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龍某某。
委托代理人溫建波,湖北楚賢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點軍區(qū)點軍街道辦事處五龍社區(qū)居民委員會。住所地點軍區(qū)點軍街道辦事處五龍村。
法定代表人楊金香,該社區(qū)居委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勇,宜昌市點軍區(qū)匯豐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龍某某。
上訴人龍某某為與被上訴人點軍區(qū)點軍街道辦事處五龍社區(qū)居民委員會(以下簡稱五龍居委會)、龍某某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宜昌市點軍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點軍民初字第002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曉燕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沈辰、代理審判員胡曉靜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定:2001年龍某某經(jīng)原五龍村委會及點軍規(guī)劃部門審批同意,在五龍村新建占地面積119.85㎡的三層樓房一幢,宜昌市國土資源局于2002年6月向龍某某頒發(fā)了宜昌市集用(2002)字第030206003號《集體土地使用證》。2004年12月6日,龍某某與龍某某分戶。龍某某一家一直在五龍村新建占地面積119.85㎡的三層樓房居?。次妪埓?組-71號),龍某某和其妻子則在老屋居?。次妪埓?組-11號)。2014年11月30日,龍某某從龍某某處取得宜昌市集用(2002)字第030206003號《集體土地使用證》后,與五龍居委會簽訂了一份《房屋及附屬物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約定:乙方(龍某某)總建筑面積720.39㎡,其中有證面積360㎡。甲方(五龍居委會)應支付乙方房屋、附屬物以及簽約獎金等補償總金額為人民幣700400元,扣除還建購房款201600元后應支付498800元。龍某某已取得上述補償款。
原審法院同時查明,2014年9月4日,因宜昌市中心醫(yī)院征地拆遷項目,龍某某與五龍居委會簽訂了一份《房屋及附屬物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約定:一、乙方(龍某某)應搬遷房屋位于點軍五龍,總建筑面積300.42㎡:其中有證面積--無,應還建面積--80㎡。甲方(五龍居委會)應支付乙方房屋、附屬物以及簽約獎金補償總金額為人民幣325800元,其中扣除還建購房款176000元后應支付149800元。龍某某已領取上述補償款,并于2014年10月份后搬到龍某某處居住。2015年6月3日、6月24日,五龍居委會要求龍某某騰退房屋。截至目前,龍某某及家人依然在該房屋居住。2015年7月8日龍某某訴至原審人民法院,請求:1、確認五龍居委會、龍某某于2014年11月30日簽訂的《房屋及附屬物搬遷安置協(xié)議書》無效。2、五龍居委會、龍某某承擔該案訴訟費用。
原審法院認為,2002年龍某某取得宜昌市集用(2002)字第030206003號《集體土地使用證》時,龍某某并未與龍某某分戶,龍某某作為家庭共同成員,依法享有該集體土地使用證上的房屋和土地使用權及處置權。2014年11月,五龍居委會與龍某某簽訂房屋搬遷協(xié)議時,龍某某與龍某某居住在一起,龍某某從龍某某處取得宜昌市集用(2002)字第030206003號《集體土地使用證》后交到五龍居委會,并簽訂了《房屋及附屬物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龍某某稱對此不知情,與查明的事實不符。該《房屋及附屬物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和相關政策,是有效合同。對龍某某要求確認五龍居委會與龍某某于2014年11月30日簽訂的《房屋及附屬物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無效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綜上,原審法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龍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0元由龍某某負擔。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現(xiàn)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龍某某與龍某某父子在2004年分戶以前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了宜昌市集用(2002)字第030206003號《集體土地使用證》所載明土地,并在其上共同建起了涉案房屋(五龍村6組-71號),2004年龍某某與龍某某分戶后一直居住在該房屋迄今,上述事實表明龍某某作為家庭共同成員,依法享有該集體土地使用證上的房屋的所有權。在就該房屋簽訂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時,龍某某夫婦已經(jīng)搬到該房屋與龍某某共同居住,且龍某某也持有該房屋的集體土地使用證,故龍某某與五龍居委會簽訂搬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行為應認定為其代表其他共有人作出,該協(xié)議合法有效。龍某某雖稱其對龍某某與五龍居委會簽訂的征地補償協(xié)議并不知情,但從五龍居委會多次針對該戶做征地拆遷工作、龍某某與龍某某共同生活、龍某某向拆遷辦提交的土地使用證系龍某某提供等情況來看,龍某某聲稱其不知情有違常理。因此,原審法院判決并無不當。
綜上,上訴人龍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元,由上訴人龍某某負擔。
審 判 長 張曉燕 審 判 員 沈 辰 代理審判員 胡曉靜
書記員:張鵬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