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再173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朱海峰,男,1954年12月24日出生,漢族,住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小健,北京市天同(沈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史琦,北京市天同(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西安浐河半坡湖旅游度假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陜西省西安市咸寧東路草南村。
法定代表人:黃振海,該公司董事長。
原審第三人:黃振海,男,1949年4月30日出生,漢族,住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
原審第三人:程愛愛,女,1964年5月18日出生,漢族,住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qū)。
原審第三人:黃曉華,男,1977年2月1日出生,漢族,住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
原審第三人:黃小賓,男,1978年10月22日出生,漢族,住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
被申請人及四原審第三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宗起,陜西漢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及四原審第三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全,陜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朱海峰因與被申請人西安浐河半坡湖旅游度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浐河公司)、原審第三人黃振海、程愛愛、黃曉華、黃小賓侵害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糾紛一案,不服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陜民終179號民事裁定,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18年12月20日作出(2018)最高法民申5303號民事裁定,決定提審本案。提審后,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朱海峰申請再審稱,一、朱海峰對西安半坡湖渡假村(以下簡稱半坡湖渡假村)享有給付性質的債權,其在本案中所提訴請與前訴案件基于不同訴訟標的,不同訴訟請求,并未否定前訴裁判結果,原審裁定關于兩案構成重復起訴的認定缺乏證據(jù)證明,適用法律錯誤。(一)基于《關于朱海峰、黃振海渡假村利潤分配決定》(以下簡稱《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朱海峰依法對半坡湖渡假村享有給付性質的債權,有權要求半坡湖渡假村支付其純利潤的50%。(二)《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約定的法律關系不明,存在股東權利和合同權利兩種可能,由于前訴案件生效判決已經認定朱海峰不享有股東權利,因此朱海峰依據(jù)合同關系提起本案訴訟。(三)朱海峰在本案中訴請判令浐河公司向其支付公司利潤系基于合同關系,并非以股東權利義務關系為訴訟標的,原審裁定認定本案與前訴案件屬同一訴訟標的,進而認定本案與前訴案件構成重復起訴,事實認定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之規(guī)定,僅在本案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并且本案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本案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時,方可構成重復起訴。前述可知,兩案在訴訟標的方面并不符合重復起訴的條件,本案中朱海峰依據(jù)《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約定的合同權利主張合同之債,本質為合同關系;而前訴案件中朱海峰主張股東權利,本質為股東權利義務關系,兩案訴訟標的完全不同。兩案在訴訟請求方面亦不符合重復起訴的條件,兩案的訴訟請求表面上包括相同的給付內容,但這是因為本案與前訴案件均根據(jù)《分配決定》提起,兩者有關給付內容的訴訟請求基于相同的書面表述,故存在相同的請求內容難以避免。但是,本案中法院需要先行確認《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的效力及約束力,與前訴案件需要先行確認朱海峰是否具有浐河公司的股東資格截然不同。前訴案件實質上僅對朱海峰是否具有浐河公司股東資格進行了審理,就朱海峰提出的給付請求雖作出駁回訴訟請求的處理,但其裁判基礎是朱海峰不具有股東資格,至于朱海峰是否基于其他法律關系享有該權利,前訴案件并未涉及,故本案訴訟請求并未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二、浐河公司確屬案涉《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約定的半坡湖渡假村債務的責任主體,朱海峰以浐河公司作為被告主體明確且并無不當,原二審裁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駁回起訴,查明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一)朱海峰提起本案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原二審裁定適用法律錯誤;(二)原二審裁定認定半坡湖渡假村于2000年注銷,并據(jù)此認定將浐河公司作為被告不當,缺乏證據(jù)證明;(三)半坡湖渡假村在集體所有制期間的債權債務,應當由改制后的私營企業(yè)繼續(xù)享有和承擔,事實上半坡湖渡假村享有了此前取得的全部權益;(四)浐河公司系由私營性質半坡湖渡假村變更而來,應承擔案涉《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項下半坡湖渡假村的責任和義務。綜上,朱海峰的再審申請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之情形,請求:1.撤銷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陜民終179號民事裁定和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陜01民初994號民事裁定,依法裁定再審本案;2.依法對本案進行實體審理,支持朱海峰全部訴訟請求。
浐河公司、黃振海、程愛愛、黃曉華、黃小賓共同答辯稱,一、案涉《分配決定》體現(xiàn)的是股權或投資性權益的法律屬性,不可能直接體現(xiàn)為債權,朱海峰企圖用“債權”概念掩蓋本案重復起訴的本質。如果朱海峰主張權利,必然先確定其是否具備權利主體資格,即股東資格確認或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確認,確認了權益資格之后,才可能涉及是否侵害股東權益或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的問題。從該決定本身結合相關事實分析,朱海峰也不可能基于該決定享有任何權利。二、原一、二審裁定認定重復起訴是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比對得出的結論,在法律規(guī)定修改之前,任何人無權改變。兩案經過比較,當事人相同、訴訟標的相同、本案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了前訴案件的裁判結果,構成重復起訴。至于對比兩個案件法律關系、案由是否相同未作規(guī)定。三、1998年1月8日的《協(xié)議書》既不能證明朱海峰投資,更不能證明朱海峰享有“債權”,其實朱海峰自己早已放棄該《協(xié)議書》。即便上述《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存在,其形成的法律關系顯然是股權或其他投資性權益,其享有權益的前提必然是有投資,根據(jù)其投資依法確認其投資人資格。朱海峰整個再審申請理由均是建立在其將《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曲解為債權載體,且朱海峰已經完成投資的前提下展開論述的。在確認朱海峰投資人資格,而且明確朱海峰作為投資人有收益的前提下,并不存在朱海峰所說的債權的問題。四、朱海峰庭審中故意虛假陳述,涉嫌欺騙法庭,并惡意纏訴。綜上,原一、二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當駁回朱海峰的再審申請。
朱海峰一審起訴請求:1.判令浐河公司向朱海峰支付1992年至今的浐河公司的分配利潤,暫計8000萬元(以評估結果為準);2.訴訟費用由浐河公司承擔。
一審法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013年11月19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告朱海峰與被告浐河公司、被告黃振海、第三人程愛愛、黃曉華、黃小賓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案作出了駁回朱海峰的訴訟請求的(2013)西民三初字第00066號民事判決。該案中,朱海峰訴稱:截止1995年元月,朱海峰陸續(xù)為半坡湖渡假村引資430萬元;1995年1月23日,半坡湖渡假村以西渡字[95]010號文件形式作出《分配決定》,明確“西安半坡湖渡假村是黃振海、朱海峰組建,……,黃振海為董事長,朱海峰為副董事長”,“前期辦理手續(xù),黃振海負責土地協(xié)調,朱海峰負責引進資金,其中引進延安卷煙廠245萬元人民幣,外資公司的定金100萬元人民幣,省農行借款85萬元人民幣”,“渡假村董事會和公司決定,渡假村給生產隊土地補償費,延安卷煙廠投資應分的利潤及還借款和應給國家稅金后,其純利潤黃振海和朱海峰各應分50%”;1998年1月8日,半坡湖渡假村與朱海峰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渡假村公司稅后利潤總收入中(其中不包括給銀行還貸款和其他),首先應保證給朱海峰分配20%”,并承諾“朱海峰1995年1月23日西渡字(95)010號決定關于黃振海、朱海峰利潤分配決定內容不變”;朱海峰認為其與黃振海共同發(fā)起設立半坡湖渡假村,各半分配稅后利潤,意思表示真實且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半坡湖渡假村設立后,分別以文件和《協(xié)議書》的形式確認了上述利潤分配比例。朱海峰據(jù)此享有半坡湖渡假村50%的資產份額。浐河公司系由半坡湖渡假村變更而來,全部承繼了原半坡湖渡假村的資產和權益。故浐河公司應當履行原半坡湖渡假村利潤分配決定,按照50%的比例給朱海峰確定資產份額并分配自2000年至今的稅后利潤,黃振海應給朱海峰分配稅后利潤并與浐河公司承擔連帶責任。該案中,朱海峰的訴訟請求為:確認朱海峰在浐河公司享有50%的股權,并按照50%比例分配自2000年至今的稅后利潤,分配金額以人民法院委托審計結果為準;黃振海對支付稅后利潤承擔連帶責任。該案宣判后,朱海峰不服,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后于2014年4月21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13)西民三初字第00066號案件與本案相比較,原告均為朱海峰,浐河公司均為被告,黃振海、程愛愛、黃曉華、黃小賓亦均為第三人,由此可知兩案當事人相同。兩案中,朱海峰均以浐河公司是由半坡湖渡假村變更而來;半坡湖渡假村于1995年1月23日出具的《分配決定》中確定給生產隊土地補償費、延安卷煙廠投資應分的利潤及還借款和應給國家交納的稅金后,其純利潤黃振海和朱海峰各應分50%;朱海峰與浐河公司于1998年1月8日達成協(xié)議,約定原分配方式不變,浐河公司承諾公司稅后利潤首先保證給朱海峰分配20%等事實及理由提起訴訟。由此可知兩案訴訟標的相同。(2013)西民三初字第00066號案件中朱海峰的訴訟請求之一為判令按照50%比例分配浐河公司自2000年至今的稅后利潤,分配金額以人民法院委托審計結果為準。人民法院對于該項請求已經作出了生效的民事判決。本案中,朱海峰又請求判令浐河公司支付1992年至今的50%分配利潤(以評估結果為準)。由此可知朱海峰在本案中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了(2013)西民三初字第00066號案件的裁判結果。因此朱海峰提起的本案訴訟構成重復起訴,其起訴依法應當予以駁回。
綜上,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裁定適用于駁回起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立案后發(fā)現(xiàn)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之規(guī)定,裁定:駁回原告朱海峰的起訴。案件受理費441800元,已由原告朱海峰預交,予以退還。
朱海峰不服一審裁定,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裁定,指令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繼續(xù)審理。
二審法院查明:1992年9月25日,半坡湖渡假村經西安市灞橋區(qū)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灞橋區(qū)工商局)登記成立,性質為集體聯(lián)營,法定代表人黃振海。2000年4月25日,灞橋區(qū)政府以灞政函(2000)4號文作出《關于同意西安半坡湖渡假村申請注銷的批復》,該批復載明:半坡湖度假村在籌備、建設及經營期間,區(qū)政府沒有資金投入,其建設資金全部由企業(yè)法定代表人黃振海一人出資。所以,該企業(yè)實際上是屬私人企業(yè)性質;為了理順企業(yè)產權關系,經研究,同意予以注銷半坡湖渡假村。同日,西安市灞橋區(qū)清產核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半坡湖渡假村(集體)資產進行了清理,并形成《清償核資證明》,載明:半坡湖渡假村資產3254萬元,負債2344萬元,所有者權益910萬元,將該證明發(fā)給灞橋區(qū)工商局。2000年5月26日,黃振海向灞橋區(qū)工商局提出改制申請,其自愿將半坡湖渡假村的集體所有制變更為私營性質,改制前后一切債權、債務由黃振海承擔。2000年5月26日灞橋區(qū)工商局向黃振海頒發(fā)了私營企業(yè)半坡湖渡假村的營業(yè)執(zhí)照。2003年該企業(yè)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同時更名為浐河公司。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二:一、一審裁定確定的案由是否準確。二、一審裁定駁回朱海峰的起訴是否正確。
第一,關于案由問題。上訴人朱海峰以自己是原半坡湖度假村發(fā)起人、董事會成員并履行了引進資金等相關義務為由,主張依據(jù)《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應向其分配浐河公司1992年至今稅后利潤的50%,暫計算為8000萬元。其中《分配決定》是以原半坡湖度假村名義作出的,《協(xié)議書》也是以原半坡湖度假村名義作出的,上訴人也主張《協(xié)議書》是對《分配決定》的再次確認;上訴人起訴被上訴人及原審第三人的理由也是認為企業(yè)應給其分配利潤而實際未分配。由此可見,雙方當事人之間爭議的實質是被上訴人及原審第三人是否侵害了上訴人作為原半坡湖度假村企業(yè)發(fā)起人應該享有的權益。另外,上訴人在自己的起訴狀所列的案由也是“侵害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糾紛”。因此,原審將本案案由確定為“侵害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糾紛”并無不當。上訴人主張其依據(jù)《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提出訴請,案由應定為合同糾紛的理由與事實不符,該院依法不予采信。
第二,關于一審裁定駁回朱海峰的起訴是否正確的問題。首先,上訴人雖然主張其是依據(jù)《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提出分配利潤的訴請,但其是以原半坡湖度假村發(fā)起人身份要求分配的是被上訴人浐河公司自1992年起至今的利潤,起訴理由中也闡明應評估該公司的利潤,其享有該公司50%的利潤分配權,基于此多次向浐河公司主張分配利潤未果,為此提起訴訟。由于對公司利潤享有的分配權利實質屬于股東權益內容,而本案當事人之間的股東資格確認糾紛經法院審理,后明確駁回朱海峰要求確認其具備被上訴人浐河半坡湖度假公司股東資格,并有權分配該公司2000年至今利潤50%的訴求。其次,本案中,上訴人作為原告以原半坡湖度假村發(fā)起人名義要求根據(jù)該企業(yè)做出的《分配決定》和《協(xié)議書》給其分配利潤。由于該企業(yè)設立之初登記的性質為集體聯(lián)營企業(yè),且于2000年4月25日已經灞橋區(qū)政府正式發(fā)文批準同意注銷,政府相關部門清產核資后,該企業(yè)資產由黃振海占有。如果上訴人認為該企業(yè)資產中有自己的份額,在企業(yè)已經被注銷情況下,有權直接向黃振海要求賠償自己被侵害的資產權益?,F(xiàn)上訴人直接將浐河公司作為被告起訴不當,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
綜上所述,朱海峰的上訴請求不成立,一審裁定駁回其起訴正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規(guī)定,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與二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根據(jù)朱海峰的再審請求,本案再審審理的焦點問題為:本案是否構成重復起訴及一、二審法院裁定駁回朱海峰的起訴是否正確。
一、關于本案是否構成重復起訴的問題。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敝?guī)定,本案與前案的當事人相同,故判斷朱海峰提起本案訴訟是否構成重復起訴的關鍵在于本案與前案的訴訟標的是否相同、訴訟請求是否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是否實質上否定了前訴裁判結果。
(一)關于訴訟標的是否一致的問題。訴訟標的是當事人在實體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或者法律關系,判斷朱海峰是否構成重復起訴的關鍵在于本案與前案的法律關系是否相同。本案中,朱海峰主張系基于合同法律關系而提起的訴訟,與前訴要求確認股東資格并分配公司利潤并不一致。在朱海峰與浐河公司的糾紛中,朱海峰要求確認其股東資格的糾紛已經在前訴中得到了裁判,前訴法院認定朱海峰不具有股東資格,因此亦不能分配利潤,駁回其訴訟請求。而朱海峰在本案中提出的是要求依據(jù)合同糾紛主張給付性質的債權,即分配浐河公司的利潤,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訴訟標的并不一致,不符合重復起訴的構成要件。
(二)關于訴訟請求是否一致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是否實質上否定了前訴裁判結果的問題。本案朱海峰的訴訟請求為:“判令浐河公司向朱海峰支付1992年至今的浐河公司的分配利潤,暫計8000萬元(以將來評估結果為準)”,前訴的訴訟請求為“確認朱海峰在半坡湖公司享有50%的股權,并按照50%比例分配自2000年至今的稅后利潤,分配金額以人民法院委托審計結果為準;黃振海對支付稅后利潤承擔連帶責任”。本院認為,本案訴訟請求包含利潤分配的給付內容,系基于債權債務關系提出的請求,前訴的訴訟請求系基于股東權利提出的,本案與前訴的訴訟請求并不一致。本案的訴訟請求基于債權要求給付公司利潤,亦非對前訴裁判結果的否定,故本案并不構成重復起訴。至于本案與前訴所依據(jù)的事實、證據(jù)及具體請求是否有部分重合,并不影響兩案不屬重復起訴的認定,對此可由原審法院在實體審理過程中對當事人進行釋明解決。一、二審認定朱海峰的起訴構成重復起訴確有不當,應當予以糾正。
(三)關于案由的問題。朱海峰提出本案案由應當為合同糾紛,二審法院關于案由部分的裁判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認為,雖然朱海峰在訴狀中記載的本案案由為侵害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糾紛,但在庭審過程中及上訴時其多次陳述本案案由為合同糾紛,法院應當基于當事人的訴訟主張判斷案件的法律關系及案由。實務中,當事人分配公司利潤并不僅發(fā)生于股東與公司之間,在聯(lián)營、合作等場合,當事人亦可作出該類約定。本案根據(jù)朱海峰的訴訟主張及其提供的證據(jù),其并不要求確認股東或企業(yè)出資人的身份,僅要求依據(jù)其作為公司設立人或發(fā)起人之一享有的債權分配公司利潤,因此能夠確定本案的案由為合同糾紛,一、二審認定本案案由應當為企業(yè)出資人權益糾紛,確有不當,應當予以糾正。
二、關于一、二審法院裁定駁回朱海峰的起訴是否正確的問題。朱海峰提出浐河公司系由半坡湖度假村改制后變更而來,二審法院以半坡湖渡假村已經注銷、浐河公司為被告不當為由駁回其上訴,適用法律錯誤。本院認為,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二)有明確的被告;…”之規(guī)定,本案中朱海峰起訴的浐河公司為正常經營的企業(yè),有明確的名稱和住所地,符合民事案件起訴的條件。至于半坡湖渡假村與浐河公司的關系、浐河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屬于實體審查的范圍,亦不影響朱海峰享有的本案訴權。因此二審法院以半坡湖渡假村已經注銷、朱海峰將浐河公司作為被告不當為由,駁回朱海峰的上訴請求確有不當,應當予以糾正。
綜上,本院認為一、二審裁定駁回朱海峰的起訴不當,應予糾正。本案不屬于重復起訴,應對朱海峰的起訴按照合同糾紛進行實體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一、撤銷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陜民終179號民事裁定及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陜01民初994號民事裁定;
二、指令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審理。
審判長 王 濤
審判員 楊弘磊
審判員 歐海燕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李海波
書記員韓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