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希伶。
委托代理人王孝軍,河北拓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燕振義,職務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鵬、王會,河北志達乾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高永生。
原告馬希伶與被告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太公司)、高永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進行了審理,作出(2014)廊安民初字第563號民事判決書。被告中太公司不服,提出上訴,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將此案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希伶及委托代理人王孝軍,被告中太公司委托代理人李鵬、王會、被告高永生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2年6月15日第一被告中太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研究院裝備總體論證研究所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同年7月3日第一被告中太公司與中太建設集團第十六建安公司(以下簡稱十六分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約定:高永生為十六分公司負責人。雙方就空軍裝備研究院裝備總體論證研究所綜合樓工程簽訂本合同。上述兩份合同中的施工地點、承包范圍、工程總價款以及開工、竣工日期等均完全一致。在《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還約定:十六分公司按工程結算價款的1.2%上交第一被告中太公司管理費。其中在合同第二部分專用條款第一條:雙方責任中第二項,乙方(十六分公司)責任第(1)款注明:高永生為現場管理代表,負責工程全面工作。在第八條其它項中第2條注明:高永生以其全部資產為本工程提供擔保,若乙方(十六分公司)不能履行本合同的義務或造成甲方(中太公司)損失,甲方(中太公司)可直接要求高永生負責賠償。在該合同末尾落款處,甲方(中太公司)蓋章,乙方高永生簽字,
另查,在2012年6月7日,第二被告高永生以借款人為高永生、中太公司十六分公司的名義,借款用途為南苑機場空軍裝備研究院裝備總體論證研究所綜合樓工程向原告借款100萬元,月息2.5%,同年9月10日以相同用途再次向原告借款50萬元,月息3%,同年11月9日又以相同用途再次向原告借款115萬元,月息2%。付息方式均為每月結息,借款期限均為一年。與上述三份借款協議相吻合,高永生還以中太十六分公司、高永生的名義向原告出具借條三張,借條中顯示所借原告款項均為現金。
庭審中,原告自認上述三筆借款中的利息21萬元被告高永生曾給付過,但截至2013年1月份以后本息均未給付。庭審中原告主張被告高永生是十六分公司的負責人,借款系職務行為,其借款本息應由第一被告中太公司承擔。被告高永生對借款事實、數額、用途均承認,也認為自己是履行職務行為。但第一被告中太公司予以否認,中太公司認為系高永生的個人借款,與中太公司無關。借條上無中太公司公章,而且中太公司也不承認存在十六分公司。
以上事實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借款協議、借條、中太公司財務憑證、十六分公司財務憑證等以及當事人當庭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一、中太公司十六分公司事實上存在。理由是,無論從《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主體上,還是從中太公司出具的財務憑證以及中太公司(2009)第55號任免通知,均顯示十六分公司客觀存在。故中太公司主張不存在十六分公司的理由本院不予采信;二、原告有理由認為高永生能夠代表十六分公司對外簽訂借款合同。基于高永生是十六分公司負責人的身份,而且高永生承認原告的款項是在北京涉案工程辦公室內現金履行,再有在原告催要欠款過程中,高永生又將記載上述款項用途的十六分公司相應財務憑證交付給原告,以此向原告證實借款已用于涉案工程中。故中太公司主張上述借款是高永生個人行為本院不予采信;三、十六分公司的債務應由中太公司承擔。理由是十六分公司不論是否進行了工商登記及刻有公章,中太公司在承包涉案工程時事實上內部是設立了十六分公司。而十六分公司無獨立法人資格,其對外借款應由中太公司償付。至于中太公司在承建工程過程中,與各分公司的內部管理協議,是中太公司的內部管理體制問題,不能以此對外抗辯原告;四、高永生應與中太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基于中太公司與高永生的承包合同中相關“擔保”條款,可以證實,第二被告高永生既是十六分公司的負責人,其個人也與該工程有利益關系。故第二被告高永生與第一被告中太公司對原告的欠款應當承擔連帶給付責任;五、借款合同中約定利息及違約金過高,過高部分本院不予支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借款合同中約定違約金和利息的總和不得超過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故2013年1月以后的利息,應以2650000元為本金,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原告主張中過高部分本院不予支持;最后,至于中太公司在代理詞中陳述,原告與第二被告高永生有存在惡意串通而損害中太公司利益的可能,但庭審時中太公司未提交相應證據證實,故該觀點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給付原告借款本金2650000元及利息(利息的計算方法以2650000元為本金,自2013年1月10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至本息還清之日止);
二、被告高永生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8000元,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被告高永生負連帶給付責任(該款項原告已預交,本院不再另行清退,二被告在履行時可徑行給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德華 代理審判員 王海潮 人民陪審員 郭 芳
書記員:朱明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