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高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國政,上海尚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鶴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原告高某某與被告王鶴群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項昌軍、被告王鶴群到庭參加訴訟。后經雙方當事人合意延長本案簡易審理期限三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高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償還原告購車款210,000元,并以該數額為基數,自2019年4月26日起至判決之日止,按1%月利率計付利息;
事實與理由:原告與被告經生意場上朋友介紹認識,得知被告經營二手車。2018年3月,原告與被告協(xié)商購買一輛抵押車,被告遂于3月底通知原告其現(xiàn)有可處置的抵押車,手續(xù)齊全,可以出售,后雙方協(xié)商車價為210,000元,同年4月1日,被告將一輛奧迪A6L型,車牌號鄂A5XXXX車輛交付原告。原告即通過被告提供的POS機全額支付款項,被告出具了收條。但同年7月18日凌晨3時,該車在停放處永寧路33弄陽光城市家園小區(qū)內被人開走,留下字條說是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所為。原告報警后,方查明該車原來在其他人已經設立有抵押,被告并無處置權,導致原告錢車兩空。原告要求被告償還購車款未果,遭被告拒絕后遂致訟。
被告王鶴群辯稱,出售給原告的是抵押車,被告本人也是受害者,其只是中間人,原告受損是因為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所為,責任并非被告,因此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原告提供:收條和轉賬憑證,車輛登記信息、車輛抵押信息,公安機關出具的情況說明、接報回執(zhí)單及詢問筆錄等證據,用于證明其出資向被告購買了系爭車輛,該車在出售前即已經設定了抵押,后抵押權人從原告處將車開走,原告至公安機關報警后得知系抵押權人正常行使抵押權。
被告王鶴群經質證后對原告出示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如下:對相關證據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就關聯(lián)性認為,在出售該抵押車前其并不知情該車車主曾做過抵押,在將該車交付原告時也告知原告自己在車上安裝了定位系統(tǒng)設備,并提醒原告注意別被人偷走該車。
被告王鶴群提供證據如下:1、質押債權轉讓協(xié)議;2、銀行轉賬憑證四份;3、機動車輛質押借款合同、授權委托書、承諾書復印件;上述證據用于證明被告通過有價轉讓方式獲得系爭車輛的質押權,在向質押債權人方亞莉支付對價后取得該車質押權并交付給原告,原告受讓該質押車后具有合法處置權;
原告經質證后對被告出示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如下:一、對證據1的真實性無法確認,但關聯(lián)性認為與本案無關;二、對證據2的真實性無異議,但關聯(lián)性不認可被告意見,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被告合法獲得系爭車輛的處置權;三、對證據3真實性無異議,原告確實在購車時從被告處獲得上述材料原件,但關聯(lián)性不同意被告的意見,該證據不足以排除車輛存在的瑕疵,也不能說明被告通過合法手續(xù)取得車輛處置權。
審理中,原告申請證人單某某出庭作證,證人單某某所作證言用于證明其系被告王鶴群多年朋友,也與原告為老鄉(xiāng)和朋友,其得知被告進行車輛出售業(yè)務,即介紹原告與被告認識。具體商談其不清楚,但最后看到被告將車開到公司后交付給原告,就該車性質,曾聽被告說是抵押車,是銀行抵押的車輛。
對證人單某某的證言,原告、被告均無異議,予以認可。
被告王鶴群申請證人薛某某出庭作證,證人薛某某所作證言用于證明其系被告王鶴群朋友,在被告做二手車生意時曾予以幫忙。原告所購買的系爭車輛,其陪同被告到湖北省襄陽市去開回來的,其記得當時有個女老板出讓該車;原告購車時曾問該車有沒有問題,該女老板說是直接向車主一手拿來的,沒有問題。
對證人薛某某的證言,原告對其證言的真實性并無異議,但就關聯(lián)性認為證人陳述內容證明被告在取得系爭車輛時應當對該車狀況和信息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但實際被告并未做到這點;被告對該證人的證言均予以認可。
本院依據原、被告提供的證據及原、被告的當庭陳述認定以下事實:原告因有購車意向,于是經人介紹與自稱從事二手車交易的被告認識。2018年3月,原告與被告協(xié)商購買一輛有處置權的抵押車,被告遂于三月底告訴原告有可處置的抵押車,手續(xù)齊全,可以出售,原告表示同意,雙方商定車價為210,000元,同年4月1日,被告將一輛奧迪A6L型,車牌號鄂A5XXXX的小轎車交付原告,隨車還移交了該車所有權人史蘭芳于2017年12月出具的機動車質押借款合同、授權委托書、承諾書、收款收條、借條等質押手續(xù)材料原件。同日。原告通過被告提供的POS機向收款人為上海市天雅旅店的賬戶全額支付購買款,被告亦向原告出具了收到購買款210,000元的收條。同年7月18日凌晨3時,該車在原告停放處永寧路33弄陽光城市家園小區(qū)內被人開走,取某人留下字條稱是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所為。原告發(fā)現(xiàn)后報警,經警方調查,取某該車的為杭州易港誠互聯(lián)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由于系爭車輛產權人史蘭芳在2018年1月以該車設定抵押并辦理抵押登記后向杭州易港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借款,因史蘭芳逾期未歸還借款本息,故上述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從原告處將該車開走。警方調查期間,被告王鶴群亦前往公安機關配合調查,并陳述稱因原告想要一輛抵押車,他經微信朋友圈出售信息介紹,得知系爭車輛符合原告要求,2018年3月31日,被告前往湖北襄陽市,與該車的質押權人湖北誠信一手抵押車公司進行交易,與該公司的業(yè)務員方亞莉簽訂了質押債權轉讓協(xié)議,并向該公司支付對價190,000元后取得該車和相關車主質押手續(xù)原件,隨后即將該車開回上海并連同車主質押手續(xù)原件一并交付給原告,并從原告處收到轉讓款210,000元。
以上事實,有原告與被告當庭提供的上列各組證據以及證人單某某、薛某某等當庭所作的證人證言等以及原告、被告的當庭陳述等予以佐證,本院均予以確認。
本院根據雙方當事人舉證和辯論的內容,歸納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原告與被告之間就系爭車輛進行的質權轉讓是否存在瑕疵,被告是否應當就此返還原告購車款項。就是否存在瑕疵一節(jié),原告認為轉讓系爭車輛時,被告作為出讓方應當完整全面了解出售車輛的全面信息,防止出現(xiàn)因信息不全導致的交易瑕疵,現(xiàn)被告并未盡到全面了解的職責,導致原告的車輛被案外人取某,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應由被告全部承擔;被告則認為其在出讓該車時已告知質押車的情況,原告應當注意防止該車被他人取某,并在出售時還在該車上加裝定位設備以保證原告的使用安全,因而其已盡到全部告知義務,該車被取某并非是質押手續(xù)存在瑕疵,是原告自行保管不善導致,不應由被告承擔經濟損失。
本院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動產質押合同是指以動產為標的的質押合同,并且該動產須為質權人直接占有。動產質押后,質權人亦可對該質權進行轉讓。原告有購車意愿后,經被告介紹,愿意受讓設定質押的系爭車輛,后即通過被告支付了對價款,并自原質權人處取得質押車輛的使用權以及出質人出具的債務憑證原件,原告實際是從原質權人處受讓獲得質押動產以及相應的債權憑證,從而成為具有質押擔保的債權人,在該轉讓過程中,原告及原質權人各自履行義務,債權和質物的轉讓、交付手續(xù)均已履行完畢。而被告在該次轉讓既未與原告形成書面轉讓協(xié)議,也未成為質押借款合同的交易主體,故其在本次轉讓中實為促成轉讓的中間人;此外,系爭質押車輛之所以滅失,并非是本次質押轉讓中存在交易瑕疵,而是因出質人就該質物另行對外設定抵押并登記,且出質人債務逾期導致抵押權人自原告處收回質物,該行為與本案所涉動產質押權非同一民事行為,無直接因果關系,原告在受讓質押債權前亦明知該車系不能辦理過戶手續(xù)的質押車,故而也未關注該車是否曾設定抵押,因此原告不能將未發(fā)現(xiàn)車輛曾設定抵押登記的責任全部歸咎于被告。綜上,原告的起訴對象并不適格,其訴訟請求并無相應事實和法律依據支持,本院難以支持。但原告作為設定質押的債權受讓人,可根據相關債權憑證另行向債務人主張權利。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高某某的所有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為2,286.5元,由原告高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紀岳峻
書記員:郭??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