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秦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理人:馬某,系秦某某母親,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浣紗五村XXX號XXX室。
上述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熊穎達,上海市外灘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秦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周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秦蔚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馬某、秦某某與被告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某(暨秦某某的法定代理人)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熊穎達,被告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馬某、秦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共同向馬某、秦某某支付上海市楊浦區(qū)周家牌路XXX弄XXX號二層南間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征收補償款473,000元。事實和理由:秦某某、周某某系秦蔚青父母,馬某與秦蔚青于2011年5月1日登記結(jié)婚,婚后生育秦某某。2018年10月經(jīng)法院判決離婚,秦某某隨馬某共同生活。2019年6月,系爭房屋被征收,共獲得征收補償款3,134,795元。動遷時,系爭房屋內(nèi)有馬某、秦某某、秦某某、周某某及秦蔚青共五人戶籍,馬某、秦某某也應(yīng)享有動遷利益??紤]到本案的實際情況,現(xiàn)僅主張秦某某一人的居住困難補貼,參照單價21,500元,計算22平方米,即473,000元,要求法院判如所請。
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辯稱,不同意馬某、秦某某的訴訟請求。系爭房屋為秦某某父母給秦某某的私房,2004年登記在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名下,系秦蔚青的婚前財產(chǎn),與馬某無關(guān)。馬某與秦蔚青婚后實際居住于上海市市光二村XXX號XXX室房屋內(nèi),馬某與秦某某從未在系爭房屋內(nèi)居住,也未對系爭房屋做出貢獻,系空掛戶口。2018年10月,馬某與秦蔚青經(jīng)法院判決離婚,明確離婚后各人名下的財產(chǎn)歸各人所有,自行解決居住問題。馬某在離婚前早已搬離,但拒絕將戶籍從系爭房屋內(nèi)遷出。本次動遷依據(jù)產(chǎn)證面積為基礎(chǔ),僅對產(chǎn)權(quán)人進行補償。本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沒有居住困難補貼,不考慮戶籍因素,故與馬某、秦某某無關(guān)。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秦某某、周某某系夫妻,秦蔚青系二人之子,馬某與秦蔚青于2011年5月1日登記結(jié)婚,婚后生育秦某某。2018年10月8日,經(jīng)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2018)滬0110民初1178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秦蔚青與馬某離婚,離婚后,女兒秦某某隨馬某共同生活,現(xiàn)在各人處及各人名下的財產(chǎn)歸各人所有,雙方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等,該案現(xiàn)已生效。
系爭房屋原系秦某某父母的私房,2004年通過買賣的方式產(chǎn)權(quán)登記在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名下。2019年6月27日,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作為被征收人與上海市楊浦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明確共獲得征收補償款3,134,795元,其中房屋價值補償款1,702,072.39元(包含評估價格751,538.52元、價格補貼224,713.87元、套型面積補貼725,820元)、房屋裝潢補償款2,322元、按期簽約獎377,400元、按期搬遷獎50,000元、均衡實物安置補貼600,000元、首日生效簽約獎200,000元、搬家補助費1,000元、家用設(shè)施移裝補貼2,000元、不予認定建筑面積的材料費補貼50,000元、集體簽約獎150,000元。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
動遷時系爭房屋內(nèi)有5人戶口,分別為:馬某、秦某某、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馬某戶籍于2012年11月3日遷入,秦某某戶籍于2012年5月報出生。
系爭房屋自2001年至動遷一直處于空關(guān)狀態(tài),由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堆放物品。馬某、秦某某從未實際居住系爭房屋。
本院認為,系爭房屋系私房,2004年登記在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名下,馬某與秦蔚青于2011年5月登記結(jié)婚,故系爭房屋系秦蔚青的婚前財產(chǎn)。2018年10月馬某與秦蔚青經(jīng)法院判決離婚,明確各人名下財產(chǎn)歸各人所有,雙方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系爭房屋系登記于秦蔚青及其父母名下的婚前財產(chǎn),馬某并無份額。動遷時,馬某與秦某某戶籍雖在系爭房屋內(nèi),但并未實際居住,屬空掛戶口,且該戶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條件,故馬某、秦某某無權(quán)分得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款。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馬某、秦某某要求秦某某、周某某、秦蔚青共同向馬某、秦某某支付上海市楊浦區(qū)周家牌路XXX弄XXX號二層南間房屋征收補償款473,000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394元,減半收取計4,197元,由原告馬某、秦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稷
書記員:施政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