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秦皇島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河北大街中段137號。組織機構代碼證代碼:70080416-5。
法定代表人劉嘉誠,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趙月,河北昊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某。
委托代理人胡進國,河北德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秦皇島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某地產(chǎn))因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3)海民初字第26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10年3月1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位于海港區(qū)世貿官邸第1幢1單元507號房屋,建筑面積為79.12平方米,總價款480575元。合同第八條約定交付期限,出賣人應當在2012年3月31日前將經(jīng)過驗收合格的房屋交付買受人,合同第九條約定出賣人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出賣人如未按本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將該商品房交付買受人使用,合同繼續(xù)履行,自本合同第八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出賣人按照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支付了購房款,但被告未能在2012年3月31日前將房屋交付原告使用,直至庭審時,被告仍未交付房屋。
關于原告主張的逾期交房違約金的計算依據(jù),原告稱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雙方約定的違約金低于給原告造成的損失,被告應當賠償給原告造成的損失,也就是按照房屋租金標準支付違約金,由于本市目前還沒有具有資質的房屋評估機構定期對房屋租金進行評估,原告是依據(jù)購買房屋面積,按每年每平方米260元估算的1年違約金。被告不認可原告提出的違約金調整標準,只同意按合同約定的同期活期銀行存款利率支付違約金。本院在審理世貿官邸逾期交房糾紛案件中,其中六件案件曾依據(jù)該六原告的申請對其所購買的房屋如在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期間出租的租金委托進行價格評估,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價格評估結論為:世貿官邸1-3-2907號,建筑面積92.97平方米,房屋租金為12000元;世貿官邸1-2-2402號,建筑面積273.33平方米,房屋租金為17500元;世貿官邸1-3-605號,建筑面積95.64平方米,房屋租金為12000元;世貿官邸1-1-3103號,建筑面積69.29平方米,房屋租金為9000元;世貿官邸1-3-1403號,建筑面積56.47平方米,房屋租金為8400元;世貿官邸1-3-1407號房屋,建筑面積92.97平方米,房屋租金為12000元。經(jīng)對比,房屋租金價格遠高于按同期活期銀行存款利率計算的違約金。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為合法有效合同,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被告未按合同約定的期限向原告交付經(jīng)驗收合格房屋,其行為已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如被告未按期交付房屋,合同繼續(xù)履行,自合同約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被告按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原告認為雙方約定的違約金過低,要求進行調整,原告購買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為進行使用,被告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影響了原告的使用,給原告造成的損失相當于原告在同地段租用同面積的房屋的租金損失,由于該房屋在逾期交付期間的租金,遠高于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因此應對違約金予以調整,被告應按原告實際損失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參考其他案件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價格的評估結論,酌定被告支付原告2012年4月1日起至2013年4月1日止逾期交房違約金17000元,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20571元的訴訟請求,予以部分支持。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秦皇島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向原告馬某某支付2012年4月1日起至2013年4月1日止逾期交房違約金17000元。案件受理費314元,由被告秦皇島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負擔26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7日內繳納,其余部分由原告負擔。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依約履行。現(xiàn)嘉某地產(chǎn)未按實際約定履行構成違約,其主張應按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支付違約金,因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低,原審法院進行適當調整并無不妥。因原有六件案件在爭議小區(qū),進行了評估,原審法院依據(jù)前六份評估報告確認本案爭議房屋按以前的評估報告,確認給付違約金,并無不妥。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14元,由上訴人秦皇島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楊彥軍 審判員 權金伶 審判員 張 潔
書記員:劉東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