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魏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經(jīng)商,現(xiàn)住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qū)。
被告徐海滔,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經(jīng)商,現(xiàn)住山東省棲霞市。
被告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海滔,總經(jīng)理。
住所地山東省棲霞市。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謝光義,山東智宇律師事務所律師律師。
原告魏某與被告徐海滔、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保證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魏某,被告徐海滔、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謝光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魏某訴稱,2016年,原告出借給借款人陳宇借款600萬元整,并約定了利息等條款,被告徐海滔、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同時作為此筆借款的保證人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并約定如發(fā)生爭議由原告居住地法院管轄。2017年1月20日,上述借款還款期限己到,借款人陳宇沒有能力償還,保證人按約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為此,原告多次找到二被告協(xié)商償還借款事宜未果,訴至法院要求,1、依法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400萬元,并支付利息;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徐海滔、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不認識魏某、陳宇,從未見過面和聯(lián)系,所以借款擔保無從說起,也絕不可能,我方?jīng)]有收到任何好處和利益;涉案的擔保借款合同上系被告徐海滔本人簽字,但合同上被告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公章及簽字上手印系偽造,不是公司印章和徐海滔的手印。這份合同是一個叫宮成的朋友找徐海滔,要借款給公司,徐海滔簽過字后沒有按個人手印,也沒有加蓋公司公章,因條件沒有談成而放棄丟失的一份合同,里面的空白明顯是對方添加上去的,不是徐海滔的筆跡;魏某及陳宇二人串通故意詐騙徐海滔及公司的財產(chǎn)。擔保合同中顯示簽訂時間為2016年7月25日,但借款發(fā)生在12月。擔保合同簽訂地為棲霞,管轄權歸被告方所在地,原告只起訴了擔保人,卻沒有訴借款人。因此二被告不認可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魏某庭上稱:“陳宇2016年10月份左右來找我,說跟二被告保證的事都協(xié)商好了,借款用于二被告工程,當時手里拿著一份《借款擔保合同》,他說是二被告郵寄過來的,二被告已經(jīng)在這個《借款擔保合同》上簽字蓋章,當時合同上并沒有寫明借款的金額與期限,金額和期限是我在和陳宇商榷好之后由陳宇書寫的,當天確認好,陳宇和我分別在合同上簽字”。原告提交了這份簽訂時間為2016年7月25日的《借款擔保合同》和2016年12月21日向陳宇銀行轉(zhuǎn)賬匯款5991800元的回單。二被告辯稱合同中保證人處系被告徐海滔本人簽字,但并非其本人手印,保證人處加蓋的公章并非是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公章。原告稱關于保證的情況不清楚,從未跟二被告核實過擔保情況。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借款擔保合同、工商銀行廊坊大慶支行轉(zhuǎn)賬回單及庭審筆錄可證。
本院認為,二被告對于《借款擔保合同》中保證人徐海滔的手印、煙臺中和實業(yè)有限公司公章均不認可,且原告與陳宇是在二被告均未在場的情況下約定的借款金額及借款期限,原告稱對擔保事宜未與二被告核實且不清楚,因此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保證合意,《借款擔保合同》的保證條款不能約束二被告,因此本院對原告要求二被告承擔償還借款保證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魏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8800元,由原告魏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易麗娜
人民陪審員 石寶均
人民陪審員 尤愛青
書記員: 王明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