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督機關: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檢察院。原審原告:黃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原審被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原審原告黃某某與原審被告陳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2017年10月9日,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檢察院以鄂孝南檢民(行)監(jiān)[2017]42090200001號再審檢察建議書向本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
經本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認為,本院(2016)鄂0902民初1112號民事判決確有錯誤,應予再審。理由如下:一、原審屬于惡意訴訟,原審原告以虛假的事實提起訴訟,利用訴訟獲取自己不正當利益,侵害訴訟相對方。二、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檢察院調查收集證據足以證明原審原告主張的債權糾紛并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本院應當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原、被告間存在的基礎法律關系審理。三、本院不采納鄂孝南檢民(行)監(jiān)[2017]42090200001號再審檢察建議書認為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902民初1112號民事判決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理由如下:1、原審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借條”不是偽造的。原審原告在原審訴訟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借條”是原審被告本人書寫的,經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檢察院調查,原審原告陳述該借條的200萬元是由原借款利息轉本金、向他人借款的介紹費以及真實借款24萬元等組成。該調查結果說明原審原、被告之間的債權憑證“借條”并非因借貸行為引起,而是雙方存在基礎法律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規(guī)定,原審被告依據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辯,原審應當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進行審理。我國的民商事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議一致,可以變更合同,不禁止其他法律關系轉為借貸關系,轉為借貸關系后債務人出具的“借條”并非一律虛假。2、原審原告提供的銀行轉賬憑證是真實的并非偽造,原審被告分兩次轉給吳騰宇以及吳騰宇分兩次轉給黃某某共四張銀行轉賬憑證也是真實的并非偽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九條規(guī)定,債權人僅依據借據等就能夠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銀行轉賬憑證是自然人間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之一,如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fā)生并能作出合理說明,或抗辯債權糾紛并非因借貸行為引起的,法院則會依法審查借貸關系是否真實發(fā)生,是否存在基礎法律關系。原審中,原審被告僅提出了管轄權異議,放棄了任何抗辯,故原審依據原審原告訴請及提交的證據依法進行裁判并無不當。四、再審立案審查期間,黃某某、陳某雖就原審判決執(zhí)行達成和解協(xié)議,但陳某未按協(xié)議履行。據此,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款、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本案由本院再審。
審判長 萬鴻青
審判員 胡艷鵑
審判員 雷新民
書記員:趙志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