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黑龍江省龍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地址望奎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興望路166號。
法定代表人:翟清斌,職務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玉英,黑龍江千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銷售人員,住四川省成都市。
原告黑龍江省龍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與被告王某追索勞動報酬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黑龍江省龍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某公司)訴訟代理人王玉英、被告王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龍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原告不按成勞人仲委裁字(2018)第1999號仲裁裁決書向被告支付工資36000元,而應是13600元;2.請求判令原告不應當向被告支付第二倍工資22500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于2017年1月到原告公司工作,雙方于2017年7月25日簽訂了勞動合同書,合同約定勞動合同為固定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工作地點成都,工作為成都區(qū)銷售代表。勞動報酬執(zhí)行計時工資,工資標準為每月1700元,績效工資(獎金)根據其實際勞動貢獻確定。2017年11月前原告按月支付工資,月平均工資在4500元左右,自同年12月之后成都區(qū)銷售業(yè)績不好,原告決定撤銷成都區(qū)銷售代表,又因原告在成都涉及一訴訟案件,便委托被告代理參加訴訟,并給其支付基本工資,每月1700元。2017年末合同期滿后,原告要求與被告續(xù)簽勞動合同,因雙方發(fā)生爭議,被告拒不簽訂,也沒參加原告委托其進行的訴訟活動。被告于2018年6月末離職,原告也未支付其工資。被告要求每月按4500元支付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工資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合同到期后是被告不同意合同內容,不與原告續(xù)簽合同,故原告不應按照每月4500元的標準給付二倍工資,應按1700元給付。被告因此向成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原告對該仲裁裁決不服。
王某稱辯,被告于2016年3月份在原告公司工作,月工資3500元,2017年每月4000元。同年6月份被告要求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原告拒絕簽訂后,被告欲提出辭職。2017年7月25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當時約定基本工資1700元,是原告為了交社保費基數低,當時被告的工資已達到每月4500元(扣除繳納社保費)。自2017年11月,原告開始拖欠被告工資。2018年被告要求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原告以種種理由推拖,并稱公司其他人都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被告于2018年6月末離職。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如下證據,1、成勞人仲委裁字(2018)第1999號仲裁裁決書,原、被告因工資問題經仲裁裁決。經質證,雙方對仲裁裁決書真實性無異議,原告對裁決書認定事實有異議。對該仲裁裁決書的真實性,予以采信;2、快遞單,證實原告于2018年9月3日收到裁決書,9月17日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經質證,雙方均無異議,予以采信;3.勞動合同書,證實原、被告簽訂了工作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月1日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基本工資為1700元,根據貢獻得績效工資,被告的工資并非是4500元。經質證,被告對該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被告認為當時約定基本工資1700元,是原告為了交社保費基數低,跟被告協(xié)商定的,而實際工資是4500元。對該證據,予以采信。4.被告2017年1月至12月工資表以及給被告匯款憑證7份,證實自2017年1月到12月被告的基本工資為1700元,其他為績效工資、出差補助、提成等。經質證,被告對工資表有異議,其未看到此工資表,這個工資表與公司總監(jiān)在微信里發(fā)的工資表不符,與公司匯款憑證的數額也不符。被告對匯款憑證無異議。該工資表與為被告匯款數額不相符,對工資表不予采信,對匯款憑證予以采信。
被告提供證據如下:1.銀行流水對賬明細,證實被告月工資平均4500元。經質證,原告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對待證事實有異議,原告稱,該銀行流水每月數額不等,說明被告基本工資并非4500元,而是因為有效益工資,每月效益不同,所以打款數額不同。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采信。2.被告與原告公司職員南楠的微信聊天記錄,證實原、被告之間未簽訂勞動合同,是原告以各種理由拒絕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經質證,原告對該證據有異議,這種聊天只是雙方閑聊,并不能代表公司的意愿。被告質證稱,在成都仲裁時,南楠也出庭證實,是原告的原因未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所以才有了現在的仲裁結果。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于2016年3月起在原告公司工作,2017年7月25日原、被告簽訂的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工作地點在成都,雙方對工資約定為,被告基本工資1700元,績效工資(獎金)根據被告實際勞動貢獻確定。合同履行至2017年10月份,在此之前,被告的月平均工資在4500元,自同年11月開始至2018年6月末被告離職前,原告一直拖欠被告工資。在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后,原告與被告未簽訂勞動合同。因此,2018年7月2日,被告向成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成勞人仲委裁字(2018)第1999號仲裁裁決:一、原告向被告支付拖欠的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的工資36000元;二、原告支付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22500元;三、駁回被告其他仲裁請求。原告于2018年9月3日收到該仲裁裁決書,于9月17日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被告自2016年3月入職原告公司至2018年7月自行離職止,雙方簽訂過勞動合同,存在勞動關系。原告拖欠被告8個月工資應予支付。原告認為支付拖欠被告工資應按每月1700元計算。2017年10月之前,被告平均月工資已經達到4500元,且雙方在仲裁時,原告同意支付被告工資按每月4500元計算,原告要求按月工資1700元支付拖欠被告工資的訴訟請求,證據不足。原、被告合同期滿后,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原告主張是被告原因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其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視為雙方同意以原條件履行。該條款規(guī)定是視為雙方同意原勞動合同內容,并未規(guī)定視為訂立勞動合同。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原告主張系被告原因,未提供證據證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綜上所述,原告不服成勞人仲委裁字(2018)第1999號仲裁裁決書第一項、第二項仲裁裁決的訴訟請求,證據不足,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黑龍江省龍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31元,由黑龍江省龍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尤立娟
書記員: 周鑫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