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高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黃驊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呂秀明,
河北寧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住所地:太原市迎澤區(qū)迎澤大街300號省公司綜合辦公大樓7-9層。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40100976160364E。
法定代表人:方江團,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盛韜,
山西泰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高某與被告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財保險公司)保險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呂秀明,被告人財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盛韜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高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保險理賠款共計906560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保險合同關系。原告系魯A×××××號車的登記車主。2018年6月25日,孫茂林駕駛魯A×××××號車行駛至滄縣黃遞鋪時,因降雨量較大。路面積水太深,導致原告所有的車輛涉水,造成車輛損壞。該車在被告處投有機動車商業(yè)險車損險、發(fā)動機涉水險。被告對于原告損失負有賠償責任。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起訴來院。
被告人財保險公司辯稱,1、對事故發(fā)生有異議,原告系購買的二手車輛,在我公司投保后不久便發(fā)生保險事故,且事故發(fā)生后未及時向交警部門報警,另外向我公司報案時間也并非是事故發(fā)生時間,故存在騙保可能性;2、評估報告書的結論偏高,不應推定為全損;3、公估費、訴訟費不屬于賠償范圍,我公司不予賠償;4、施救費票據開具日期距離事故發(fā)生時間較長,且金額過高,不予認可;5、發(fā)動機部分損失主張增加百分之十五的絕對免費率。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8年6月25日20時左右,孫茂林駕駛魯A×××××號轎車行駛至滄縣西頭時,由于降雨路面積水較深,導致汽車發(fā)動機熄火,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事故。經本院委托
信德保險公估有限公司評估該車損失為845460元,鑒定評估費為59180元。原告花費施救費1920元。
另查明,原告高某于2017年12月19日為魯A×××××號轎車在被告人財保險公司投保有機動車損失險1315460元,并投保有不計免賠險,保險期間自2017年12月20日起至2018年12月19日止。
又查明,2018年6月25日20時左右保險事故發(fā)生后,駕駛人孫茂林與被告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聯(lián)系,孫茂林被告知不用報交警。次日,駕駛人孫茂林用自己名下的手機號17331740470向被告報案,而報案記錄上記錄的報案人申保林應為孫茂林及出險地點滄州市滄縣黃里譜鄉(xiāng)應為滄州市滄縣黃遞鋪鄉(xiāng)。
再查明,滄縣氣象局證明2018年6月25日19時至22時,滄縣黃遞鋪鄉(xiāng)出現降雨天氣,累計降水量72.5毫米,達到暴雨級別。其中6月25日19時至20時小時降水量為45.2毫米,20時至21時降水量26.2毫米,降水強度較大。
以上事實有保險單、駕駛證、行駛證、鑒定評估報告、發(fā)票、氣象證明、詢問筆錄、聊天記錄、報案記錄及原、被告的當庭陳述在卷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投保人投保車輛損失險的目的就是在無法預見的事故發(fā)生后,實現其風險轉嫁的合法性和經濟損失承擔的保障性,以保護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原告高某在被告人財保險公司為魯A×××××號轎車投保了機動車損失險及不計免賠,且該轎車保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故被告人財保險公司應在保險期間內承擔保險責任。關于被告辯稱原告存在騙??赡?,對此次事故的發(fā)生有異議的辯解,駕駛人員在事故發(fā)生后及時與被告的工作人員聯(lián)系,在征求被告工作人員不用報交警的意見后,次日向被告報案,且被告未提交相關證據證實此次事故的發(fā)生為騙保行為,故本院對于被告的該辯解不予采信。關于被告辯稱鑒定數額過高,不應推定全損的辯解,
信德保險公估有限公司是具有資質的鑒定機構,鑒定師也具有鑒定資格,經本院委托,該鑒定機構本著公平公正、優(yōu)質高效的公估原則聲明本次標的車輛受損嚴重維修價值過高無修復價值,故此車輛損失按全損處理。被告雖主張評估損失過高,但未對鑒定機構及鑒定人資質提出異議,也未對評估報告的評估值過高提交證據予以反駁。故本院對被告關于鑒定數額過高,不應推定全損的辯解不予認可。關于被告辯稱不承擔本案訴訟費、鑒定費的意見,本院認為,被告未提供證明法定或約定不應承擔的證據,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故被告的該辯解本院不予以支持。被告關于施救費的辯解,本院認為車輛發(fā)生保險事故后,產生施救費是合理的,原告提供了
滄州冀通汽車救援服務有限公司開具的關于事故車輛的發(fā)票,而被告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該票據是不合法的或者施救費過高,故本院認定該票據真實有效。被告辯稱發(fā)動機部分損失主張增加百分之十五的絕對免費率,根據被告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在訂立涉及機動車損失責任險的保險合同時已就有關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概念、內容和法律后果向投保人履行了提示和說明義務,因此,有關免除責任的條款不產生效力,故對此辯解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原告的經濟損失包括車輛損失845460元、施救費1920元、公估費59180元,共計906560元,此數額在原告投保的機動車損失保險責任險賠償限額范圍內,故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在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高某車輛各項經濟損失90656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433元,由被告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靳增全
書記員: 張向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