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胡國彬。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浩、劉向輝,分別系湖北人本律師事務所律師、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石市嘉某釬具有限公司,住所地黃石市西塞山區(qū)華家屯56號。
法定代表人:呂紹輝,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華雄,黃石市澄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胡國彬因與被上訴人黃石市嘉某釬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黃石市西塞山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203民初11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該案材料進行了閱卷,并調(diào)查和詢問當事人,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胡國彬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確認其與嘉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或者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1、嘉某公司在一審庭審中未提交《鋼構產(chǎn)品加工合同》,故其未對該份證據(jù)進行質(zhì)證,而原審判決將該份證據(jù)直接作為認定其與嘉某公司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的依據(jù),剝奪了其對該份證據(jù)的質(zhì)證權與辯論權;2、其在一審庭審中陳述“因家里有事,向呂紹輝請假了幾天”,嘉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在庭審中也認可該事實,而非原審判決認定的“胡國彬中途離開四天”;3、嘉某公司聘請其從事鋼結構工作,實際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關系。其在嘉某公司工作,約定工作時間為8小時,工資200元/天,按考勤記錄核算,午餐由嘉某公司提供,實際上就是受嘉某公司的管理,從事嘉某公司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該勞動行為是嘉某公司生產(chǎn)的組成部分,雙方形成了從屬關系,故存在勞動關系。
嘉某公司辯稱,1、《鋼構產(chǎn)品加工合同》確實未在原審庭審中進行舉證,其是因被詢問是否有該合同時庭后進行提交的。該份合同并非是認定雙方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的關鍵證據(jù);2、其已經(jīng)停工了,呂紹輝才是這個工程項目的受益人,他是以個人名義承接該項目。呂紹輝將承接的項目口頭委托給劉煜華,因為人手不夠,劉煜華請胡國彬來做,故胡國彬與其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3、胡國彬與其或者說是呂紹輝之間實際上是勞務關系,該工作是臨時性的,胡國彬前后共做了六天事,中途還離開四天去別的地方干活,胡國彬來去自由,工資也約定清楚,干一天200元,不干就沒有。勞動關系還涉及五險一金的問題,但其與胡國彬只是約定200元一天,并沒有為胡國彬繳納社會保險費。
嘉某公司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其與胡國彬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原審法院認定事實:嘉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11日,其經(jīng)營范圍為金屬加工,釬具、釬鋼、普通機械設備、金屬結構件制造,法定代表人為呂紹輝。2016年1月27日,呂紹輝與湖北宏緣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簽訂《鋼構產(chǎn)品加工合同》,約定由呂紹輝承包湖北宏緣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所建項目的風機鋼結構零部件加工制作,工期30日。合同還約定呂紹輝須按照國家標準組織人員精心制作、安裝和驗收,確保構件質(zhì)量達到要求。
合同簽訂后,呂紹輝就此加工合同通知劉煜華過年后來做事,劉煜華于同年2月18日去嘉某公司,當天活干完后對呂紹輝說人手不夠,需要再請一人幫忙,呂紹輝同意并讓劉煜華負責找人,劉煜華隨即聯(lián)系胡國彬,胡國彬于次日來到嘉某公司做事,約定報酬每日200元。胡國彬做事中途離開四天,同年3月1日,胡國彬在送鋼板過程中右手食指被剪板機壓傷,隨后被送往醫(yī)院治療。
2016年5月23日,胡國彬向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其與嘉某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該委認為嘉某公司聘請胡國彬從事鋼結構工作,實際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工資實行計時工作制,從事有報酬的勞動,故于同年7月20日作出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裁決。嘉某公司不服該裁決,故而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雙方之間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原審法院認為雙方之間不構成勞動關系,理由如下:一、勞動關系中勞動者有長期、持續(xù)、穩(wěn)定地在用人單位工作的主觀意圖,同時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也是以勞動者長期為單位提供勞動為目的。本案中,胡國彬只是提供勞務來換取200元一天的報酬,沒有成為嘉某公司一員的主觀意圖,嘉某公司亦沒有接納胡國彬成為單位內(nèi)部職工的意愿;二、胡國彬雖然在勞務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被管理和被指示關系,但與嘉某公司不具有隸屬性,人身依附性不強,胡國彬從事鋼結構工作是以完成特定事項為目的臨時性勞務,故胡國彬提供勞務的過程更符合雇傭關系的特征。關于胡國彬的雇主如何確定,呂紹輝為嘉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以個人名義承接鋼結構加工項目,承接項目與嘉某公司的業(yè)務范圍相近,鑒于其身份的雙重屬性應認定其通知劉煜華做事時是代表嘉某公司,即以嘉某公司的身份聘請劉煜華從事鋼結構工作,因人手不夠,劉煜華經(jīng)呂紹輝同意叫來胡國彬幫忙,此過程中劉煜華只起到介紹、傳達作用,因此劉煜華與胡國彬均受嘉某公司的雇請,為嘉某公司提供勞務,獲得報酬。綜上所述,雙方之間并未形成勞動關系,而為雇傭關系,胡國彬受傷的相關損失可另行主張。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之規(guī)定,判決:確認嘉某公司與胡國彬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本院二審期間,胡國彬未提供新證據(jù);嘉某公司因胡國彬提出未經(jīng)胡國彬質(zhì)證的《鋼構產(chǎn)品加工合同》作為新證據(jù)予以提交,擬證明鋼構產(chǎn)品加工工程系由呂紹輝個人承包。經(jīng)質(zhì)證,胡國彬?qū)υ摲莺贤恼鎸嵭浴⒑戏ㄐ跃挟愖h,認為:1、該合同中的發(fā)包方是否真實存在并不清楚,且該合同約定發(fā)包方預付承包方10000元作為購料款,嘉某公司應提供10000元購料款的證據(jù)用以證明該合同的真實性;2、因合同內(nèi)容涉及鋼結構產(chǎn)品加工,應當是具有相應資質(zhì)的單位來承接,合同上雖然只有呂紹輝的簽名,但因呂紹輝是嘉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故呂紹輝的簽名應當代表嘉某公司;3、嘉某公司在原審期間沒有當庭提交該份合同不合情理,存在事后偽造的可能。本院認為,胡國彬?qū)υ摲葑C據(jù)的真實性提出異議,因其未提供證據(jù)予以反駁,故對該份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雖然該合同上只有呂紹輝本人的簽名,但呂紹輝系嘉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該合同內(nèi)容涉及的鋼結構產(chǎn)品加工又屬于嘉某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故基于呂紹輝的雙重身份屬性應當認定該工程項目系由嘉某公司承接。
本院對原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一、關于原審判決程序是否嚴重違法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五條“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一)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二)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未回避的;(三)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jīng)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的;(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規(guī)定,因本案中胡國彬提出證據(jù)未當庭出示經(jīng)其質(zhì)證從而導致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不符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且原審判決認定胡國彬與嘉某公司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并非以該份證據(jù)作為認定依據(jù),另嘉某公司提供該份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是為了證明該合同內(nèi)容所涉及的鋼結構產(chǎn)品加工系由呂紹輝個人承接,對此,本院已在上述證據(jù)認定中進行了評述,故胡國彬提出原審判決程序嚴重違法,影響公正審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二、關于胡國彬與嘉某公司之間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問題。勞動關系,包括勞動合同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勞動合同關系是指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jīng)濟組織等與勞動者之間,依照勞動法的規(guī)定,簽訂勞動合同,使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指定的工作,并獲取勞動報酬和勞動保護所產(chǎn)生的法律關系。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雖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法所規(guī)定的勞動權利義務而形成的勞動關系。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jù)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從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主體性質(zhì)和關系來看,勞動合同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財產(chǎn)關系即經(jīng)濟關系,還存在人身依附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而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只存在財產(chǎn)關系,即經(jīng)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工單位支付勞動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本案中,胡國彬經(jīng)劉煜華介紹到嘉某公司進行鋼構產(chǎn)品加工制作工作,其工作內(nèi)容具有臨時性,即完成鋼構產(chǎn)品加工制作為目的,且胡國彬沒有成為嘉某公司一員的主觀意圖,嘉某公司也沒有接納胡國彬成為其公司內(nèi)部職工的意圖,勞動過程中胡國彬雖然也要接受嘉某公司的指揮管理,但并不受嘉某公司內(nèi)部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雙方地位平等,不存在隸屬關系,故胡國彬與嘉某公司之間系勞務關系而非事實勞動關系。胡國彬提出其與嘉某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胡國彬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胡國彬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嚴云峰 審 判 員 曹曉燕 代理審判員 張 莉
書記員:方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