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金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群眾,住任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霍俊芳,河北章里橋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寧,河北章里橋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任縣。被告:李志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隆堯縣,現(xiàn)。被告:馮樹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隆堯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玉芳,河北昭慶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井陘縣公路管理站。住所地:井陘縣城建設南路。法定代表人:王小平,職務:站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敏,系井陘縣公路管理站辦公室副主任。委托訴訟代理人:呂有琛,石家莊市井陘縣光大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住所地: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槐泉東路***號。法定代表人:馮軍洲,職務:大隊長。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彥飛,河北趙彥飛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金花訴被告張某某、李志坤、馮樹波、井陘縣公路管理站、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金花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霍俊芳、李寧、被告李志坤、被告馮樹波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玉芳、被告井陘縣公路管理站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敏、呂有琛及被告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彥飛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馬金花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決各被告連帶賠償原告因該次事故所形成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等各項費用25萬元;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各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4月孫春花和楊坤棉受原告委托與被告馮樹波聯(lián)系,由其安排客車拉乘原告等在內一行35人于農歷三月初六去石家莊井陘縣蒼巖山祈福。2015年4月22日(三月初四)被告馮樹波提前安排被告李志坤駕駛被告張某某所有的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于當日晚上10點左右從邢臺任縣出發(fā),當車行駛至202省道井陘境內99KM+800M(急彎)路段時,司機李志坤駕駛的上述車輛墜入公路西側路外山崖下,該事故經井陘縣公安局警察大隊作出了第201500068號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李志坤負全部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一直住院治療。而對于此事故的發(fā)生,各被告均存在重大過錯,且每一方的過錯均可能導致本案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各方應對本事故的發(fā)生承擔連帶責任。其一,被告李志坤在明知其不具備駕駛資格的情況下,仍然駕駛肇事車輛,且在夜間駛入夜間禁止大客車通行的路段,通過急轉彎路段觀察不夠,未降低行駛速度造成本事故發(fā)生,其對于本事故的發(fā)生存在嚴重過錯;其二,被告馮樹波安排無駕駛資格的被告李志坤駕駛涉案車輛搭載原告等人,且肇事車輛為未按規(guī)定參加定期進行的安全技術檢驗及未投保相關保險,被告馮樹波安排存在隱患的車輛搭載原告等人,其對于本事故的發(fā)生也存在過錯;其三,被告張某某作為該車車主,在其明知該車未年審存在隱患的情況下指使無駕駛資格的被告李志坤駕駛,亦存在過錯;其四,被告井陘縣公路管理站系發(fā)生事故的路段的管理維護者,在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墜入山崖下的路段,原本公路邊有石頭壘成的一米多高兩尺寬左右的護欄,一般情況下,即使司機未盡到謹慎義務也不至于會墜入山崖,但是由于該段護欄當時屬于毀壞未修復狀態(tài),導致本事故發(fā)生,其對該路段未盡到保障公路安全暢通的義務,對該事故的發(fā)生有重大過錯;其五,事故發(fā)生后,經原告勘查了解,事故發(fā)生路段是禁止夜間行車的,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專門在尖山道班設有執(zhí)勤車輛和人員執(zhí)行夜間車輛禁行任務,但在本案車輛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夜間12點多駛入時,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執(zhí)勤人員并未阻止該車輛駛入,故對本事故的發(fā)生,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存在過錯。上述被告對原告因該次事故造成的損失無法達成一致賠償。另井陘縣人民法院關于李志坤犯有交通肇事罪已經開庭審理并作出判決,現(xiàn)在該判決已生效,原告在李志坤的刑事案件中并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F(xiàn)根據法律規(guī)定,原告將各被告訴至貴院,以維權益。被告張某某辯稱:一、答辯人既不是車輛所有人,又不是車輛駕駛人,答辯人不承擔責任。涉案車輛晉D×××××牌客車答辯人已經于2013年5月21日將該車賣給被告李志坤,且因《汽車購銷協(xié)議》簽字當天生效,所以當天交付了車輛。根據《民法通則》第72條、《合同法》第133條和《物權法》第23條之規(guī)定,可知車輛自交付之日起已經轉移了所有權。雖然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因車輛已經交付,答辯狀張某某已經不是該車的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營運,也不能從該車的營運中獲得利益,故答辯人不應對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二、依據生效的判決和《汽車購銷協(xié)議》答辯人沒有賠償義務。根據生效的《汽車購銷協(xié)議》第二條約定:此協(xié)議簽訂之日后的經濟、事故、違章糾紛有乙方承擔,乙方即本案的另一被告李志坤。另外,交通事故中的其他受傷人員已經先前在石家莊市井陘縣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且井陘縣人民法院已經做出《(2016)冀0121刑初28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以下簡稱:該判決書)。該判決書在認定事實部分(判決書第13頁最后一段)明確認定車輛所有權已經轉移給李志坤,答辯人張某某不承擔賠償責任。同時,任縣人民法院(2016)冀0526民初1207號民事判決書和(2016)冀0526民初1208號民事判決書,在事實認定部分均明確認定答辯人張某某不承擔賠償責任。三、答辯人對此次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沒有過錯。答辯人不是車主,在向李志坤交付車輛時是年審合格車輛,不是車主答辯人沒有也無權指示他人駕駛車輛。該訴訟的原告是車上人員,屬于交通運輸合同糾紛,根據合同相對性,答辯人不是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原告將答辯人列為被告是錯誤的,答辯人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賠償義務。總之,答辯人張某某不是車輛所有人,既不能支配該車輛的營運,也不能從該車的營運中獲得利益,不應對該車發(fā)生的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請法院依法駁回原告對答辯人訴訟請求。被告李志坤辯稱:沒有說的。被告馮樹波辯稱:一、原告在訴狀中的起訴內容不屬實,原告等一行人乘坐李志坤的車輛不是答辯人安排的,原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不應由答辯人承擔。二、答辯人與李志坤及其車輛均是各自經營,沒有任何法律上的隸屬關系,答辯人既不支配李志坤的車輛營運,也不從其營運中獲取利益。原告等人是與李志坤之間形成客運合同關系,具體的發(fā)車時間、地點、乘車費用等均是其雙方自行協(xié)商安排的,答辯人沒有參與。原告主張答辯人與其他被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應駁回原告對答辯人的起訴。被告井陘縣公路管理站辯稱:首先,井陘縣交警大隊對此次事故的責任認定是司機李志坤負全部責任,對此被答辯人亦認可。說明此次事故的形成答辯人并無過錯,按照一般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也就是行為人承擔一般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第一,答辯人在此事故中無違法行為,第二,損害事實的發(fā)生,非答辯人所為,第三,該事故的形成與答辯人毫無關系,第四,答辯人對該事故沒有過錯?;诖?,答辯人就被答辯人的損害于情于理于法不應承擔任何責任。其次,此次事故的形成,原因一司機無駕駛資格,原因二肇事車未按規(guī)定進行年檢徑行上路,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guī)定,理所當然司機與肇事車車主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三,為了確保過往大型客車的行駛安全,答辯人在井陘××××交界處專門設置了夜間禁行警示牌,表明答辯人已經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故答辯人非責任主體。本案被答辯人應以運輸合同關系起訴承運人,即車輛所有人和駕駛人。第四,本案被答辯人從2015年7月1日第一次起訴到2015年12月28日撤訴,再到2017年8月7日重新起訴,其間隔一年八個月的時間,超過民法規(guī)定人身損害一年的訴訟時效期間。綜上,此次事故,答辯人不存在任何過錯,自然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請求依法駁回對答辯人的起訴。被告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辯稱:被告贊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首先對原告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到傷害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深表同情;但該事故的發(fā)生與被告贊皇交警隊無因果關系,與原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更無因果關系,故原告起訴被告贊皇縣交警大隊作為本案的被告是不適格的,應當駁回原告對贊皇縣交警大隊的起訴,理由如下:一、根據公安部公布的《交通警察道路執(zhí)勤執(zhí)法工作規(guī)范》的規(guī)定,未規(guī)定在有警示標志牌處定點執(zhí)勤執(zhí)法。尖山道班系交通部門所設的維護和養(yǎng)護道路的部門,不是被告贊皇縣交警大隊設立。被告贊皇縣交警隊沒有設立車輛和人員執(zhí)行夜間車輛禁行任務。二、原告所稱標有“禁止夜間車輛禁行”警示牌,警示牌是以警告前方路段和禁行路段,作為正常成年人的駕駛員應當遵守道路警示和指示行駛。而被告李志坤作為司機,不但未遵守,而且“無證駕駛未按規(guī)定參加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和載客超過載客人數的非營運大客車上路行駛,夜間通過急彎路段觀察不夠,未降低行駛速度”,以致引發(fā)本次事故,有井陘縣交警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可以證實,責任書作出后至今原告及被告李志坤均未提出異議,沒有申請復核,故該事故發(fā)生與被告交警隊無因果關系。三、原該起訴肇事車輛的車主、司機不論是基于運輸合同糾紛起訴還是以交通事故責任賠償糾紛起訴,而原告與被告贊皇縣交警隊沒有該法律關系,原告起訴行政機關被告贊皇縣交警大隊,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不應起訴,故應當駁回其起訴。四、在本次事故中與原告同時受傷的李然然、常彥存已提起了訴訟,且經任縣人民法院(2016)冀0526民初1207號民事判決書和(2016)冀0526民初120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李志坤賠償傷者經濟損失,駁回其他訴訟請求。這兩份生效判決書證明贊皇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在本事故中無過錯責任,不應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五、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則即“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應當駁回對贊皇縣交警隊的起訴。本院經審理認定的事實如下:2013年5月21日被告李志坤與被告張某某簽訂了《汽車購銷協(xié)議》,被告張某某以23000元價格將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賣給被告李志坤,雙方未辦理過戶手續(xù)。被告李志坤購買汽車后未按規(guī)定參加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2015年4月22日晚上,原告馬金花等35名乘客乘坐被告李志坤無證駕駛的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前往蒼巖山,沿S202省道行駛至贊皇縣公路段時,贊皇縣交通警察攔阻該車未成功,2015年4月23日1時許40分,被告李志坤無證駕駛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行駛至S202省道99KM+800M(急彎)路段時,駛入公路西側外山崖下,井陘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作出井公交認字[2015]第201500068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李志坤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馬金花分別入住井陘縣醫(yī)院、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冀中能源邢臺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共住院102天,共支出醫(yī)藥費177849.68元,雙方均無異議,予以認定。原告馬金花要求住院伙食補助費每天100元,被告方認為要求過高,應按每天50元計算,本院予以采納,因此,原告馬金花的住院伙食補助費為50元×102天=5100元。營養(yǎng)費30元×102天=3060元。原告馬金花要求給付誤工費3480元×12個月=41760元、護理費(3000元+3000元+2800元)÷90天×180天=17598元,原告馬金花提交了邢臺金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及原告馬金花和護理人李建方2015年1月、2月、3月,三個月的工資證明,被告方以原告馬金花及護理人員李建方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其真實性和關聯(lián)性有異議,應按農林牧漁業(yè)的標準計算,期限應當為住院天數,原告馬金花雖未提交勞動合同,但提交的2015年1月、2月、3月的工資表能夠證明原告馬金花及護理人李建方均在邢臺金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工作,因此,原告馬金花的誤工費為3480元÷30天×102天=11832元,護理費為(3000元+3000元+2800元)÷90天×102天=9973元。原告馬金花要求交通費3000元,被告方認為數額過高,且原告馬金花沒有提供交通票據,故原告馬金花的交通費酌情為2000元較妥。原告馬金花購買的醫(yī)療器具費850元,予以認定。因此,原告馬金花因交通事故共支出的費用為177849.68元+5100元+3060元+11832元+9973元+2000元+850元=210664.68元。
本院認為:2013年5月21日被告李志坤與被告張某某簽訂的《汽車購銷協(xié)議》,雙方以買賣的方式轉讓并交付機動車,應認定被告李志坤系晉D×××××的“金龍”牌大型普通客車的實際車主。被告李志坤與原告馬金花等35名乘客約定從任縣到蒼巖山往返運費為每天30元,雙方形成運輸合同關系。由于被告李志坤無證駕駛未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和載客超過核定載客人數的非營運大客車上路行駛,夜間通過急轉彎路段觀察不夠,未降低行駛速度承擔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故應由被告李志坤對原告馬金花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張某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原告馬金花訴請被告馮樹波因安排無駕駛資格的被告李志坤駕駛肇事車輛搭載原告馬金花等人,且肇事車輛未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及未投保相關保險應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因原告馬金花未提供證據證實被告馮樹波安排原告馬金花乘坐被告李志坤的車輛,故不予支持。原告馬金花訴請求被告井陘縣公路管理站因事發(fā)路段護欄當時屬于毀壞狀態(tài),其對該路段未盡到保障公路安全暢通的義務需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因未提供相關證據和法律依據,故不予支持。原告馬金花訴請求被告贊皇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因執(zhí)勤人員未阻止肇事車輛夜間駛入山路需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因未提供相關證據和法律依據,故不予支持。原告馬金花在本次事故中的各項損失共計為210664.68元。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志坤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馬金花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共計210664.68元;二、駁回原告馬金花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050元,收取2525元,由被告李志坤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云國
書記員:王兵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