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龍某某,男,漢族,荊門市人,住1962年10月16日荊門市東某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孝文,湖北聯(lián)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市東某支公司,住所地荊門市象山大道45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800706928046U。負責人:呂亞軍,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瓊,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夏清衛(wèi),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荊門市人,個體工商戶,住荊門市東某區(q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代晴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荊門市人,住荊門市東某區(qū),上述二被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萬平,荊門市東某區(qū)象山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龍某某二審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龍某某的責任由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承擔保險合同履約責任。事實與理由:1、一審認定肇事車輛非保險車輛的事實錯誤。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的業(yè)務員到龍某某的工作單位去宣傳保險業(yè)務,了解到龍某某等幾個工友的車輛均是拼裝車,沒有車輛大架號和發(fā)動機號,使用范圍只是在廠區(qū)轉運貨物,風險很小,就稱龍某某等人的車輛可以承保。隨后,該業(yè)務員為了使涉案車輛符合承保條件,就給涉案車輛編撰了相應的“被保險機動車”信息,這些信息分屬于不同的人和車,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根本不能指明保單上的保險車輛是指哪一輛車,并向龍某某出具了保單,收取了相應的保費。從投保的過程來看,保險車輛就是涉案肇事車輛。2、原審適用法律錯誤。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明知保險車輛系拼裝車,沒有相應的大架號和發(fā)動機號,但其仍接受投保,且在合同成立后三十日內未解除合同,根據(jù)《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有約束力,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承擔保險責任。人民財保東某公司二審答辯稱,本案肇事車輛無牌照、無大架號、無發(fā)動機號,與保單上記載的信息不相符,故肇事車輛與承保車輛之間無關聯(lián)性,人民財保東某公司不應承擔保險賠償責任。要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夏清衛(wèi)、代晴梅二審答辯稱,同意龍某某的上訴意見。原審原告夏清衛(wèi)、代晴梅一審訴訟請求:原審二被告賠償夏清衛(wèi)、代晴梅經(jīng)濟損失153409.5元,庭審中,夏清衛(wèi)、代晴梅增加訴請,要求原審二被告賠償夏清衛(wèi)、代晴梅車損140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及理由:2016年11月30日,夏清衛(wèi)、代晴梅的近親屬吳昌紅駕駛二輪摩托車(搭乘高亞萍)沿石栗公路由東向西行駛至石橋驛動物檢疫申報點門前路段時,與同向龍某某停放在道路上的貨車尾部相撞,造成吳昌紅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高亞萍受傷及二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jīng)交警認定,受害人吳昌紅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龍某某承擔次要責任,高亞萍不承擔責任。龍某某所有的貨車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龍某某一審辯稱,1、夏清衛(wèi)、代晴梅的部分訴請過高,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2、因受害人吳昌紅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龍某某承擔30%的賠償責任過高,應承擔10%的責任;3、龍某某的車輛鄂H×××××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應由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予以賠償。人民財保東某公司一審辯稱,1、龍某某駕駛的車輛屬于無牌無證車輛,與保險公司投保的鄂H×××××車輛沒有關聯(lián),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2、即使龍某某套用鄂H×××××車牌投保,其也違反了保險法規(guī)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該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一審查明事實,2016年11月30日,受害人吳昌紅駕駛二輪摩托車(搭乘高亞萍)沿荊門市東某區(qū)石栗公路由東向西行駛至荊門市東某區(qū)石橋驛鎮(zhèn)動物檢疫申報點門前路段時,與同向龍某某停放在道路上的無牌無證(在該車上未查到車架號和發(fā)動機號)的江淮牌中型貨車尾部相撞,造成受害人吳昌紅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高亞萍受傷及二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jīng)荊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交通事故處理大隊認定,受害人吳昌紅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龍某某承擔次要責任,高亞萍不承擔責任。受害人吳昌紅出生于1972年1月21日,系農村居民。事故發(fā)生后,龍某某支付夏清衛(wèi)、代晴梅經(jīng)濟損失24000元。另查明,涉案車輛江淮牌中型貨車事發(fā)時未懸掛牌照,經(jīng)對該貨車進行檢查,未檢見到該車的車架號和發(fā)動機號碼,而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的鄂H×××××貨車行駛證顯示的車號為“鄂H×××××”、車輛類型為“中型普通貨車”、品牌型號為“江淮牌EQ1043GAC”、車輛識別代號為“LGDGH81M37H110530”、發(fā)動機號碼為“M7244717A”。2016年度湖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844元/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47320元/年。經(jīng)審核,夏清衛(wèi)、代晴梅的經(jīng)濟損失為:醫(yī)療費2105.5元、死亡賠償金236880元(11844元/年×20年)、喪葬費23660元(47320元/年÷2)、交通費4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8000元,共計271045.5元。原判認為,公民的人身權受法律保護,侵害他人人身權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龍某某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造成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死亡,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應賠償交強險限額外夏清衛(wèi)、代晴梅經(jīng)濟損失的30%。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按照各自的過錯比例分擔。龍某某對其所有的江淮牌貨車未投保交強險,應由其在相當于強制保險責任范圍內予以賠償,即賠償夏清衛(wèi)、代晴梅經(jīng)濟損失112105.5元(110000元+2105.5元),超出交強險責任限額的部分,由其賠償30%即47682元[(271045.5元-112105.5元)×30%],扣減其已經(jīng)支付的24000元,還應賠償夏清衛(wèi)、代晴梅經(jīng)濟損失135787.5元(112105.5元+47682元-24000元)。關于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是否應在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本案的涉案車輛江淮牌中型貨車事發(fā)時未懸掛牌照,經(jīng)湖北平安行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所對該貨車進行鑒定認定,該貨車的唯一性無法認定,未檢見到該車的車架號和發(fā)動機號碼,該車屬于無牌無證車輛。而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的鄂H×××××貨車行駛證顯示的車號為“鄂H×××××”、車輛類型為“中型普通貨車”、品牌型號為“江淮牌EQ1043GAC”、車輛識別代號為“LGDGH81M37H110530”、發(fā)動機號碼為“M7244717A”,可以證明本案的涉案車輛與鄂H×××××貨車不具有關聯(lián)性,對龍某某稱涉案車輛就是鄂H×××××貨車的抗辯意見,不予支持。因涉案車輛未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根據(jù)保險法的規(guī)定,人民財保東某公司不應在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故對夏清衛(wèi)、代晴梅要求人民財保東某公司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訴請,不予支持。關于夏清衛(wèi)、代晴梅主張的車損是否應予支持的問題。夏清衛(wèi)、代晴梅未提交相關車輛的鑒定報告和維修清單佐證,對夏清衛(wèi)、代晴梅主張的車損因證據(jù)不足,不予支持。關于夏清衛(wèi)、代晴梅主張的交通費如何認定的問題。夏清衛(wèi)、代晴梅在處理交通事故和喪葬事宜過程中實際支出了交通費,故對夏清衛(wèi)、代晴梅主張的交通費,予以支持,但其主張的費用過高,依法酌定夏清衛(wèi)、代晴梅支出交通費400元。關于夏清衛(wèi)、代晴梅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shù)額如何確定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guī)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shù)額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jīng)濟能力及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確定。本案中,夏清衛(wèi)、代晴梅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過高,依法酌定為8000元。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原審判決:一、龍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夏清衛(wèi)、代晴梅經(jīng)濟損失135787.5元;二、駁回夏清衛(wèi)、代晴梅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368元減半收取1684元,由龍某某負擔1431元,夏清衛(wèi)、代晴梅負擔253元。二審中,龍某某提交了一組證據(jù):1、宋金山的機動車行駛證復印件,顯示車牌號為“鄂H×××××”、車輛類型為“中型普通貨車”、品牌型號為“江淮牌EQ1043GAC”、車輛識別代號為“LGDGH81M37H110530”、發(fā)動機號碼為“M7244717A”。2、龍某某的身份證信息及駕駛證信息。3、2016年12月1日,對車牌號“鄂H×××××”的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顯示品牌型號為“東風牌EQ1043GAC”、車輛識別代號為“LGDGH81M37H110530”、發(fā)動機號碼為“M7244717A”,機動車狀態(tài)為“注銷”。4、2016年12月1日,對車牌號“鄂H×××××”的機動車信息查詢結果單,顯示品牌型號為“一通牌STQ5122PXY1”、車輛識別代號為“LS3T1CE1670201799”、發(fā)動機號為“EL206700565”。上述證據(jù)顯示涉案保單上記載的投保車輛的信息均互不相符,僅從保單不能看出是哪一輛車,擬證明肇事車輛就是保險車輛。人民財保東某公司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不持異議,但認為涉案肇事車輛無牌照、無大架號、無發(fā)動機號,與保單上記載的信息不相符,不能證明肇事車輛就是保險車輛。夏清衛(wèi)、代晴梅對上述證據(jù)不持異議。本院認為,各方當事人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且上述證據(jù)均來源于荊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事故處理大隊,因此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對其證明目的,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jù),在判決理由部分予以評判。經(jīng)審查,一審判決在查明事實部分的描述屬實,本院予以確認。另查明,涉案保單上記載的投保車輛的識別代號“LGDGH81M37H110530”的機動車狀態(tài)為“注銷”,投保車輛的各個信息互不相符。根據(jù)各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案爭議的焦點為:1、龍某某向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的車輛是否就是涉案的肇事車輛;2、涉案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保險合同是否有效,龍某某要求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承擔保險合同有效的履約責任應否支持。本院認為,一、關于龍某某向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車輛是否系涉案肇事車輛問題。龍某某持有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投保的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單和機動車商業(yè)保險單,對保單的真實性雙方并無異議,本院應予采信。從保單上記載的信息來看,該保單所記載的車輛信息互不相符,其中代表車輛顯著標志的識別代碼“LGDGH81M37H110530”的機動車狀態(tài)為“注銷”,由此說明保單所指向的車輛已經(jīng)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屬于無牌無證的“黑車”。與此比較,由于龍某某發(fā)生本案交通事故時所駕駛的車輛即為“黑車”,且龍某某一審時申請證人(工友)張某、周某出庭證明,同一時間即2016年10月12日,他們和龍某某一起在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為各自所有的貨車購買了保險,張某亦提交了保單佐證。證人還證明龍某某名下只有一輛貨車,平時懸掛的號牌為套牌“鄂H×××××”。因此,龍某某與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所指向的保險標的屬于該肇事“黑車”具有高度蓋然性。二、關于本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及機動車商業(yè)保險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財產(chǎn)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第六款規(guī)定:“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北景钢幸巡槊?,龍某某所有的江淮牌中型貨車無車架號和發(fā)動機號碼,系無牌無證的拼裝“黑車”。龍某某的上述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關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四)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钡囊?guī)定。而且,龍某某與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的保單上記載的投保車輛的識別代號“LGDGH81M37H110530”的機動車狀態(tài)為“注銷”,投保車輛的各個信息互不相符,因此,龍某某對投保車輛不具有法律上承認的保險利益,其與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簽訂的機動車輛商業(yè)保險合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之規(guī)定,應屬無效。鑒于龍某某與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簽訂的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yè)保險合同無效,故龍某某要求人民財保東某公司承擔保險合同有效的履約責任,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經(jīng)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上訴人龍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市東某支公司(以下簡稱人民財保東某公司)、被上訴人夏清衛(wèi)、代晴梅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東某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802民初116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1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龍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孝文、被上訴人人民財保東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瓊、被上訴人夏清衛(wèi)、代晴梅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萬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3016元,由龍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吳宏瓊
審判員 許德明
審判員 肖 芄
書記員:劉瓊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