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木蘭縣。委托訴訟代理人:范俊杰,黑龍江孫鳳英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曲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木蘭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讓生,木蘭縣赤日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陳利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木蘭縣高級中學教師,住木蘭縣。被告:王海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木蘭縣農(nóng)村信用社大貴鎮(zhèn)合作社主任,住木蘭縣。第三人:李淑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木蘭縣。委托訴訟代理人:任偉,木蘭縣維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馬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曲某某償還借款本金300000元及利息,利息計算至給付之日止;2.陳利民、王海濤承擔連帶保證責任;3.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5年2月23日,曲某某向李淑芳借款300000元,由陳利民、王海濤擔保,約定月利息1.5分,未約定還款期限。李淑芳向三被告索要未果。因李淑芳欠馬某某錢,于2016年8月經(jīng)通知后將債權轉(zhuǎn)讓給馬某某。馬某某索要未果后訴至法院。曲某某辯稱:其在出具《欠據(jù)》時,在王海濤的要求下,寫明借款期限和還款期限,左下角應書寫為“2014年2月23日—2015年2月23日”。李淑芳與馬某某于2016年8月形成債權轉(zhuǎn)讓時明知曲某某無能力還款,故將“2014年2月23日—”撕掉,致使“2015年”的“2”字左下角也撕掉一小部分。原告撕去“2014年2月23日—”,目的在于改變擔保人的保證方式與保證責任,在于還款期限屆滿后,仍然實現(xiàn)追究保證人保證責任的目的,原審判決采信內(nèi)容缺失的證據(jù)是錯誤的。原審時證人劉某證實曲某某已償還50000元,李淑芳認可,應予以核減。法院應結合李淑芳在原審作證時自認該債權發(fā)生“二、三年”、還錢50000元的時間與事實,確認毀損的《欠據(jù)》不具有轉(zhuǎn)讓債權的特征,轉(zhuǎn)讓債權因爭議不發(fā)生轉(zhuǎn)讓效力。經(jīng)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可證實,馬某某或李淑芳損毀證據(jù)中不利于己方證據(jù)內(nèi)容,其行為已觸犯法律。本案證據(jù)是無效的,應駁回訴訟請求,免除王海濤、陳利民擔保責任,馬某某承擔兩次鑒定費用6300元,追究馬某某或者李淑芳法律責任。陳利民、王海濤答辯意見與曲某某一致,要求解除保證責任。第三人李淑芳述稱,其與曲某某經(jīng)常有經(jīng)濟借款情況,有時都不出借條,曲某某也不失信。因此筆借款數(shù)額大,就要求寫個借條,并找了兩個保人。《欠據(jù)》未約定還款期限,李淑芳于2016年2月份第一次向曲某某索要借款,2016年3月份在自家車庫向三被告索要借款,三被告沒有償還。由于李淑芳與馬某某有債權債務關系,于2016年8月份將此筆債權轉(zhuǎn)讓給馬某某,并通知曲某某,債權轉(zhuǎn)讓成立,與李淑芳再無任何關系。王海濤、陳利民對借款時間有異議,認為是2014年,并無證據(jù)證實,其主張不能成立。如果借款時約定還款期限,應在《欠據(jù)》正文中寫明,不可能寫在簽名之后。曲某某與李淑芳有多筆借款往來,原審中證人劉某證實償還借款50000元的事實與本案這筆300000元借款無關。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舉示的證據(jù)。證據(jù)A1.木蘭縣法院(2016)黑0127民初1646號原審卷宗《法庭筆錄》,擬證明被告承認借款事實、債權轉(zhuǎn)讓事實。經(jīng)質(zhì)證,曲某某認為應責成李淑芳提供銀行賬戶流水明細;陳利民稱債權轉(zhuǎn)讓時沒有收到通知;王海濤稱其不知道債權轉(zhuǎn)讓,無人向其催要;李淑芳無異議。本院認為,《法庭筆錄》對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并經(jīng)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確認,為有效證據(jù),應予采信。曲某某向李淑芳借款300000元,其書寫《欠據(jù)》并在借款人處簽名,陳利民、王海濤為此筆借款擔保并在擔保人處簽名。上述事實,經(jīng)原審、本案審理,當事人均無爭議,本院予以認定。曲某某在原審開庭審理時認可李淑芳向其電話告知轉(zhuǎn)讓債權一事,證人滕某在原審、本案審理中均出庭作證證實此事,本院認定,2016年8月份,李淑芳向曲某某打電話告知債權轉(zhuǎn)讓。原審開庭審理時,曲某某稱2016年3、4月份,在李淑芳的車庫,李淑芳向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三人主張債權,李淑芳對此予以確認。三被告對解除保證人責任具有相同的訴訟主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四條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據(jù)此,本院認定李淑芳于2016年3、4月份向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主張權利這一事實。結合李淑芳、曲某某原審庭審陳述以及本院認定的事實,本院認定,李淑芳第一次向曲某某主張權利的時間為2016年2月份。證據(jù)2.證人滕某到庭證實債權轉(zhuǎn)讓事實。經(jīng)質(zhì)證,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認為,證人拒絕對《欠據(jù)》“2015年”中“2”字左下角被撕掉予以說明,無法解釋這一敏感問題,其證言應不予采信;原告、第三人無異議。本院認為,結合曲某某自認李淑芳已向其告知債權轉(zhuǎn)讓這一事實,此證人證言具備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采信。證據(jù)3.《欠據(jù)》一份,內(nèi)容:今借人民幣為叁拾萬元整,月利息1.5分,借款人曲某某,擔保人:陳立民、王海濤,2015年2月23日?!肚窊?jù)》左下角部分缺失。擬證明借款事實、轉(zhuǎn)讓事實。曲某某質(zhì)證意見,為實現(xiàn)保證人擔責目的而毀損證據(jù),《欠據(jù)》借期日和起止線缺失,“2015年”的“2”左下角被撕掉。毀損證據(jù)的行為,違反《刑法》規(guī)定,民事上屬于無效證據(jù),不具有合法性,真實性存疑,對保證責任而言不具有關聯(lián)性;陳利民質(zhì)證意見與曲某某一致,《欠據(jù)》簽寫時間為“2014年2月23日—2015年2月23日”;王海濤質(zhì)證意見,借款及《欠據(jù)》出具的時間是2014年2月23日,其到李淑芳家時,見寫的日期是“2014年2月23日”,要求寫明到期日,在注明到期日“2015年2月23日”后王海濤簽字;李淑芳對此證據(jù)無異議。本院認為,當事人對借款人曲某某借款300000元、約定利息按月利率1.5分計算、擔保人陳利民、王海濤予以擔保等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曲某某自認2016年3、4月份,其與陳利民、王海濤去李淑芳的車庫被主張權利,應視為沒有主張解除保證責任;如三被告所述,缺失部分有內(nèi)容為“2014年2月23日—”,完整原文應為“2014年2月23日—2015年2月23日”,此舉將落款時間寫在左下角、還款期限不寫在憑證正文而與落款時間寫在的一起的做法與欠據(jù)、借據(jù)等金融憑證一般寫法不符。綜上,《欠據(jù)》左下角部分缺失,雖有瑕疵,但與上述事實相互佐證,能夠證實《欠據(jù)》的出具日期為2015年2月23日。三被告無證據(jù)證明缺失部分記載內(nèi)容足以影響《欠據(jù)》的效力,其主張的事實不能成立。2.被告舉示的證據(jù)。曲某某舉示《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黑新訟司鑒中心[2018]文鑒字第036號}一份,鑒定意見為,2015年2月23日“欠據(jù)”(標稱金額30萬元)落款時間年份“2015”的阿拉伯數(shù)字“2”在該“欠據(jù)”左下角殘損離斷時已經(jīng)完整存在。擬證明《欠據(jù)》缺失部分是人為損毀,《欠據(jù)》形成時間是2014年2月23日。經(jīng)質(zhì)證,馬某某質(zhì)證意見:對鑒定機構的確定及鑒定方法均有異議,認為此證據(jù)不應采信;此《欠據(jù)》原件于2016年12月8日原審開庭審理時即作為證據(jù)交到法院,歷經(jīng)一審、二審、重審、鑒定,至今已歷時一年半之久,經(jīng)鑒定沒有鑒定出《欠據(jù)》左下角殘缺離斷的具體時間,不能據(jù)此認定馬某某向一審法院遞交《欠據(jù)》時“2”字左下角已經(jīng)缺失;原審上訴被發(fā)回重審是因為沒有把李淑芳列為第三人,三被告在原審及二審中未提出鑒定請求,本案曲某某提出的鑒定申請以及《鑒定意見》已經(jīng)不屬于新證據(jù),超過舉證時效;曲某某以此證據(jù)證明超過訴訟時效沒有事實、法律依據(jù);此鑒定意見系曲某某申請作出,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不應作為陳利民、王海濤向法庭出示的證據(jù),不能作為二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依據(jù);此證不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曲某某質(zhì)證意見,此證能夠證明李淑芳或馬某某故意撕毀欠據(jù)、隱瞞事實、陷害訛詐的事實,應予采信。陳利民對此證據(jù)無異議。王海濤質(zhì)證意見與曲某某質(zhì)證意見一致。李淑芳質(zhì)證意見,鑒定機構不具備此類資質(zhì),在其他幾所鑒定機構告知不能鑒定的情形下,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受理,曲某某與鑒定機構私下接觸,“2”字雖有斷裂,但不影響整體,此司法鑒定意見書不真實,與本案無關聯(lián),程序違法。本院認為,本案系發(fā)回重審案件,當事人對原審證據(jù)《欠據(jù)》申請鑒定,不違反證據(jù)規(guī)則。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分別于2017年6月21日、2017年7月3日申請對《欠據(jù)》書寫形成時間進行鑒定,經(jīng)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處委托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為無法判斷檢材《欠據(jù)》上字跡的形成時間。2018年3月6日庭審時,曲某某提出對《欠據(jù)》落款時間年份“2015”的阿拉伯數(shù)字“2”書寫與該《欠據(jù)》左下角殘缺離斷時間的時間順序進行鑒定,并于2018年3月12日提出書面申請。至本院送達《司法鑒定通知書》時,當事人未提出異議。馬某某、曲某某到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處、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參加確認鑒定機構、到場監(jiān)督事項,陳利民、王海濤、李淑芳經(jīng)通知未到場。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于質(zhì)證后向本院補充提交《司法鑒定許可證》,或經(jīng)黑龍江省司法鑒定網(wǎng)均可查詢該鑒定中心業(yè)務范圍。綜上,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業(yè)務范圍包括文書鑒定、痕跡鑒定資質(zhì),鑒定程序合法,曲某某亦主張免除王海濤、陳利民擔保責任,故對《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予以采信,但此證不能達到擬證明《欠據(jù)》形成時間是2014年2月23日這一目的。3.李淑芳于2017年10月26日《調(diào)查筆錄》一份。經(jīng)質(zhì)證,馬某某、李淑芳無異議,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認為與事實不符。結合上述證據(jù),本院對事實認定如下:2015年2月23日,曲某某向李淑芳借款300000元,陳利民、王海濤提供擔保,約定月息1.5分,未約定還款期限。2016年2月份,李淑芳向曲某某索要借款。2016年3、4月份,李淑芳在自家車庫向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索要借款。2016年8月份李淑芳將此筆債權轉(zhuǎn)讓給馬某某,并通知曲某某。
原告馬某某與被告曲某某、陳利民、王海濤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2月19日作出(2016)黑0127民初1646號民事判決。陳利民、王海濤不服該判決,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5月8日作出(2017)黑01民終1415號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3月6日、2018年4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范俊杰、被告曲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讓生、被告陳利民、被告王海濤、第三人李淑芳委托訴訟代理人任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主審法官原為馬云飛,因工作調(diào)轉(zhuǎn),變更為柴玉柱?,F(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曲某某向李淑芳借款,陳利民、王海濤提供擔保,當事人對此無爭議,借款合同、保證合同成立。債權人轉(zhuǎn)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jīng)通知,該轉(zhuǎn)讓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zhuǎn)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nèi)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李淑芳于2016年8月份將此筆債權轉(zhuǎn)讓給馬某某,并通知曲某某,曲某某亦承認接到通知,債權轉(zhuǎn)讓成立。曲某某應按約定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其駁回馬某某訴訟請求的主張不能成立。李淑芳于2016年12月15日在原審第二次庭審時出庭作證,證實“大約二三年,還是一年多了,借款日期記不住具體什么時候,條上有日期”,在對證人詢問階段,李淑芳再次表明:“我也記不清了,就按借條說話吧”。對此,不能認定為李淑芳自認該債權發(fā)生“二、三年”,曲某某關于李淑芳在原審作證時自認該債權發(fā)生“二、三年”的主張不能成立。原審中,曲某某辯稱此筆借款尚欠40000元未還,重新出具的欠條,其余均已償還,并有證人劉某出庭作證,證實李淑芳丈夫吳云章欠其錢,曲某某于2016年3、4月份替李淑芳丈夫還款50000元。原審庭審中,李淑芳當庭承認但稱其與曲某某有多筆經(jīng)濟往來,曲某某替李淑芳丈夫吳云章償還50000元與本案借款無關。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曲某某辯稱已償還李淑芳借款50000元,并主張對此事實予以認定。對此,李淑芳以與原審同樣理由予以否認。本院認為,李淑芳與曲某某之間除本案訴爭借款外,尚有其他借款往來,曲某某未向法庭提供其他還款證據(jù),證人劉某證言效力不足以對抗原告持有《欠據(jù)》這一事實,曲某某已還款50000元的主張不能成立。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故陳利民、王海濤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李淑芳于2016年2月份第一次向被告曲某某索要借款本金,于2016年3、4月份在自家車庫內(nèi)向三被告主張權利,并未超過保證期間。故此,陳利民、王海濤關于超過保證期間,免除保證責任的主張不能成立。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九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曲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馬某某借款本金人民幣300000元及其利息(利息自2015年2月23日起至本判決確定款項給付之日止,按月利率1.5分計算);二、被告陳利民、王海濤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并有權向被告曲某某追償。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800元,鑒定費6300元,由被告曲某某負擔,被告陳利民、王海濤承擔連帶責任。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