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黃某,女,現(xiàn)住黑龍江省綏化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勝林,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qū)東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符雪,女,現(xiàn)住河南省鄭州市。被告:謝瀟肅,男,現(xiàn)住河南省鄭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笑千,河南九同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褚亞堃,河南九同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符紫昂,男,現(xiàn)住河南省鄭州市。
黃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符雪、謝瀟肅償還借款本金67萬元;2、被告張然承擔連帶保證責任;3、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原告在庭審中變更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謝瀟肅、符雪償還原告借款本金50萬元,并按年利率24%向原告支付利息自2016年4月21日至判決給付之日;2、由被告符紫昂承擔連帶償還責任;3、三被告承擔訴訟費。事實和理由:被告符雪、謝瀟肅系夫妻關系,被告符紫昂(曾用名張然)系被告符雪、謝瀟肅之子,原告與被告符紫昂系朋友關系。被告符雪、謝瀟肅因做生意需要,于2017年4月24日通過被告符紫昂在原告處借款67萬元,約定在2017年5月20日還款。被告符雪為原告出具了借據(jù)一份,被告符紫昂為借款擔保人。到期后,被告沒有還款,此后雖經(jīng)原告索要,被告以資金緊張為由,推拖至今沒有償還。故訴訟至法院。被告謝瀟肅辯稱:一、答辯人對本案所涉借款不知情,原告稱答辯人因生意需要向其借款,與客觀事實不符。首先,答辯人與原告并不相識,且答辯人也從未因生意需要,通過被告符紫昂向原告借款,答辯人對原告在起訴狀中所稱的借款根本不知情。其次,答辯人對被告符雪所出具的借據(jù)亦不知情,更不可能就本案所涉借款與被告符雪有共同的意思表示。二、本案中的借貸事實沒有發(fā)生,屬虛假民事訴訟。答辯人對原告訴稱的借貸事實存在嚴重異議,本案中67萬元的借款金額較大,借貸事實有無實際發(fā)生,是否屬于虛假民事訴訟等應當是本案重點審查問題,請法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嚴格審查借款時間、借款金額、借貸發(fā)生的原因、有無實際交付等,依法查明事實。三、原告所稱的借款不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答辯人不是本案適格被告,不應承擔還款責任。綜上,答辯人對本案所涉借款不知情,本案借貸事實沒有發(fā)生。同時,答辯人與被告符雪因感情不和已分居多年,故對于借貸事實沒有實際發(fā)生的所謂借款,根本不可能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更不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因此,答辯人不是本案適格被告,不應當承擔還款責任。請法院依法查明事實,駁回原告對答辯人的訴訟請求。被告符雪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但向本院遞交了答辯材料,辯稱:2017年4月24日,黃某和她母親來鄭州見我讓我打借條,我兒子說黃某逼的緊你就給她寫一下就行。之前我知道借黃某50萬元,我想借50萬元還67萬元,還可以就寫了。寫完才知道,2015年11月之前已經(jīng)還給原告37萬元,余13萬元沒有錢還了,原告是把已還的37萬元和沒有還的13萬元一起合并共同算5分利息,算到67萬元的。我理解我兒子的無奈,這段時間資金緊張,還不起,別人欠我們的賬要不回來,我是按原告說的寫的。另外原告說2017年4月24日借給謝瀟肅67萬元是不真實的,我和謝瀟肅2015年11月至今一直分居,不可能給他借款。被告符紫昂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但向本院遞交了答辯材料,辯稱:本人符紫昂于2014年11月經(jīng)朋友王奇介紹向原告黃某借款50萬元。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開始陸續(xù)還款37萬元,由于我的資金緊張,賬要不回來,導致無法還清余下的13萬元。2017年4月24日,黃某和母親到鄭州把已還的37萬元和沒有還的13萬元一起合并算5分利息,讓我母親寫下67萬元借條。原告之所以告67萬元借給謝瀟肅了,她是要讓我作偽證,來幫她告我爸想讓我爸還錢。原告黃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1、借據(jù)1份,以證實被告符雪于2017年4月24日在原告處借款67萬元,約定借款期限為2017年4月24日起至2017年5月20日止,同時被告符紫昂以擔保人名義簽字按手印。2、鄭州市工商銀行流水對賬單及中國工商銀行憑證2份,以證實被告符紫昂于2014年11月13日通過銀行轉(zhuǎn)賬的形式,接到了原告匯到符紫昂賬戶中兩筆借款,分別為10萬元、40萬元,共計50萬元,其中符紫昂轉(zhuǎn)給被告謝瀟肅30萬元,被告謝瀟肅于當日用工商銀行卡提取了30萬元。3、結婚證1份,以證實被告謝瀟肅和符雪于2012年3月13日登記結婚,二被告系夫妻關系。被告謝瀟肅向法庭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原告黃某與被告符紫昂于2017年12月13日手機通話錄音光盤1張及光盤文字記錄、借條復印件2份,以證實2017年4月24日,被告謝瀟肅沒有在原告處借款,原告也沒有將67萬元借款交付給被告謝瀟肅,本案中的借貸事實沒有發(fā)生。本案所涉借款系原告與被告符紫昂之間發(fā)生的借貸關系,與被告謝瀟肅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被告謝瀟肅不應當承擔責任。2、借據(jù)及承諾書1份,以證實由于被告符雪、謝瀟肅因感情不和已分居多年,被告謝瀟肅與符雪、符紫昂三方就符雪、符紫昂與其他方債務問題作出明確約定,被告符雪、符紫昂對外所負債務與被告謝瀟肅沒有關聯(lián)性。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認定如下:1、關于被告謝瀟肅是否應當承擔還款責任的問題。被告謝瀟肅稱對借款不知情,借貸事實沒有發(fā)生,謝瀟肅、符雪二人分居多年,其不應承擔還款責任,綜合原告所舉證據(jù),借款發(fā)生在被告謝瀟肅、符雪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且在借款當日該筆借款中30萬元從符某某銀行卡轉(zhuǎn)到謝瀟肅銀行卡內(nèi)并被取出,應視為被告謝瀟肅知道并使用了該筆借款的事實,另被告謝瀟肅提供的借據(jù)及承諾書系符雪、符某某向他人借款所做的承諾與本案無關,不予確認,被告謝瀟肅提供的2份借據(jù)系復印件,而原告予以否認,被告不能提供原件,亦無其他證據(jù)證實,不予確認。綜上,被告謝瀟肅應承擔還款責任。2、關于被告符雪、符某某辯稱還款37萬元問題。被告謝瀟肅提供的原告與被告符某某的手機通話錄音,內(nèi)容能證實原告借款本金為50萬元的事實,關于還款數(shù)額,符某某在通話錄音中對還款數(shù)額有37萬元、13萬元二種提法。在庭審中,原告稱在2016年4月20日前陸續(xù)還過大約20萬元利息,而根據(jù)通話錄音內(nèi)容顯示,原告黃某認可還款37萬元為利息,原告黃某對還款的數(shù)額亦出現(xiàn)了不同的說法。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二條“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證據(jù),另一方當事人認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證據(jù)不足以反駁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的規(guī)定,原告對其與符某某通話錄音的真實性予以認可,雖然二人對還款數(shù)額分別出現(xiàn)不同說法,但二人在通話錄音中對還款37萬元說法一致,故本案對還款37萬元予以認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的規(guī)定,本案中被告還款37萬元在沒有其他證據(jù)證實為本金的情況下應先償還利息,有剩余后再計入本金。3、關于利息計算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款“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钡囊?guī)定,綜合本案原、被告陳述及雙方舉證,本案中對被告已還利息按月利三分計算符合上述規(guī)定。因雙方對還款時間說法不一,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對還款時間負有舉證責任,在僅有被告符雪、符紫昂陳述無其他證據(jù)證實的情況下,對被告陳述的還款時間不予確認,對原告所述的2016年4月20日之前利息結清予以確認。綜上,自被告借款之日2014年11月13日起至2016年4月20日止計17個月7天,按月息3分計算,借款50萬元的利息應為258,500元,被告還款37萬元,余款111,500元應計入已還本金。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符雪、謝瀟肅系夫妻關系,二人于2012年3月13日登記結婚。被告符雪、符紫昂系母子關系。被告謝瀟肅、符紫昂系繼父子關系。2014年11月13日,被告符雪通過被告符紫昂向原告黃某借款,原告將50萬元分兩筆匯入被告符紫昂工商銀行卡內(nèi),當時未出具借據(jù)。當日,被告符紫昂工商銀行卡中的30萬元轉(zhuǎn)到被告謝瀟肅的工商銀行卡并被取出。借款后至2016年4月20日,被告符紫昂陸續(xù)累計償還原告37萬元,其中利息258,500元,本金111,500元。2017年4月24日,被告符雪給原告出具了借款金額為67萬元的借據(jù)一張,被告符紫昂在該份借據(jù)中擔保人處簽字,借款利息為零,借款期限為2017年4月24日起至2017年5月20日止。實際該借據(jù)中的借款本金為388,500元。借款到期后,原告索要未果,訴訟至法院。
原告黃某與被告符雪、謝瀟肅、符紫昂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黃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勝林、被告謝瀟肅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笑千、褚亞堃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符雪、符紫昂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未出庭應訴。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黃某提供的借據(jù)及工商銀行流水對賬單及工商銀行憑證,被告符雪、符紫昂雖未出庭,但上述證據(jù)可證實被告符雪向原告借款的事實,原、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guī)定,該筆借款系在被告符雪、謝瀟肅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亦在符雪答辯中所稱的分居時間2015年11月之前,且原告提供了證據(jù)證實該筆借款中有30萬元于借款當日轉(zhuǎn)到被告謝瀟肅銀行卡內(nèi)并被取出,視為被告謝瀟肅知道并使用了該筆借款,故該筆借款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借款到期后,二被告未償還借款系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原告要求被告自2016年4月21日起至判決給付之日按年利率24%給付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被告符紫昂在借條上以擔保人的身份簽字,但對提供的保證未約定保證方式,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認定連帶責任保證,被告符紫昂應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綜上,原告訴訟請求中有理部分,應予支持。被告符雪、符紫昂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符雪、謝瀟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黃某借款本金388,500元,利息163,947元(按年利率24%計算,自2016年4月21日至2018年1月24日),本息合計552,447元。二、被告符紫昂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9324元,由被告符雪、謝瀟肅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亓艷春
審判員 劉 利
審判員 曹洪源
書記員:劉馨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