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初中文化,
原告:史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初中文化,
委托代理人張某,特別授權。
被告:袁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初中文化,
被告:中國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宮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南宮支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某,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劉某,系該公司法律顧問,特別授權。
原告馬某、史某訴被告袁某、中國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宮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2日立案,本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盧慧霞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某及委托代理人張禹君、被告袁某、被告保險公司委托代理人劉海霞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6月19日13時25分,在巨鹿縣××路西頭指路標牌東側,潘俊成駕駛豐收牌電動三輪車沿巨鹿縣××路由東向西行駛時,與學齡前兒童馬孟陽(受監(jiān)護人委托的人:趙軍壘)步行由南向北橫過道路、被告袁某駕駛的停在公路北側頭西尾東的冀E×××××號小型普通客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馬孟陽受傷、兩車損壞的后果,馬孟陽經(jīng)巨鹿縣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6年7月1日巨鹿縣公安交警大隊作出巨公交認字【2016】第50206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電動三輪車駕駛人潘俊成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行人馬孟陽、被告袁某分別負此事故的次要責任。因潘俊成不服責任認定,潘俊成7月5日向邢臺市交警隊提起復核,邢臺市交警隊撤銷了巨鹿縣交警隊作出的巨公交認字【2016】第50206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要求巨鹿縣交警隊對該事故重新認定。經(jīng)過重新調查,巨鹿縣交警隊2016年8月10日重新作出巨公交認字【2016】第50206-2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電動三輪車駕駛人潘俊成負此事故的同等責任,行人馬孟陽與機動車所有人袁某共同負此事故的同等責任。潘俊成不涉及刑事犯罪。
袁某名下的冀E×××××號小型普通客車在中國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宮支公司入有機動車交強險和50萬元的商業(yè)三者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正在有效期內。事故發(fā)生后,被告袁某未給付原告款項,2016年7月8日潘俊成一次性賠償了馬某13.6萬元,雙方簽訂書面協(xié)議,原告馬某表示不再追究潘俊成的任何責任。原告的各項損失:醫(yī)療費1504元、喪葬費26054.5元(2016年河北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2409元/12個月×6個月)、死亡賠償金221020元(2016年河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1051元×20年)、精神撫慰金5萬元、親屬辦理喪葬事宜的誤工及交通費813元(5人×2016年河北省農(nóng)林牧漁業(yè)日工資54.2元×3天),以上數(shù)額總計299391.5元。
本院認為,本起事故因潘俊成駕駛電動三輪車與馬孟陽、袁某三方責任造成馬孟陽死亡的嚴重后果,2016年7月1日巨鹿縣交警隊出具的事故認定書認定電動三輪車駕駛人潘俊成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遂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但并未起訴潘俊成。本案所立是民事賠償案件,按此責任認定潘俊成涉嫌刑事犯罪,本院按民事賠償立案不能剝奪潘俊成申請復核的權利,因此對潘俊成申請復核后巨鹿縣交警隊重新作出的事故認定書效力予以認定。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guī)定、《河北省實施
辦法》第58條規(guī)定,本案潘俊成負事故同等責任,受害人馬孟陽與機動車駕駛人袁某共同負事故同等責任,即本案被告袁某本身承擔次要責任,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原告的各項損失首先應由被告人保南宮支公司在交強險各分項限額內承擔,超出部分被告人保南宮支公司承擔50%。潘俊成與原告達成協(xié)議是他們之間的協(xié)商,與袁某及人保南宮支公司的賠償無關。原告醫(yī)療費1504元由被告人保南宮支公司在冀E×××××號小型普通客車交強險醫(yī)療費限額內承擔1504元。喪葬費26204.5元、死亡賠償金221020元、精神撫慰金5萬元、親屬辦理喪葬事宜的誤工及交通費813元由被告人保南宮支公司在冀E×××××號小型普通客車交強險傷殘賠償限額內承擔11萬元,其余部分死亡賠償金187887.5元按照50%比例由被告人保南宮支公司在E7370R號小型普通客車商業(yè)三者險內承擔93943.75元。被告袁某不再承擔賠償。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十九條、二十七條、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自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被告中國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宮支公司一次性直接賠償原告馬某、史某人民幣205447.75元。
二、駁回原告馬某、史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2406元,由原告馬某、史某負擔215元(已交納),由被告袁某負擔2191元(待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未在本判決規(guī)定的期限內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盧慧霞
書記員:王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