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杭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冉引娣,北京市隆安(南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春燕,北京市隆安(南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和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田天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錕,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羅本建,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黃某某與被告和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11日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
原告黃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原、被告于2017年9月10日簽訂的《車輛回租租賃合同》;2.被告返還原告租金人民幣129,440元(以下幣種同);3.被告賠償原告律師費損失25,000元;4.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9月初,原告在案外人江西省博越國際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看中奔馳車一輛。2017年9月7日,原告向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支付購車款110,000元。2017年9月10日,原告與被告簽訂《車輛回租租賃合同》,約定被告將車輛租賃給原告,租金總金額為482,920元,租賃期限為2017年9月11日至2020年9月10日;原告應在簽訂之日支付首付租金133,000元;租賃車輛由被告負責向原告交付。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代付款說明》,載明:因原告向被告辦理車輛租賃業(yè)務,故被告向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購買原告承租之標的物;原告支付給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款項,系代被告采購租賃車輛購車款,對于該筆款項,原告與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不存在債權(quán)債務關系?!盾囕v回租租賃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7年9月、10月按約支付了第一、二期租金合計19,440元,但被告遲遲未能向原告交付車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原告訴至本院,要求依法判決。
被告和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全部訴訟請求。理由:1.《車輛回租租賃合同》的性質(zhì)不是普通的車輛租賃合同,也不是融資租賃合同,實際是借款合同,雙方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被告現(xiàn)已履行支付借款的義務,原告應當返還借款。2.原告訴請的租金129,440元中,110,000元原告是支付給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剩余款項19,440元是支付給被告的利息,原告無權(quán)要求返還。3.律師費主張沒有合同及法律依據(jù),不同意支付。
審理中,被告提供一份《銷售合同》,證明原告與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買賣合同關系。雙方確認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取得購車款后至今未向原告或被告交付車輛。本院向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住所地寄送通知要求核實相關購車事實,但未能有效送達通知。本院向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檢察院依職權(quán)調(diào)取紅公(經(jīng))訴字【2018】0100號《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起訴意見書》,其中載明:“2017年……江西省博越國際汽車貿(mào)易有限公司明知公司連年虧損,自身不具有履約能力,仍虛構(gòu)公司經(jīng)營狀況,夸大公司資金實力,通過繼續(xù)向客戶推廣全款購買期車業(yè)務并簽訂汽車《代購合同》的方式騙取1140名客戶購車款83,330.94萬元……該公司行為又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涉嫌合同詐騙罪……現(xiàn)將此案移送審查起訴……”。
本院認為,原、被告就《車輛回租租賃合同》性質(zhì)存在爭議,但不論是被告辯稱的借款合同關系,還是原告主張的融資租賃合同關系,雙方對融資目的是向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購買車輛并無異議。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在簽訂《銷售合同》、收取購車款后,至今未履行車輛交付義務,且已不再正常經(jīng)營,該情形與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正在追訴的博越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犯罪的行為表現(xiàn)形式一致,時間亦基本吻合,故本案涉及的購車交易當屬博越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犯罪行為的一節(jié)事實,應當先由刑事程序進行處理。雖然本案原告起訴的依據(jù)是其與被告之間簽訂的《車輛回租租賃合同》,但該法律關系經(jīng)博越公司上海分公司介紹而形成,基礎是博越公司汽車銷售行為,該融資行為是博越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犯罪目的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該融資法律關系的性質(zhì)認定又可能影響涉嫌犯罪行為的對象認定等,進而影響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等內(nèi)容。綜上所述,本案因涉嫌經(jīng)濟犯罪,尚不屬于民事訴訟受理范圍,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jīng)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黃某某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龔??婕
書記員:朱巧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