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駱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州市運河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炳帥、石延華,河北榆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簻婵h。
委托代理人:崔亞明,河北東方偉業(yè)(泊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住所地:滄縣杜林鄉(xiāng)倪橋村。
法定代表人:張某,系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921598273192M。
原告駱某某與被告張某、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5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駱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炳帥、石延華、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崔亞明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土地轉讓款49萬元及利息(利息自2018年2月13日起按同期類銀行貸款利率計算至付清之日止);2、賠償原告建設廠房等損失20萬元;3、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經中間人介紹于2018年2月13日與被告達成土地轉讓協(xié)議,由被告將位于原杜林鄉(xiāng)王祥莊磚廠,土地證號為滄集用(2015)第006號的**畝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原告,并于當日支付轉讓款60萬元,后原告組織人員進場施工建設廠房,并搬遷機器設備進入場地內的原有廠房。在施工過程中被告返回,阻撓原告施工,無奈之下原告停止施工。被告與原告口頭協(xié)商雙方的協(xié)議不再履行,由被告退回已收的轉讓款60萬元,并賠償原告損失20萬元。但至原告起訴,被告只退了11萬元轉讓款,未退回其他轉讓款和賠償損失款。為維護合法權益故向法院起訴,請依法判處。
被告張某答辯稱:1、被告張某收到60萬元轉讓款,剩余49萬元土地轉讓款沒有返還原告是事實,同意返還49萬元;2、雙方協(xié)議中沒有約定利息,因此原告訴求不應得到支持;3、原告的損失是因為其沒有在雙方約定的地點上進行建設施工,而是在被告沒有出賣給原告并且還有其他用途的地塊上進行的施工,原告存在違約情形,因此其應當自行承擔建設廠房等損失。
原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身份證、企業(yè)信息公示、土地使用權證、工程平面圖、證明、土地轉讓協(xié)議、費用清單、銀行交易明細、民事裁定書、現場視頻光盤一份。被告張某質證稱,對于原告轉賬流水沒有異議,土地轉讓意向書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雙方協(xié)議買賣土地跟原告實際施工地點不一致,對證人證明和建廠房的清單是復印件我們不予認可,關于證人證明因為原告沒有在約定地點施工我方才進行阻止,而原告不聽我方阻止仍然堅持施工相關損失應該由原告自行承擔,關于證人證言,證人出庭已經證實其實際施工地點靠東側,與買賣地點并不相符。
被告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1、張某的岳母張秀芬與原告通話錄音一份、該錄音證實雙方約定買賣地塊并不是原告實際施工地塊,比施工地塊靠西;2、地塊的照片和視頻證實原告實際施工地點與協(xié)議買賣地點不相符,而且其私自占用了被告廠房停放雜物。原告質證稱,對于被告提交的照片能反應出原告確實在該地塊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原告的損失是確實存在的,至于說被告說的建的位置不對的問題,我們在土地轉讓協(xié)議中約定的很清楚,這個轉讓協(xié)議中明確列明了轉讓土地的土地證號、土地使用權證號而且當時張某也將該土地證的復印件將給了原告,那么原告現在所施工的位置就是在有證的位置,符合雙方的約定。至于剛才被告代理人所說蓋的位置不對,沒有任何證據來證實我們蓋的位置不對。而且施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從基礎開挖到材料進場包括原告來搬到設備進現場,如果沒有使用權人的同意這個工程不可能蓋到現在的樣子,而且后來他們反悔了進行阻止,也是及時停掉了工程,現在再說地理位置不對,我們認為沒有什么意義。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是土地證為滄集用(2015)第006號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人,被告張某系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18年2月13日,原告與被告張某簽訂土地轉讓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載明:“土地轉讓協(xié)議書,我自愿將滄集用(2015)第006號土地中的10畝達成轉讓協(xié)議,正式協(xié)議于春節(jié)過后十五之前簽訂正式協(xié)議,暫收人民幣陸拾萬元(600000.00元),土地轉讓費每畝140000.00(壹拾肆萬元)轉讓人:張某,受讓人:駱某某,中間人:代玉川,2018年2月13日?!蓖?,原告向被告支付土地轉讓款60萬元,被告張某為原告出具收條一張。后原、被告雙方口頭協(xié)商由被告退回土地轉讓款60萬元,二被告只退回11萬元,尚有49萬元未退還給原告,故原告起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關于原告要求二被告返還土地轉讓款49萬元的主張,原告與被告張某簽訂土地轉讓協(xié)議書,將土地證號為滄集用(2015)第006號的**畝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原告,原告向被告張某支付土地轉讓款60萬元,后原、被告雙方口頭協(xié)商解除合同,由二被告退回土地轉讓款60萬元,二被告只退回11萬元,尚有49萬元未退還給原告,庭審中,被告張某同意返還原告土地轉讓款49萬元,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系涉案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人,被告張某系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此二被告應承擔連帶責任,故本院對原告要求二被告返還土地轉讓款49萬元的主張予以支持。
關于原告要求二被告支付原告自2018年2月13日起按同期類銀行貸款利率計算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的主張,原、被告未就解除合同利息進行約定,故本院酌定二被告支付原告自2019年5月8日(起訴之日)起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至給付完畢之日止的利息予以確認。
關于原告要求二被告賠償原告損失20萬元的主張,原告未就損失物品申請司法鑒定,無法確定原告具體損失,原告亦未提交相應證據證實其主張,故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滄州天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舉證、質證、答辯等訴訟權利。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二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土地轉讓款49萬元及利息(利息自2019年5月8日起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至給付完畢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350元,由二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周寶康
書記員: 田亞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