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煤業(yè)紅陸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雞東縣嘉某煤礦
趙某某
劉恒業(yè)
何某某
共同的
楊成偉(黑龍江唯實律師事務所)
七臺河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
慕歌(黑龍江君德律師事務所)
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寶某煤礦
金某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雞西煤業(yè)紅陸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成志,該公司經(jīng)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雞東縣嘉某煤礦。
代表人段仁令,該煤礦經(jīng)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雞東縣嘉某煤礦財務主管。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恒業(yè),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業(yè)主。
上訴人(原審被告)何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業(yè)主。
上述五
上訴人共同的
委托代理人楊成偉,黑龍江唯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七臺河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
法定代表人馬忠華,該信用社理事長。
委托代理人慕歌,黑龍江君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雞東縣哈達鎮(zhèn)先鋒村。
法定代表人金某某,該公司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寶某煤礦。
負責代表人金某某,該煤礦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雞東縣哈達鎮(zhèn)先鋒村。
法定代表人金某某,該公司經(jīng)理。
被上訴人金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及寶某煤礦
負責人經(jīng)理。
上訴人雞西煤業(yè)紅陸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陸煤炭公司)、雞東縣嘉某煤礦(以下簡稱嘉某煤礦)、趙某某、劉恒業(yè)、何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七臺河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以下簡稱七臺河信用社)、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寶某煤礦(以下簡稱寶某煤礦)、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先鋒煤炭公司)、雞東縣哈達先鋒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寶某煤礦(以下簡稱寶某煤礦)、金某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七臺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七民商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趙某某、劉恒業(yè)、何某某(以下簡稱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楊成偉,被上訴人七臺河信用社委托代理人慕歌,被上訴人寶某煤礦負責人、先鋒煤炭公司法定代表人寶某煤礦負責人金某某,被上訴人金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3年9月23日,七臺河信用社下屬鐵山信用社(以下亦稱七臺河信用社)與寶某煤礦簽訂了編號為870261309230005號《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以下簡稱《借款合同》),寶某煤礦向七臺河信用社借款900萬元。借款期限為2013年9月23日至2016年9月22日,借款利率按發(fā)放日所對應的掛牌公告的同期同檔利率,即月利率7.2‰執(zhí)行,按月結息。如借款人違約,七臺河信用社可以解除合同,寶某煤礦應按合同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直至本息清償為止。同日,七臺河信用社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簽訂了編號為870261309230003號《企業(yè)聯(lián)保合同》及編號為(鐵山)社聯(lián)保字(2013)第092301號《煤礦企業(yè)聯(lián)保協(xié)議》,約定聯(lián)保企業(yè)成員之間對聯(lián)保企業(yè)借款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在借款人不能歸還借款本息時,聯(lián)保企業(yè)成員代為償還借款本息。保證范圍包括全部借款本金、利息、違約金、賠償金和實現(xiàn)債權所需各項費用。同日,七臺河信用社還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分別簽訂了《權利質押合同》,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用提煤卡做質押。到訴訟時止,由于出質人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生產的原煤已經(jīng)拉走,質權人七臺河信用社無法行使權利。同日此外,七臺河信用社與趙某某、劉恒業(yè)、何某某、金某某還于同日簽訂了《保證合同》,趙某某、劉恒業(yè)、何某某、金某某為寶某煤礦900萬借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到訴訟時止,由于出質人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生產的原煤已經(jīng)拉走,質權人七臺河信用社無法行使權利。
本院二審查明:七臺河信用社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分別簽訂的《借款合同》第3.4.3條為貸款支付,第3.4.3.1條為受托支付,第3.4.3.1.1條中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借款人委托貸款人將貸款資金支付給符合本合同及與用款相應的商務合同約定用途的借款人的交易對手……(3)雙方約定的其他情形:以向財政局出具的賬戶控制說明書為準”。
同時查明:2013年9月24日,七臺河信用社向財政局出具《賬戶控制說明書》,主要內容為: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均于2013年9月23日向其各自在七臺河信用社設立的賬戶中存入1000萬元,三家煤礦共計存入3000萬元,并承諾自愿凍結以上存入款項,以上款項用于上述三家煤礦的安全生產保證金。;七臺河信用社將配合財政局對上述賬號下的存款進行控制,動用賬戶內資金需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一、控制期限內,企業(yè)提取其賬戶內此筆款項需提供上述三家煤礦共同出具的書面解除控制申請書,該申請書必須加蓋財政局公章,否則該煤礦存入的此筆安全生產保證金款項不能動用。二、雞東縣政府支取款項,需提供雞東縣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公函并加蓋財政局公章,款項用于煤礦搶險救災應急和善后處理等需要,在此種情況下不需要上述三家煤礦出具任何手續(xù),七臺河信用社給予受理。此外任何其他部門的劃款申請,七臺河信用社均不給予受理。三、本次控制期為壹年,在控制期限內任何一家煤礦均無權支取其賬戶內此筆款項,即使申請七臺河信用社也不予受理,到期后該控制自動解除,企業(yè)自行支用該筆款項或按照企業(yè)申請重新進行控制。同當日,財政局向七臺河信用社出具了收到《賬戶控制說明書》的回執(zhí)。同日,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向七臺河信用社出具《賬戶控制承諾書》,主要內容為: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均于2013年9月23日向其各自在七臺河信用社設立的賬戶中存入1000萬元,三家煤礦共計存入3000萬元,上述款項用于上述三家煤礦的安全生產保證金,該款項用于煤礦搶險救災應急需要,根據(jù)黑龍江省政府、雞西市政府及雞西市煤炭安全生產管理局相關規(guī)定,三家煤礦共同承諾上述資金的支取只要符合七臺河信用社向財政局出具的賬戶控制說明書的內容,視同經(jīng)過三家煤礦同意和支取。如三家企業(yè)出現(xiàn)債務糾紛,同意七臺河信用社根據(jù)銀發(fā)(2002)1號文件的規(guī)定協(xié)助有權部門查詢、凍結、扣劃。
還查明:2013年9月18日,嘉某煤礦出具《法人授權委托書》,主要內容為:段仁令系嘉某煤礦的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嘉某煤礦財務主管趙某某全權代表段仁令前往七臺河信用社辦理企業(yè)聯(lián)保貸款事宜……段仁令對被授權代理人到七臺河信用社辦理企業(yè)聯(lián)保貸款的所簽署的開戶文件、企業(yè)聯(lián)保合同、借據(jù)、賬戶控制承諾書、相關的一切合同及其他事宜,段仁令均予以承認并承擔法律責任。七臺河信用社認可收到該《法人授權委托書》。
再查明:案涉《保證合同》首頁“保證人(全稱)”處填寫了趙某某的名字,尾頁第一行加粗黑字體載明“保證人聲明:債權人已依法向我方提示了相關條款(特別是黑體字條款),應我方要求對相關條款的概念、內容及法律效果做了說明,我方已經(jīng)知悉并理解上述條款?!敝蟮谋WC人簽字處預留兩個位置,分別為“保證人(簽章)、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趙某某在保證人(簽章)處簽寫了自己的名字,尾頁的債務人聲明處,趙某某則在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名。而同日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權利質押合同》的首頁填寫了嘉某煤礦及法定代表人段仁令后,趙某某亦在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名。
又查明:2013年11月27日,雞西市雞冠區(qū)人民法院將寶某煤礦安全生產保證金賬戶內的1000萬元保證金扣劃。
除此,本院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前述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七臺河信用社與寶某煤礦簽訂的《借款合同》,七臺河信用社分別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簽訂的《權利質押合同》、《企業(yè)聯(lián)保合同》及《煤礦企業(yè)聯(lián)保協(xié)議》,七臺河信用社與趙某某、劉恒業(yè)、何某某、金某某簽訂的《保證合同》,均系合同各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關于效力性的強制性規(guī)定,亦無導致合同無效的其他情形,應認定為合法有效。根據(jù)當事人在上訴、答辯及庭審中陳述的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七臺河信用社未將涉案借款存入財政局的安全生產專戶而被扣劃,應否對此承擔責任。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聯(lián)合制定的《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九條規(guī)定:,“風險抵押金實行分級管理,由省、市、縣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共同負責……”《黑龍江省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監(jiān)管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煤礦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在企業(yè)所在地農村信用社開設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專戶,并將風險抵押金及時足額存入專戶……”為此,黑龍江省財政廳、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社印發(fā)通知,要求“各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責監(jiān)督煤礦生產企業(yè)及時到當?shù)剞r村信用社開設專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將風險抵押金足額存入專戶。”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主張七臺河信用社未將涉案借款存入專戶被扣劃,應對此承擔責任,但上述規(guī)定為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系政府相關部門對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作出的管理性規(guī)定,非法律、行政法規(guī)關于效力性的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七臺河信用社與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約定的將保證金存放在其各自賬戶中的條款,并不因不符合上述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的要求而無效。而七臺河信用社分別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分別簽訂的在案涉《借款合同》均在貸款支付、受托支付條款項下均特別約定了“以向財政局出具的賬戶控制說明書為準”,《賬戶控制說明書》則載明三煤礦的安全生產保證金存放在其各自在七臺河信用社設立的賬戶中,三家煤礦亦向七臺河信用社出具《賬戶控制承諾書》,同意安全生產保證金的存入方式,。因此,七臺河信用社與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約定的將保證金存放在其各自賬戶中的條款,不因違反上述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而無效,七臺河信用社按照約定將案涉借款存放在寶某煤礦的賬戶中并無不妥,。至于七臺河信用社是否違反上級部門印發(fā)的規(guī)范性文件,應承擔何種行政責任,非民事案件審理范圍,故本院對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據(jù)此主張七臺河信用社承擔民事責任,不予支持。
二、七臺河信用社未對案涉借款辦理存單質押,應否承擔該款被扣劃的責任。案涉《借款合同》約定的擔保方式為質押、保證,。之后七臺河信用社分別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共同簽訂了《企業(yè)聯(lián)保合同》,又分別與其簽訂了以提煤卡為質物的《權利質押合同》,。因案涉借款被法院扣劃,2014年4月4日,七臺河信用社又于2014年4月4日分別與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簽訂了《權利質押合同》,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分別用1000萬元(其中900萬元系該煤礦向七臺河信用社的借款)單位定期存單出質,。由此可見,七臺河信用社與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系在法院扣劃寶某煤礦案涉借款后,重新簽訂的《權利質押合同》,將先前約定的以提煤卡出質變更為以單位定期存單出質。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主張七臺河信用社未履行口頭承諾,為借款人辦理存單質押手續(xù),致使案涉借款被扣劃,但七臺河信用社否認其曾作出承諾對此并不認可,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亦未舉示七臺河信用社作出該口頭承諾的證據(jù)予以佐證,故本院對紅陸煤炭公司的該項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此外,人民法院依法扣劃被執(zhí)行人存放在金融機構的款項系正當司法行為,金融機構作為協(xié)助執(zhí)行人配合人民法院依法扣劃被執(zhí)行人存放在金融機構的款項系正當司法行為執(zhí)行工作是其依法應盡的義務,協(xié)助執(zhí)行義務人必須辦理,無論雙方當事人是否約定“任何其他部門的劃款申請,七臺河信用社均不給予受理”,均不能對抗妨害人民法院依法采取的查封、凍結、扣劃等執(zhí)行措施劃轉工作,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將人民法院執(zhí)行中的扣劃行為理解為以此主張七臺河信用社對其賬戶內款項被人民法院扣劃存在過錯,致使其“資金安全受到危險”于法無據(jù),亦不能據(jù)此認定七臺河信用社自身存在過錯本院不予支持。
三、趙某某應否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案涉《保證合同》首頁“保證人(全稱)”處填寫了趙某某的名字,尾頁第一行加黑字體載明“保證人聲明”,之后的保證人簽字處預留兩個位置,分別為“保證人(簽章)、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趙某某在保證人(簽章)處填寫了自己的名字,尾頁的債務人聲明處,趙某某在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名,而同日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權利質押合同》的首頁填寫了嘉某煤礦及法定代表人段仁令后,趙某某方在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名,由此可見,趙某某雖然持有嘉某煤礦出具的《法人授權委托書》,全權代表該煤礦及段仁令前往七臺河信用社辦理企業(yè)聯(lián)保貸款事宜,但其作為該煤礦的財務主管亦應知道作為授權代理人簽名與以本人名義簽名的區(qū)別及不同的法律后果,而其并未在該《保證合同》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字,亦未在保證人處填寫段仁令,或書寫“趙某某代”、“趙某某代段仁令”等字樣,以表明其系代理人身份實施代理行為,而是以本人名義在保證人處簽名,并在同一《保證合同》的債務人處作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嘉某煤礦的名義對該合同予以確認,而當日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權利質押合同》中,趙某某亦以嘉某煤礦的名義作為代理人簽字,作為嘉某煤礦財務主管其應該知道在保證人處簽字的法律后果,或者放任該結果發(fā)生,且七臺河信用社并不認可嘉某煤礦系該《保證合同》的保證人,并主張其曾要求趙某某以個本人名義進行擔保,故趙某某應為其在案涉《保證合同》的保證人處簽字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原審判決趙某某應承擔案涉借款的保證責任并無不當。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9,669.00元,由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七臺河信用社與寶某煤礦簽訂的《借款合同》,七臺河信用社分別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簽訂的《權利質押合同》、《企業(yè)聯(lián)保合同》及《煤礦企業(yè)聯(lián)保協(xié)議》,七臺河信用社與趙某某、劉恒業(yè)、何某某、金某某簽訂的《保證合同》,均系合同各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關于效力性的強制性規(guī)定,亦無導致合同無效的其他情形,應認定為合法有效。根據(jù)當事人在上訴、答辯及庭審中陳述的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七臺河信用社未將涉案借款存入財政局的安全生產專戶而被扣劃,應否對此承擔責任。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聯(lián)合制定的《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九條規(guī)定:,“風險抵押金實行分級管理,由省、市、縣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及同級財政部門共同負責……”《黑龍江省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監(jiān)管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煤礦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在企業(yè)所在地農村信用社開設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專戶,并將風險抵押金及時足額存入專戶……”為此,黑龍江省財政廳、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社印發(fā)通知,要求“各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責監(jiān)督煤礦生產企業(yè)及時到當?shù)剞r村信用社開設專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將風險抵押金足額存入專戶?!奔t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主張七臺河信用社未將涉案借款存入專戶被扣劃,應對此承擔責任,但上述規(guī)定為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系政府相關部門對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作出的管理性規(guī)定,非法律、行政法規(guī)關于效力性的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七臺河信用社與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約定的將保證金存放在其各自賬戶中的條款,并不因不符合上述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的要求而無效。而七臺河信用社分別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分別簽訂的在案涉《借款合同》均在貸款支付、受托支付條款項下均特別約定了“以向財政局出具的賬戶控制說明書為準”,《賬戶控制說明書》則載明三煤礦的安全生產保證金存放在其各自在七臺河信用社設立的賬戶中,三家煤礦亦向七臺河信用社出具《賬戶控制承諾書》,同意安全生產保證金的存入方式,。因此,七臺河信用社與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寶某煤礦約定的將保證金存放在其各自賬戶中的條款,不因違反上述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而無效,七臺河信用社按照約定將案涉借款存放在寶某煤礦的賬戶中并無不妥,。至于七臺河信用社是否違反上級部門印發(fā)的規(guī)范性文件,應承擔何種行政責任,非民事案件審理范圍,故本院對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據(jù)此主張七臺河信用社承擔民事責任,不予支持。
二、七臺河信用社未對案涉借款辦理存單質押,應否承擔該款被扣劃的責任。案涉《借款合同》約定的擔保方式為質押、保證,。之后七臺河信用社分別與寶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共同簽訂了《企業(yè)聯(lián)保合同》,又分別與其簽訂了以提煤卡為質物的《權利質押合同》,。因案涉借款被法院扣劃,2014年4月4日,七臺河信用社又于2014年4月4日分別與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簽訂了《權利質押合同》,嘉某煤礦、紅陸煤炭公司分別用1000萬元(其中900萬元系該煤礦向七臺河信用社的借款)單位定期存單出質,。由此可見,七臺河信用社與紅陸煤炭公司、嘉某煤礦系在法院扣劃寶某煤礦案涉借款后,重新簽訂的《權利質押合同》,將先前約定的以提煤卡出質變更為以單位定期存單出質。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主張七臺河信用社未履行口頭承諾,為借款人辦理存單質押手續(xù),致使案涉借款被扣劃,但七臺河信用社否認其曾作出承諾對此并不認可,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亦未舉示七臺河信用社作出該口頭承諾的證據(jù)予以佐證,故本院對紅陸煤炭公司的該項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此外,人民法院依法扣劃被執(zhí)行人存放在金融機構的款項系正當司法行為,金融機構作為協(xié)助執(zhí)行人配合人民法院依法扣劃被執(zhí)行人存放在金融機構的款項系正當司法行為執(zhí)行工作是其依法應盡的義務,協(xié)助執(zhí)行義務人必須辦理,無論雙方當事人是否約定“任何其他部門的劃款申請,七臺河信用社均不給予受理”,均不能對抗妨害人民法院依法采取的查封、凍結、扣劃等執(zhí)行措施劃轉工作,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將人民法院執(zhí)行中的扣劃行為理解為以此主張七臺河信用社對其賬戶內款項被人民法院扣劃存在過錯,致使其“資金安全受到危險”于法無據(jù),亦不能據(jù)此認定七臺河信用社自身存在過錯本院不予支持。
三、趙某某應否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案涉《保證合同》首頁“保證人(全稱)”處填寫了趙某某的名字,尾頁第一行加黑字體載明“保證人聲明”,之后的保證人簽字處預留兩個位置,分別為“保證人(簽章)、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趙某某在保證人(簽章)處填寫了自己的名字,尾頁的債務人聲明處,趙某某在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名,而同日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權利質押合同》的首頁填寫了嘉某煤礦及法定代表人段仁令后,趙某某方在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名,由此可見,趙某某雖然持有嘉某煤礦出具的《法人授權委托書》,全權代表該煤礦及段仁令前往七臺河信用社辦理企業(yè)聯(lián)保貸款事宜,但其作為該煤礦的財務主管亦應知道作為授權代理人簽名與以本人名義簽名的區(qū)別及不同的法律后果,而其并未在該《保證合同》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處簽字,亦未在保證人處填寫段仁令,或書寫“趙某某代”、“趙某某代段仁令”等字樣,以表明其系代理人身份實施代理行為,而是以本人名義在保證人處簽名,并在同一《保證合同》的債務人處作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嘉某煤礦的名義對該合同予以確認,而當日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權利質押合同》中,趙某某亦以嘉某煤礦的名義作為代理人簽字,作為嘉某煤礦財務主管其應該知道在保證人處簽字的法律后果,或者放任該結果發(fā)生,且七臺河信用社并不認可嘉某煤礦系該《保證合同》的保證人,并主張其曾要求趙某某以個本人名義進行擔保,故趙某某應為其在案涉《保證合同》的保證人處簽字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原審判決趙某某應承擔案涉借款的保證責任并無不當。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9,669.00元,由紅陸煤炭公司等上訴人負擔。
審判長:王劍
審判員:黃世斌
審判員:張靜峰
書記員:馬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