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陽新縣。被上訴人(一審原告):羅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陽新縣。
上訴人黃某某的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fā)回重審。事實與理由:1、本案一審過程中,黃石求實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是以王曉明提交法院的起訴材料作為樣材,該樣材有可能是律師或他人代書,而應以王曉明所在單位的簽字筆跡作為樣材。其申請重新鑒定,一審法院予以駁回,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程序違法,故本案應發(fā)回重審。2、其向王曉明借款90000元屬實,但其已于2013年7月將該款償還王曉明。在其要求收回借條時,王曉明以借條夾在家中某本書中一時無法找到為由未返還借條,并重新出具了收條。上述事實有證人證實,故其不應再承擔還款責任。被上訴人羅某辯稱:1、一審法院指定黃石求實司法鑒定中心對黃某某提交的收條進行鑒定并提供樣材,均符合法律規(guī)定。黃某某辯稱樣材可能是律師或他人代書并無任何證據(jù)。2、其發(fā)現(xiàn)王曉明遺留的借條后即要求黃某某還款,起初黃某某并未主張該筆借款已經(jīng)償還,也未提出王曉明向其出具了收條并有證人證實。其向法院起訴后,黃某某才向法院提交了并不是王曉明本人書寫的虛假收條。如果黃某某償還了借款,卻從2013年到王曉明去世長達2年的時間里一直未要求王曉明退還借條,顯然不符合常理。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羅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黃某某償還借款本金90000元及利息1080元。一審判決認定:羅某亡夫王曉明(乳名“黑皮”)生前與黃某某系朋友,關系較好。2013年1月30日,黃某某因做生意急需資金,從王曉明手中借款90000元,并當即出具了借條一張,載明“今借到黑皮老弟人民幣玖萬元整(¥90000.00)”。2015年10月21日,王曉明突發(fā)心肌梗塞死亡,羅某在事后清理王曉明遺物時,發(fā)現(xiàn)黃某某出具的借條,才知曉黃某某向王曉明借款90000元的事實,于是即持條找黃某某催討,黃某某以該款已償還為由拒付。羅某多次催討未果,訴至法院。在本案審理過程中,黃某某提供王曉明于2013年7月2日出具的90000元收條一份,證明其借款已全部還清。羅某對該收條持有異議,認為不是王曉明本人所書寫,并申請對該收條進行筆跡鑒定,為此支出鑒定費1500元。因雙方對鑒定機構不能達成一致,一審法院依法指定黃石求實司法鑒定中心對該收條進行筆跡鑒定。2017年8月10日,黃石求實司法鑒定中心作出黃求司鑒(2017)文鑒字第13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認定黃某某舉證的“王曉明2013年7月2日出具的90000元收條”字跡與王曉明檢材樣本字跡不是同一人書寫形成。羅某與王曉明婚后僅生育一子,取名王有煒(27歲),王曉明的父母均已去世。一審判決認為:黃某某曾于2013年1月30日向羅某亡夫王曉明借款90000元,有借條在卷佐證,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借貸關系成立。黃某某辯解此款已于2013年7月2日全部償還,并提供王曉明的收條佐證,但羅某對此收條不予認可并申請筆跡鑒定,后經(jīng)司法鑒定,該收條不是王曉明所書寫。對此,黃某某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依法履行還款義務。本案借款發(fā)生在羅某與王曉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屬夫妻共同財產(chǎn),鑒于王曉明已死亡,該90000元一半屬羅某的個人財產(chǎn),另一半屬王曉明的遺產(chǎn)。在王曉明的法定繼承人中,其父母均已死亡,其兒子王有煒明確放棄對本案債權的實體權利,不參與訴訟。黃某某提出本案遺漏訴訟參與人的辯解意見亦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因涉案借條中并未載明利息,應視為不支付利息,羅某要求黃某某支付借款利息,無事實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黃某某在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償還羅某借款90000元;二、駁回羅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黃某某與被上訴人羅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陽新縣人民法院(2017)鄂0222民初9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如實地陳述案件事實,并對自己的訴訟主張負有舉證義務。本案中,羅某以其亡夫王曉明所持借條為依據(jù),向黃某某主張償還借款。黃某某自認曾向王曉明借款90000元,并主張已于2013年7月將該款償還給王曉明并提交了一張收條,但經(jīng)鑒定部門進行鑒定,該收條的字跡與王曉明的樣本字跡不是由同一人所寫。黃某某以樣本字跡可能是律師或他人代書為由,對鑒定結論有異議并要求重新鑒定。由于該樣本字跡系王曉明在2015年5月向人民法院提起的(2015)鄂陽新民二初字第00139號民事案件的多份訴訟材料中的簽名,而黃某某并未提交證據(jù)證實王曉明在該案中委托了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且該簽名是他人代書,故黃某某的申請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應重新鑒定的條件,一審法院駁回黃某某的重新鑒定申請未違反法定程序。此外,黃某某雖主張有證人證明其已償還借款但并未提交證據(jù),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黃某某關于其已償還借款故不應再承擔還款責任的上訴主張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黃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078元,由黃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