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甲,住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委托代理人高玉華。
委托代理人劉敏。
原告馬某某,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
委托代理人高玉華,黑龍江振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敏,黑龍江振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住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王繼辰,黑龍江運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某甲、馬某某與被告張某某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0月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某甲、馬某某及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劉敏,被告委托代理人王繼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二原告訴稱:原告馬某甲、馬某某系馬余有與原配妻子吳秀榮的女兒、兒子,馬余有與吳秀榮生前于2001年以動遷回遷交納部分房屋面積補差款的方式,共同出資購買了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的房屋,該房屋是被繼承人馬余有與吳秀榮的夫妻共同財產。馬余有原配妻子吳秀榮于2012年4月28日在哈爾濱市去世,吳秀榮去世后該房產應發(fā)生繼承作為遺產進行分割,但馬余有沒有進行分割。2015年6月8日,馬余有與被告張某某登記結婚,馬余有在隱瞞房產所有權是婚前財產應發(fā)生繼承且未取得二原告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該房產所有權人變更至被告張某某名下,并在房產交易所辦理了更名過戶的登記手續(xù),被告于2015年7月22日取得了第1501049405號《房屋所有權證》。2015年7月25日馬余有去世。二原告均是吳秀榮遺留房產的合法繼承人,對該房屋享有繼承權。馬余有在未進行遺產析產的情況下,轉移死亡人吳秀榮遺留的房產,已嚴重侵害了二原告的合法繼承權。吳秀榮死亡時馬余有與吳秀榮共有存款12萬元,該存款為吳秀榮與馬余有的遺產,馬余有生前有部分存款,現(xiàn)在被告處保管,二原告作為馬余有的合法繼承人對其遺留的存款同樣享有繼承權。該房產不是馬余有生前自有財產,該房產是馬余有與原配妻子吳秀榮共同所有的房產,該房產取得時間為2001年3月20日且是動遷回遷房產,馬余有原配妻子吳秀榮于2012年4月28日死亡,依據繼承法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開始繼承人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未分割的即為共同共有,本案中吳秀榮去世后遺產未分割前馬余有、馬某甲、馬某某對該房產為遺產分割前的共同共有,依據物權法第九十五條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共同所有權,處分共有房屋應征得共有人書面同意,否則認定房屋轉讓行為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實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力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有關系存續(xù)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應認定無效,綜上該房產為馬余有、馬某甲、馬某某共同所有,馬余有擅自處分共有人財產轉讓行為無效;關于訴訟時效問題,民事訴訟法及繼承法明確規(guī)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即視為接受繼承,遺產未分割訴訟時效未起算,因此本案不存在已超過兩年訴訟失效;馬余有擅自處分房屋行為無效,張某某應依據合同法返還財產,該房產仍應是馬余有與吳秀榮的遺產;該存款現(xiàn)已為被告購買了賓西的房產,購買該房產時被繼承人尚在人世,因此被告應予以返還。在馬余有原配妻子吳秀榮于2012年4月27日去世后,馬余有于2012年11月25日取款4筆共計12萬元,為被告在賓西購買位于賓西興盛小區(qū)7號樓1單元203室房產一處,馬余有于2012年9月28日取款2萬元借給被告之女娟娟,2014年5月23日馬余有存入中國農業(yè)銀行賓縣賓西支行5萬元,2014年11月2日馬余有存入中國農業(yè)銀行賓縣賓西支行13萬元,上述18萬元已在被繼承人馬余有生前從銀行取出,現(xiàn)在被告處保管。綜上,二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1、確認被繼承人馬余有與被告張某某轉讓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房屋行為無效;2、二原告繼承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的房產中屬于吳秀榮的遺產份額;3、二原告繼承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的房產中屬于馬余有的遺產份額;4、被告返還應由二原告繼承的被繼承人吳秀榮、馬余有遺留存款;5、依法分割被繼承人馬余有喪葬費;6、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經審理查明:原告馬某甲、馬某某系馬余有與原配妻子吳秀榮的女兒、兒子,2001年3月馬余有與吳秀榮以動遷回遷并交納部分房屋面積補差款的方式,共同出資購買了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的房屋,房屋建筑面積47.68平方米,房屋所有人登記為馬余有。2012年4月28日吳秀榮去世,繼承人馬余有、馬某甲、馬某某未就該房產進行繼承分割,仍由馬余有占有該房產。2015年6月8日,馬余有與被告張某某登記結婚,2015年7月13日馬余有將該房產所有權人變更至被告張某某名下,并在房產交易所辦理了更名過戶的登記手續(xù),被告張某某于2015年7月22日取得了哈房權證香字第1501049405號《房屋所有權證》。2015年7月25日馬余有去世,馬余有去世后,二原告不服馬余有與張某某未通知且經原告同意就進行房屋更名過戶行為,向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要求撤銷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向被告張某某頒發(fā)的第1501049405號《房屋所有權證》,2015年9月18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哈政復中[2015]20號《行政復議中止通知書》,通知原告該行政復議案件中止審理,待法院確認轉讓行為是否合法后再行恢復審理,二原告遂起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馬余有與其原配妻子吳秀榮婚后通過回遷并交納屋面積補差款的方式,共同出資購買的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的房屋,按照婚姻法的規(guī)定應屬夫妻共同財產。吳秀榮去世后,未訂立遺囑,該房屋也未進行繼承析產,根據繼承法的規(guī)定及民法通則司法解釋中遺產未分割的規(guī)定,馬某甲、馬某某并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應享有繼承權,故未作遺產分割的房屋處于馬余有、馬某甲、馬某某三人共有狀態(tài)。馬余有僅能將其個人所有的財產贈與他人,但訴爭房產并非個人所有,而是出于共有狀態(tài),馬余有再婚后,未經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該房產將房產所有權人變更為張某某的行為,侵害了共有人的合法利益,且張某某并未支付合理的價款,也不符合善意第三人的規(guī)定,該處分行為無效,故原告要求確認馬余有與被告張某某轉讓訴爭房屋行為無效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要求繼承訴爭房產中屬于吳秀榮、馬余有的遺產份額問題,因訴爭房產的價值不明確,無法確定其中屬于吳秀榮、馬余有的遺產份額,原告也未就房產的具體價值進行舉證,訴訟請求不明確,故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吳秀榮與馬余有遺留的存款、分割馬余有喪葬費的問題,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吳秀榮、馬余有遺留的存款是為被告占有還是馬余有自己治病花費,也無法證明馬余有喪葬費的具體數(shù)額及現(xiàn)為何人占有,故上述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婚姻法》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繼承法》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七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繼承人馬余有向被告張某某轉讓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民生路香濱小區(qū)B3棟4單元203室房屋的行為無效;
二、駁回原告馬某某、馬某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300元(原告已預交2300元),本院收取100元,由被告張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盧 剛 人民陪審員 熊依麗 人民陪審員 王春艷
書記員:吳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