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某某
周圣強(湖北法正大律師事務所)
柳某某
劉凱(湖北真武律師事務所)
原告龍某某。
委托代理人周圣強,湖北法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柳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凱,湖北真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龍某某訴被告柳某某居間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4月21日立案受理,依法由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龍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周圣強、被告柳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劉凱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龍某某訴稱,2013年11月7日,原告因生意周轉(zhuǎn)需要資金,被告承諾幫助原告在一個月左右貸款100萬元,要求原告交付貸款金額的10%作為保證金即10萬元,原告當日便轉(zhuǎn)款10萬至被告賬戶,但時至今日,被告仍未兌現(xiàn)承諾。
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均拒絕還款,故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1、被告返還原告保證金100000元并支付利息(從2015年4月21日起按銀行同期借款利率計至實際付清之日止)。
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柳某某辯稱,與原告并不認識,10萬元是原告替其外甥女婿張某還的借款。
2013年間張某拿承包某附中食堂的合同向我借款50萬元,到期后我一直向他索要。
催款期間張某提出他有《承包山場合同》,讓我?guī)兔J出錢償還他的借款,但辦貸款需要交納10萬元保證金,張某就向原告借了10萬元,后來貸款沒辦下來,因為張某欠我借款,這10萬元就算抵作還款了。
本院認為,原告龍某某委托被告柳某某幫助辦理貸款并交付保證金10萬元,被告收到保證金后幫助提供訂立貸款合同的機會,雙方形成居間合同法律關系。
庭審中原告已舉出保證金10萬元的銀行轉(zhuǎn)款憑條,柳某某亦承認轉(zhuǎn)款憑條背面“收到保證金,柳某某”字樣為其書寫,原告已完成舉證證明轉(zhuǎn)款用途、轉(zhuǎn)款行為及被告收到轉(zhuǎn)款的事實,現(xiàn)因被告未能提供訂立貸款合同的機會,導致原告貸款目的不能實現(xiàn),被告理應返還保證金,故本院對原告該項訴請予以支持。
被告抗辯,張某向原告借款10萬元交納保證金是為了辦理《承包山場合同》的貸款,在貸款未能辦理下來后,這10萬元應算張某還我的借款,并舉出公安機關出具的2015年4月15日、28日《詢問筆錄》、《批捕決定書》、某公訴刑訴(2015)xxx號起訴書證明。
本院根據(jù)原告申請,調(diào)取了某人民法院刑事卷宗,原告在2015年8月27日的《詢問筆錄》中否認該筆轉(zhuǎn)款是替張某還款。
雖然起訴書認定:張某曾經(jīng)于2013年11月7日歸還人民幣10萬元,但刑事案件庭審時,張某承認未還過柳某某借款,10萬元是親戚(龍某某)交納的保證金,公訴機關在法庭辯論時亦當庭表明被告人張某未歸還贓款,張某還款10萬元的事實不能認定,隨后的(2015)鄂樊城刑一初字第xxx號刑事判決書上也未認定張某還過借款。
綜上所述,因原告所舉證據(jù)經(jīng)過本院審查并結(jié)合調(diào)取的證據(jù)已經(jīng)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綜合評判優(yōu)于被告所舉證據(jù),本院確信原告主張的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應當認定原告交納10萬元保證金事實的存在,本院對原告主張返還保證金的請求予以支持。
本案中,原告向被告交付10萬元保證金,是為了實現(xiàn)合同目的,而造成合同目的未能實現(xiàn)的原因在于被告未依約貸出借款,被告應當返還保證金并補償自原告主張之日起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
原告要求支付自起訴之日起至實際返還期間,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 ?、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 ?、第四百二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返還原告龍某某保證金100000元并支付利息(以100000元為基數(shù),從2015年4月21日起至該保證金實際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至五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被告柳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襄樊萬山支行;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38。
上訴人也可以將上訴案件受理費交給本院或直接到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交費。
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龍某某委托被告柳某某幫助辦理貸款并交付保證金10萬元,被告收到保證金后幫助提供訂立貸款合同的機會,雙方形成居間合同法律關系。
庭審中原告已舉出保證金10萬元的銀行轉(zhuǎn)款憑條,柳某某亦承認轉(zhuǎn)款憑條背面“收到保證金,柳某某”字樣為其書寫,原告已完成舉證證明轉(zhuǎn)款用途、轉(zhuǎn)款行為及被告收到轉(zhuǎn)款的事實,現(xiàn)因被告未能提供訂立貸款合同的機會,導致原告貸款目的不能實現(xiàn),被告理應返還保證金,故本院對原告該項訴請予以支持。
被告抗辯,張某向原告借款10萬元交納保證金是為了辦理《承包山場合同》的貸款,在貸款未能辦理下來后,這10萬元應算張某還我的借款,并舉出公安機關出具的2015年4月15日、28日《詢問筆錄》、《批捕決定書》、某公訴刑訴(2015)xxx號起訴書證明。
本院根據(jù)原告申請,調(diào)取了某人民法院刑事卷宗,原告在2015年8月27日的《詢問筆錄》中否認該筆轉(zhuǎn)款是替張某還款。
雖然起訴書認定:張某曾經(jīng)于2013年11月7日歸還人民幣10萬元,但刑事案件庭審時,張某承認未還過柳某某借款,10萬元是親戚(龍某某)交納的保證金,公訴機關在法庭辯論時亦當庭表明被告人張某未歸還贓款,張某還款10萬元的事實不能認定,隨后的(2015)鄂樊城刑一初字第xxx號刑事判決書上也未認定張某還過借款。
綜上所述,因原告所舉證據(jù)經(jīng)過本院審查并結(jié)合調(diào)取的證據(jù)已經(jīng)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綜合評判優(yōu)于被告所舉證據(jù),本院確信原告主張的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應當認定原告交納10萬元保證金事實的存在,本院對原告主張返還保證金的請求予以支持。
本案中,原告向被告交付10萬元保證金,是為了實現(xiàn)合同目的,而造成合同目的未能實現(xiàn)的原因在于被告未依約貸出借款,被告應當返還保證金并補償自原告主張之日起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
原告要求支付自起訴之日起至實際返還期間,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 ?、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 ?、第四百二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返還原告龍某某保證金100000元并支付利息(以100000元為基數(shù),從2015年4月21日起至該保證金實際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至五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被告柳某某承擔。
審判長:李麗
審判員:張劍偉
審判員:張娟
書記員:胡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