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黃秀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鐘楠,上海東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高耘荔,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翟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被告:高欣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以上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旭,上海潤申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歸金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閔行區(qū)。
原告黃秀娟與被告高耘荔、翟某某、高欣露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15日立案受理后,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因案情復雜,本案于2018年1月24日轉(zhuǎn)為普通程序,并于2018年9月7日追加第三人歸金杰參加本案訴訟。又因第三人歸金杰下落不明,本院以公告形式向第三人送達了開庭傳票及參加訴訟材料,于2019年1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鐘楠,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旭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歸金杰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繼續(xù)履行原、被告雙方就上海市閔行區(qū)天山西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涉案房屋)所簽訂的買賣合同;2、判令三被告配合原告辦理涉案房屋過戶登記手續(xù),并登記至原告名下。
事實和理由:被告高耘荔和被告翟某某系夫妻關系,被告高欣露系被告高耘荔和被告翟某某婚生女。原告于2009年9月經(jīng)中介居間,被告高耘荔自愿將其家庭動遷安置的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華漕鎮(zhèn)天山西路XXXX弄愛博家園二期X棟XX號XXX室房屋出售給原告。被告高耘荔提供2007年6月9日與拆遷單位上海閔行閔一房屋拆遷有限公司的房屋認購協(xié)議,顯示被告高耘荔是動遷安置認購對象。當時約定實際房價為90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99,000元至房屋過戶給原告時由原告支付。為防止被告反悔,當時經(jīng)中介建議,雙方約定將買賣合同價格寫為150萬元,并由被告高耘荔出具一份140萬元收據(jù)。其后,原告依約先后支付801,000元并實際裝修入住至今。2011年6月28日,被告高耘荔提出急用錢,讓原告提前支付尾款99,000元。被告、中介作為擔保均簽字確認房款已經(jīng)支付完畢。近日,因原告估算涉案房屋已符合過戶條件,要求三被告配合過戶,被告始終推諉拖延。補充:買賣合同簽訂時,被告高耘荔提供與拆遷單位房屋認購合同,顯示購買人是被告高耘荔,原告有理由相信被告高耘荔是有權利處分房屋。當時涉案房屋就交付給了原告,另外兩位被告是被告高耘荔的家庭成員,買賣至今已經(jīng)多年,交房也已經(jīng)多年。原告認為被告翟某某、高欣露對房屋買賣應該是明知的。同時房屋價格符合市場價,原告也已經(jīng)付清。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特提出訴訟。
三被告共同答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雙方約定的總房價為90萬元,而被告認可的原告付款金額為81萬元(2009年9月15日現(xiàn)金支付了定金1萬元;9月30日,原告通過銀行轉(zhuǎn)賬支付被告70萬元;交房之后原告又支付了被告10萬元,具體時間、方式均記不清了),尚剩余9萬元尾款未支付。至于2011年6月28日的《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以及140萬元《收條》是被告應中介要求簽字的,并沒有多看。被告不同意繼續(xù)履行,被告認為根據(jù)《購房合同》第4條,被告可以選擇支付違約金解除合同。
第三人未到庭進行陳述。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請求,向法院提供了下列證據(jù):
1、房屋認購合同,該證據(jù)為被告高耘荔向原告提供,證明被告系涉案房屋的認購人,有權處置涉案房屋;
2、購房合同(2009年9月份簽訂),證明原告向被告購買了涉案房屋,且中間方、擔保方亦簽字確認雙方的房屋買賣關系(說明:實際購房價格90萬元,房屋性質(zhì)是動遷安置房,在當時不能立即進行交易過戶,為防止上家違約,雙方將房屋價格做高,且約定如果上家今后不再出售房屋,將按照購房合同約定的總房價的50%承擔違約責任);
3、歷次收條、流水及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證明被告高耘荔認可已經(jīng)收到全部購房款;
4、安居客網(wǎng)站上涉案小區(qū)房價走勢圖,證明在2015年3月,涉案房屋所在小區(qū)均價僅為11,180元,涉案房屋面積不足82平方米。故原告在2011年即總共出資90萬元購買涉案房屋,是屬于合理價格;
5、裝修合同,證明原告在2011年4月至6月,即對涉案房屋進行了裝修;
6、愛博五村居委會證明,證明原告自2011年8月18日起就實際居住于涉案房屋內(nèi)至今,房屋已經(jīng)完成交付;
7、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付費通知單,證明涉案房屋相關公共事業(yè)費用的使用戶名已經(jīng)改為原告,說明原告已經(jīng)實際使用涉案房屋;
8、錄音,證明被告要求原告額外支付款項,才肯履行過戶義務,已經(jīng)實質(zhì)上構成違約,被告高耘荔已經(jīng)明確收到全部房款,證明真實房價90萬元;
9、涉案房屋產(chǎn)調(diào)信息,證明涉案房屋已經(jīng)辦理小產(chǎn)證,產(chǎn)權登記在三被告名下。
被告對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認可雙方買賣關系,根據(jù)購房合同第4條,被告可以支付房屋總價50%解除雙方合同關系,原告主張不符合合同約定;對證據(jù)3歷次收條中除了歸金杰出具的真實性無法確認,對于被告高耘荔出具的收條真實性均認可,但對證明目的不認可,第一張140萬元收條雙方均可以確認該收條是虛假,2011年6月28日金額為4.9萬元的收條及2011年6月28日的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不管是4.9萬元還是9.9萬元與雙方合同約定購買金額均不吻合,這兩份的證據(jù)都是同一天,既出現(xiàn)4.9萬元又出現(xiàn)9.9萬元是自相矛盾的;對證據(jù)4安居客走勢圖真實性、證明目的不予認可;對證據(jù)5裝修合同真實性無法確認;對證據(jù)6、7均認可;對證據(jù)8錄音經(jīng)與當事人核實真實性認可,但錄音記錄第2頁的第1行至第7行,對話中已確定存在差價未直接支付給被告,原告在錄音中自認所謂的房款是支付給了第三人,與被告主張的尾款未付相印證;對證據(jù)9的真實性、證明目的均予以認可。
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第三人未到庭質(zhì)證亦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本院對雙方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進行確認并在卷佐證,對雙方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原告證據(jù)3中由第三人出具的收條因有原件與之核對,本院確認其證明效力;對證據(jù)3中其他收條及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因上述證據(jù)均有原件與之核對,且與待證事實相關,本院亦確認其證明效力,至于其是否能達到原告證明目的,將在本院認為中再詳細論證。證據(jù)4因無原始網(wǎng)頁載體與之核對,本院對該證據(jù)證明效力不予確認。證據(jù)5有原件與之核對,且與待證事實相關,本院確認其證明效力。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被告高耘荔與被告翟某某系夫妻關系,被告高欣露系被告高耘荔和被告翟某某女兒。
2007年6月29日,被告高耘荔經(jīng)動遷安置獲得上海市閔行區(qū)《愛博家園》二期X東(XX)號X層XXX室房屋一套。
2009年9月,被告高耘荔作為甲方與原告黃秀娟作為乙方簽訂《購房合同》一份,約定:房屋坐落:閔行區(qū)華漕鎮(zhèn)《愛博家園》二期X棟XX號XXX室,總房價為150萬元整。付款方式:乙方在2009年9月15日已付甲方定金1萬元整,2009年9月30日前乙方付甲方款140萬元整,余額房款10萬元整待甲方辦理產(chǎn)證乙方過戶后乙方付清甲方。違約責任:甲方如果在履行合同中,中途發(fā)生變更不再將該房出售給乙方并且在五年后甲方不與乙方辦理產(chǎn)證過戶,甲方首先退還乙方已付房款,并賠償總房價的百分之五十違約金給乙方,乙方在該房的裝修費也有(由)甲方承擔。乙方未能按上述約定的時間付款,甲方有權終止已簽約的購(房)合同,乙方賠償甲方經(jīng)濟損失,總房價約百分之十。甲方必須在第一時間通知乙方辦理進戶,領取鑰匙。過戶費由乙方承擔。該合同后,案外人滬申房產(chǎn)作為中介方簽字并蓋章,第三人歸金杰及案外人何耘峰作為擔保人簽字。
2009年9月15日,原告向被告高耘荔支付定金1.1萬元。
2009年9月30日,原告通過工商銀行向被告高耘荔轉(zhuǎn)賬支付購房款70萬元。同日,被告高耘荔向原告出具收條一張,載明:今收到黃秀娟購房款140萬元(愛博家園二期X棟XX號XXX室)。
2009年12月30日,原告通過農(nóng)業(yè)銀行向第三人歸金杰轉(zhuǎn)賬支付9萬元,第三人向原告出具收條一張,載明:今收到黃秀娟9萬元整,原9萬欠條作廢,余款99,000元待產(chǎn)證出來后過戶一次付清。
2011年4月,被告將涉案房屋交付給原告,原告對涉案房屋進行了裝修,并于同年8月18日起入住涉案房屋。
2011年6月28日,原告、被告高耘荔(房東)與第三人(中介、擔保人)簽訂《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一份,約定:一、中介、擔保人、房東配合購房者辦理產(chǎn)證過戶手續(xù)(無條件配合)。二、房東產(chǎn)證拿到之后,再(在)不能過戶之前,第一時間將產(chǎn)證交給購房者(有擔保人負責配合)。三、原本還有9萬9千元是到房產(chǎn)證過戶后將一次性付清,又(由)于房東急須(需)用款,所以購房者將9萬9千元支付給房東。四、此房產(chǎn)買賣無任何凝義(異議),房東、中介、擔保人、購房者簽字生效。
同日,被告高耘荔向原告出具收條一張,載明:今收到黃秀娟購房款(愛博五村XXX號XXX室最后房款4萬9千元整)。總收到全部購房款計140萬元整。該收條后,第三人作為證明人簽字。
2017年8月22日,涉案房屋登記為三被告共同共有。
2017年11月18日,原告女婿(丁)致電被告高耘荔(高),雙方對話如下:……高:打到我賬上就80萬,是先打70萬,后來你丈母娘直接給我。?。簩Γ侵苯咏o你的,還有10萬,我們是給歸金杰的,對伐?高:一共80萬,她先給我70萬。?。簩Φ难?,80萬是80萬,還有10萬,我們是給歸金杰的呀,我們總共是給90萬,我們總共付出去90萬,付出去92萬了總共是。高:我總共拿到手80萬。丁:對的呀,你拿到80萬是80萬呀,總共那套房子承諾是90萬呀,對伐啦,這個沒什么搞頭的咯。高:嗯嗯嗯。?。悍孔右还渤兄Z是90萬,你說中介費什么的,這實際上和我們是不搭嘎的呀,給你你給他們?nèi)?,和我們不搭嘎的呀,我們反正是這套房子向你履行的時候,總共給你90萬呀,你給中介費和我們不搭界呀,你說是伐叔叔,我們也沒賴你,你說90萬我們就90萬,我們也沒多說一句,你說是伐。高:不是的,你說現(xiàn)在90萬,80萬,這也不是主要的事情,因為當時的事情……你說加上中介費90萬這件事情是對的這件事情,大有可能的為什么,中介費也拿掉了,我也不知道。丁:這我們就不清楚了,我們反正就是付出去這么多錢,合同我們那時候簽也是按照90萬簽的,你也曉得的呀,對伐啦。高:哎哎。丁:合同我們也是按照90萬履行的,因為我們給出去就是90萬,所以是按照90萬履行的咯。高:你當時給我100萬也好,我現(xiàn)在也不記這個賬。我要求是現(xiàn)在,再拿100萬就算了。……
因涉案房屋過戶問題,原告起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及三被告對于涉案房屋買賣過程、總房價90萬元以及支付給被告高耘荔的81萬元購房款均無異議,原、被告雙方達成房屋買賣合同合意,且原告已實際支付房款,被告也交付涉案房屋給原告居住、使用,雙方間房屋買賣合同已成立并生效。
本案爭議焦點在于原告支付給第三人的9萬元,被告是否也將其認定為是原告支付給自己的購房款?對此,本院認為,支付購房款給被告屬于積極事實,應由原告進行舉證。本案中,原告提交了被告出具的收條、各方簽訂的《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以及雙方錄音等證據(jù)加以證明。被告對上述證據(jù)真實性均無異議,但認為上述證據(jù)與實際付款情況不符,不應采納。本院經(jīng)合議庭討論后認為,雖然《購房合同》、各收條及《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均存在做高房價的情形,上述證據(jù)中顯示的金額不能作為原告已支付房款的證據(jù),但上述證據(jù)顯示的購房款金額無法作為證據(jù)使用是因相反證據(jù)的存在,因此上述證據(jù)中除支付金額外的部分依然可以看作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從《符(附)加協(xié)議合同》第三條表述來看,被告對于原告提前支付尾款事實是知情的,但此時被告并未向原告提出前期房款尚未付清。其次,結(jié)合2011年6月28日的收條來看,被告對于原告已支付全部購房款之事實亦應當知情。最后,原告入住涉案房屋并實際使用距起訴已有6年之久,被告始終未就前期房款進行催討,反倒是在原告要求配合過戶時要求增加購房款,不符合正常房屋買賣交易過程。因此,通過以上分析,本院認為,被告對于原告在其付款過程中直接支付給第三人的9萬元的事實及性質(zhì)均為明知,原告已將涉案房屋全部購房款付清。
此外,根據(jù)《購房合同》及雙方庭審陳述,原、被告雙方對于當初過戶后再支付9萬元左右尾款的約定是無異議的,因此即便原告仍剩余尾款尚未支付,涉案房屋也已符合過戶條件,被告以全款未付清為由拒絕配合原告過戶并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亦不予采納。
至于被告主張可以通過支付違約金的方式解除房屋買賣合同之意見,系被告對《購房合同》第4條之誤讀,該條僅規(guī)定甲方違約后應負之違約責任,并未賦予甲方單方支付違約金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本院對被告上述主張亦不予采納。
第三人歸金杰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系放棄相應的訴訟權利,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由第三人自行承擔。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高耘荔、翟某某、高欣露繼續(xù)履行原、被告雙方就上海市閔行區(qū)天山西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
二、被告高耘荔、翟某某、高欣露配合原告黃秀娟辦理上海市閔行區(qū)天山西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過戶登記手續(xù),登記至原告黃秀娟名下。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8,800元,保全費人民幣5,000元,由被告高耘荔、翟某某、高欣露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石定偉
書記員:陳??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