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
委托代理人于世成,河北權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丙。
被告陳某丁。
被告陳某戊。
被告陳某己。
被告陳某庚。
被告陳某辛,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玉峰里14-1-3,公民身份號碼:xxxx。
被告陳某甲,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盛達鑫苑24-1-401,公民身份號碼:xxxx。
委托代理人陶偉彤,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陳某乙。
委托代理人左孟閃,系陳某乙母親。
第三人左孟閃,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海港鎮(zhèn)鄒呂莊六段10號,公民身份號碼:xxxx。
原告馬某訴被告陳某丙、陳某辛、陳某甲、陳某己、陳某丁、陳某庚、陳某戊繼承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訴訟中左孟閃、陳某乙申請參加訴訟。原告委托代理人于世成、被告陳某丙、陳某辛、陳某己、陳某丁、陳某庚、陳某戊、陳某甲及委托代理人陶偉彤、左孟閃作為第三人及第三人陳某乙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馬某與陳興久系夫妻關系,二人婚生六子女,分別是長女陳某丁、次女陳某戊、長子陳某丙、三女陳某辛、四女陳某己、五女陳某庚。陳某丙與第三人左孟閃系夫妻關系,二人婚生一子陳某甲、一女陳某乙。陳興久于1987年去世,生前在原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海港鎮(zhèn)鄒呂莊村六段10號有老宅院一處,秦皇島市革命委員會第003601號財印契記載為五間正房,立契日期為83年1月4日。1998年,陳某丙以祖孫三代住房緊張、老房破舊、低落為由申請建房,將老房子全部拆除,重新進行翻建。河北省村鎮(zhèn)農(居)民建房申請表記載:新建面積為180平方米,拆建面積為200平方米。戶主:陳某丙,家庭人口狀況為,母親:馬某、妻子:左孟閃、長子:陳某甲、長女:陳某乙。2007年鄒呂莊村進行舊城改造?!恫疬w安置補償差通知書(表六)》記載被拆遷人拆遷安置基本情況,應安置面積為363.81平方米,實際安置面積為369平方米,增加安置面積5.19平方米,增加安置面積系另繳款購置。2008年3月21日陳某丙與秦皇島市金盛達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鄒呂莊片區(qū)舊城改造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第一條、被拆除房屋現(xiàn)狀(一)房屋坐落鄒呂莊村6段10號,宅基地面積無、有證房屋建筑面積200平方米、產權證號無、院內無證房建筑面積13平方米、二級批文建筑面積150.81平方米、產權性質私有、房屋用途居住、房屋類型平房、房屋結構磚混。第五條、被拆遷房屋產權調換補償方式:(一)產權調換房屋坐落位置:原鄒呂莊村址東北片安置建筑面積為369平方米,其中79平米的3套、66平米的2套。超出有證房屋安置面積5.19平方米?,F(xiàn)分得房屋為盛達鑫苑7-4-102(面積為81平米左右)該房屋由馬某居住使用、19-1-201(79平米左右)該房屋由陳某乙居住使用、27-1-201(79平米左右)、33-1-301(67平米左右)、33-1-602(67平米左右)以上三套房屋對外出租。上述房屋均未取得房屋所有權登記證書。同日陳某甲與秦皇島市金盛達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鄒呂莊片區(qū)舊城改造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第一條、被拆除房屋現(xiàn)狀(一)房屋坐落鄒呂莊村6段10號,宅基地面積無、有證房屋建筑面積無平方米、產權證號無、院內無證房建筑面積47.67平方米、二級批文建筑面積無平方米、產權性質私有、房屋用途居住、房屋類型平房、房屋結構磚混。第五條、被拆遷房屋產權調換補償方式:(一)產權調換房屋坐落位置:原鄒呂莊村址東北片安置建筑面積為約107平方米。超出有證房屋安置面積20平方米,購商品房面積39.33平方米。后取得安置房為盛達鑫苑24-1-401號安置房。原告馬某以陳興久去世后,家中未分割財產;2007年鄒呂莊整體拆遷,陳某丙私自將家中全部返遷房屋登記至自己及兒子陳某甲名下,現(xiàn)其無其他生活來源,為保護其合法權益為由訴至本院。請求:1、分割、繼承原海港區(qū)鄒呂莊六段10號老宅返遷安置權益(現(xiàn)盛達鑫苑7-4-102、19-1-201、24-1-401、27-1-201、33-1-301、33-1-602)及20多萬的拆遷補償款;2、被告承擔訴訟費用。訴訟中原告撤回了對盛達鑫苑24-1-401號房屋及20多萬元拆遷款分割的訴請。
庭后詢問原告馬某、被告陳某丙、陳某辛、陳某己、陳某庚、陳某丁、陳某戊及第三人左孟閃、陳某乙均認可現(xiàn)盛達鑫苑7-4-102、19-1-201、27-1-201、33-1-301、33-1-602號房屋大約每平方米4000元。
以上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關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1998年,被告陳某丙以祖孫三代住房緊張、老房破舊、低落為由申請建房,將老房子全部拆除,重新進行翻建。因申請建房時陳某甲、陳某乙系未成年人,故認定翻建后的房屋為馬某、陳某丙、左孟閃三人的共同財產。2007年鄒呂莊村進行舊城改造。據(jù)《拆遷安置補償差通知書(表六)》記載被拆遷人拆遷安置基本情況為應安置面積為363.81平方米。故馬某、陳某丙、左孟閃分別應安置121.27平方米。陳某丙采取產權調換的方式,取得盛達鑫苑7-4-102、19-1-201、27-1-201、33-1-301、33-1-602號房屋,上述房屋應為馬某、陳某丙、左孟閃三人的共同財產。鑒于原告在盛達鑫苑7-4-102號房屋居住,將該房屋分割給原告馬某,歸其所有為宜。19-1-201、27-1-201、33-1-301、33-1-602號房屋分割給被告陳某丙及第三人左孟閃,歸二人共有。因馬某應安置面積為121.27平方米,盛達鑫苑7-4-102號房屋面積約為81平米,且雙方認可房屋價值約4000元每平方米,故被告陳某丙及第三人左孟閃應共同給付原告馬某應安置面積折價款161080元[(121.27-81)×4000元=161080)。關于第三人左孟閃、陳某乙陳述及被告陳某甲答辯意見中所述的被告陳某庚名下的盛達鑫苑7-4-502房產均系左孟閃、陳某丙、陳某甲、陳某乙的共有財產的問題,該房產不在原告的訴訟請求范圍內,本案不予審理。因原海港區(qū)鄒呂莊六段10號老宅房屋已于1988年拆除,上述宅院中已沒有被繼承人陳興久的遺產,故對原告要求繼承原海港區(qū)鄒呂莊六段10號老宅中陳興久返遷安置權益的訴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條、第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盛達鑫苑7-4-102號房屋歸原告馬某所有,位于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盛達鑫苑19-1-201、27-1-201、33-1-301、33-1-602號房屋歸陳某丙、左孟閃共有;在具備辦證條件后的30日內原告馬某、被告陳某丙及第三人左孟閃互相協(xié)助辦理上述房屋的產權登記過戶手續(xù);
二、被告陳某丙、第三人左孟閃于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給付原告馬某房屋折價款161080元;
三、對原告馬某的其它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8800元,由原告馬某負擔2933元、被告陳某丙、第三人左孟閃負擔5867元,于本判決生效后7日內繳納。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莫 軍 審 判 員 許慶海 人民陪審員 呂鳳玲
書記員:杜佳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