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晉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程,河北九州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地址:晉州市光明路東。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P.
法定代表人:曹丙生,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靜瑜,河北典民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婷婷,河北典民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黃某某與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貿公司)勞動爭議一案,原經本院作出(2017)冀0183民初3301號民事判決。被告商貿公司不服此判決,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8)冀01民終3858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黃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蘇程、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靜瑜、蘇婷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黃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給付經濟賠償金26100元,庭審中增加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支付11個月雙倍工資另一倍工資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原告黃某某自2013年6月24日入職,月工資1800元。入職后一直在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處參加工作至今,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2017年2月份無端將原告辭退,后原告向晉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因證據不足被駁回,原告不服該裁決,為此向法院起訴。審理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給付原告經濟賠償金6300元、雙倍工資的另一倍19800元。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出下列證據:
1、商貿公司保安人員信息表、保安信息表、保安著裝規(guī)定、保安工作規(guī)定、保安部領班長職責、保安部規(guī)章、保安部通訊錄;
2、被告商貿公司與承租方簽訂的租賃協(xié)議書;
3、被告商貿公司夜間值班表、春節(jié)安排及聯(lián)系方式、國慶值班表、總值班安排表、總值班記錄表、總經辦簽到、簽退規(guī)定;
2、商貿公司工資總表復印件;
3、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3民終3707號事判決書復印件一份;
4、晉州市人民法院(2017)冀0183民初2678號民事判決書一份;晉州市人民法院(2017)冀0183民初2680號民事判決書一份;
7、證人黃某、張某的證言;
被告商貿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不同意原告增加訴訟請求。對于原告訴稱的有勞動關系、入職時間、工資數額、工作時間、辭退時間均不認可,不同意原告要求給付經濟補償金。原告證據不能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被告商貿公司未提交任何證據。
重審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給付原告經濟賠償金12600元、雙倍工資的另一倍19800元。
重審中,被告商貿公司提交如下證據:
1、2016年3月-2016年12月工資表;證明黃某某月工資1800元。
2、房屋租賃合同;證明被告將擁有所有權的位于晉州市光明路東摩爾新街商業(yè)廣場出租給晉州萬悅城商貿有限公司。在合同中第10條明確約定:除摩爾新街留守的五名人員,其他現有管理人員檔案資料全部移交給萬悅城,由萬悅城按統(tǒng)一招聘條件決定是否篩選錄用。
3、交接確認書等材料;該套證據中的“甲方為乙方提供員工信息表”證明作為甲方的被告將公司的現有員工一并提供給萬悅城,并將相應移交人員的檔案資料全部移交給萬悅城公司。
4、徐南珍的名片。證明徐南珍為萬悅城公司的總經理。
被告商貿公司辯稱,1、原告主張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證據支持。被告于2016年年底將商場整體轉租,公司員工統(tǒng)一轉交萬悅城,仲裁庭審中原告認可在2017年2月25日領取工資后就不再被告公司上班。對于被告整體轉租及人員移交非常清楚。并不是被告解除勞動合同,而是原告主動不去公司上班,愿意到萬悅城上班。并且現在涉案原告呂春祥在萬悅城上班,至于原告黃某某及其他涉案原告未到萬悅城上班是其自身原因,與被告無關。因此被告不應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3、原告要求雙倍工資差額的基礎是未簽訂勞動合同,該項訴訟請求在申請仲裁時并未提出。訴爭的賠償金基礎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兩個是屬于獨立的勞動爭議。要求雙倍工資差額首先應經過勞動仲裁才能在法院進行審理。原告未經勞動仲裁直接在法院訴求,不應予以審理。且原告要求雙倍工資差額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原告訴求。
根據原、被告訴辯意見,結合原審卷宗材料及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意見,合議庭歸納本案爭議焦點為:1、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因;2、原告主張經濟賠償金及雙倍工資的另1倍的計算方式和依據;3、原告要求的雙倍工資與本案是否具有不可分性,是否應合并審理;4、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是否已超過訴訟時效。
對于第一個焦點,被告商貿公司提交2016年3月-2016年12月工資表、房屋租賃合同、交接確認書等材料、徐南珍的名片等證據,用以證實原告主張的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證據支持。原告未到萬悅城上班是其自身原因,與被告商貿公司無關。
原告質證認為,對證據的來源、真實性不予認可,系被告單方制作,沒有原告的簽字。與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沒有關聯(lián)性。
對于第二個焦點,原告陳述,計算依據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
被告商貿公司在答辯中認為,原告黃某某未到萬悅城上班是其自身原因,與被告無關。因此被告不應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原告要求雙倍工資差額在申請仲裁時并未提出。訴爭的賠償金基礎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兩個是屬于獨立的勞動爭議。要求雙倍工資差額首先應經過勞動仲裁才能在法院進行審理。原告未經勞動仲裁直接在法院訴求,不應予以審理。
對于第三個焦點,原告認為,根據最高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司法解釋,該項訴訟請求與訴爭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合并審理。
被告商貿公司認為,堅持答辯意見。
對于第四個焦點,被告商貿公司認為,增加的雙倍工資差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一年的規(guī)定。
原告認為,根據勞動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經審理查明,2013年6月24日,原告黃某某到被告公司處工作,月工資為1800元。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17年2月25日,被告商貿公司通知原告以后不用在上班。
2017年8月2日,原告向晉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2017年9月8日晉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晉勞人仲案字[2017]47號《仲裁裁決書》,駁回申請人黃某某的仲裁請求。
2017年10月9日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商貿公司給付經濟補償金26100元。
原審審理中,原告當庭變更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支付雙倍工資19800元及經濟補償金6300元。
原審中,原告提供商貿公司保安人員信息表、保安信息表、保安著裝規(guī)定、保安工作規(guī)定、保安部領班長職責、保安部規(guī)章、保安部通訊錄;被告商貿公司與承租方簽訂的租賃協(xié)議書;被告商貿公司夜間值班表、春節(jié)安排及聯(lián)系方式、國慶值班表、總值班安排表、總值班記錄表、總經辦簽到、簽退規(guī)定;被告商貿公司指派原告王力強培訓的書面證明;證黃某軍張某杰的證言;新股東會決議等證據。
重審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給付原告經濟賠償金12600元、雙倍工資的另一倍19800元。
重審中,被告商貿公司提交2016年3月-2016年12月工資表、房屋租賃合同、交接確認書等材料、徐南珍的名片等證據,用以證實原告主張的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證據支持。原告黃某某未到萬悅城上班是其自身原因,與被告商貿公司無關。
原告質證認為,對證據的來源、真實性不予認可,系被告商貿公司單方制作,沒有原告的簽字。與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沒有關聯(lián)性。
被告商貿公司提交模糊不清的被告商貿公司發(fā)放部分人員500元的表格復印件(未提交原件)一份,該表格中有原告領取簽字記載。
另查明,根據被告商貿公司在重審中提交證據顯示,2016年12月29日,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與晉州市萬悅城商貿有限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書》等相關文件載明,將晉州市光明路東摩爾新街商業(yè)廣場的所有權及部分管理人員檔案資料(除留守的五名人員)全部移交晉州市萬悅城商貿有限公司。根據被告商貿公司所提交的《員工信息表》顯示,原告黃某某在移交員工名單中。
因被告商貿公司在本案一審、二審審理過程中,均未提交上述證據,本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一百零二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對被告商貿公司當庭予以訓誡。
本院認為,對本案爭議焦點分析認定如下:
一、本案原告與被告商貿公司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二款規(guī)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本案中,原、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根據原、被告所提交證據顯示,可以證實原告為被告商貿公司提供勞務、被告商貿公司支付工資的事實,雖然原、被告之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原、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合法有據,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商貿公司的辯稱理由,無證據證實,本院不予采納。
二、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原因。
重審中,被告商貿公司提交2016年12月29日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書》等證據,證實涉案原告對整體移交萬悅城知情,原告黃某某未到萬悅城上班是其自身原因,與被告商貿公司無關。對此,原告否認,認為系被告商貿公司非法解除勞動合同。原審中原告提交了2017年春節(jié)值班表,證實原告在2017年2月份仍在被告商貿公司上班;并陳述被告商貿公司并未通知其到萬悅城工作。同時陳述涉案原告呂春祥系在2017年7月份通過招聘到萬悅城上班,與被告商貿公司無關。被告商貿公司未提交證據證實已通知原告移交萬悅城的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原、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除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外,分為勞動者可以解除(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和用人單位可以解除(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兩種情形。
本案中,雖然原、被告對解除勞動合同原因說法不一,但造成原、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的起因系被告將摩爾新街商業(yè)廣場整體租賃給晉州市萬悅城商貿有限公司;因此,按照上述法律規(guī)定,原、被告解除勞動合同原因,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三)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因此,原、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原因,系因被告商貿公司經營方式調整所致。
三、原告要求被告商貿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重審中變更為經濟賠償金的依據。
根據原、被告所提交現有證據,無法證實系被告商貿公司非法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商貿公司支付經濟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采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因此,被告商貿公司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案原告自2013年6月24日到被告商貿公司工作,至2017年2月25日解除勞動關系,共計3年8個月,被告商貿公司應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為1800元×4=7200元。
因原告在被告商貿公司發(fā)放部分人員500元的表格復印件中領取500元并簽字,因此,應予以扣除。
四、原告主張的雙倍工資與訟爭勞動爭議是否具有不可分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fā)生的下列糾紛,屬于《勞動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后發(fā)生的糾紛;第六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本案中,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支付雙倍工資。但原告向晉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其申請要求被告商貿公司給付經濟補償金,并未對雙倍工資申請仲裁。因此,根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原告應先行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后,再行主張權利。因此,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商貿公司給付一年內11個月雙倍工資差額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審理中,被告商貿公司辯稱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三)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后產生的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福利待遇等爭議,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支付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勞動者不能證明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
原、被告因解除勞動關系于2017年2月23日發(fā)生爭議,經晉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仲裁后,向本院起訴。審理中增加訴訟請求,并未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因此,被告商貿公司的辯稱理由,本院不予采納。
根據原、被告陳述事實及相關證據,原被告的勞動關系現已解除,對此原、被告均無異議。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依法確認原告黃某某與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在2013年6月起存在勞動關系,并于2017年2月解除勞動關系。
二、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支付原告黃某某因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6700元。
三、駁回原告黃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晉州市摩爾新街商貿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丁維奇
人民陪審員 李存
人民陪審員 鄭曉聰
書記員: 張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