的訴訟請求不應支持,處理正確,應予維持。
匯達公司上訴認為,本案債權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7號及[2003]民二他字第59號答復的規(guī)定,從廣州銀行發(fā)出函件的時間2002年3月14日起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7號文認為:信用社向借款人發(fā)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2003]民二他字第59號答復認為:對債務人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主動向債權人發(fā)出詢證函核對貸款本息行為的法律后果可參照上述法釋[1999]7號文的規(guī)定進行認定和處理。二審法院認為,廣州銀行2002年3月14日發(fā)出的函件,僅是與對方一攬子解決三方債權債務糾紛的提議,并沒有同意單方履行7000萬元借款債務的意思表示,既不屬于在催收單上的簽名蓋章行為,也并非核對貸款本息的行為,不屬前述兩答復規(guī)定的情形,不構成對債務的重新確認,不引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法律后果。匯達公司的上訴請求和理由,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二審法院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二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400445元,由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再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對二審判決查明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廣州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的函件是否構成對債務的重新確認。
雙方當事人均認為,在2002年3月14日廣州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函件時,案涉?zhèn)鶆赵V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上述函件主要內容如下:貴中心擔保的原寧波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江東營業(yè)部欠廣州市商業(yè)銀行本金2億元及利息,鑒于我行尚欠貴中心拆借資金本金7000萬元及相應利息,建議三方簽訂有關協(xié)議,明確相關權利義務關系。該函件下方為利息清單,注明了兩筆債務沖抵后的余額。在上述函件中,廣州銀行主張了2億余元擔保債權,確認其負擔本金7000萬元及利息,并建議協(xié)商沖抵兩筆債務?!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fā)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債務人向債權人發(fā)出確認債務的詢證函的行為是否構成新的債務的請示的答復》指出:“對債務人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主動向債權人發(fā)出詢證函核對貸款本息行為的法律后果問題可參照本院上述《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的規(guī)定進行認定和處理?!备鶕鲜鲆?guī)定,廣州銀行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主動向匯達公司發(fā)函核對本案貸款本息的行為,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廣州銀行主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債務人簽收“貸款對賬簽證單”的行為是否屬于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原債務的履行進行重新確認問題的復函》,“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是指債權人要有催收逾期貸款的意思表示,債務人簽字或蓋章認可并愿意繼續(xù)履行債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也規(guī)定,當事人須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才可達成恢復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因此,廣州銀行的回函只構成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催收保證債權的意思通知,不包含繼續(xù)履行的意思表示。本院認為,從該函內容上看,廣州銀行不僅核對了本案債務本息,還對原約定的利息計算進行了變更,并作出將上述拆借資金本息與其主張的擔保債權本息進行沖減的意思表示。若廣州銀行無繼續(xù)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則不必提出“抵銷”這一債務履行方式的建議。故廣州銀行的發(fā)函行為應認定為同意履行本案債務的意思表示,該債權債務關系經廣州銀行發(fā)函而獲得確認,應受到法律保護。廣州銀行對寧波金融中心的2億元借款及利息擔保債權是否成立、能否與本案債務沖抵,由于匯達公司方對該債不予認可,且屬于另一法律關系,不屬于本案處理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第二百零七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guī)定支付逾期利息”之規(guī)定,廣州銀行應償還匯達公司拆借資金本金7000萬元及利息。案涉《資金拆借合同》約定了拆借利率和逾期利率,但是在2002年3月14日,廣州銀行向寧波資金融通中心發(fā)出的函件中主張案涉?zhèn)鶆盏挠嬒⒎绞綖閺?998年1月1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寧波資金融通中心在2003年9月3日復函中對于廣州銀行確認的利息未表示異議,僅要求其按確認的方式支付本息和繼續(xù)支付之后的利息,可以視為雙方變更了關于利息計算和標準的約定,案涉?zhèn)鶆諔创藰藴视嬎憷?,利息以借?000萬元為基數從1998年1月1日起按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止,而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利息以匯達公司起訴時請求的201729015元為限。
綜上,匯達公司的再審請求成立,應予支持;一、二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粵民終635號民事判決、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粵01民初165號民事判決;
二、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借款7000萬元及利息(利息從1998年1月1日起按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止,其中2017年3月31日止的利息以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請求的201729015元為限)。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1400445元,由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  奚向陽
審判員  江顯和
審判員  張穎新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李光琴
書記員謝松珊
?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